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6.154.103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學位論文

元智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歷史街坊再造協會是一個非營利的團體,本文旨在探討該協會如何運用本身的角色功能來培力老街上的居民,使他們在意識、知識、參與及行動上有長足的改變,並探討它在社造中所締造的成果。 本研究除以文獻研究法之外兼以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進行,訪談對象共計十五人;分別為老街上的居民、協會前後任的理事長與總幹事、公部門的人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綜合理論與實証,研究結論如下: 一、協會堅守社造崗位,從小處著手推動社造工作,使社造工作持續在社區進行。 二、前幾任理事長俱雙重身份,在推動社造工作上有時是助力,但在比較敏感的議題上容易產生阻力。 三、世代交替、新血輪替注入,協會幹部在民國99進行理監事改選,所選出的理監事多數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一代,他們對協會未來的走向充滿理想與希望。 四、公眾教育,培力居民;利用各種課程的推行,使社區居民在無形中對社區產生一種向心力。 五、老街上的騎樓彼此之間少有階梯,對老人而言是友善的環境,老街上的老人在家顧店,使其有所事、所終,為安養天年的好地方。 六、地方政府應與社區中積極的社造單位主動聯繫,而非只局限於社區發展協會,應更加開放與積極主動的社造單位共創社造成果。 七、協會應可結合更多相關資源運用於社區,使社區有更好的發展。 八、地方政府掌握地方資源,應勤於與社區溝通,如此才能針對社區的需要做符合社區居民需求的活動或建設。 九、協會培力居民的過程中,無法預設所辦的活動或課程可於結束後達成何種目標,但這並不表示這些活動或課程無法培力居民,更多時候是一項活動激發出多面向的火花;亦可說居民在協會長期的教育之後,培力成長於無形。 十、協會在培力社區居民的過程中,根據居民所表現出的培力狀況調整本身的角色展現所欲達成的功能,即非營利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培力結果相互影響。 關鍵字:培力、社區總體營造、非營利組織、歷史街坊再造協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國小5、6年級的新移民子女社會資本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普查桃園縣中壢市11所縣立國民小學5、6年級之新移民子女,發出問卷共315份,回收問卷251份,扣除因家長同意書,家長不同意學生填答之8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243份,問卷回收率為79.7%。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簡單直線迴歸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中壢市新移民子女的社會資本尚可,其中以家庭支持為最高 二、中壢市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尚可,其中以家庭自我為最高 三、不同家庭子女數、家庭經濟狀況的新移民子女,在整體社會資本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四、不同家庭子女數、家庭類型、家庭經濟狀況的新移民子女,在家庭支持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五、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的新移民子女在鄰里網絡、整體自我概念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六、不同性別、家庭經濟狀況的新移民子女在家庭自我、學校自我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七、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的新移民子女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八、新移民子女社會資本對自我概念具有正相關 九、新移民子女社會資本對自我概念具有46.1%預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