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32.86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學位論文

高雄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美國腎臟疾病資料顯示2011年台灣末期腎衰竭的發生率是全世界第二,同時,慢性腎臟病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然而,國內目前尚未有研究慢性腎臟疾病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病人在自我照顧行為、人口學特性以及危險因子之預後相關研究,期盼研究發展出預防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措施,延緩進入末期腎衰竭的階段。 本研究屬於回朔性病歷研究,以南部某醫學中心慢性腎臟疾病照護網中第三期個案之慢性腎臟疾病共484位病人資料進行分析,透過病歷回朔檢視有無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個案進入末期腎衰竭或死亡的時間以及在人口學特性、自我照顧行為以及危險因子等變項是否有差異,並找出影響預後主要的因素。資料採用獨立t檢定、卡方檢定與存活分析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有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組別、年齡較輕者、無血壓監測者等因子與較早進入末期腎臟衰竭呈現顯著,其中有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者進入末期腎衰竭的相對危險比是無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者的7.31倍(p<0.01),因此醫護理人員要提高新陳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的警覺度,並且教育個案居家血壓監測的重要性,以提升對於慢性腎臟疾病病人合併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了解、診斷與治療。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方法採橫斷式研究,於台南市一所區域教學醫院為收案場所,以方便取樣方式,選取成人加護病房及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之護理人員為收案對象,共計發出150份問卷,回收142份問卷,回收率94.6%,扣除填寫未完整問卷後,有效問卷共有133份。研究工具包括自擬結構式問卷,內容含人口學屬性、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知識量表、態度量表,以及手部衛生、抬高床頭及口腔護理等擬行為過程觀察記錄法,於102年09月16日至102年09月30日為期兩週,進行臨床行為觀察,資料以SPSS 19.0版套裝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護理人員對呼吸器相關肺炎照護知識平均得分7.87±1.36分(總分12分),答題正確率65.6%、照護態度平均分數34.2±3.0分(總分50分)、照護行為平均分數2.67±0.80分(總分5分)。在人口學屬性方面:年齡、服務科別、職稱及護理專業層級(P<0.001)、ICU訓練證書(P=0.003),與呼吸器相關肺炎照護行為達統計學顯著性差異。(2)照護行為與知識呈顯著正相關(r=0.38;P<0.001),與照護態度呈顯著正相關(r=0.18;P<0.05)。(3)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照護行為之重要預測因子為年齡、服務科別及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照護知識(F=26.01),可解釋之總變異量達34.4%。 本研究結果發現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照護知識越高、態度越正向,其照護行為越正確,因此建議應加強護理教育訓練,提升知識及態度,進而改變臨床照護行為,以達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之目的。

  • 學位論文

婚姻暴力長期以來是社會重要議題,醫療照護體系中也將此列入特殊事件通報及照護。美國司法統計局資料指出每年家庭暴力中以婚姻暴力高居第一位,約佔49%。我國於1998年起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2012年度婚姻暴力通報人數為61,309人,佔家庭暴力通報總人數之53.22%。急診護理人員在婚姻受暴婦女之臨床照護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其臨床照護能力直接影響婚姻受暴婦女就醫品質。因此本研究目的在發展量表及探討急診護理人員對婚姻受暴婦女之臨床照護能力勝任感受程度現況。第一階段以焦點團體法,立意取樣邀請39位曾照護婚姻受暴婦女經驗急診護理人員,粹取出婚姻暴力照護應具備之能力項目,並發展出「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能力量表」。第二階段進行專家效度檢測並以橫斷式調查研究,立意取樣以苗栗以南、台南以北之19家區域以上醫院之急診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共發出627份問卷,回收率為89.63%,最後得有效問卷476份。   研究結果發現,量表發展經因素分析「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能力量表」共37題,歸納為三個面向,分別命名為:「資源提供、保護措施及關懷 」、「評估、通報、記錄、處置及預防」及「法律相關規範處理」等能力。依據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能力量表分析急診護理人員對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能力勝任感受程度現況結果得:量表採用Likert 5點尺度計分,得分範圍為37-185分之間,得分越高表示急診護理人員自覺該項勝任感受程度越高。研究對象在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勝任感受程度量表整體量表總平均得分為3.56,三因素得分分別為:資源提供、保護措施及關懷能力勝任感受程度之平均得分3.69;評估、通報、記錄、處置及預防能力勝任感受程度之平均得分3.33;法律相關規範處理之能力勝任感受程度之平均得分3.54。   本研究發現研究對象之人口學特性中有接受臨床照護教育、有過去照護經驗變項為整體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勝任感受之重要預測變項,其解釋變異量為6.0%;有接受臨床照護教育為資源提供、保護措施及關懷勝任感受程度之重要預測變項;其解釋變異量為3.4%。有接受臨床照護教育為評估、通報、記錄、處置及預防能力之勝任感受程度之重要預測變項,其解釋變異量為3.2%。有臨床照護教育經驗、區域醫院之急診工作年資、有過去照護經驗為處理法律相關規範能力之勝任感受程度之重要預測變項,能解釋的變異量為10.2%。   由本研究結果發展出「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能力量表」,在護理實務方面可藉由此量表評估急診護理人員對婚姻受暴婦女臨床照護能力勝任感受程度,除可提供護理人員自我了解及專業成長外,亦可做為急診護理人員教育訓練及相關行政管理之參考。

  • 學位論文

險性行為對青少年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尤其是非預期懷孕、性傳染病與愛滋病等。減少危險性行為即是促進安全性行為,許多研究均發現延伸計畫行為理論(Extended TPB model)能有效地預測安全性行為,尤其增加外在變項可增加其預測效度。綜合文獻查證及上一階段的焦點團體訪談研究--”青少年接觸網路色情之經驗探討”的分析結果,歸納出親子性溝通、同儕性話題互動與接觸色情媒體經驗等為安全性行為之重要影響因素,將其設定為TPB外在變項。 本研究為橫斷性、調查性研究,於南台灣兩所高中與一所科技大學收案,有效樣本443人。研究工具於計畫行為理論的內在變項部分,翻譯自Turchik與Gidycz (2012)發展之問卷,外在變項量表則參考國內學者的問卷。統計方法分別使用SPSS for Windows 18.0 程式進行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以Amos 22.0版統計軟體對理論模式進行評量分析,測試「接觸色情媒體經驗」、「同儕性話題互動」與「親子性溝通」等三個外在變項,與計畫行為理論之內在變項間的影響路徑與數值,及其對青少年安全性行為意向之影響力,做整體適配度分析。 研究發現於TPB外在變項部分,研究對象的親子性溝通為中下程度,同儕性話題互動為中上程度,接觸色情媒體經驗為低程度。女生的安全性行為觀念比男生好,男生偶遇性交的傾向較女生高。延伸計畫行為理論對七種安全性行為意向模式的解釋變異量為46.5%- 62.5%,以偶遇性交行為意向模式的解釋變異量最高。與親密伴侶的安全性行為意向模式中,TPB內在變項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使用避孕措施、保險套與雙重保護等行為意向,均有直接正向影響,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大。TPB外在變項中,同儕性話題互動對使用避孕措施與雙重保護行為意向均有直接的負向效果,接觸色情媒體經驗則透過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有間接的顯著負向影響。 對偶遇性交的行為意向模式,態度與主觀規範正向影響偶遇性交行為意向,避免偶遇性交的知覺行為控制是負向影響,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大。同儕性話題互動與接觸色情媒體經驗對偶遇性交行為意向均透過TPB內在變項有間接正向影響。與偶遇對象的安全性行為意向模式中,只有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有直接正向影響,亦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大,TPB外在變項均無顯著影響。 本研究結果可預測青少年安全性行為意向的重要影響因素,提供教學、輔導、臨床實務及未來介入研究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腦瘤手術病人主要照顧者照護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採前瞻性、描述性相關研究設計,以結構式問卷於台灣南部某醫學中心及其附設醫院,在病人手術前及出院後四週收集資料,採非隨機取樣選取80對腦瘤病人及其主要照顧者。資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法,包括t-tests、one-way ANOVA、皮爾森積差相關與複迴歸統計法。資料收集時間為103年3月1日至104年3月31日。 研究結果發現,整體照護需求術前得分為51.03 (SD = 16.96),術後得分為 42.73 (SD = 15.13);在其四個層面中,無論於術前或術後,均以訊息需求 (術前63.80分、術後 51.46分) 與健康照護服務需求 (術前56.44分、術後 45.72分) 此二層面的得分最高。當術前的照護需求未被滿足時,則術前及術後有較高的焦慮及憂鬱,病人術前身體功能狀況愈差時,較容易有術前憂鬱。此外,病人術後為診斷為惡性腫瘤、術後身體功能狀況愈差、有術後焦慮及憂鬱時,則術後照護需求也較高;當術前照護需求未滿足時其術後照護需求也愈高。術前照護需求的重要預測變項為術前焦慮,解釋力調整R2為12.8%;術後照護需求的重要預測變項為術後焦慮,解釋力調整R2為11.3%;當考慮術前照護需求相關變項為術後需求之影響因子而投入迴歸模式時,主要照顧者術前照護需求的重要預測變項則為術前照護需求及術後憂鬱,解釋力調整R2為19.5 %。 本研究結果支持主要照顧者在手術前有高照護需求,術後的照護需求有顯著的改善。此外,當有明顯的焦慮及憂鬱,相對也會產生較高的照護需求,因此,臨床醫護人員在照護病人時,應主動評估主要照顧者的照護需求及焦慮與憂鬱狀況,提供適當且足夠的醫療資訊及健康照顧服務,減少其在照顧過程中因需求不滿足所導致或加重的焦慮及憂鬱。

  • 學位論文

背景:職場霸凌是工作環境中的一個重要議題,雖然它會發生在各個職業場域,但從許多研究顯示,醫療照護體系的職場霸凌盛行率較其他職業高出許多,其中,護理人員又被公認是醫療照護體系中最容易發生或遭遇職場霸凌的群體。許多文獻指出,護理人員若長期經歷職場霸凌,將對其個人及所屬醫療機構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西方國家之護理專家或人力資源管理學者都已紛紛投入心力關注職場霸凌這個重要的議題,並試圖尋找解決方案,反觀我國,以職場霸凌為主題所發表的研究或文章仍相當缺乏,因此引發進行本研究之動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1)護理人員遭遇職場霸凌的現況;(2)比較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與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在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對個人的影響及組織影響的差異;以及(3)探討護理人員親身遭遇職場霸凌的風險因子及危險因子對遭遇霸凌護理人員的個人及組織的影響。 結果:醫院護理人員職場霸凌事件發生比例為32.1%;親身遭遇職場霸凌者157位(19.4%),施予霸凌的主要來源為醫師(29.6%),其次為同儕(26.8%)。醫院護理人員目賭職場霸凌者239位(29.5%),目睹施予霸凌的主要來源為同儕(36%),其次為醫師(28.3%)。157位遭遇職場霸凌者在職場霸凌量表整體平均得分值為1.52(標準差0.47),三個構面得分由高至低,分別為「工作相關霸凌」、「人身攻擊霸凌」、「身體恐嚇型式霸凌」。在22個職場霸凌行為題項中,得分前五名的行為由高至低依序為:「生氣時對我大聲咆哮或把我當成出氣筒」、「譏諷或羞辱我的工作」、「有人會散佈關於我的謠言」、「指派我去做低階的工作」、「對我視若無睹或把我當成空氣」。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與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在個人因素除年齡別有差異外(當年齡別大於34歲以上時,遭遇職場霸凌的護理人員之比例比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多出11.5%),其它皆無顯著差異。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與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在組織因素有顯著差異;亦即,主管領導型態傾向民主型,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比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高出5.7%;以及主管領導型態傾向專制型,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比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高出12.7%。組織文化傾向官僚型,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比未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高出13.8%;組織文化傾向支持型,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比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高出5.4%;組織文化傾向混合型,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比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的比例高出11%。 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與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在個人影響與組織影響比較具有顯著差異;亦即,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在心理健康困擾、自殺意念、職場勞、離職意圖等變項的得分皆比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較高;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比未遭遇職場霸凌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低。以邏輯迴歸單變量分析進行檢定,結果發現,年齡別34歲以上之護理人員相較於年齡別34歲以下(含34歲)之護理人員,遭遇職場霸凌的危險多出1.74倍;主管領導型態傾向專制型之護理人員相較於主管領導型態傾向混合型之護理人員,遭遇職場霸凌的危險多出3.63倍;所屬組織文化傾向創新型之護理人員相較於所屬組織文化傾向混合型之護理人員,遭遇職場霸凌的危險多出1.86倍;所屬組織文化傾向官僚型之護理人員相較於所屬組織文化傾向混合型之護理人員,遭遇職場霸凌的危險多出3.72倍。將年齡別、主管領導型態、組織文化等危險因子及職場霸凌對護理人員個人影響及組織影響等變項以線性迴歸分析進行檢定。結果發現:職場霸凌危險因子及職場霸凌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困擾、自殺意念、職場疲勞、離職意圖、工作滿意度及組織公民行為有顯著影響,但解釋變異量不高。 結論:本研究提供了我國醫院護理人員遭遇職場霸凌的相關實證資料,結果可做為政府、醫療體系及護理行政管理者未來在建構優質護理職場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早產兒吸吮哺餵的協調性被認定可用於評估新生兒健康、感覺神經統合的生長發育重要因素。但是人類的吸吮,吞嚥的反射需到32至34週才能發展成熟,在此之前,可能會因吸吮過程誘發嬰兒的呼吸暫停,心搏過緩、血氧飽和度下降等狀況,導致母親在學習新生兒餵養磨合階段失敗,嚴重也會降低母育信心,故臨床醫療人員會將早產兒的吸吮狀況列為出院的重要指標。雖然目前有跨領域照會由物理治療師給予單次口腔按摩,但實質上一次的介入,並不能改善早產兒口腔吸吮。故本研究將探討多元餵食方案對早產兒母親哺餵能力及早產新生兒餵食結果之成效。 本研究採實驗性設計,自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5月01日於南部某醫學中心新生兒病房執行,符合早產兒吸吮困難收案對象共31位,其中實驗組16位,對照組15位。研究對象為孕期週數小於34週或有餵食困難之37週早產兒,以隨機分配方式分為實驗及對照組。早產兒部分:實驗組採單盲方式每日由個案管理師及研究計畫主持人執行口腔訓練一次,兩組其餘時間則由護理人員登錄餵奶、溢吐奶變化、體重。母親部分:兩組於早產兒34週時、出院前及出院後2-3天回門診時,填寫哺餵母育信心、哺餵知識以檢測哺餵能力之成效,並於出院返家餵奶時填寫餵食滿意度及溢吐奶改善成效。以SPSS forWindows 18.0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描述性統計以次數分佈、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為主,分析性統計包括t檢定、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及線性混合模式隨機效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早產兒母親在接受多元餵食方案後,其哺餵能力三次測試,皆達顯著差異(p<.05),顯示多元餵食方案可改善早產兒吸吮能力。另外早產兒之體重增加百分比、溢吐奶變化,於多元餵食方案介入後皆達顯著差異,實驗組溢吐奶量較少,平均為-.58± .81㏄、對照組溢吐奶量為.05±.51㏄,體重增加百分比平均為13.58± 11.67%、對照組為6.60±5.25%。故本研究結果證實多元餵食方案可強化早產兒之吸吮,並增加體重百分比及降低溢吐奶現象,且可強化早產而母親哺餵能力;未來希望透過此次研究結果提供早產兒之吸吮訓練的衛教設計參考。

  • 學位論文

摘要 護理人員是醫院重要且人數最多的一群,若護理職場長期處於人 力不穩定的環境,輕微則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表現,嚴重則導致異常 事件,影響其照護品質及危害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關注並正 視護理人員留任的重要,並使其具有專業優勢及發揮專業所長,促使 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具有自信及發展,進而提供病患好的照護品質, 所以,檢視護理人員的離職與留任相關因素與措施,是刻不容緩的。 本研究計畫的研究目的乃在探討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認知、工作 環境與離職意願之相關因素。 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設計,以非隨機取樣法於南部三家醫院臨床 護理人員,以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共發放7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 卷為674份,回收率96.3%,問卷包括基本屬性如人口學資料及工 作相關資料、護理工作認知量表、護理工作環境量表等部分。收集到 的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8.0 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以描述 性統計呈現護理人員人口學特性、工作相關因子、護理工作認知、工 作環境及離職意願量表分布狀況;以雙變項分析人口學特性、工作相 關因子、護理工作認知、工作環境;並以複迴歸探討離職意願的重要 決定因子。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以女性佔97.8%,平均年齡為29.7歲, IV 從事護理工作平均年資為7.05年,工作機構以醫學中心佔58.2 , 55.2%服務於內外科單位,39.7%服務特殊單位。影響離職意願之相 關因子為,有、無配偶、工作單位、工作機構、工作班別、護理工作 認知及護理工作環境等。複迴歸分析顯示離職意願之重要決定因子共 有八個,依其解釋力由高至低分別為職業認同(16.5%)、組織氣候與 工作環境(5.0%)、工作單位(3.1%)、足夠的護理人力與各類資源 (1.7%)、同儕互動(1.1%)、配偶(0.9%)、工作機構(0.8%)及工作班別 (0.8%),其對離職意願的解釋力為29.1%。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的離職相關因素與個人、職業認同及環 境有相當的關係,因此,建議醫院管理階層必須關注及正視此問題, 除必須提昇護理人員對職業的認同外,更應成立護理單位專業化建立 之機制。工作相關因素、護理工作認知及工作環境等變項對離職意願 有顯著相關,顯示重視護理人員對職業認同的概念與尋求支持系統的 重要性,審視並改善護理工作環境人力與資源的合適性。此外,適當 調整各工作單位專業性的工作負擔,正視與加強護理同事間同儕互 動,並強化關懷氛圍的職場環境,更是醫院主管與行政主管未來必須 積極面對的重要任務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冠心病患者其生理症狀困擾、疾病認知、疾病態度與自我照顧行為,並進一步了解其影響因素。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法,在南部某一醫學中心心臟科病房,針對住院接受常規心導管檢查之冠心病患者納為研究對象,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內容包括基本資料表、「主觀生理症狀量表」、「冠狀動脈疾病認知量表」、「冠狀動脈疾病態度量表」及「冠狀動脈疾病自我照顧行為量表」為研究工具;本研究問卷具內容效度檢測,且其內容一致性信度Chonbach’α值介於0.79~0.87,結果以SPSS 17.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自我照顧行為與疾病認知、疾病態度有正相關;而自我照顧行為與生理症狀困擾無關。疾病認知程度越高、疾病態度越正向,則自我照顧行為亦越好。以逐步複迴歸分析顯示「疾病態度總分」、「疾病認知總分」、「教育程度」為自我照顧行為之預測因子,可解釋39.3%之總變異量,其中又以「疾病態度總分」最具預測力。期望能透過此研究,探討冠心病患者其個人屬性、生理症狀困擾、疾病認知、疾病態度與自我照顧行為之相關,以作為日後醫護人員在照顧冠心病患者之參考依據,提供患者個別性、適切性之護理指導,降低冠狀動脈血管再阻塞入院治療之機會與心臟病發之死亡率,使有限的醫療成本發揮最大的功效。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現象學研究法探討乳房切除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患者的經驗歷程,採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法,自民國102年3月至103年3月,以立意取樣方式在高雄某醫學中心收集15位乳房切除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的病人,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深度訪談及錄音,研究者 將所有訪談錄音的內容逐字轉寫成行為過程紀錄,並將記錄,以 Colaizzi(1978)做為資料方析的方法,直到沒有新的主題發現才停止收案,經歸納整理出乳房切除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病人的經驗歷程 。研究結果顯示乳房切除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病人的經驗歷程共有:「回顧罹癌當下的情景」、「手術過程的歷程感受」、「無法預期術後身體的轉變」、「乳房重建後之因應」等四個主題。 透過本研究探討乳房切除後接受乳房重建手術病人的親身經歷 ,能有深刻的體會與了解,期望能提供相同病人適切護理照顧的參 考,以降低病人在生病過程中的焦慮、不安、害怕,而給予病人實質 的幫助;也期能協助醫護人員在面對此疾病病人時,能了解病人的內 心真正感受,促進彼此互動關係,進而同理病人,提供適切的關懷護 理照護,以提升照護品質。 關鍵詞:乳癌、乳房切除術、乳房重建術、經驗歷程、現象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