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6.184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文化資產保存法(1982)公布至今已經三十年,在2005年大幅修訂後,雖將遺址獨立於古蹟之外單獨規範,但考古遺址在所有有形文化資產中,一直處於弱勢邊緣的狀態。在欠缺文化資產人才培育政策的情況下,從考古學研究人才到保存維護遺址的專業人員、編列的預算都十分缺乏,國人對臺灣這塊土地認識不足,使得考古遺址研究,難跨學術鴻溝,深入國民的知識體系,也迫使考古遺址的保存與維護工作,難以落實。 不像其他有形的文化資產,遺址屬埋藏性,易受都市計畫或大型建設影響而受難預期的破壞,考古遺址若滅失將不能完整說明臺灣人類活動歷程。 本文擬透過應用性研究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案。採取文獻資料蒐集分析與深度訪談方法進行研究。此外,探討國內當前的遺址保存維護狀態,以正在規劃籌設遺址公園的國定鳯鼻頭遺址為國內案例;並援引已完成遺址公園設置的國外案例,進行比對,企為未來遺址公園的設立,提出建言與方針,期能針對遺址類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提出問題與解決方案,做為未來保存維護遺址類文化資產相關措施的參考。

  • 學位論文

中國風水形勢宗主重風水格局在「龍、砂、穴、水」四訣完整性的要求。而《龍經》即是針對「龍」之形貌、真假、走勢、枝幹、吉凶…等問題討論之專書。本書分為《撼龍經》與《疑龍經》二部,《撼龍經》主論「龍」之山形樣貌類別,《疑龍經》則在實際操作時,依四訣論定風水格局。 本研究先以古籍《撼龍經》為主要文本,探討「五星」、「五行」、「九星」之演繹依循性,期望建構出「楊公九星」與「五星山形」之結構系統關係。接著探討「楊公九星」山形之文字定義與圖樣分析,再據以辨識臺灣山巒之九星類別,嘗試以臺灣實例解釋《撼龍經》,並歸納山形之辨識要點。最後整理歸納《疑龍經》之內文意涵,以理解依四訣構成一完整風水格局所需之各項條件。再逐一詳實分析臺灣幾例風水格局之優劣,最終設計一「風水格局簡易評估量表」以評估臺灣田調案例,統計田調案例所主重之格局條件是否與《疑龍經》相符,以確認楊氏《龍經》與臺灣風水形勢之關聯性。

  • 學位論文

因宗教信仰而創造的佛像是佛教精神的直接表徵。日本的石佛文化反應出其石頭崇拜和信仰的喜好,石佛信仰是非常典型的日本庶民信仰,小石佛在日本隨處可見。巡禮,則是一種結合旅行和信仰,巡拜聖地的宗教行為。千餘年前日本發展出屬於自己文化的多種宗教巡拜儀式,其中最為著名和傳承最久,則屬「西國三十三觀音巡禮」。此種宗教傳統,也隨日本殖民統治傳入台灣。伴隨巡禮文化的推行,其象徵物-巡禮石佛,也隨之一批批送來台灣。不僅在日本移民村中是日人重要的信仰象徵,日本在台民眾也會自發地將此種信仰方式移植到台灣,因此在台灣各地可見到系統性的石佛群,如西國三十三觀音巡禮石佛或是四國八十八遍路寺院的巡禮石佛等。單尊石佛也因各種因素為人所置放,常見有觀音、地藏、不動明王…等不同種類的石佛。觀音山凌雲禪寺是台灣第一個日本西國三十三所的地方靈場,設立之初,沿路擺放了33尊觀音石佛。然而宗教是一種由下往上,從民間自然紮根的力量,這種日本傳承千年的庶民信仰,短短五十年很難深植於台灣。隨著統治的結束,在台灣沒有文化基底的石佛,其存在與否自然乏人問津。因破壞、損毀或流入私人收藏等,石佛將隨著時間逐漸消失在這塊土地上。為了進一步感受或瞭解日本的巡禮文化,筆者於2009年實際走訪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中的23個寺院,觀察迄今仍盛行於日本關西地區的巡拜儀式,也到四國地區真實觀看遍路文化。無論是巡禮的儀式過程,還是大量的巡禮石佛造型,皆能做為研究在台石佛遺緒之基礎概念。有形的東西或會消失,但歷史的軌跡卻無處不在,筆者希望能透過文字的記載,照片的印證,或從一些斷壁殘垣,經由吾人的追尋與努力,希望仍能拼湊還原出屬於這個土地的歷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建於清代,主祀保生大帝,為直轄市定古蹟。早期是泉州同安移民的信仰中心,近年來則積極發展文教事業,朝向「文化寺廟」的方向努力。相傳此地自清道光十年(1830)起即有「家姓戲」風俗,由地方上各個不同的家姓組織,於每年農曆三月初五至二十八日保生大帝聖誕期間,輪流請戲演出酬神,除了崇敬神明、祈天保祐的目的外,更含有劃分及顯耀宗族勢力的意義。但因社會型態變遷,家姓組織日漸瓦解,這項傳統亦隨之沒落。1994年,保安宮獲選舉辦全國文藝季「保生文化節」活動,以「大龍峒民間劇場——家姓戲」為主題,邀請傳統戲曲及音樂團隊進行表演,方使其風華再現,轉型成今日所見的「保生文化祭家姓戲」。保安宮家姓戲迄今已有一百八十餘年的歷史,無論是由家姓組織籌辦,以民間傳統的民戲形式演出;抑或由保安宮主辦,以文化轉型後的公演形式出現,兩者皆具有宗教、聯誼、教育、文化等多重功能,本文即針對此議題,梳理其整體發展脈絡,並探討其中所蘊藉的文化意涵。

  • 學位論文

表演藝術是一門將「人」置身於作品之中的藝術,即便有實況錄影或錄音,仍無法取代現場演出所帶給觀眾的臨場感,於是表演藝術連結了「演員」與「觀眾」的密切關係,而演員的成就與否通常也取決於觀眾喜好的取向,形成一種「明星藝術」。本論文主要研究對象為享有「臺灣第一丑角」美譽的陳勝在,其以靈活即興的表演風格與熱絡的觀眾互動,使之一反逆勢於坤生當道的主流文化中異軍突起,成為深受歡迎的演員,在歌仔戲界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近年更於舞臺劇跨界演出而獲得廣大迴響。 本研究欲探討之方向有三:陳勝在的個人背景與特質對其表演之影響、表演技巧的統整與分析,以及造成其傑出表現之因素。筆者透過演員訪談以及文獻資料的輔助,從而瞭解陳勝在的成長背景、家庭教育所造成的影響、個人特質與優勢,並就現場表演與影音資料的觀察,歸納出舞臺表演中製造「笑果」的慣用手法與表現型態,其中肢體的身段特色包括步伐與站姿的「輕浮」狀態、經常出現的手部小動作與女性化特質,以及自創身段的表演身法和動漫化的外部呈現方式;表演技巧部份則指出了情緒、節奏與呼吸為掌控氛圍的要素。本文也進一步討論陳勝在的創作理念,並從作品分析中,統整其表演詮釋的創造思考進程與實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探討橋頭地區兩個磚瓦窯業系統之發展歷程: 一、日治初期開始,台灣人經營(台資)之磚瓦窯業 二、昭和9(1934)年日本人設立(日資)之「臺灣煉瓦株式會社花壇工場」 研究內容以橋頭地區發展歷程較長之「台資」磚瓦窯業為主軸,「日資」磚窯業「臺灣煉瓦株式會社花壇工場」發展歷程為輔,透過各時期文獻、口述歷史、手繪、舊照片等資料建構橋頭地區磚瓦窯業自日治時期、戰後至2011年,各時期窯體之源起、分佈狀況、窯體構造、燒製過程、築窯技術與磚瓦(紅瓦與黑瓦)製作方式,以橋頭地區具體之窯體演變過程,建立台灣磚瓦窯業窯體使用之脈絡。同時試圖建立日資臺灣煉瓦株式會社花壇工場在橋頭地區的設備規模,以及對當地台資磚瓦窯業之影響。 本研究分為五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花壇鄉橋頭地區磚瓦窯業發展環境與條件 第三章 日治時期(1895∼1945)橋頭地區窯業之發展:製瓦與臺灣煉瓦株式會 社花壇工場 第四章 戰後(1945∼2011)橋頭地區窯業之發展:臺灣工礦公司花壇磚廠、目 仔窯、圓窯、八卦窯與自動隧道窯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學位論文

摘要 淡水近年在藉著漁人碼頭、老街、古蹟園區等地方發展成功的轉型帶動之下,至今儼然成為台灣最著名的觀光消費重鎮之ㄧ,而二十世紀以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逐漸成為全球各國生活文化中主要產業項目。近年來,更因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指派的古蹟園區博物館單位與鎮公所的相互配合,致力於老街周邊文化、空間、產業多元向度之發展,包括古蹟園區的經營、藝術產業之導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規劃等等,並以「創意城市」為核心目標。而文化創意產業之概念在台灣,大體上屬於萌芽階段,因此在政府投入地方推動過程中,重視地方群體之認同或參考相關成功案例等機制策略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本研究主要以文化產業與社區營造之角度介入,透過公部門及社區行動者推動地方發展以及深入地方產業經營之調查及訪談,並輔以創意城市發展之理論;以淡水老街地方文化及產業為研論主軸,針對地方產業文化發展之需求趨勢加以分析並深入探討文化、創意、產業之面向以及社區發展整合策略及方針,進一步研擬適當建議,以作為社區產業文化永續經營目標之參考基礎。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將原有中國書院教育轉變成日本來帶入之新式教育,無論課程、學園空間、學校組織皆產生許多變化,而臺灣學校校園與建築的設計則沿襲日本國內經驗加以修改使其更符合臺灣本地使用。 透過對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至二次大戰之前初等教育史料與官方對學校設計相關資料,並對照臺灣本地初等教育史料,從中瞭解初等教育制度在殖民地臺灣所產生的變異與適應而轉化,其重點著重在學校校園設計、規劃、配置等演變,藉此瞭解官方所期望的初等教育校園空間為何。 再以日治時期臺中州範圍內之初等教育學校建築之官方史料、當時報章資料、各校現今仍保留之史料進行深入探討,藉此瞭解官方期望與實際使用之校園空間的差異,再者因臺中州因文團鼎盛與經歷1935年中部大地震,使臺中州所屬之初等教育學校規模、建築物設計與結構都其特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篇選取台灣藝陣-家將類陣頭中之一支「官將首」的發展歷程進行討論。有感於台灣本土意識抬頭,對於傳統元素重視愈增,需求愈大,卻往往還是分不清台灣多元的「神將」文化,認為只要有開臉的就是「八家將」,混肴其宗教意涵並做出錯誤的介紹。以「官將首」為例,一些職業陣頭為了豐富其陣容,一窩蜂的組陣,卻與發源地的陣頭相差甚遠,甚至有了不同的主神、角色成為另一種新興的陣頭。而這種新興的陣頭,也被精緻化藝術陣頭表演團體採用,搬上舞台並且出國表演,造成「最常見(新興陣頭)」與「書上寫的(發源陣頭)」完全是兩回事的窘境。國內近年來許多藝陣匯演的活動,對於「官將首」的介紹,也面臨如此問題。當台灣人自己都不能清楚分辨其中的差異性,甚至表演者不知道自己表演的內容或是無從解釋、介紹為何時,又如何搬上舞台將正確的訊息傳達給國人及世界各地的觀眾?本篇希望藉從新莊發源的官將首陣頭,將目前普遍於廟會遶境場合及表演團體舞台所呈現的官將首陣頭做一區隔與紀錄,對於台灣目前混雜的各類「官將首」陣頭現況有進一步的了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太平山林鐵平地線(1924-1979)橫跨羅東、三星、大同,沿線帶動聚落的繁榮,也使羅東成為商業城鎮,卻在林業政策的轉變下,加上鐵道本身的修復困難而走入歷史。本研究為保存人們的生活記憶、產業技術及永續經營瀕臨消失之產業文化資產,將從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檢視該線現況,透過整理文獻資料、配合田野調查,並以訪談方式確認各單位對該線文化資產保存的態度及規劃,作為整合規劃的參考。 研究成果顯示,臺灣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經驗中,因實施對象多為既有廠區,難以突破單點式的發展,與地方的相融性不高,政府主導的結果也導致發展策略單調、資源分配不均等缺失;而太平山林鐵平地線研究較缺乏跨域的延伸整合,因此其現況多為閒置或崩壞,同時不同行政區域內不同的施政,加上管理單位對發展資源分配不均,該線之完整性也面臨被切割的危機。故本研究主張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確立其保存範圍,再以融合在地觀光網絡作為主軸,試圖從建立其保存機制、文化資產的保存再利用、教育推廣、人才培育等方面進行規劃,期能完整保存太平山林鐵平地線在其開發史中的意義,以及傳承它的影響,並且轉化其歷史、社會意義為新的文化能量,再次成為帶動宜蘭發展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