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61.223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相公堂子」是一個由徽班進京所帶動的娛樂行業,一般又稱為「私寓」或「下處」。此行業的經營者為清代花部旦行伶人,藉登臺演出之餘,利用當時觀眾崇尚旦色的心態,實行以歌侑酒的商業行為。在清代京劇表演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相公堂子」的存在對旦行藝術的發展佔有特殊的地位,實為影響旦行演員社會地位變遷的主力因素。本論文即針對清代「相公堂子」的形成、組織成員、商業架構、服務性質做出探討,期望能進一步了解「相公堂子」對於清代旦行表演藝術發展的活動軌跡,開啟探討京劇旦行表演藝術史之另一研究場域。

  • 學位論文

1895(明治28)年日本透過馬關條約取得臺灣領土,並展開了殖民事業。在當時日本國內社會經濟動盪、農村人口帶來壓力的情況下,總督府積極地進行移民計畫,期望能為國內面臨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經過全面性土地調查後,1909(明治42)年總督府選定東臺灣的廣大土地,建立了臺灣第一個全日人居住的農業移民村,並展開官營移民事業。而首先成立的吉野村,其作為臺灣農業移民村的先驅及模範,村民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 吉野村鑑於西方國家及北海道的開墾經驗,採用「折衷」方式進行規劃,在村落中央建立以公共單位為主的行政區,四周設置二至三處住宅聚落,耕地則分佈於鄰近的空地。住宅聚落雖以集居方式安排,但每戶住宅也分配有充足的宅地空間可作栽培、飼育等用途,機能性十足。當時的規劃在數十年後的今日,仍可從都市紋理上看出端倪,無論在地方歷史或農村規劃方面均有其研究之價值。 本研究以花蓮港廳下的吉野移民村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官營時期的規劃及官營結束後的後續發展與變遷的歷程。

  • 學位論文

風水派別眾多,其中巒頭派是以環境形勢為主,重視「龍、砂、水、穴」四科的適切配合。「龍」是巒頭派風水中重要的概念之一,而《撼龍經》正是針對山形龍法談論的專書。該文獻從明清開始就不斷有古人傳抄註釋,被列為必讀的經典之一,可知自明朝以來各風水文賢皆極為推崇,近代也不乏相關的出版與引用,足見其地位。可惜自古以來的研究多侷限於風水家的傳抄與注解,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和建構。 本研究以古籍《撼龍經》為研究對象,期望整理出《撼龍經》的系統並架構出風水中尋認山龍的基本要點。首先由文獻的蒐集比對來確立文本的範圍與內容,釐清歷年來各版本因傳抄而產生的爭議。接著是文本內涵的理解,並且嘗試建立龍法概念的系統。《撼龍經》中以「九星」命名山形,以此系統區分山形的吉凶。由山形龍脈,輔以羅星、官、鬼等要素,建構出理想的風水地理,這正是風水中重要的一環。而《撼龍經》重在談論山形的識別,非五行的生剋關係,由此更確認該經典是以形勢為重的巒頭龍法,而非向法。

  • 學位論文

自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推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之後,開啟了全球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運動。在1992年第1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議中正式將文化景觀新增列入「特定類型資產登錄世界遺產名錄準則」其一類型。在國內,「文化資產保存法」也於2005年修正條文中將文化景觀列為一類。2002年,文建會首次依據「世界遺產公約」之保護類型,選出包含阿里山森林鐵路在內等12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在歷經九二一大地震與八八水災之後,阿里山森林鐵路受損的更加嚴重,若我們再不加以保護,共同思考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價值,或許有天我們會永遠失去一個如此重要的文化資產。 而過去台灣總是習慣以單一定點來看待古蹟,即使是目前指定的文化景觀類有許多也是脫離不了這樣的觀念,本研究將以文化景觀之觀念將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資產作全盤性的探討,充分了解阿里山森林鐵路之自然、文化與林業資源,再以現況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經營管理、沿線資產之保存與再利用進行分析。 透過本文可知阿里山森林鐵路具備有世界遺產之價值,以往國內總以交通工具的觀念經營,錯失其優勢,在現況的經營管理上也未能以突顯其普世價值作為經營理念。應整合其週遭自然、文化及林業資源,以及阿里山森林鐵路本身鐵道文化資產,以保存世界遺產之觀念,作為其永續經營目標。

  • 學位論文

1683年(康熙22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清代統治臺灣212年間,從消極的限制到積極的治理,不但突顯臺灣海疆的地位十分重要,此外也豐富臺灣街的內涵。臺灣街受到社會、經濟、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之下,從海港街、河港街到交通道路樞紐的街,每一個街發展的層次都代表臺灣街的歷史演變過程,以地理觀念來看臺灣的溪流像緯線,交通道路與洋流像經線,經緯交錯的節點成就了臺灣街。 本研究以清代方志記載的街為研究對象,以宏觀的角度建構清朝治理臺灣開始到日治時期之前(1683∼1895),臺灣街鎮的歷史發展脈落。再進一步闡述,臺灣街的區域體系、規模與族群關係,以及海港街、河港街、陸路街與山城街,在不同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之下,發展出具有臺灣風味的街鎮特色。最後,透過鑑古觀今,反思現行臺灣對聚落保存的態度,提供不同的觀點。

  • 學位論文

任何一項器物的造型制式,皆與其功能用途有關。陶瓷碗就使用功能而言,可分為飲食用、審美用、祭祀用三類,其造型也因而有所差異。本文研究針對盛食用陶瓷碗的造型演變,企圖了解日治時期臺灣的飲食文化在陶瓷碗發展過程中所建構之關聯性。文中論述陶瓷碗的造型與起源及其基本形制,並簡介明清至日治時期的臺灣陶瓷食器發展歷史,進而以閩粵和日本飲食文化的改變為例,來分析現存陶瓷碗文物的器形由來。研究顯示,此盛食器物之造型在飲食文化中,是經由米食、湯菜、共食等三種飲食風俗的影響所演變而成。 日治時期臺灣陶瓷碗的造型基礎,是建立在相應的飲食文化上,說明陶瓷食器無法脫離飲食文化而存在。造型演變的結果是飲食習慣經過長久的適應、沉積而形成的,這些累積凝結的精華又將成為食器設計的造型基礎。所以經由飲食文化的認同與融合,才是開創食器發展的新契機。因此,在陶瓷碗或是陶瓷食器的研究領域中,飲食習慣的研究和食器文化觀點的探討,應是值得繼續努力之研究。

  • 學位論文

本文是一篇關於漢人傳統聚落的研究。研究由六堆遷出的「客無到」(福佬客之意),在恆春地區東片山(中央山脈之意)近山與山區所建立的聚落,主要探討的聚落為客無到所建立的第一處正式據點-保力(今車城鄉保力村),以及再次遷移的永港(今滿州鄉永靖村、港口村),並以其他聚落之情形來輔助說明,時間範圍至西元1977年。在聚落研究的分類上屬於區域性聚落空間與形式之便遷研究,企圖全面性地瞭解影響客無到聚落發展的因素、客無到聚落的建構、對母文化的移植與變異。   研究方法上,先以前人研究建立起知識體系,並採取歷史文獻的解讀、各年代輿圖的套疊、田野調查所得之研究資料來撰文,將全文分為區域發展歷程與內部族群關係及互動、領域的構成與界定、聚落實質環境的構成與形塑、構成元素的作法與其形塑出的領域界定,共四章,首先摹擬出客無到所處的空間場域,再依空間層級的劃分,由領域、聚落實體環境、元素的營建體系來逐一檢視各層級的問題。   本文指出,客無到掌握、經營族群關係作為生存條件,承襲原鄉經驗與宇宙觀,採取宗族簇群的方式,建立血緣認為的城仔為基礎單元,逐次向外的三層防禦工事、緩衝區、天然屏障,形塑出防禦型態的聚落,各城仔共組聚落所憑藉的是我群的身份認同,但自然與歷史條件,使得領域由各聚落邁向區域整合,民眾轉往領域所界定出的地緣認同而造成變遷,發展出具地域特色的聚落型態而有異於六堆。   本文也可視為是篇關於族群文化的研究,為尚有客家認同的客無到留下紀錄,並銜接起六堆客家發展歷程的一環。

  • 學位論文

新北市三芝區位於臺灣本島之北海岸,境內多丘陵地,清乾隆末年福建泉州同安籍與汀州永定籍漢人大量入墾此處,在海尾溪、八連溪、陳厝坑溪、大坑溪等流域開闢坪仔田(梯田),歷經200餘年的發展,形成頗具規模的農業文化景觀。 由於坪仔田耕作不易,加上近30年來世界經濟情勢與自然環境劇烈變動,大大地降低當地居民繼續務農的意願。坪仔田結構原本就不易維持,失去農耕活動的田地不是迅速地被雜樹林覆蓋就是崩毀,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景觀面臨極大挑戰。 坪仔田除了見證先民在艱困環境中拓墾的艱辛歷程,同時也扮演著自然與人類居住環境之間的生態橋樑,提供多樣生物棲息空間,並擁有調節氣候的功能。對於文化傳承與自然保育,都是不可忽視的珍寶。 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在1992年加入了「文化景觀」這一項新的項目,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也在2005年增列「文化景觀」條目。有了明確的法令規範,對於坪仔田文化景觀,我們也擁有衡量其價值性更紮實的基礎。 本研究透過對於三芝區內土地公埔、陳厝坑兩庄頭的田野調查以及相關文獻收集,分析農民對於坪仔田的經營模式與不同階段的坪仔田面貌,並依據「文化景觀作業準則(草案)」發掘三芝坪仔田登錄文化景觀的潛力、機會與限制,為這片有機的農業景觀建構遠景。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區域型的保存方式,成為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觀念,各地方之地方文化館也漸與周邊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結盟,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形成文化網絡。因此如何在地域內運用「生態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以形成整體性的保存便是個重要的論題。   本研究便透過瞭解「生態博物館」與「文化資產保存」觀點之保存價值觀,及其相輔關係,建構一個可為區域完整保存的概念。文中以桃園縣客家文化生活體驗園區為探討案例,分析其運作情況與各層級之參與模式,檢視該場域中的保存實踐與文化資產詮釋,並以整合的區域保存觀念加以分析、討論及導引出研究結果,再為區域保存之實踐及桃園縣客家生活體驗園區提出改善建議。   經研究歷程,得出以下論題:   一、「文化資產保存」與「生態博物館」領域之保存觀點在執行層面上呈現出必要的互補關係。   二、地域內所選用的保存方式將影響地域內整體生活面貌的呈現;所採取的遺產詮釋方向亦對地方生活樣態帶來影響。   三、以區域保存為目標之「生態博物館」觀點及「文化資產保存」觀點中,在地社群皆扮演了保護文化資產及持續傳承的關鍵性角色,對地方的整體形塑亦有正向幫助。   四、從事區域保存時,需有一個具體且整合的保存觀念,地域內之整體脈絡方可被完整的呈述。

  • 學位論文

本文以文獻探討、田野調查方式對「宗教醫療」做出明確界定,分析其形成、醫者(執事者)、醫療觀,並藉前述定義針對「頭份宗教醫療現況」做調查與分析,探討其多元、複合而具彈性之診斷與治療觀,同時透過執事者執業觀探討頭份地方信仰圈普世價值,與當代宗教面臨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宗教醫療為「一個以宗教功能對付疾病的方法,以信仰為中心思想孕育出來的醫療觀念與行為,具不成文、超自然、超地域的特質」,強調藉由超自然力量及宇宙觀和諧之均衡狀態說明疾病的原因,特別側重病人心理層面的平衡。而宗教醫療執事者入行原因影響其專長、提供服務與執業觀,同時決定執事場域型態,宗教醫療場域影響地方信仰圈樣貌,融合執事者執業觀與民間對宗教醫療之需求,形成頭份地區地方信仰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