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3.72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淡水的滬尾礮臺承載清國時代、日本時代和現代的多元文化歷史,成為臺灣的文化遺產,歷經臺灣當局多次修護和再利用計畫,在保存和再現滬尾礮臺時,面臨真實性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運用日本東京東洋文庫、亞洲歷史資料中心和英國國家檔案館等,所藏關鍵史料,釐清歷史脈絡。從維護文化遺產真實性的角度出發,一一檢視滬尾礮臺地點、礮位和建築空間,重建滬尾礮臺真實的歷史,作為發展文化觀光的基礎。發現滬尾礮臺來自清法戰爭淡水戰役的地緣關係、礮位的始末和清國時代的原貌。

  • 學位論文

尖山湖是處盆地,週遭環繞著大屯山系與一座尖山,所在位置被劃在新北市石門區內。以此區來說,屬於臺灣本島最北的鄉鎮。實際觀察此盆地上作物,明白尖山湖的其中一類生業為栽植,從事者(主要報導人們)主屋都坐落在盆地內或週遭。在機械類載運工具,例如機車、貨車等尚未普及當地時,他們最常用步行方式到種植地。在那時,山間小路相當發達,是獲取外地資源、知識時重要管道。實際與主要報導人們對談,瞭解他們曾從事過生業相當多樣,大部分也被他們直系血親上一代(原生父母)從事,甚至自小讓子女們(主要報導人們)有機會接觸執行工作事項時所需工具、知識與技能。除此之外,運用當地自然資源的能力,同樣來自此管道,當市場有需求時,將成為複合生業中一環。 至今,主要報導人們生活在尖山湖已有70年以上,在從事眾項生業時,屬栽植類生業被他們幾近每年接觸,即使到2014年、2015年,有些主要報導人已未耕作水稻,他們仍以種植、販賣其他作物,換取日常所需,相對他們直系上一代,也有類似情形,而直系下一代,多已在外地從事他業,且此些生業,已和栽植類生業無關居多。尖山湖,在主要報導人們此一世代與他們直系血親上一代,還常因從事栽植、採集、捕捉類生業組成互助團體。隨著生業項目不同,有不同運作模式,例如以勞力為主要交換條件。到了主要報導人們的直系血親下一代,已無此現象。在主要報導人們此一世代,尚經歷過少以機械類器具輔助工作事項的時期,當此些工具加入後,所操作方法尚遵循著直系上一代所傳授的智慧,可惜到他們的直系下一代時,有些已經消逝。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臺北城內延續著政治機能,渡海來臺的日人仕紳、官員也多居住於城內,城內的商業取向因此與臺北城外的商業狀況產生明顯的劃分。 城內眾多商業街之中的榮町通,在當時有著「臺北銀座」之稱,該商業街上的店舖皆是當時一流的商店,所販售的商品諸如和洋服、歐美舶來品、菓子、寫真館或是新潮的咖啡廳等,都顯示出在榮町所發生的商業行為,多是價高而非常民所能經常負擔的。造成這樣的原因,即是因為榮町的目標消費族群為住在城內且收入較高的日人。 再者,榮町為主要的經濟商街之一,為了保持商業的繁榮與興盛,於年於節,配合時序或是重大節慶,皆有各式活動規劃。從商業特賣、美化店舖並達到宣傳效果的窗飾競技會,以及藝文展覽會或是配合祭典舉行的陳列會,皆活絡了商街上的人氣。店舖所製造的熱鬧氣氛與顧客的熱絡,共同呈現出榮町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除了商街上的活動,在各自業界稱霸一方、具代表性的商街店舖,其店主對店舖的經營方式,以及其在臺灣的發展成就,也都是使商街得以活絡的重要推手。 因此本文以日治時期的文獻史料著手,探討在榮町商業街上,商舖的分布情況、當時所呈現的商街風貌以及日本商舖主的社會經濟背景與經營方式。

  • 學位論文

鞋子的歷史,源遠流長,而鞋子的發明,最初是以實用性為主,具有保護、禦寒等功用。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社會組織的擴大,鞋子的存在不再只是單純的必備品,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風俗及生活習慣,也成為了人類社會階級制度的表徵之一。 金蓮文化的出現,恰巧印證了上述的說法,它是中國封建制度,男尊女卑的真理之下的產物,卻也是中國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為表現美,而以幾近自殘的方式追求自我實踐的流行文化。在中國的三大陋習之中,纏足被點名是壓抑女性、物化女性的工具,纏腳的痛苦就如同被拷問般的折磨,「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就是纏腳過程的最佳寫照;儘管如此,金蓮風俗卻也流傳了千年之久,其原因值得後世深入探究。另一方面,金蓮文化的出現,將精細刺繡推向巔峰,每一雙三寸金蓮與飾褲,都是婦女們費盡巧思,一針一線的完成,只為了讓「腳」成為眾人眼中最顯目的焦點。而這份心意,呈現的不只是華麗的足上風情,更可從中窺探出古代女性長久以來在中華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以文獻探討、田野調查、實際分析的方式,探討傳統社會對於小腳美醜的要求,進一步地歸納出三寸金蓮相關文物的裝飾美學,再從足部延伸,探究因纏足而塑造出的非自然身體美學,客觀分析這套獨特的審美標準,盡可能的將這段女性身體史呈現清楚的脈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南投竹山得天獨厚,環山片竹有如其名,是臺灣的竹工藝重鎮之一。本研究以竹工藝傳習與教育為主題,藉由文獻資料分析法、訪問法與觀察法以探討竹山日治時期、戰後及近年來三個時期的竹工藝人才栽培機構之由來與宗旨、教育作法及教育成果,其中教育作法包含了制度、學習科目、師資及竹工藝的教學模式,而教育成果亦即學生後續的發展,進而就前述內容於小結中討論其影響與意義,以建構竹山竹工藝傳習與教育之歷史。最後就上述的研究結果於結論中討論竹山竹工藝傳習與教育的變遷,並提出對於竹山近年來竹工藝傳習作法之芻議。   日治時期的竹工藝人才栽培機構,培育竹工藝人才是為了振興產業,教學重點在於製作技術的學習,雖然最後因環境因素,未能達到振興產業,但間接地為臺灣戰後的竹工藝產業發展奠定了技術人才基礎;戰後的竹工藝人才栽培機構,培育竹工藝人才是為了提升產業,教學重點在於製作技術與美術及設計三者並重的學習,為產業培養了兼具製作技術與設計能力的竹工藝人才,並注入新血輪;近年來的竹工藝人才栽培機構,培育竹工藝人才是為了傳承文化,教學重點在於技藝的學習,將竹工藝推展至社區,為傳統竹工藝保留一線生機。

  • 學位論文

位於高雄市半屏山北麓的中油高雄煉油廠,幾乎是每位生長於工業都市的高雄人一部分的生活記憶。對整個台灣而言,高雄煉油廠亦被喻為是台灣能源與石化產業的原鄉。然而,普遍現行的媒體多關注於其所製造的污染及地方居民與中油之間的抗爭評論中。在其已經歷70餘年的歷史探討上,仍存在著諸多有待釐清之處。 因此,藉由研究日治時期日本海軍於此地設立煉油設施的始末,說明高雄煉油廠及其周邊環境是一處值得被保存的文化資產,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藉由歷史文獻研究、口述歷史訪談等方法,回顧日治晚期至戰後初期,本區設立的始末。來歸納出區域內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設施與建物,以作為文化景觀劃定後,保存範圍的參考依據。 經由上述評估後,本研究結果發展出以保存強度分級、分類之方式,將高雄煉油廠所屬之部分宿舍區與廠區劃為文化景觀之核心保存區,凸顯日治時期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於此設立,並持續被中油使用至今的歷史價值與定位。 高雄煉油廠及周邊所屬之設施景觀至今仍存在著許多與都市計畫、區域發展、文化景觀維護與再利用相關值得後續被探究之議題,本研究僅針對日治時期創設之歷史脈絡作為文化景觀保存之依據。隨著未來政經環境變動,本區仍持續的有更多值得被討論的議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以柳田國男的民俗學理論為研究對象,針對其理論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詮釋, 以完整掌握認識民俗學的理論構造。透過柳田國男生平的梳理,論述其兩本經典著作《民 間傳承論》、《鄉土生活研究法》,從中並針對其研究方法論、調查手法及資料論等議 題進行討論。學問的成立並非僅停留於單純的系統性知識建構,柳田國男民俗學的目的 是解明日常生活 在的實態現象,這門學問擁有如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周邊學問無 法取代之處,特別是強調經世濟民的精神。台灣在民俗研究上仍無法樹立完整的知識體 系,本論探究柳田國男如何打造日本民俗學,其學科建立的執行模式、使命感及其背後 的價值思想,有那些值得國內借鏡。日本民俗學是柳田國男以折口信夫的理解與協助為 基礎,並且借助澀澤敬三的支援所創造出的獨立新學問,知識體系發展累積至今將近一 世紀。本文為探究台灣的民俗研究是否受柳田國男民俗學方法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 著眼戰前雜誌《民俗台灣》與柳田國男的關係,掌握柳田來台旅行的過程並加以解析, 進而發現《民俗台灣》編輯手法、刊稿形式受柳田國男民俗學影響至深,柳田的民俗學 概念方法直接間接透過編輯落實於《民俗台灣》中。藉由梳理這段民俗研究過往的足跡, 完整的民俗意識已儼然傳入台灣,即使在大東亞民俗學下的討論也可見,我們無法否定 日治時期《民俗台灣》試圖建構台灣民俗學的意圖。台灣無法照本宣科移植他國經驗, 但是柳田國男創立民俗學的奮戰過程及學科內涵,可作為台灣是否需建立民俗學研究方 法論的參考依據及思考動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