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4.113.136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清華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氧化鐵材料擁有價格便宜、在地球含量豐富、無毒及可於中性電解液中操作之優點,在近年來被認為是應用於超級電容器上,很有潛力之擬電容材料;其理想操作電位於負電位處,因此也為一很有潛力之非對稱電容器的陽極材料。但其有導電度較差之缺點,且在許多文獻中,其穩定性及高掃速表現並不是很理想。而碳材通常具有高的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性以及電化學穩定性,因此常被用來做為金屬氧化物奈米材料之基材。如將金屬氧化物成長於其中,與之形成複合材料,可藉此彌補氧化金屬導電性及穩定性的不足。本研究利用簡單方便的定電位電沉積法,藉由不同電沉積電位的使用,將氧化鐵沉積於具有高比表面積(737 m2/g)及高導電度之石墨烯多孔膜中,期望利用兩者結合之協同效應,使電容表現更佳。 本研究製備出大小約5 nm之γ-Fe2O3奈米粒子,其均勻地分散於石墨烯多孔膜中,顏色為紅棕色。觀察其電化學表現,在電解液為1 M的亞硫酸鈉溶液中,以掃描速率25 mV/s、電位窗-0.8 V至0 V(vs. Ag/AgCl)進行循環伏安掃描。發現以電位-0.6 V進行電沉積所製備出之複合材料,有最佳之電化學表現。其氧化鐵所貢獻的比電容值,可高達223.5 F/g。並且經過一千圈的循環伏安掃描後,其比電容值沒有降低,反而還有上升的情形。除此之外,在高掃描速率500 mV/s下,經過40000圈的循環伏安掃描後,其比電容值也依然完全沒有衰退,反而有上升的情況發生,顯示本研究所製備出的複合材料,其電化學穩定性極佳。高掃描速率之表現的部分,將掃速提升至1000 mV/s時,其比電容值仍保有67 %(相較於以掃描速率25 mV/s所得到之比電容值),且CV圖沒有變形歪斜;而利用充放電測試,將電流密度由1 A/g提高至20 A/g,其比電容值維持率為91 %,顯示本複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 (high rate capability)。另外,於電流密度20 A/g時,其庫倫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可達95 %。 本研究認為利用定電位電沉積將氧化鐵奈米粒子與石墨烯結合,由於氧化鐵奈米粒子會均勻地分散於高比表面積、高導電度之石墨烯多孔膜中,彼此間較不易聚集堆積,因此能增加電解液與氧化鐵奈米粒子的接觸機會,使氧化鐵奈米粒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分散均勻、無聚集傾向的氧化鐵奈米粒子,會使電子傳導路徑降低,當電化學反應發生時,電解液與電極表面發生法拉第反應,電子能夠快速地通過氧化鐵到達高導電性的石墨烯表面,並迅速地傳達至電流收集器上,故使氧化鐵/石墨烯複合材料的電化學表現提升。 本研究所製備出之氧化鐵/石墨烯複合材料,能應用於需要高功率及高穩定性之超級電容器。其理想之操作電位於負電位處,且於此條件下其電化學表現穩定,因此本研究所製備出之氧化鐵/石墨烯複合材料,同時也為一具有潛力之非對稱電容器的陽極材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反應利用入射光的能量,光觸媒產生電子電洞對,遷移至表面,分別產生氧化與還原反應,使水分解為氫氣與氧氣,此反應具環境親和性,但效率不高是主要問題。若是能將電子電洞對有效的分離,將可以改善反應速率。 一般而言,可以使用白金等金屬複合在光觸媒表面,因其具有電子的收集作用,可促使電子電洞對分離,進而提升光觸媒效率達一個數量級,但是貴重金屬地球存量低、價格昂貴。本研究,期望使用碳材達到電子電洞對分離的效果。 本研究中,使用商用二氧化鈦光觸媒P25作為主要材料,加入少量的己二酸,共同高溫氮氣煅燒,將己二酸根分子碳化附著於二氧化鈦光觸媒表面,形成碳包覆之二氧化鈦(P25/C)。首先利用元素分析儀發現碳含量與加入之碳量大致相同,以X光粉末繞射儀分析產物晶相,發現製程並沒有對晶型造成顯著影響,藉由紫外光/可見光吸收光譜儀、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發現碳並沒有摻雜進入P25晶格內部,由螢光放光圖譜中可觀察到電子電洞對分離的增加。 光觸媒產氫研究為內照式反應系統,其中使用甲醇為系統中的犧牲劑,於400W 高壓汞燈照射下進行反應。發現碳修飾可作為助觸媒的角色,效能達P25光觸媒之3-4倍,產氫效率最高可達24.8 mmol/h‧g,且碳含量有一最佳值為1 wt%。另外在沒有加入甲醇犧牲試劑的情況下,P25/C光觸媒效率可達到479.8 μmol/h‧g。 另一方面,自從石墨烯材料問世之後,隨即掀起研究熱潮,石墨烯2D結構具備高導電度、高比表面積、高電子移動率等優點。石墨烯氧化物大小約為10 nm以下,測量出可吸收波長約300 nm,為紫外光波段,並具有螢光放光之特性,此為具有半導體特性之石墨烯量子點。本研究首先將石墨烯氧化物量子點用於光催化產氫。使用碳纖維為起始材料在120℃溫度條件下,製備出石墨烯氧化物量子點之均勻分散水溶液,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尺寸約在3-6 nm之間,原子力顯微鏡結果顯示石墨烯氧化物量子點具有1-2個原子厚度,在不含有犧牲試劑的情況下,於400 W高壓汞燈照射下進行反應,發現具有產氫能力,光照時產氫速率約為11 μmol/hr,在還原完成之後,石墨烯量子點產氫之活性漸漸下降,可產氫照光時間約為14小時。且在照光之後,溶液的顏色明顯從橘黃色變為透明。高解析電子能譜儀分析顯示,在照光的過程之中,含氧官能基會大幅減少,顯示有光還原的作用,與溶液顏色的變化相符。由紫外光/可見光吸收光譜儀以及光激發螢光頻譜分析,發現石墨烯氧化物而在不具有含氧化官能基情況下,半導體特性大幅減少,故不能持續產生電子電洞對用以還原水產生氫氣。

  • 學位論文

液態電解液所組成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長期以來,有易揮發、漏液、長效性不佳的缺點。因此,希望以膠態電解質或固態電解質來取代之。固態電解質長久以來都有與光電極接觸不良,使得光電轉換效率無法明顯提升的問題。近年來,膠態電解質已在DSSC上有很好的應用,相較於固態,膠態電解質與光電極的接觸性較佳,因此,本實驗選擇以膠態電解質做為研究方向。 本研究中,使用屬於陰離子型黏土的層狀材料: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分別利用分離成核熟化法及低過飽和沉澱法合成ZnAl-CO3與ZnAl-Cl作為PVDF-HFP膠態電解質之添加劑。在電池效率方面,液態DSSC電池效率可達8.13 %,添加10 wt%PVDF-HFP之高分子DSSC電池效率為7.48 %,而添加1 wt%的ZnAl-CO3/PVDF-HFP(後面文章皆把PVDF-HFP部分省略,以簡化文章篇幅)後其效率可達8.11 %;0.5 wt%的ZnAl-Cl/PVDF-HFP(同前)後其效率可達8.11 %,其效率與液態DSSC相近。並在VOC方面有顯著的增益,液態DSSC電池之VOC為0.74 V,添加10 wt% PVDF-HFP之高分子DSSC電池之VOC為0.74 V,而添加1 wt%的ZnAl-CO3後其VOC可達0.79 V;1 wt%的ZnAl-Cl之VOC可達0.79 V。經由電化學交流阻抗與傳輸線模型分析可知,當VOC提升時,再結合電阻較大,且電子壽命增加,證明此添加物可減少電子的再結合現象。另外,經由cyclic voltammetry (CV)分析,發現其電解質的氧化還原位置有明顯地往正電位移動,應是造成VOC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在長效性測試方面,以500小時為量測基準下,10 wt% PVDF-HFP條件之電池之長效為原始的101.8 %;而液態電解液電池,經過480小時後,其效率為初始的91.9 %。而最低添加比例0.25 wt%的ZnAl-CO3與ZnAl-Cl的電池長效性分別可維持原來效率的96 %與99 %的表現,表示微量添加ZnAl-LDH仍有助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CoSb3是相當受到關注的熱電材料。近年來研究指出,摻雜Ga至CoSb3熱電材料內能改善此材料的熱電性質,因此Co-Sb-Ga三元系統便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相圖是探討材料相變化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了解不同微結構變化的有力工具,由於熱電材料的微結構對其熱電性質之影響十分巨大,故取得此系統的相圖對於開發此新穎熱電材料便顯得相當重要。本研究之目標在於建構Co-Sb-Ga液相線投影圖以及650℃等溫橫截面圖。在液相線投影圖部份,製備各種不同組成之Co-Sb-Ga三元合金,並從高溫熔融態下淬冷,以進行首要析出相之鑑定。以三個二元子系統的相圖定出首要析出相的二元邊界,並搭配各三元合金的實驗結果,以此建構出Co-Sb-Ga之三元液相線投影圖。首要析出相區除了三個終端固溶體相區外,尚有六個二元介金屬化合物相區,另外並發現以三元化合物- Co3Sb2Ga4為首要析出相的區域,過去之文獻並無此三元化合物之報導。在650℃等溫橫截面圖部份,配置經長時間熱處理之合金樣品,並進行相的鑑定與組成量測,實驗結果確立了四個三相區以及一個兩相區。本研究並利用熱力學計算(Calphad)的方法建構出液相線投影圖以及650℃等溫橫截面圖,其結果與實驗相當吻合。

  • 學位論文

太陽能的應用是當今重要之課題。其中Ag-In-Se材料系統之三元化合物AgInSe2為具有良好光電效益的太陽電池材料,更吸引了相當多之研究探討。而Ag-In-Se相平衡及In/Ag2Se界面反應對相關太陽能材料開發及製備相當重要。首先主要部分為三元系統相平衡以及界面反應探討。由純銀、純銦及純硒製備不同組成之三元合金,於450oC經長時間熱處理(3個月)以達平衡。除了平衡相之分析外,意外發現靠近富銀端時之部分合金,於熱處理後長出銀鬚經過3天以上於450oC的熱處理後會在合金表面析出銀鬚。析出的銀鬚觀察表面,具有一定的結晶性,以XRD及TEM等方式分析其結構,推測生成原因與錫鬚類似均為應力累積所造成。第二項主要部分為Ag2Se與In之固/液界面反應。以純銀與硒製備Ag2Se基材。並與純銦置於450oC及300oC爐中反應。在450oC反應初期,於界面可以見到一層反應層生成。經過三分鐘以上的反應時間, In/Ag2Se界面間會生成兩層結構明顯相異的反應層,從型態可略分為縱向成長及橫向擴散的兩層反應層。兩種不同型態的反應層均為涵蓋了二種以上生成相。依據生成相組成,此二種生成相為Liquid 與In4Se3。而在300℃界面反應之部分,初期生成一反應層,內部涵蓋的生成相依總組成判斷為Liquid+In4Se3。到了120分鐘後,基材端生成一縱向,與450℃反應類似結構之反應層,但其中所涵蓋之生成相與先前不同,為Ag2In+In4Se3。而其中並出現另一塊狀生成相AgInSe2,對生成之反應層進行X光繞射分析,可觀察出具有相對應化合物之繞射峰,而生成Ag2In而非AgIn2的現象,有文獻提到隨著時間增加而產生相變,由原來之AgIn2轉變為Ag2In,判斷其結構為反應形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