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82.45

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隨著全球化的高度競爭與市場的複雜多變,電腦及電子産業中,産品跌價的速度愈來愈快,變化也愈來愈多,以往的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供應商與消費端的需求,下單後生産(BTO)、需求後生産(CTO)的新模式也隨之而生。再看國內一般傳統産業也因過去亞洲金融危機之衝擊,顧客對商品訂購交期短和製作産銷方面漸漸變成少量多樣的趨勢及産品生命周期縮短…等因素,如何精簡採購流程,降低庫存,並共同降低配銷系統,母廠及協力廠的庫存,達成彼此間作業效率提升的目標。 而業界及管理學界積極研究上、中、下游如何合作,找尋更佳的管理策略,期望能夠藉由降低成本、快速回應及生產彈性,來保持企業的競爭力。而供應商管理存貨(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正是這樣一個具有彈性,且可降低庫存的一種存貨管理機制,其可透過企業與供應商之間所建立的存貨模式,以及雙方之間供需的資訊交換,以達到降低庫存、提高存貨週轉率及彈性生產等等的目的。使得供應鏈的運作能夠效率化、存貨減少及成本減少,以增進供應鏈的效率,提昇整體產業及個體企業的競爭力。 本研究主要欲探討企業在建置VMI管理機制時,實務上的整個過程中,在不同時期所受到的各種影響因素、所遭遇到的阻礙及解決方案內容、以及實施後的成效分析等等。本研究為描述性個案研究,利用單一個案研究的方式,對個案公司建置VMI專案之重要人員,進行專家式的深度訪談,在經過整理、分析訪談內容後,清楚地描述出整個VMI建置的過程與內容。根據個案訪談,本研究整理出研究的分析與發現如下: 一、 企業採用VMI管理機制導入前因素探討部份:「內、外部壓力」、「認知利益」、「資源評估」、「產品屬性」、「企業本身採購影響力」等因素。 二、 企業在VMI導入中關鍵影響及障礙解決方案探討部份:「倉儲系統」、「顧客服務」、「供應商關係」、「管理方法」、「資訊技術」等構面。 三、 實施 VMI成效分析部份:「有形效益」、「無形效益」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利用駕駛模擬器探討各式遠端通話內容,對於對駕駛績效與行為之影響。 第一階段22人參與實驗,在高速公路上採用人工式通話(一般通話、猜數字、數字相加)。結果顯示車速、車距、煞車反應時間、遺忘煞車率、地標回憶率等變項具顯著性。經多重比較檢定的結果,在各項指標中一般通話以及猜數字都被歸類在同一群組,明顯較專心駕駛差(車速減慢、車距拉大、反應時間變慢、遺忘煞車率提高、地標回憶率降低)。而加法作業難度最高,在部分指標上衝擊程度超過另兩種通話。確實,使用無線通話確實對於駕駛安全有負面影響,駕駛員則會採取彌補策略以降低額外作業所增加的心智負荷。遺忘煞車次數的增加似乎來自於注意力分散,可能因此造成意外。最後,額外心智負荷確實會導致駕駛員擷取車外道路資訊的能力與記憶力降低。 新實驗為強化實驗過程的真實性改採自然式通話,以求更精確判斷通話作業對駕駛作業的影響。共12位受測者,分別在高速公路上及市區道路及進行,前者要求受測者進行主題式、誘導式、談判式通話,而後者則再加入道路資訊搜尋(場景相關與無相關兩種)與導航通話。結果顯示,大部分通話作業都導致駕駛員採行彌補策略(車速下降或車距拉大),而屬於語意式編碼的主題式通話,在部分指標上表現接近無通話駕駛,但煞車反應時間卻拉長。少許空間編碼的誘導式通話,其主觀負荷值高於無通話,道路位置控制與車速控制能力都下降並延長煞車反應時間,同時對紅綠燈反應能力變差。而空間編碼更多的談判式通話,其主觀負荷值高於前兩種通話,此時車速更進一步下降,車距拉更大,煞車反應時間也持續變慢,市區道路下的紅綠燈整體反應能力也較無通話情況下差。幾乎全程是空間編碼的場景相關、無相關通話,因性質雷同,故各項指標都有極接近的數值,另外在主觀負荷、車速、車速變化量、道路位置變化量都與談判式通話接近,而反應時間與紅綠燈的整體反應能力則較談判式通話差。最後,也是空間編碼為主題的導航通話,因視線時常離開車道,與其他通話相較其在各項指標中幾乎都是敬陪末座。就道路安全的衝擊程度而言,人工導航通話>道路資訊搜尋通話≧談判式通話>誘導關鍵字通話>主題式通話。 由此可知,不同通話內容對於駕駛的影響的確不同,駕駛員使用行動電話前應瞭解通話難以維持單一類型內容,適時判斷此時的駕駛負荷以及將進行的通話作業是否合宜,以維護生命安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大學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大學教育透過課程設計與專業教授塑造人才,其最主要的目的,乃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選課作業則是大學利用課程的教學與學習,實現教育目標的起點。選課作業在各大學屬於例行性業務,選課作業的有效與否,不只影響教學的成效,教育資源的運用,更直接影響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 本研究以改善選課作業為探討的重心,分別從學生與行政的角度,探討選課作業中各項困擾問題的以及其關鍵問題,以此作為基礎,研判可行的對策,利用有限的資源下,協助學生在選課過程中,達到合乎期待的學習目標。因本研究發現之選課問題所引發的困擾現象,大多不適合量化處理,因此本研究選定倡導常識管理的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s,TOC)作為研究架構。 限制理論是一套系統化的問題解決模式,運用直覺式的邏輯架構,將常識問題透過結構化的思考流程,運用節點表示事件的因果邏輯關係,並用樹狀圖具體的呈現,透過因果關係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的核心,相當適合分析因果關係複雜的選課問題。本研究鎖定某個案大學之選課問題,經過選定方向、設定目標、規劃措施等解決步驟,在每一階段運用不同的樹圖,最後提出解決方案,並將解決方付諸執行,並分析執行結果。後續研究可能包含解決方案之執行效果提升、組織文化、量化分析等方向。

  • 學位論文

在協同產品開發時,由於協調與管理其中的組織資訊、任務、排程、物品運送、產品資訊與企業流程,其複雜度日益提升,使得協同產品開發的相關議題變的更有價值。隨著產品組件外包與全球化趨勢造成設計鏈成員數量的增加,藉由協同產品開發,可以加速設計鏈中協同公司、員工、供應商與客戶的設計決策速度。由於產品設計專案進行時的持續變更,產品開發有延遲是常見的。因此,針對產品開發的設計鏈公司之間,需要一個改變控管流程。在產品的設計鏈環境中,一個的分散式改變控管流程在此研究中被提出。此流程的型態,是屬於一種雙層面的方法,可區分為組態管理的原理,以及Routing Algorithm。經由驗證,證實在設計鏈中的協同公司之間,可以藉由本研究的分散式改變控管流程,維護設計之間的一致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邁入21世紀,企業面臨的是一個充滿變化與複雜的競爭環境,需要更多的產品創新、更短的產品生命週期、更高的品質要求,才能面對全球化競爭的市場挑戰。因此,企業必須縮短新產品開發週期時間,比競爭者更早研發出高品質、低成本的新產品或新服務。 在新產品開發流程中導入新的工具和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在導入新產品時獲得更好的績效。過去數年,學術界及企業界導入許多品質改善工具,企圖改善新產品開發過程的績效。然而在實務界,許多有用的工具和技術並沒有有效率地被使用。本研究進行一項深入的實證研究,調查在新產品開發流程的各項階段中,適合使用的工具和技術,也分析各項工具和技術對整體新產品開發績效及各項績效指標的影響程度,並透過「效能分析模型」探討需改善或提升的工具和技術。 除了工具或技術的使用外,關鍵成功因素也會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本研究也同時探討影響新產品開發關鍵因素的重要性與對績效指標的影響,討論企業實施程度不佳、需採取進一步改善的關鍵成功因素。 本研究並針對公司的績效與公司特性進行集群分析,探討不同集群對各項關鍵績效指標、關鍵成功因素與新產品開發工具的重視程度與使用情形是否存在差異,試著找出不同集群間績效差距的理由並提供管理建議。 研究結果提供了一項有價值的資訊,可以協助新產品開發管理者在不同的新產品開發階段選用合適的新產品開發工具與技術、關鍵績效指標、關鍵成功因素,並幫助企業界更適當、更有效率地使用這些新產品開發工具和技術,以提升新產品開發的整體績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