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13.214

中原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具有3-氮-二環[3.1.0]己烷這類型結構之化合物通常具有藥物活性或為一些具藥物活性之化合物之重要中間物,例如制菌劑、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但文獻上合成此類化合物通常需要繁雜之實驗步驟且獲得一般的產率。 本文是將1-氰基-2,3,7-三氮-二環[3.3.0]辛-2-烯類化合物(1)與乙基乙烯基酮(Ethyl Vinyl Ketone)、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溴丙炔(3-bromoprop-1-yne)、溴化丁烷(1-bromobutane)、氯化苯(benzyl chloride ) 經親核取代(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或麥可加成(Michael addition)反應,形成一系列的1-氰基-2,3,7-三氮-二環[3.3.0]辛-2-烯衍生物(2)在將此ㄧ系列之1-氰基-2,3,7-三氮-二環[3.3.0]辛-2-烯衍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進行熱裂解反應,形成一系列的1-氰基-3-氮-二環[3.1.0]己烷類化合物。 本實驗室之合成方法能以較以往文獻少的步驟成功的合成出1-氰基-3-氮-二環[3.1.0]己烷類化合物,且有不錯之產率,是合成此類化合物的新方法。

  • 學位論文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分析技術因應研究需要而必須不斷地創新,以往在分析技術上的開發,常常只侷限於標準品的測試,而非應用於基質干擾較大且純化步驟繁瑣的實際樣品上。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發展毛細管電泳技術在實際樣品分析上的應用,並且將對所應用的三種電泳分離模式作一系列深入的探討。 第一部份為以毛細管電泳結合大體積樣品堆積技術分析食品中所含食用色素。實驗中將探討樣品堆積時間、注射時間以及樣品基質等因素對分離效率的影響。由實驗結果顯示,以毛細管電泳添加環糊精分析食用色素效果極佳,且利用大體積樣品堆積技術可增加偵測靈敏度,最後我們以最佳化條件配合固相萃取法成功地應用於分析牛奶、汽水、果凍等實際樣品中所含色素。 第二部份為以毛細管電層析技術分析食品、藥品及化妝品中所含防腐劑與防曬劑。實驗中將探討聚合條件變化對甲基丙烯酸酯高分子靜相之孔徑、形態、熱性質及分離效率的影響。由實驗結果可知,隨著孔洞溶劑中正丙醇比例增加,高分子靜相孔徑減小,表面積增加;而單體中AMPS比例增加時會造成孔徑變大,提供更多多表面積,增加分離效率。另一方面,由研究中指出動相pH值、離子濃度、乙腈比例、樣品基質與分離電壓等因素對分離效率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最後,我們將利用簡單的前處理方法以最佳化條件成功地應用於實際樣品分析上。 第三部份為以非水相毛細管電泳系統連接電灑質譜儀分析五種常見之菸鹼。實驗中將探討不同背景電解液(醋酸銨、甲酸銨)對分離效率與質譜靈敏度的影響,其中,pH值、離子濃度及有機溶劑比例為其變化因素。尋找出最佳化分離條件後將直接應用於質譜檢測上,並調整鞘流組成及流速、霧化氣體流速、乾燥氣體流速及溫度等質譜參數直至菸鹼在質譜中得到最佳感度。最後,我們以市售香菸作為實際樣品,檢測所含之菸鹼-尼古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結合觸媒設計、聚合反應,與中孔洞無機材載體技術,來達成兩種或多種聚合物有效的分子層次混掺。利用Metallocene觸媒能聚合出HDPE(高密度聚乙烯)以及Nickel-diimine(DMN)觸媒能聚合出VLDPE(very low-density polyethylene)(超低密度聚乙烯)的特性,將兩種聚合反應所使用的觸媒,同時載入無機載體中,形成一新型觸媒,在空間侷限聚合過程中達到分子混掺的效果,改善傳統分別將兩種聚合物聚合後再進行混摻之製程。將欲摻合的聚合物之觸媒載入屬於奈米層級孔洞中經由不同觸媒穿入孔洞材料載體之製備及甲基鋁氧烷(MAO) 的活化控制,進行聚合反應讓聚合物從奈米孔洞中進行聚合反應,也同時進行混摻反應。觀察聚乙烯在侷限空間聚合反應效果。 反應結果證明觸媒在聚合反應時受到規則性孔洞材料的影響可提高聚合物的結晶度。而V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之polymer chain受到空間侷限在孔洞中其branch%略微減少。經由DSC及NMR的相互佐證侷限空間聚合反應可達到兩種聚合物有效的混摻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藥材苦參,為豆科 (Leguminosae) 植物苦參的根。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袪風殺蟲之功用。根據國內外學者對苦參化學成分的研究發現,在其根中含有生物鹼及黃酮類成分。本實驗以採集自花蓮之苦參根部的甲醇抽出物,以各種色層分析方法 (矽膠管柱層析、Sephadex LH-20及HPLC) 進行分離純化,得到四個新化合物,5,7,2'4'-tetrahydroxy-5'-methoxy-8-lavandulylflavanone (11)、8-lavandulylkaempferol (18)、2-(2',4'-dihydroxy-5'-prenylphenyl)-5,6- methylenedioxybenzofuran (21) 及 2,4,2’,4’-tetrahydroxy-3-lavandulyl- 6-methoxybenzil (22),和二十五個已知化合物,包含二個 pterocarpans (1, 2)、二個 chromones (3, 4)、一個triterpene (5)、一個benzoate (6)、九個 flavanones (7~10, 12~16)、二個 flavonols (17, 19)、一個 2-aryl benzofuran (20)、一個medicagol (23)、四個 isoflavones (24~27)、一個coumarin (28) 和一個chalcone (29) 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經由質譜及核磁共振光譜的分析而確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第一部分 本文主要是研究反應條件,對一鍋式反應製備2,3,7-三氮-二環[3.3.0]辛-2-烯類化合物的影響。在前人的方法中,直接一鍋式加入甲基乙烯基酮,得知有副產物4-疊氮基-丁-2-酮產生。但是在經過一系列研究後,發現副產物是由兩分子的甲基乙烯基酮進行[4+2]環化加成,形成pyran。於是將溴化丙烯基與疊氮化鈉均勻反應12小時,以緩慢滴加方式加入甲基乙烯基酮,輔以核磁共振光譜的1H-nmr,的確在副產物問題上有顯著的改善。再利用改善條件,將溴化丙烯基置換成3-氯基-2-甲基-丙烯-[1]與丙烯酸甲酯,一鍋式合成出1-甲氧基羰基-5-甲基-7-(2-甲氧基羰基乙基)-2,3,7-三氮-二環[3.3.0]辛-3-烯,但此條件則不適合應用在甲基乙烯基酮以及丙烯氰上。除此之外,本文也進行丙烯酸甲酯在混合溶劑無水甲醇:丙酮=1:4下的反應,雖然可以一鍋式合成1-乙醯基-7-(3-氧代正丁基)-2,3,7-三氮-二環[3.3.0]辛-2-烯,但是與前人的核磁共振光譜1H-nmr比較,並沒有比較理想,無法符合一鍋式產物單純、分離簡單的原則,仍有改進的空間。 第二部分 本文主要是四氯化鈦-鋅對於製備pinacol的一系列研究。在前人的研究中,主要是利用四氯化鈦-鋅針對Wittig Reaction方面做研究。本文則將四氯化鈦、鋅粉以及溶劑四氫呋喃0℃攪拌一小時,再加入酮類,成功得到pinacol。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印度油菊,原產於印度,學名 Guizotia abyssinica (L.f.) Cass. ,為翠菊科 (Asteraceae) 油菊屬 (Guizotia) 植物,別名Niger,其種子含多量的油酸。本植物之地上部經甲醇抽取,其甲醇抽出物之水可溶部分經各種色層分析法的分離,共得到四個新的化合物 : 3,2’,4'-trihydroxy-4,3'-dimethoxychalcone (1) 、 abyssinone A (12) 、abyssinone B (13) 及 abyssinal (16) 以及二十五個已知化合物isoliquitigenin (2) 、okanin (3)、butein (4)、quercetin (5)、(–)-liquiritigenin (6)、(–)-7,3',4'-trihydroxyflavanone (7)、(–)-7,8,3',4'-tetrahydroxyflavanone (8) 、7,3',4'-trihydroxyflavone (9)、3,6-dihydroxy-1-menthene (10)、3-hydroxycarvotagenone (11)、ovatifolin acetate (14)、14-acetoxy-8-hydroxycostunolide (15)、ferulic acid (17)、caffeic acid (18)、p-hydroxybenzoic acid (19)、p-coumaric acid (20)、(Z)-p-hydroxycinnamic acid (21)、syringic acid (22)、vanillic acid (23) 、vanillin (24) 、caffeic acid methyl ester (25) 、scopoletin (26)、esculetin (27) 、(+)-pinoresinol (28)及methyl 3,5-dicaffeoylquinate (29)。這些化合物皆以質譜及核磁共振光譜的解析而確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主鏈型液晶高分子(Main Chain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MCLCPs)具有獨特的性質,如高強度、高剛硬性、耐高溫、耐化學藥品及耐磨耗等,加上液晶高分子在液晶態時的加工便利性,因此主鏈型液晶高分子近年來已成為工業上相當重要的塑膠之ㄧ。相較於傳統液晶高分子使用熔融聚合法進行合成,本研究期望針對其單體特性利用溶液聚合方式,能以較簡單的製程方式合成出性質優異的新型液晶高分子。本實驗分別利用Terephthalic aldehyde與terephthalic acid, 另外亦使用Hydroquinone與Terephthalic acid此兩種不同組合的單體利用溶液縮合聚合的方式合成新型熱向性液晶高分子,實驗將針對時間、溫度、縮合劑等變因進行探討,找出最佳化的反應條件,並利用相同條件,以層間縮合聚合的方式進一步製備液晶高分子/蒙托土奈米複合材料(LCP/Clay Nanocomposites),產物以紅外線光譜(FT-IR)以及核磁共振儀(NMR)進行結構鑑定,再輔以熱重分析儀(TGA)與微差掃瞄卡計(DSC)進行熱性質分析,利用X光粉末繞射分析儀(XRD)來觀察液晶高分子之結晶性並計算蒙托土之層間距離,最後將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觀察蒙托土在材料中之分散程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