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09.8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電子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其中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全球半導體代工重鎮。由於半導體產業景氣的大好大壞,使得半導體產業的廠商營運績效亦呈現大幅成長或衰退。當景氣擴張時,需求增加,生產與銷售亦提高,進而導致生產者提昇投資金額,因而造成資本支出大幅成長,但隨著新廠的逐漸完工並量產,供給大幅增加,因而積體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IC )的平均銷售價格(ASP)逐步滑落,景氣便產生低迷現象。政府、企業管理當局及投資者實有必要了解該產業景氣波動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本研究特以台灣兩家龍頭電子廠商的晶圓代工上市公司台積電與聯電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民國87年至民國91年,完整包含一個景氣循環。本研究採用迴歸方式對財報資料進行實證探討,以探討台灣晶圓代工業之景氣循環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聯性,對實證結果加以綜合整理,得到三個結論如下: 1.半導體設備訂單與出貨比與企業經營績效有顯著相關 本研究發現,半導體設備訂單與出貨比(B/B)與企業經營績效有顯著相關。 2.產業景氣循環的供給面及需求面與企業經營績效有顯著正相關 不論採用平均薪資指數(ASI)、或工業生產指數(IPI)、或是合併採用(ASI and IPI),產業景氣循環與企業的經營績效均呈顯著正相關,此點顯示晶圓代工產業的經營績效深受景氣循環的影響。 3.企業成長性指標與企業經營績效有顯著正相關 銷貨成長率(SG)及稅後損益成長率(PATG)與企業經營績效皆呈顯著正相關,顯示產業景氣循環與企業的經營績效呈顯著正向關係。 由研究結論得知,只要投資人注意上述景氣衡量指標的變化,便可掌握產業景氣循環的脈動現象,以為擬定投資決策時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摘要 隨著經濟環境與資訊科技的急遽改變,今日已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單獨依賴組織內部提供營運所需的所有資源。因此,產業間或跨產業的策略聯盟已成為目前全球熱門的趨勢。至於這些策略行為能否真如預期地發揮其成效,則待進一步的探討。 本研究以民國85年90年從事策略聯盟之台灣半導體公司為研究對象,共計取得12個策略聯盟樣本。根據實證結果分析,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1. 在國內半導體產業策略聯盟方面,國內對國內聯盟前之財務績效上,在總資產週轉率、銷貨利潤邊際與營業成本比呈現較顯著之影響。在聯盟後之財務績效上,以營收成長率、負債比率、總資產週轉率、應收帳款週轉率、銷貨利潤邊際與營業成本比率,皆對股東權益報酬率呈現顯著的影響。 2. 在國際企業策略聯盟方面,聯盟前之財務績效上,在總資產週轉率、銷貨利潤邊際與營業成本比皆呈現較顯著之影響。在聯盟後之財務績效上,則有營收成長率、負債比率、總資產週轉率、銷貨利潤邊際對股東權益報酬率呈現顯著的影響。 3. 以整體而言,策略聯盟雖可藉由提高資產運用效率使績效表現更好,但需對策略聯盟目的與型態作進一步分析,因不同之策略聯盟型態會造成不同之績效。 4. 由上述結論可發現,國內策略聯盟較國際策略聯盟包括更多的變數以影響公司績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名稱:以一般系統理論探討領導者特質之研究 校(院)所組別:私立中原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 研究生:蘇純儀 指導教授:顧志遠 論文中文摘要內容: 本研究旨在以「一般系統理論」探討領導者特質之本質,以建立領導者特質模式,並進一步透過領導者型態之特質組合所存在的差異性及其所具特質之強弱度之分析來了解與詮釋不同領導型態之根本之本質差異。而研究方法乃採問卷調查法與文獻回顧法,將自編之問卷以「領導者特質之內在領導特質」與「領導者特質之外在領導表現之特性」各分為A卷及B卷之問卷調查,均以企業之中高階經理人為研究對象。 共計發A卷與B卷90份,問卷回收率為46%。根據問卷調查資料分析結果以敘述統計與比例分析等相關等統計方法得到以下結論: 一ヽ系統科學與管理科學之對應與整合 以內觀的觀點來分析與整合管理科學進而發展出一套新的知識系統。 運用八大特性分析比較領導特質管理意涵,作為內在本質詮釋之根本基礎。 彌補了因不同研究論點與產業特性所造成的不平衡的缺憾。 二ヽ以系統觀所建構之領導者特質模式應用與發現 可運用於組織,發展出針對潛在領導者之一套可解釋、預測、控制與規劃之人力策略。 待企業找出就組織情境所需領導者型態後,強化其欠缺或不足之領導者特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聯盟類型之內在與外在環境因素對策略聯盟類型的影響。內在環境因素包含策略聯盟動機與企業特性(台商)。外在環境因素包含環境不確定性與聯盟成員關係(廠商產業定位)。本論文之研究對象是以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九十一年十月所編制『上市上櫃公司對大陸投資事業名錄--分區』、『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和透過『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所公布之採策略聯盟赴大陸投資之台商,並在國內上市之電子與機械企業。共寄發350份問卷,回收問卷50份,無效填答問卷11份,有效問卷為39份,回收率約為14.28%。 回收問卷經區別分析、單因子ANOVA分析、Cronbach’s Alpha 信度檢定等統計方法整理後,獲得以下研究結論: 一、對股權式策略聯盟類型之影響 面對環境不確定時對採取股權式的策略聯盟類型有顯著影響。當環境複雜度愈高時企業愈傾向以有股權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當市場變化速度愈快企業愈傾向以無股權功能式協定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聯盟成員間關係對採取股權式的策略聯盟類型有顯著影響。當聯盟成員相對投入愈多時企業愈傾向以無股權功能式協定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企業以不同的策略聯盟動機對採取股權式的策略聯盟類型有顯著影響。當企業以快速進入市場為主要策略性考量時,愈傾向以無股權功能式協定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企業特性對採取股權式的策略聯盟類型有顯著影響。當企業國際化程度愈高與能力優勢愈強時,愈傾向以無股權功能式協定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二、對功能式協定策略聯盟類型之影響 面對環境不確定時對採取功能式協定策略聯盟類型有顯著影響。當產業技術成熟度愈高時企業愈傾向以行銷聯盟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聯盟成員間關係對採取功能式協定策略聯盟類型無顯著影響。但進一步研究顯示聯盟成員相對投入愈多時企業愈傾向以行銷聯盟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企業以不同的策略聯盟動機對採取功能式協定策略聯盟類型無顯著影響。當企業以學習經驗為主要策略性考量時,愈傾向以R&D的方式形成策略聯盟;當企業以交易成本為主要策略性考量時,愈傾向以生產後勤聯盟的方式形成策略聯盟。 企業特性對採取功能式協定策略聯盟類型無顯著影響。當企業能力優勢愈強時,愈傾向以行銷聯盟的方式與其他廠商形成策略聯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選擇權與股票選擇權上市後對標的資產價量的影響。結論於下: 1.本研究發現,台股股價指數選擇權的上市,能降低標的資產價與量之波動性。但在股票選擇權上市後,雖對現貨與期貨的價格方面具有波動增加的效果,但在成交量上卻仍具有波動降低效果。在交叉比對後,發現股價指數選擇權上市後,不論是價或量的影響強度方面,現貨均大於期貨﹔而在股票選擇權上市後的影響強度方面,則對現貨的價之影響大於期貨,但對現貨之量的影響則小於期貨。 2. 在選擇權與標的資產間的相關性方面,本研究發現指數選擇權的買權(CALL)與臺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之相關性較高﹔但指數選擇權的賣權(PUT)卻與臺灣加權股價指數現貨的相關性較高﹔此外,實證結果顯示,有關指數選擇權與其標的間相關性方面,價內選擇權通常會高於價外選擇權。而在股票選擇權與其標的資產間之價格領先與落後關係方面,本研究發現買權(CALL)一般具有落後效果,但賣權(PUT)卻則具有領先效果﹔不過均未發現兩者間的領先與落後關係會達一日以上。 3. 本研究針對選擇權與標的資產間之套利機會進行分析,發現在樣本期間70個交易日中,正向套利機會有19日次,表示約3.68天可出現一次,各履約價平均約為5.43%﹔而反向套利機會則出現2日次,亦即約35天可出現一次負向套利機會,各履約價平均約0.57%。此外,本研究以樣本期間70交易日之樣本統計量,取中位數與標準差,對日後進行套利機會點估計,發現正向套利機會最高的為價平+2檔機率為12.76%﹔反向套利機會最高的為價平-2檔機率為3.597%。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在金融自由化的趨勢下,國內銀行家數及其分支機構快速的增加,使得我國金融業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如何就銀行之經營效率進行評估,實為政府主管機關、銀行之經營者、投資者人等利害關係人所關心之重要課題。 本研究主要在界定銀行業投入及產出變數,過程中係採用投入變數:「普通股股本」、「營業費用」、「利息支出」等三項,而產出變數為「營業收入」、「淨值」等。並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vDEAw建立效率評估模式,經由DEA中CCR模式求算個別銀行之總技術效率(AE),再透過差額變數分析vSlack Variable Analysisw,探討相關無效率金控其缺失所在,將過多的投入量減少及過少的產出量增加,此外,研究用BCC模式求算個別銀行之純粹技術效率(PTE)與規模效率(SE),以瞭解是否為規模或技術無效率。並透過規模報酬分析求得個別金控應擴張、維持或減少生產規模,以提高經營效率。本研究選定之投入變數為「普通股股本」、「營業費用」、「利息支出」等三項,而產出變數為「營業收入」、「淨值」等,並透過DEA模式中的CCR模式、BCC模式求算各樣本銀行之效率值。 因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大多自民國90年底才開始營運,故本研究之研究期間則選擇民國91年之半年合併報表為主資料進行評估,實證結果評估此十二家業者,以觀察其效率情況。其中我們可以發現發現有部分新成立之金融控股公司的經營效率值皆相對落後,例如:開發金融控股公司、復華金融控股公司、國票金融控股公司、建華金融控股公司;而相對效率相對皆達效率前緣者有國泰金、兆豐、新光,再再顯示了規模對於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性,表現相對於其他公司是非常優秀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由於女性大量投入就業市場,家庭型態有了多樣化的轉變,雙生涯家庭型態取代了傳統的家庭結構,夫妻雙方在職場上都有很好的發揮空間,男性因女性兼具多重角色,而相對的也必須負擔家務。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工作與家庭角色無法取得平衡,產生衝突在所難免。以往許多研究結果證實了來自於上司、同僚、配偶、家人等的社會支持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家庭衝突(分為工作→家庭衝突、家庭→工作衝突),而同為社會支持來源之一的「師徒功能」(mentoring relationship)卻鮮少被提出來討論。 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探討師徒功能(包括:職涯功能、社會心理功能、角色模範功能),價值類似度(value similarity between mentor and protege),師父支持性(mentor supportiveness)等與工作-家庭衝突之間的關係,以及其對降低工作-家庭衝突之功效如何?研究對象為已婚、每週工作時數超過二十小時,至少有一未滿十八歲的子女;透過問卷的方式,共計回收611份,其中有效的問卷共209份,我們對其中有師父的171份問卷,進行相關之統計分析。歸納出以下幾項研究結論: 1、 有師父提攜者明顯可以降低家庭→工作衝突,且大部份的受測者仍習於男性師父的「專業」及「權威」而希望師父為男性。 2、 師父的角色模範功能對衝突的兩構面均有顯著相關;社會心理功能及職涯功能則對徒弟的家庭→工作衝突有顯著相關。有顯著相關有顯著相關。 3、 價值類似度可降低家庭→工作衝突,而由性別與價值類似度的交互作用中則發現女性徒弟和師父的價值類似度高,反而增加家庭→工作衝突。 4、 師父支持性對工作-家庭衝突的兩個構面有顯著相關,且師父支持性愈高,則徒弟認知工作-家庭衝突的程度愈高。 5、 在個人變項部份,工作時數愈多對工作-家庭衝突的兩個構面均有顯著影響,服務年資愈長則對工作→家庭衝突影響愈大。而四十六歲以上的受測者可能因為生活負擔減輕而壓力相對降低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國內汽車產業歷經30~40年發展歷程,與技術母廠長年合作及技術轉移,在研發設計及生產製造能力已趨於成熟,每家公司生產車子的品質均可達到國際性的一定水準。所以國內五大品牌競爭力,從過去產能規模及引進新車型生產製造競爭,演變成行銷及服務的競爭市場,從傳統製造業轉型為製造服務業的經營型態。從過去競爭力著重在大量生產製造的賣方市場,產業價值鏈已轉變為買方市場。競爭曲線的演變,已由過去著重於中游汽車裝配的價值活動,朝向上游研發設計與下游水平週邊服務發展。在今天這個市場供過於求的時代,是回歸基本面須重視顧客的新微利時代,也是「顧客滿意」經營時代真正的來臨。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核心能力、服務策略與服務傳送系統對顧客終身價值之影響。主要探討探討企業核心能力對顧客終身價值的影響,服務傳送系統對顧客終身價值的影響,以及服務策略對顧客終身價值的影響。來提出一整合性觀念架構,並採個案分析之研究方法來建立其研究模式。探討企業致力在核心能力發展中的服務策略思考模式,並透過售前、售中、售後的服務傳送系統及服務回饋機制,將顧客價值傳遞者提升為顧客終身價值創造者,並藉由顧客服務指標來衡量競爭者不同服務策略差異化之程度,對顧客滿意及忠誠的影響,進而作為持續提昇顧客價值及顧客貢獻度,以掌握企業未來更優勢的競爭力及獲利能力。本研究發現及建議:1.在核心能力方面:各家均擅長以技術母廠的產品為基礎,不斷研發改款適合台灣消費市場需求的產品之核心能力。2.在服務策略方面:顧客滿意對忠誠度的影響度很大,而忠誠度高低更是顧客價值指標,汽車業界仍有很大的生存及努力空間。3.在顧客終身價值方面:顧客的口碑,品牌的忠誠,是國內汽車業仍需持續加強經營的地方。對後續研究者建議在實務上汽車產業可共同發展一套客觀且適合的顧客終身價值之評量系統,相信對各家車廠長期在經營顧客服務上更有指標性的助益與考驗。在學理上朝整合核心能力,加入國際化腳步,參與國際分工,作為各家公司在國外投資及其競爭策略加入研究變項作進一步研究,以求變項的影響更為周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商自大陸經濟改革後(1978)便前仆後繼的前進大陸,至今赴大陸投資已蔚為風潮;由頂新集團的大陸成功案例,許多報章媒體不斷鼓吹先佔者優勢,進入速度成為進入策略的最重要策略因子。而過去學者的部份研究也應證先佔優勢的存在,認為進入市場的時間是獲得經營績效的最重要因素。然而,以進入模式為進入策略的觀點則認為選擇正確的進入模式才可獲得最佳之經營成果。不過,由於中國大陸的經營環境對於外資投資中國市場是有所限制的,在中國的法令下,有許多受到保護、扶植的產業,外資是不得以獨資方式經營的,甚至股權最高與最低的持有比例都受到要求與限制;但這類的產業往往都是充滿著機會,外資較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因此要先佔市場就很可能需放棄進入模式的選擇,若是要等待最佳的進入模式的法令開放,該產業可能已經失去先佔卡位的優勢,伴隨來可能就是無盡的競爭。在同樣都以績效為研究標的之兩種不同觀點進入策略,卻在限制性的市場出現了選擇上的衝突,台商進軍大陸該如何考量的問題在過去的文獻卻是個無解的謎。 此文獻上的缺口成為本研究的探討核心;藉由過去進入時機與進入模式的文獻先尋找出兩個論點的共通要素來提出研究架構,並以個案探討的方式,由七家已在大陸或曾在大陸經營的廠商,找出要素中間的關聯性,並提出命題。 本研究經研究發現以下結論: 一、不同類型的進入障礙會影響進入時機、進入模式的選擇。 二、不同時機進入的廠商所遭遇的進入障礙類型有所不同。 三、廠商所擁有的不同類型能力會影響進入時機、進入模式。 四、廠商有其最適的進入時機與進入模式搭配方式。 五、先佔優勢並不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要發揮這種優勢有其應有的假設前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非營利組織志工對於組織聲望、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關連性研究。本研究首先藉由文獻探討,發展出四項主要假設,假設一:組織聲望對組織認同具有關聯性;假設二:組織認同對組織承諾具有關聯性;假設三:組織聲望對組織承諾具有關聯性;假設四:組織聲望與個人背景變項之交互作用對組織認同具有關聯性;假設五:組織認同與個人背景之交互作用變項對組織承諾具有關聯性。 本研究除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外,亦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實證研究,以志願工作者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經由統計分析之後,歸納出下列重要的研究結論: 1、經過因素分析後將原組織聲望變項的暫時性構面,簡化重新命名為四個因素,分別為「重視社會公義」、「專業服務」、「管理創新」及「吸引人才的能力」。 2、組織聲望與組織認同具有顯著的關聯性。意即當志工對於其所服務的非營利組織的「組織聲望」越高,其對該組織的「組織認同」也越高。 3、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具有顯著的關聯性。意即當志工對於其所服務的非營利組織的「組織認同」越高,其對該組織的「組織承諾」也越高。 4、組織聲望與組織承諾具有顯著的關聯性。意即當志工對於其所服務的非營利組織的「組織聲望」越高,其對該組織的「組織承諾」也越高。 5、組織聲望與個人背景變項之交互作用對組織認同關聯性部分顯著,顯示兩者間仍有相當程度的交互作用。包括志工年齡、教育程度及志工過去在其他非營利組織的服務經驗等達顯著相關。 6、組織聲望與個人背景變項之交互作用對組織認同關聯性部分顯著,顯示兩者間仍有相當程度的交互作用。包括志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志工過去在其他非營利組織的服務經驗等達顯著相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