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203.172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藉由二項式模型與三項式模型之數值方法,對遠期生效選擇權做評價,以比較二者差異,並藉由調整參數之數值,探討參數變動對遠期生效選擇權的影響。所採用的標的資產為歐元及日元,根據本研究實證結果得到如下的結論: 1. 無論使用二項式或三項式評價模型對歐式遠期生效選擇權作實證研究,當其 的次數逐漸增加時,此二種模型評價所得之值皆呈現穩定且收斂,表示採此二種方式評價歐式遠期生效選擇權是適宜的。 2. 雖然在使用三項式評價模型時,計算過程相當耗時,但由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其 的次數不需很大即能收斂,而二項式評價模型卻需要較大的次數才能收斂,表示無論在穩定性或效率方面,三項式優於二項式評價模型,因此在評價歐式遠期生效選擇權買權方面,三項式是較佳的評價模型。 3. 根據本研究之敏感度分析研究結果,無論使用二項式或三項式評價模型分析,參數的變動對買權價值有顯著的影響。無論歐元或日元,歐式遠期生效選擇權之買權與(1)即期匯率;(2) 契約期間長短 ;(3) 國內無風險利率;(4) 匯率波動性呈正相關趨勢。歐式遠期生效選擇權之買權卻與生效期間長短及國外無風險利率呈負相關趨勢。 展望未來,金融市場進入微利時代,匯率及利率逐漸透明化,遠期生效選擇權的金融商品會在國內不斷地推陳出新,以滿足客戶所需,因此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將為理論和實務界提供參考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高科技智慧財產權的關鍵在於技術,技術移轉是一個複雜而且主觀的交易行為,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在於技術價格幾乎無法由市場供需法則決定,技術擁有者通常處於獨佔地位,其交易價格多半是談判而來。為使國防科技技術移轉交易有一適當之價格決定模式,本研究主要著重於整體性的考量,由以前學者對技術移轉之文獻探討整理出影響國防科技技術移轉價格之因素,並以中科院「軍民通用科技發展作業基金」技術移轉研究,試圖找出影響技術移轉價格之因素,以此為基礎用以建構一技術授權之架構及模式,作為國防科技技術移轉認列、揭露與評價參考。本研究中發現: 一、中科院技術移轉交易多以技術授權的方式進行,其優點為能在快速的時間內將技術應用在技術引進者企業內並開發新產品,優先進入新市場。技術引進者以簽訂契約的方式取得技術的使用權,契約的內容包括移轉之技術使用年限、技術權利金支付方式、及其他限制條款等。技術引進者多以簽訂短期(三至五年)契約取得授權者之技術使用權。技術報酬之支付方式多以支付權利金為主,而權利金之支付方式包括一次付款及分期付款等。 二、國防機構所設置之「作業基金」不是以營利為目的,故以基金型態營運之研發單位,在技術移轉或成果移轉民間,收取相關權利費用時,係以扶植民間產業帶動國內國防科技機構科技研發,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為主,並未以研發成本為主要考量因素。 三、國防科技技術移轉在產品成本策略上主要還是以價值鏈的專業分工為考量,以中科院為例,將本身定位在價值鏈中前端技術研發部分,故技轉策略不宜做下游生產、行銷等業務。 四、國防科技技術移轉民間所收取之相關權利費用等,因經驗不足及不知如何訂價等因素,故無一定之計價標準,主要還是以市場經驗法則以及議價的能力為主。 五、大多數技術授權者所採取之策略為開發新市場、獲得支持及降低產品成本的策略為主;技術引進者則多以縮短進入新市場時間、突破貿易保護及節省研發經費等為其技術引進主要動機。 六、不同產業所運用之技術移轉時應有不同方式的訂價模式,但主要還是以獲利的能力、研究發展的成本、技術移轉的成本及議價能力等因素為主要考量。 七、技術移轉雙方曾有合作經驗者,因相互間有一定程度上的瞭解,明瞭對方合作誠意,將有助於彼此在進行技轉時配合度及互動良好。 八、在技術移轉過程中,高階主管的直接參與和重視,除可在議價談判時爭取對己較有利態勢,並可增加執行力及預期會有良好成效。 九、受國防科技技術移轉之民間企業,對引進之技術及各項服務等均感滿意,主要原因為對國防事業後續配合度及技術發展均有一定的信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BSC)係由David Norton與Robert Kaplan於1990年代初期,所共同發展的一個嶄新的策略性績效管理工具。有鑑於傳統管理制度的缺點與限制,平衡計分卡促使企業澄清願景與策略,以有效轉換成為具體行動,並透過內部流程與外部成果的檢討回饋,持續改善策略性績效與成果。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式,以國內某知名電子公司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個案公司如何建立平衡計分卡制度,包括背景、目的、導入過程、面臨到的問題,關鍵成功因素以及制度實施後的成效檢討。二、依據文獻資料,並驗證個案公司的實務作法,提出結論與建議,以回饋個案公司作為未來改善的方向,亦作為其他企業在推展平衡計分卡制度時之參考。本研究所獲得之研究發現如以下五點: 一、個案公司員工普遍缺乏對於平衡計分卡策略意涵之基本認知,同時,主管階層亦較缺乏對公司策略進行內部澄清與溝通。另外,由於個案公司並沒有發展出策略地圖,以致衡量指標間缺乏明確因果關係。 二、個案公司員工認為實施平衡計分卡過程中之主要問題包括:1.資料蒐集困難,沒有連結以資訊系統為基礎的回饋支援系統。2.質性資料不易進行量化。3.公司未明示各個專案的優先性。4.沒有與現有管理控制系統相連。5.高階主管與公司成員看不到立即的成效而灰心。6.實施過程相當耗費時間與成本等問題。7.員工的心理障礙與反彈阻力。8.公司策略訂定之失焦問題。 三、個案公司員工雖不認同平衡計分卡能夠提昇公司之經營效益,但普遍認為仍助有於改善管理效率。 四、個案公司導入平衡計分卡制度之實施步驟大致仍符合文獻建議。 五、雖然個案公司推行平衡計分卡之成效並不如預期成功,但個案公司主管仍認為實施平衡計分卡之關鍵成功因素包括:1.高階主管的支持與參與。2.清楚明確的企業願景、使命及策略。3.明示平衡計分卡專案的優先性。4.確實將企業策略展開成工作目標。5.與其他主要管理制度(如績效考核與獎酬制度)緊密聯結。6.IT資訊系統工具的支援。7.公司成員思維的轉變。8.確實遵循平衡計分卡概念與原則來推行。9.有效的內部溝通與宣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的亞洲金融風暴,及美國知名大企業不斷爆發出舞弊案,這些問題引發出政府機構重視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等相關規定,企業會走面臨破產之前,通常會有一段的衰退期後才會落入腐敗期,這都是經營不佳後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內部稽核主要功能就是能夠察覺及監督經營目標與績效的管理。本論文從系統的觀點對於組織內部的經營績效的干擾因素,組織的複雜度作探討,共分為兩個方向:一是應用系統科學的熵理論類比推理應用在內部稽核對組織複雜度的診斷,解釋組織複雜度在內部稽核中的意涵;二是以『系統熵理論』建構組織複雜度的衡量模式,並計算組織營運序度,有助於企業參考改善組織的營運總績效。 現行的內部稽核對各項營運活動的指標作與管理績效作連結,事實上組織的績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組織的複雜度,它是組織活動屬性的多元化所產生的,因為組織的多樣化運作始團隊的摩擦、對立與衝突更容易的發生,將會產生組織的管理效率遞減,本論文將以系統科學的熵理論對於組織內部管理效率因素作探討,並且引用訊息熵的公式,計算組織內部複雜的程度,稱之為組織熵。故組織熵將是影響總績效重要的一項指標,管理精度做的好就是要掌握組織熵,探討如何管理組織熵?經由組織透過適度的開放性,故可以適時引入負熵改善組織內部的正熵,何時才是最佳引入負熵時機,本論也將此部分作深入的探討。 在定量研究中,將以實際的演算來驗證組織熵,根據推算過程可以找出相關訊息,一是組織活動過程中有許多的組份屬性,其複雜程度是可以用熵值來衡量,其二組織熵是領先指標,熵值高時績效不一定馬上不好,可是會產生管理遞延效應,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反應在經營成果,其三從熵值中找出企業現況並且可發展出未來經營動向,重建組織的新貌,使組織不斷的在開放環境中進行優化及演化,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什麼因素造就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一直是學者探討的重要議題。一般來說,領導理論可歸納為四個導向:特質導向、權力影響導向、行為導向以及權變導向。上述的四種領導理論都較有其限制,無法全然解釋與運用於現代的環境,轉換型領導是諸多學者所推崇最適合目前多變環境的一種領導方式。學者也認為應可由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來預測此人的行為表現。基於此,本研究試圖探討個體是否會因人格特質與性別角色之不同,而在運用轉換型領導包括魅力領導、心靈上的鼓舞、智力啟發與個別化的關懷四構面上之程度有所不同。本研究採用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包括親和性、勤勉正直性、外向性、經驗開放性與神經質及性別角色包括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與未分化,兩類自變項來探討與轉換型領導之關聯性。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以人事行政局所主辦之主管研習班之各階層主管及北部某私立大學EMBA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直接發放及郵寄問卷的方式,發出200份問卷,搜集本研究所需要資料。回收問卷103份,有效問卷為92份。 研究結果發現:1. 具親和性人格特質的個體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轉換型領導所強調的個別化關懷符合,所以親和性與轉換型領導有顯著相關。2. 在五大人格特質中勤勉正直性與轉換型領導具有最顯著的相關性; 勤勉正直性愈高的個體愈具有轉換型領導中的智力啟發特質。3. 外向性雖與轉換型領導有顯著相關,但在控制其他特質變項後其影響力而變的不顯著。4.經驗開放性與神經質兩個人格特質與轉換型領導無顯著相關。5. 性別角色中具男性化特質的個體與轉換型領導有較顯著的相關。而性別角色中屬未分化者因無法凸顯其特質,以致與轉換型領導無顯著相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WTO基礎電信協議談判過程的加快,世界各國紛在電信市場展開第二階段的電信業改革,1997年2月,69個會員國家簽署了WTO電信基本協議(Basic Telecommunication Agreement),承諾開放國內市場,更加快電信產業進入全球化競爭的階段。 我國電信自由化初始於民國1987年,當時交通電信總局首次開放用戶可自備電話機,開始了用戶終端設備自由化的措施。隨後陸續開放加值網路業務與第一類電信業務予民間經營,終於1997年開放四項行動通信業務及衛星通信業務等,並陸續於民國1998-2000年間開放電路出租等各項業務。2002年政府開放第三代行動通訊業務之後,我國已開放所有電信業務,我國電信市場亦邁入全面自由化的嶄新局面。 由於行動電話業物流營運包含的產品價值極高且具有極強的流通即可變現性,而其中對手機及SIM卡資料的收集又與後端通路商對門號開通佣金計算與產品之退貨有關,故其影響層面較傳統物流營運模式大,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行動電話業者在產業與市場特性影響下,個案公司在不同的企業特徵中,因應通路的需求及配合物流產品的內容而採取的物流營運模式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 本研究是以企業特徵中的組織效率、擁有的資源、對抗風險能力,財務能力四個構面及個案公司行銷通路差異、物流產品內容不同對於個案公司物流營運模式選擇所產生的影響來加以探討,最後再以物流營運模式與組織績效的關係加以比較以求得企業最適之物流營運模式。 在此次研究中,中華電信、台哥大、遠傳及和信電信四家之總市佔率就以超過90﹪以上,故本研究選定上述四家業者為研究對象並利用個人之關係針對四家業者之高階主管(協理以上)作深度訪談,配合以半結構性開放式問卷就個案公司之物流營運內容、型態、通路結構及公司整體績效指標的看法等等加以蒐集以求取得資料之完整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企業物流營運模式的選擇會因本身對組織效率的追求、擁有資源的多寡、對抗風險能力的強弱及行銷通路、物流產品內容差異而有不同的選擇,但是企業的策略思考模式則是來自於Williamson(1991)的混和模式之統制結構,因混合模式同時兼具了價格制度與行為限制的效果,因此往往可以使得組織成本變得較純粹市場或純粹層級要小,意即在組織與層級中選出最適組合以求總成本最小化以取得企業利益之最大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 文 摘 要 有關全球環境保護的議題日益受到高度重視,企業在面對變動極遽的廿一世紀經營挑戰時,環境管理勢將成為策略性經營的新思維。因此,現在的企業在經營上不能漠視環境保護的存在,應酌量企業本身的條件與資源,以適當的環保標準引導企業環保技術的創新,可更有效的利用資源,降低成本,增加產品價值,希冀在未來益加嚴峻的環保趨勢中取得先機。 基於上述的考量,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廠商之環境管理策略與綠色創新活動類型的採行,並分析其對企業環保績效以及利害關係人滿意度之間所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是以曾經獲得國內環保績優獎項之廠商(現逾200家、廠)為研究的範圍;研究方法係屬個案研究法,除依循過去個案訪談模式外,另於與受訪者進行訪談的過程中,為方便分析比較並能進一步知悉各訪談公司之分類與歸屬,故採結構化訪談,先以題項(各變項衡量指標)的方式做為個案深入訪談過程的導引,後將訪談結果彙整並搭配結構化題項評核方式所獲致的評分,作相互對應的比較分析而形成下列數點研究命題: 1.廠商採取不同的環境管理策略,會決定不同綠色創新活動類型的採行。 2.廠商採行不同的綠色創新活動類型與利害關係人的滿意程度,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3.廠商不同的企業環保績效與利害關係人的滿意程度,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4.廠商採行不同的綠色創新活動類型,對企業環保績效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進入策略與市場導向類型配適對市場績效之影響教。教科書市場的開放,乃是社會進步的新里程。本研究藉由深入訪談與蒐集教科書業者的行銷策略,予以歸納整理,以指出業者在市場進入決策與採行何種市場導向類型,藉由過去三年市場佔有率的變化,並以產品、價格、通路與促銷等四P策略,分析說明業者具體實行的做為,以檢討策略優缺為何。 本研究由業者組織既有基礎的觀點來探討進入教科書市場時機是否符合市場進入優勢來源,在進入策略之分類上,分成先佔策略及追隨策略。又將業者在進入市場後所採行市場導向類型,將其分為品質型、顧客型及競爭型。再將進入策略與市場導向類型交錯配合為:先佔品質型、追隨品質型、先佔顧客型、追隨顧客型、先佔競爭型、追隨競爭型六種策略配適型態。本研究以外部環境為中介變數,驗證對六種配適類型對市場績效之影響程度。在實證研究方面,本研究針對教科書市場中八家個案進行深入訪談實證研究,所獲得之重要結果: (1)在進入策略上,先進策略與追隨策略其市場績效有差異(2)採取市場導向類型中,品質導向、顧客導向與競爭導向其市場績效有差異(3)進入策略與市場導向配適之六種不同策略其市場績效有差異 (4)在外部環境影響下,整體產業市場績效有差異。 本研究最後提出研究建議認為,企業的市場導向會改善經營績效,這個議題已被行銷學者和實務界連續討論超過30年了,多數的學者認為市場導向是現代行銷管理和策略的核心之一。而教科書業者的良性競爭,將有助於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因而本研究除提出六項具體可行的行銷策略做為研究建議外,也建議教科書業者在市場導向上,應朝「社會行銷導向」邁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組織整體外在的環境變化愈形惡劣,組織除了要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外,同時也要面對競爭者的威脅、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技術急速的變遷等,因此,如何開發和引進新的技術遂成為組織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 組織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技術呢?一般可區分為內部來源和外部來源兩大類,內部來源通常為組織自行研發,而外部來源則是指組織自外部向內引進技術,包括購買機具、研發聯盟、合資等。但組織欲提升本身的技術能力且想對技術擁有較大自主權時,就會用自行研發的方式來取得所需要的技術,易言之,組織擁有高度的研發投入與技術能力時,就會傾向以內部的方式取得所需要的技術。 中山科學研究院內部研發部門的某個創意與研發,藉由技術移轉給生產製造部門以達到量產的目的,進而交給顧客使用而達成任務。部門之間的技術移轉可以視為是研發創意的發展和技術知識的傳遞,因此,需要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持續且密集的配合與接觸,也就是研發部門的某個創新與發展技術移轉給生產製造部門,而技術移轉的績效是否受技術知識特性、技術能力、技術移轉過程及技術接受者涉入的影響?除以上四個構面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為了瞭解上述推理是否符合真實情況,所以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對中山科學研究院三個專案計畫進行實務訪談、觀察,用以驗證理論推論的正確及評估技術移轉之成功因素;再修正先前邏輯推演之可能疑誤。 研究發現,除技術能力外技術知識特性、技術接受者涉入及技術移轉過程等因素,對技術移轉績效造成影響。另外研究發現研發與生產部門間的界面管理即人員管理與構型文件,對技術移轉績效也造成影響。因此中山科學研究院應注意其在技術移轉期間所帶來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科技產業的發展是經濟時代重要的關鍵。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技術及技術不斷的進步,臺灣產業結構由傳統的勞力密集產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科技產業,並建立以創新技術為主的產業體系。這樣的轉變使得國內新創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產生,促使科技產業蓬勃的發展。然而科技產業變化迅速且競爭激烈,新創公司不確定因素高。因此,如何使得新創科技事業在創業過程的風險降低,促使科技產業在國內生根,在新創科技事業的發展階段對於資源需求的選擇與獲取的時機上就顯得非常重要。 新創科技事業在前期發展階段,包含概念的形成、公司創立、原型品產出、試量產、量產到損益平衡,可以劃分為導入期、開創期與量產期三個時期。在各時期對於事業發展需要財務、技術、人力與組織各項資源來持續發展與累積形成競爭優勢,而各時期資源的來源有所不同: (一)在導入期時各項資源極為匱乏,此時期資源需求程度與創業者過去累積的資源有關,在此創業的萌芽階段,技術與財務資源是重點,資源的來源包括內部自行發展與外部市場交易,這個時期無論是內部自行發展或外部市場交易都是透過創業者前期的網絡關係而來。 (二)在開創期時,相對於其他時期歷程較短。由於前期資源累積奠下內部自行發展的基礎,資源重點除了前期的技術與財務資源外,需要人力資源來協助發展,這個時期各項資源來源逐漸由外部市場交易轉向內部自行發展,在技術資源的發展上,如果技術來自於外部市場交易,則取得技術的成熟度愈高,則這個時期可以自行發展;若是取得技術的成熟度較低,則需要與技術來源者共同發展。 (三)在量產期時,除非策略改變或是經營績效不佳必須依賴外部資源 來提昇,否則資源大都是自行發展而來。這個時期,由於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不論是組織或是產能已經較前兩時期擴大,除了前期的財務、技術及人力資源外,另外需要組織資源來提昇經營績效,使得公司後期持續成長與穩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