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5.24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八0年代受到國際後現代潮流,地域主義的影響,「傳統」的建築形式移置的對象,由五0年代國民政府所主導的正統的民族形式轉而朝向鄉土建築語彙。事實上,這樣的轉向仍未超越鄉愁的、無根的形式主義的觀點,解嚴開放後面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語境,九0年代新一代的建築師擺脫了「傳統」包袱,尋求屬於新時代的建築表現語彙,積極將自我整合進入國際市場,在看似自由創作的過程中,是否真的找尋到了屬於地方自主性內涵,作為新建築的表現依據,亦或緊是跳入了另一個形式主義的窠臼而無法自知。 本文擬以後殖民論述的觀點,分析濫觴於反殖民主義的「本土」意識之意涵,在歷史過程中的轉折,及其在空間上的呈現,進而解析其與殖民主義之斷裂與繼承,透過此一分析,在面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語境下都是空間的抽象化時,意圖重構並深化「本土化」之意涵,作為「地方性」之基礎,介入都市中歷史建築再利用之議題,尋求不同於形式主義之另類可能性,亦空間設計作為實踐,並在十件的過程中與理論進行辨正與對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空間商品化的變異,造成一般房屋生產經驗中;生活者身為真正空間使用者;但卻無力自主空間生成與房屋生產。取而代之的是專業的建築師與投資者。生活者對空間的獨特性,都普同化成一類空間;就是這樣的過程,讓生活者從房屋生產的體系與過程中消失了。 因此;令人不禁要問在房屋生產過程中,生活者的位置在哪呢? 在一般的房屋生產經驗中,房屋生產因必須合於政府所設定之規範機制,也因為這樣的需求,而驅使房屋生產機制越趨專業分工。但是;在這些專業分工的角色分類中,生活者並未被納入體系中。 在經歷了921震災,生活空間受創與災區開始進行家屋重建的此刻;對生活者而言,是一次落實空間自主的契機。但從災區實際房屋重建經驗中,生活者對空間自主的機會,又再一次在專業主導的房屋生產過程中被埋沒了。 因此;在房屋生產的合法性機制存在的同時,對生活者來說;似乎缺少了另一個機制。 一個從生活、從情境體驗著眼,落實生活者空間場所精神的機制。它所代表的是許多不同個別的生活者,個別化的情境、體驗、需求。對生活者而言,感性、唯一、獨特的情境體驗就是生活空間的場所精神。 本操作研究「中寮鄉中原鄉親工作站參與式設計操作經驗」,藉由蓋中原鄉親工作站之參與式設計操作,以「生活者」為操作主體,所思考與探究的是,要如何展現生活者的生活體驗,並透過非專業的生活者之手大家合力蓋房子,將工作站蓋起來。所以在操作方式上,將透過「參與式設計」的操作理論,配合「建築模式語言」的概念,引導非專業的生活者,讓生活者直接參與操作。 藉此蓋中寮鄉中原鄉親工作站的經驗,讓生活者瞭解;空間的生活方便性與習慣的唯一性,主要就是生活者在生活中的行為刻劃,而非設計出來的。生活就是設計的唯一解答。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為因應高齡人口持續增加的趨勢,並維護所有行動不便者自由移動的權利,無障礙生活環境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社會福祉工作的主要目標;而住宅是一個具有社會服務性質的生活場所,為使高齡者能夠更方便而安全的居住,住宅更應該具有無障礙的建築環境設計,因此,本研究乃以位於大台北地區內之老人公寓,作為探討無障礙環境設計相關課題的對象,並反推日後大眾居住生活的無障礙生活空間需求。 高齡者住宅是解決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居住問題的一種方式。本研究選定五股老人公寓及陽明老人公寓為研究案例,以問卷及直接訪查調查方式,探討入居者對於無障礙空間的設施需求,及不同生活空間所提供的設施發展趨勢進行評估。論文進行大綱如下: 1. 研究動機與內容之確立。 2. 環境變遷、背景探討: n 人口結構與高齡化社會趨勢,現代化家庭結構變遷,及高齡者安養問題與安養趨勢。 n 高齡者安養環境相關課題分析:基於對問題的瞭解,研擬現代高齡者相關安養課題,由安養型態之檢討,到無障礙居住環境之構成,進而建立整體無障礙環境的設施需求。 3. 無障礙空間相關評估因子建立: n 學者專家對無障礙空間所做之調查、文獻探討。 n 無障礙設施法令現況:依國內公共建築物實施現況進行分析研究。 n 分析老人公寓之供給與需求。 4.實地訪談調查概要: n 個案訪談:訪問居住於老人公寓的高齡者,紀錄其經驗與居住心得。 n 就所調查機構之無障礙設施狀況及高齡者的環境需求等現況問題進行整理分析。 5. 結論與建議。 n 分析個案研究:以現代老人之居住空間的無障礙設施,探討未來大眾生活的生活無障礙,以一般社會大眾生活設施為依歸。 最後即綜合上述分析所得,提出具體建議方案,以做為將來機構規劃設計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摘要 從視覺傳達的角度來思考「光」在建築空間中的涵意,不難發現建築空間的形式經由光影的變化,而詮釋整個建築空間的架構。換言之,光在建築空間的呈現上可視為一捕捉光的機器,表達光的時間性、表達光給空間的效果,及其所欲傳遞的意涵。 在建築的發展歷程中,早在古埃及時期,人類就懂得如何利用「光」此一自然現象,來做為空間形式呈現的手法,乃至現今二十一世紀的部分建築個案中,仍然可以發現不少的作品在詮釋「光」這一自然特性的現象。將『光』定位為一種越過表象的深層意蘊,其所扮演的角色具有象徵意義,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賦予不同的詮釋,甚至指涉出形而上的寓意。 本設計論文操作方式可分為兩個步驟: 1.光之理論探索:將光的論述聚焦於宗教的範圍內,探討光所賦予空間的神格意涵,並以視覺效果、心理效應等精神層次為主。 2.設計操作與實踐:藉由台北聖家堂的空間為主架構,進行一連串的光之情境設計。 期盼就光在教堂中的啟示作一論述,闡述光所蘊含之神聖涵意,其中包括了光的沉思、歡樂、戲劇性、隱喻、象徵性等向度的探討,從而由此了解其光的特性。並且以聖家堂為論述的檢視案例,探求光於教堂建築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意義與功能等,分析影響光表現的影響因素,進而理解建築與光的演變關係,以及闡明光對建築的重要性。歸納光於建築空間與形式表現之類型,並以自然與建築的對應轉化關係,作為未來循求設計思考的創新途徑與架構的建立。 有鑑於此,「光」此一方向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以『自然光』的陳述為主,觀察光線隨著時節、氣候變化的流動性,詮釋空間所紀錄的自然光 ; 而另一方面,則是描述光線穿透或穿過各種介質,所產生的空間感,如:水氣、玻璃窗、樹叢、、、等,而這樣的空間情境,配合事件的發生,使『光』有了新的地位。此外,以光所呈現的空間感及凝聚力,包括光所產生的遠近、主從等關係,將光的力度,配以建築的空間場域,相得益彰地構成建築主體。 並且以台北聖家堂作為設計光的依據,試圖重新思索教堂空間中光的情境設計,在天主教思想的架構下,尋找光在聖家堂的定位。 總的來說,本設計論文主要是在建立「光」在教堂建築領域的基本理論,並且藉以容器設計的角度來釐清各種光的情境觀念。以及光所呈現的空間型態,及其所塑造的空間場域;並建議後續發展的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彰化永靖的剪黏司傅群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於瞭解地域性的匠師發展起源與過程、匠師體系與分佈、技藝與作品特色等,並試圖評估永靖司傅群在剪黏藝術上的成就與工藝價值。本論文的章節內容區分為: 第一章 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回顧、及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從臺灣剪黏業的起源與材料的發展歷程來探討剪黏在臺的發展,並以代表性司傅的生平、傳徒、作品特色來佐證。 第三章 首先敘述永靖鄉的背景環境,包括地理環境與人文概況,其次針對永靖剪黏業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傳承體系、執業內容與範圍等探討。 第四章 主要探討永靖剪黏司傅的施作工具、材料運用、施作流程、作品題材與空間部位之關係、以及作品特色等。 第五章 綜合各章之議題,對於永靖剪黏業的形成與興衰的背景因素、面臨的困境,以及剪黏司傅群的定位等作初步的結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公共建築的樣式反應當時的社會背景與建築思潮,同時也對後者產生仿效學習的指標與影響著未來新的建築的風格。 戰後至今50年間,台灣的公共建築樣式,多以透過「競圖」與「委任」的機制下產生,從50~60年代基於對國家認同的意識型態下而產生的「宮殿式建築」樣式,至60年代末期,為了批判「宮殿式建築」樣式,而結合現代主義以簡約形式出現的「抽象、精神模仿」樣式,至70年代本土運動的反省下,80年代的鄉土建築嚐試,乃至90年代地方文化建設下的地域性。在這一系列的發展下,可以發現在面對政治型態的「如何用公共建築來宣示其正統形象?」與建築師們對「中國建築的現代化」的使命感下,兩者似乎存在著矛盾但卻又共存,於是乎建築樣式便成為兩者之間微妙的結合元素。 但整體而言,台灣的公共建築樣式,似乎並無明確的脈絡可循。細究原因,可以發現其存在的問題是如此龐雜,舉凡意識型態下的干預、建築思潮的影響、建築競圖機制下操作…...等等。 因此,本研究企圖以「公共建築競圖」為研究主軸,並以拉長時間軸的方式來建構較完整的空間觀念,然後置入「建築競圖事件」因子(研究案例),來分析公共建築樣式與「文化傳承」的脈絡關係,並將其現存存競圖問題提出以供後續研究之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墾拓歷程及其古厝之研究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林會承 老師 研究生:謝依璇 論文摘要 深坑的發展史,正說明了漢人在臺墾拓的艱辛歷程中的一頁,雖然深坑位處偏僻,但在台北縣急速的都市化發展下,帶來快速的改變和衝擊,外來人口的大量移入,新大樓如雨後春筍般矗立,舊日城鎮的獨特風貌和清淨的河川生態,即將消失殆盡。深坑是一個充滿前人移墾生活的痕跡,從歷史的角度而言,深坑的發展史也是一頁漢人來台的奮鬥史。而早先漢人在深坑地區的開發可歸功於深坑的許、高、陳、張、黃五大宗族,這五大宗族的墾拓歷程也可說是深坑發展史的縮影,其中又以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發展最為成功,不僅傲視群雄、富甲一方外,也是地方上的望族,直至今日為止在深坑地區仍頗具影響力,黃家所遺留下的古厝更是難得一見的一系列家族古厝,既考究又美觀,保留至今還算完整。對於黃氏宗族的研究,全文分為兩大部份,一為論述黃氏宗族的墾拓歷程、深坑環境介紹等等作為基礎性資料,另一則是古厝的研究,包含空間組織、構造型式、防禦系統及分析比較各棟的差異性。全文共分為五章,各章之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確立研究的動機與目的,藉由相關文獻資料的蒐集與回顧分析,設定研究範圍及定訂研究內容與方法,以達到本文研究的目標。 第二章 黃氏宗族在深坑地區的墾拓歷程 以平鋪直述的方式介紹深坑的環境及其歷史沿革,進而說明黃氏宗族的各個派系、遷徙的過程和在地方上的政經發展,並將黃氏宗族的祖譜列表呈現,以便對照文中所提及的各個人物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黃世賢派下的古厝之研究 本文在研究黃世賢派下的古厝之後,會藉由對黃氏古厝研究的結果及參考其他文獻資料,歸納出臺灣北部農村之散村型住宅的特徵,以作為深坑黃宅特色說明的基礎。因此第一節概述黃世賢派下家族的基業,第二節進入主題黃世賢派下的古厝之研究,第三節說明其古厝間相互的差異性,第四節歸納北部農村之散村型住宅的特徵。 第四章 黃重殊派下的德興居 黃重殊派下的家族,早年經營茶業,傳至第三代弟子黃德隆時已發展的相當成功,可說是深坑茶業的鉅商,這與深坑街是文山地區茶葉輸出的交通樞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本文第一節探討深坑老街的發展,以說明黃重殊派下的家族如何因地利之便而致富,並奠定家族事業的基礎,以作為研究德興居先前的了解及四周環境的介紹,第二節簡述黃重殊派下的宅第與基業,第三節研究德興居的特色,第四節將德興居與深坑老街上的其他街屋相比較,以了解兩者間的差異。 第五章 結論 本文第一節分析黃世賢派下家族事業的致富關鍵,第二節說明墾拓制度影響其古厝形式的因素,第三節分析黃重殊派下插足當時的興盛產業,及所興建的宅第形式,第四節提供建議學者後續可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 :深坑 / 黃氏宗族 / 墾拓 / 古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