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20.109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圖書館是提供使用者良好公共閱讀空間的地方。因此,圖書館內的環境是否舒適,對於人們在裡面的學習效率、身體健康皆有很大的影響。根據臺北市立圖書館統計數據 (101至103年),平均每天一所圖書館有一千人次的使用,一般民眾在圖書館裡閱讀書籍、雜誌;學生在裡面做作業、讀書或找查資料;老年人在圖書館看報或休息午睡。人們在圖書館看書學習、獲得知識、充實自己。它給予了大眾一個公共閱讀且舒適的地方,由此可知圖書館對於市民的重要性。 本研究以台灣綠建築圖書館做為研究對象,對建築的室內外以熱舒適度做為探討,對於台灣北部-台北市的特有氣候之中,若要了解如何維持室內閱讀者之理想環境熱舒適度,首先必須了解不同分館之環境數據與閱讀者之熱舒適度,對量測數據進行研究與分析。並且進一步了解綠建築與非綠建築之間的室內熱舒適度差異。研究目的如下 1.國人閱讀時的最佳舒適溫度 2.自然通風與空調空間中的敏感舒適條件為何 3.圖書館室內環境舒適度排名與兩棟綠建築舒適度比較 4.建築環境與室內舒適感受分析 研究方法以定時量測的方式在室內外測得環境數據,同時發放室內環境舒適度問卷,研究方法以EXCEL建立數據檔案後,再用統計軟體SPSS的相關係數及交叉分析,結論對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建築,有不同的室內環境數據與閱讀者室內熱舒適感受,將比較數值做出加權排列,給後續需要了解圖書館建築之熱舒適環境者做參考。雖然目前大多的建築圖書館都是以空調設備來解決夏季室內舒適度的問題,但外殼如何遮陽、建築的配置座向、室內的空調位置,都將影響整棟建築的耗能多寡。在響應環保的世代,如果一開始便能注意到這些小細節,對於後續的空調節能只有益沒有弊的影響,研究結果建議: 1.最後測得的空調室內舒適溫度為24.8℃~29.3℃,自然通風室內舒適溫度為24.5℃~28.9℃;空調室內舒適濕度為41%~62%,自然通風室內舒適濕度為50%~74%。 2.夏季空調設備的圖書館室內空間,室內濕度對於閱讀者舒適度的影響較大;秋季自然通風下的圖書館室內空間,室內溫度與室內溫度感受對於閱讀者舒適度的影響較大。 3.建築物外的環境也會影響室內舒適度,建議在建築物西向多種植植栽,遮擋陽光減少輻射熱,台北市並不適合大面玻璃的建築造型。

  • 學位論文

綠建築標章的定義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而指標中間接與室內熱舒適有關的只有「外殼節能指標」。現代人平均每天花費80-90%的時間待在室內,建築的舒適性應該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辦公室中,熱環境的舒適程度則會影響工作的效率。內政部要求通過綠建築審核的政府新建築大多數為辦公類建物。本次研究希望能在強制政府機關取得綠建築標章的10年後做一次調查,希望能了解綠建築辦公室的熱環境是否比較舒適,並調查使用者對辦公室熱環境的感受與意見。 本研究以辦公室室內熱環境做為研究對象,調查地點為基隆市內各政府機關學校。調查進行的時間是2014年7月到10月,夏秋兩季。對辦公室室內熱環境物理量進行實地量測,並同時請辦公室使用者填寫熱舒適問卷調查。 通過這次的調查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1. 室外氣溫都會影響室內熱環境並間接影響使用者熱環境感受。 2. 自然通風建築的使用者滿意度與空調建築的滿意度非常相近。 3. 如果是只取得合格級的綠建築對室內熱環境的影響不大。 4. 使用者的生理條件對熱環境感受的影響並不大,除了性別之外,年齡、身高與體重等並不會影響熱環境感受。在同樣的熱環境中,男性的溫度感受會高於女性。 5. 若是使用者有著足夠的機會或權限去改變或適應熱環境,那麼就能夠大幅提高使用者對熱環境的滿意度。 熱舒適是個人的主觀認知,會由於外在氣溫、身體狀況、心理狀態等種種情況影響熱環境感受。在同一熱環境的人越多,要想使所有人都處於熱舒適狀態越不可能。辦公室建築若是希望大多數使用者能夠處在舒適的環境,就必須提供改變的機會,讓使用者在需要的時候能夠達到熱舒適的需求,因此在規劃設計時便需要考量使用者的工作型態與適應機會。 此外,當初訂定綠建築標章審核制度的立意良好,但是本次研究後發現綠建築在實際使用上並不能讓使用者比較滿意。結論顯示,使用者對熱環境的滿意度並沒有比一般建築高。一方面是綠建築室內熱環境表現不佳,另一方面是使用者並不清楚何謂綠建築,對綠建築抱有的期望太高。建議: 1. 綠建築標章針對熱環境增加審核項目,以確實改善綠建築室內熱環境。 2. 加強綠建築推廣教育,好讓使用者能有正確的認知。 關鍵字:熱舒適、綠建築、適應機會

  • 學位論文

過去40多年來台灣在政府及全國人民努力下,經濟發展快速蓬勃,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所有縣市開始進行產業轉形。蘭陽平原雖然也在發展範圍之內,但和台北間隔著雪山山脈,因此與其他縣市關係及互動並不密切,且受天然地形影響,使得宜蘭發展較為緩慢。近年來政府積極改善台北和宜蘭之間的鐵路、道路等交通運輸系統,但始終無法快速有效的解決交通問題,致使宜蘭在經濟發展上受到限制。 政府自民國71年開始,研擬開闢一條,可由台北市快速連接宜蘭、花蓮之道路,77年4月完成可行性評估後, 80年7月雪山隧道開始施工。 歷經15年,直到民國95年6月,雪山隧道正式啟用通車,原本從台北到宜蘭,需花上90至120分鐘,因著隧道開通,從台北到宜蘭交通順暢時,僅需要45分鐘,大幅縮短了台北宜蘭兩地的交通時間。建設、人潮、觀光隨著隧道開通,湧入原本樸實的鄉村。促使宜蘭在短短的幾年內建設業,投資客、新移民、時髦客與縉紳者相繼進入,造成宜蘭人文景觀急劇的改變。 本研究將以宜蘭歷史發展變遷過程,及雪山隧道開通後的蘭陽平原,空間、地景、人文變化,探討宜蘭在歷史脈絡下如何發展。並分析在地產業興衰和轉形發展過程,以及其他文化產業變化之成因。本論文經由宜蘭整體歷史變遷過程的研究,探討以下兩個問題,茲分如下: 1、本研究試圖探討宜蘭地域性文化,在全球化脈絡下如何發展,以及全球化帶給 宜蘭之衝擊,宜蘭如何在全球化及地域性雙併的發展下取得平衡。 2、深入了解宜蘭在地人文、建設、發展要素,並釐清宜蘭歷史發展之過程,在 地產業經過時代的變遷發展動向,以及未來發展可能。

  • 學位論文

摘要   地方是一個承載記憶的記憶體,一個地方的形塑,必須有一塊土地(地景或區塊)由「人」與「自然」或「地景」結合在發展,創造出各自的特色.沒有一個地方是不需要人的存在,人存在了,地方也就存在.每一個地方都具有其獨特性,根據地方的現象、結構、精神的不同,所產生的認同感、地方感也會有所不同,無法被取代。這些地方經由人的進入將會開始產生空間,地方創造出來的空間滿足於人最基本需求,也就是「家」.在滿足需求後他們會開始注重外部的空間,從街道到開放空間再到各家的營造。藉由這樣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創造當地特有文化,最後形塑成地方,即是「地方化的過程」。   在過去,一個地方居住的人可能來自同一個故鄉,也可能不是。但他們要面臨的問題是一致的,就是共同營造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在一個「地方」記憶與獨特性是無法被模仿的。但近年來都市的發展,導致許多地方不再具有獨特性,只是將全球各地的店家或住宅,找一塊區位不錯或老建物再利用的地方拼湊出來,也就是沒有當地的歷史發展出來的特色,即是個「非地方」。   現今,都市發展的迅速,導致地方面貌快速變遷。這或許是都市改革者想改變老舊地方,進行一連串的都市更新,想讓地方變得更好。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忽略了當地特色及過去當地人是以何種方式來塑造地方,使得地方感消失。因此,再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地方的重要性。   隨著台北市近年來都市更新的腳步,許多過去繁榮的地方已逐漸衰敗,這些地方是過去發展歷史悠久的區塊,它們即將面臨都市更新。本研究將探討過去為「昭和町」的青田街,在都市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地域性」紋理與古蹟保存該如何面對,針對文化、歷史、日式宿舍等方面進行探討,論述其保存的重要性與歷史價值。期望作為往後在發展的過程中,參考依據,能保有當時在日治時期及人文歷史發展的生活記憶。

  • 學位論文

1925年美國地理學者Carl O.Sauer首次提出文化地景的概念,廣義上可視為「人與自然互動後的結果」,至今成為各國制定地景保存的重要理論來源。Sauer的「文化地景」理論中,顯示「整體性」為文化地景內重要的核心價值,亦為地景保存價值的重點。 桃園市大溪區的開發,從清代便有文獻紀錄,當時此區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原住民在此過著較原始的漁獵採集生活。清乾隆時期漢人入墾此區,逐漸形塑大溪地區的人文地景,隨後因經濟作物的開發,清末時大嵙崁街成為北台灣重要的政經中心,亦為內陸河港的交通樞紐。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更在大溪建設了各種時期的特色建築,為此區留下了許多豐富且有價值的文化資產,其中在1912年日治時期的大嵙崁市街改正計畫範圍,即大溪老城區內的文化資產保存較為完整。從歷史脈絡來看,大溪的人文地景皆與周邊環境有所關連,故本研究將以整體性的角度來探討大溪老城區及其周邊環境的文化地景價值,成為本研究的核心。 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及理論來探討文化景觀的特質與脈絡,藉由調查大溪區的文化景觀資源中驗證本區文化景觀的特質,發現在大溪老城區與周邊環境的文化景觀資源具有歷史、產業、社會、生活的四種性質。隨後以《布拉憲章》的內容來驗證其文化景觀價值,並以國內相關法規探討大溪老城區登錄為文化景觀的可能性,發現大溪老城區及周邊環境具有登錄法定文化景觀的潛力。 本研究最後提出檢視大溪區文化景觀保存的建議範圍與發展定位目標,作為日後大溪老城區文化景觀保存的論述依據。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各行各業對「品牌」的討論十分熱烈,透過品牌概論、品牌定義、「品牌化」之重要性等相關論文之探討,了解「品牌」對現今消費市場之重要性。「品牌化」對醫療業之影響,可在多元層面被檢視:經營管理、空間形構、企業識別系統、指標系統、網頁設計…等。本研究針對桃園T區域醫院進行分析,以現況調查、觀察記錄與分析及對該區域醫院董事長特助之訪談等作為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探討既有企業品牌精神,在建築外觀立面、室內空間與指標系統呈現上,是否具體詮釋該區域醫院的品牌核心價值與經營理念。研究結果發現該院的室內空間,以新古典風格飯店為之,外觀立面卻為現代風格,造成內外風格調性不一的現象,無法明確地傳遞醫院之企業品牌形象。室內指標系統也呈現色彩、字體、字級,凌亂不一的現象。建議應由品牌理念、品牌形象,重新規劃醫院的識別系統,並將此原則貫徹在外觀立面、室內空間與指標系統上,真正將品牌意象在空間中落實。

  • 學位論文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型態的改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有將近八九成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日常生活的休閒活動也逐漸數位化。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可以簡單看做是可移動的電腦液晶螢幕。從過去的建築照明研究可知,液晶螢幕易反射燈光,產生眩光,阻礙視覺作業的效率。本研究將比較多種照明環境下使用數位行動裝置的評價,藉此歸納出適合數位行動裝置的照明環境類型。 本研究為求貼近一般使用行為模式,在一小時的模擬使用行為實驗中,設定八種日常生活中較常出現的光環境;另一方面,在數位行動裝置的設定上,讓受測者自行攜帶平常使用的裝置,並自行決定使用內容,讓受測者達到平常放鬆使用數位行動裝置的情境,來提高實驗的真實性。 最後將實驗後的問卷轉換成數據資料之後,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重複量數分析,來探討全般照明下,照明形式、照度與色溫度因子對使用數位行動裝置的各個評價項目是否有統計上顯著的影響以及其影響程度。 結果顯示,直接照明無論光色皆適合使用數位行動裝置;間接照明黃光較白光適合使用數位行動裝置;男性與女性對光色的喜好不同。

  • 學位論文

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方式也開始做了調整與改變,”照明”更是深刻的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從天然的天光到人工的照明,從白天到黑夜中,我們更是很自然的將”照明”充分運用,同時它也在空間氣氛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體的感知中又屬視覺的影響最為強烈,同時也是直接影響心理感知的重要關鍵,人們不斷的挑戰照明的視覺變化,影響的層面廣泛,其中電腦模擬的技術更是發展迅速,也漸漸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對此在建築空間中的電腦模擬應用更是使用普遍,也常常用來預先檢視完工後的願景圖,做為工程的參考依據,因此想藉由這樣的趨勢,探討虛擬空間與真實空間照明環境感知的差異性,以證明虛擬空間是否可以預先模擬真實的環境,並確立其參考價值。       本研究的目的希望能夠確立照明環境對於人體使用上心理感知的驗證方式,以電腦模擬手法與真實空間作為對照的實驗方式,真實空間照明選用市售常見的燈管與燈泡作為主要研究場景,分別以3000K、6500K色溫度燈管及2700 K、6500 K色溫度燈泡來進行實驗。本研究使用3D Studio MAX做為建立虛擬空間的使用軟體,搭配V Ray渲染器,進而彩現出較逼真的影像,而電腦模擬空間創建數值與真實空間相符,提高空間的真實性,以達到驗證電腦模擬空間與真實空間的差異性,並且提出數據佐證其可行性。

  • 學位論文

地方文化館可說是「社區總體營造」、「地方文化設施」、「文化資產」及「博物館」的混合有機體,2002年地方文化館計晝開始迄今,共補助369個相關展演館舍;第二期計畫加入「文化生活圈」的概念,讓原本的地方文化館更朝向社區整體發展的概念推動,達到政府、社團、民眾具備自主運作、平等參與、永續經營的能力。 在經濟部體系下的「社團法人旗山區形象商圈促進會」運用本身商業特質結合文化藝術來經營地方文化館的「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及「旗山火車站」。幾年經營管理下,成功為旗山帶來人潮,更讓地方文化館的補助漸漸地減少、自籌款逐步增加的獨立自主管理狀態,辦理許多藝術文化活動,讓經營與文化能並行發展。 從「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的案例當中,觀察到它結合兩個場域,運用互補式的經營模式來維持地方文化館營運,至今有一定的成效;研究者希望從旗山的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探討經營管理及發展關鍵。 研究過程中,先蒐集文獻資料並進行分析,再進行實地參與觀察、訪談,並藉由黑壁株式會社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夠給其他地方文化館有不同的經營思維,也能為旗山的文化資產盡一份心力,最後則是藉由該案例的整理分析,回過頭來思考台灣的地方文化館政策當初的立意是否相符。 研究成果: 1.釐清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的推動歷程 2.分析旗山商圈對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營運之影響 3.提供地方文化館營運推動之模式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的植栽類型與不同的綠視率是否會影響使用者的心理感知。研究方式是以不同植栽類型及不同綠視率百分比進行電腦模擬。本研究實驗一所探討的植栽類型包括草皮、灌木、垂直綠化、大型喬木、小型喬木等5種,綠視率百分比(視域中之綠化面積比)分別是6%、21%、36%等3種。實驗二再增加20%、35%、50%等三種綠視率。因此,本研究共探討了5種植栽類型搭配6種綠視率配置出21種組合的條件。本研究是以電腦螢幕播放21組電腦模擬圖片方式讓受測者主觀地對問卷作出評價,實驗採用環境心理學常用之語意分析法作為主觀評價之方法,問卷評價尺度為1~9個等級。研究方式以植栽類型與綠視率為研究變項,利用電腦影像模擬探討受測者對各種植栽所產生的心理綠化量。資料分析方法採用重複量測及相關分析法。 研究結果顯示:(一)植栽類型方面平面型(草皮、灌木、垂直綠化)的綠化不如立體型(大小型喬木)的綠化方式。整體上大型喬木有最佳的表現,其次為小型喬木與垂直綠化,表現較差者為灌木及草皮。(二)綠視率越高,心理感知、心理綠化量及視覺偏好皆有越佳的表現,可見在都市與建築環境裡,多種植植栽可提升視覺景觀品質,也會增加使用者的好感。(三)地被為草皮時,在整體綠化量較低的環境,即使增加一點綠化量,綠化效果也會有較大的提升。(四)綠覆率高不代表綠意程度上感受也較高,再次顯示了植栽平面綠覆率與立面綠視率讓使用者感受是有所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