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56.27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1949年國民政府大舉遷台,戰時動盪之際,為安撫無法返回家鄉的軍人,廣設大量軍人住宅,雖然當時只是以臨時住居的想法,但「眷村」也就因此而產生了,而過了半個世紀的歲月,眷戶們年華老去,後代也漸漸的融入了社會,族群之島隨著眷改與第一代眷戶的凋零而慢慢分解消逝,但這群人在過去五十個年頭,因獨特的聚落型態及各省份文化的交叉融合,生活經驗、飲食習慣、軍人制度,在當時刻苦的歲月,在眷村裡活出了所謂的「眷村文化」。 「太武新村」因當時美援關係,受美國技術及觀念引響,依造當代流行的建築樣式所建造,又屬獨特高階軍官官舍,空間形式因實際需求而衍生出有生活場域歷史性的疊加,相當值得探討,對於依照始建樣貌保存修復態度或朝再利用之空間操作模式進行,是否有更好的角度與平衡點去看待眷村保存及再利用,而眷村已是過往記憶,凍結與複製都是不切實際及難以執行的,眷村當時的生活型態無法複製,卻可以透過文化再生產的方式,運用不同的再現手法呈現在人們眼前,用不同的詮釋方式例如聲音、影像、戲劇等呈現手法再現,被視為一種媒介式的文化消費型態,讓市民大眾可以用較容易與親近的方式了解文化資產。 本研究試圖以太武新村為研究操作對象,了解近五十年來眷村的發展過程並調查分析眷村內所產生的環境、空間變化。透過「太武新村」歷史資料的建構、調查研究及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架構,勾勒出「太武新村」與一般眷村裡眷戶的生命經驗與生活型態之差異。深入分析出眷村文化與眷村舊有建築之再利用操作方式與政策。

  • 學位論文

在數位行動生活的年代裡,人們以數位行動裝置消磨時間的情景隨處可見,面對此現象設計者應如何調整照明方法,來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數位行動裝置時面臨螢幕眩光與視覺阻礙等不舒適問題成為我們應重視的課題。 由於在目前相關的研究中,對於何種照明環境能提供數位行動裝置使用者較舒適感受,仍未提出具體的建議。因此本研究以直接、間接及混合式照明環境等三種照明形式搭配不同色溫度、燈具種類等兩項因子組合出八種照明形式,對測試者作進行照明環境的舒適度及使用裝置時心裡與視覺行為上的基礎性探討。結果顯示(1)就本實驗三項環境因子而言,主要以「照明形式」因子的影響性較大,而「燈具種類」與「色溫度」因子的影響性較小。(2)在心理與情緒方面,間接照明環境會讓使用數位行動裝置之使用者產生較高的舒適感與整體滿意度等正面評價;在視覺作業方面,調整螢幕角度與適合使用裝置程度等視覺評價仍以間接照明具有較高評價。(3)色溫度2700K的照明環境會讓使用數位行動裝置者較少產生螢幕眩光幕不舒適之情況。就整體而言,以色溫度2700K俱有較高之評價,唯有使用者的「疲倦感」評價以色溫度6500K較不易產生疲倦感而色溫度2700K較容易產生疲倦感受。(4)燈具種類差異會對使用者的緊張情緒與調整螢幕角度頻率造成影響,其中以LED燈泡的照明環境產生的緊張感較高而調整螢幕角度頻率較低而省電燈泡則相反。(5)性別差異的影響多數在於緊張感、活力感、憤怒感與疲倦感等心理情緒方面上較明顯,性別差異與本研究探討之三項照明環境因子的影響性較不明顯。

  • 學位論文

台灣對巴洛克的概念一向模糊不清,雖巴洛克並非本土歷史,然而至今卻無法避免去使用或意識到該詞彙的存在,同時巴洛克中亦存在著一種跨文化的普遍性。故本研究針對巴洛克的演變史歸納其用詞與本質,最終獲得了兩個結論:   其一為台灣巴洛克一詞的意義歧異與混亂之緣由。台灣在觀察歷史建築巴洛克一詞時往往會根據裝飾藝術之形象給予含意,而該形象又常多基於後現代時段所生的虛構字詞,故常見的巴洛克一詞往往並非指稱實際存在的巴洛克建築或巴洛克樣式傳承下來的脈絡,而往往淪為一種虛無的想像,同時,這種現象亦影響了國內對日治時期之歷史建築的風格判斷。   其二為巴洛克空間的存在與當代設計的關聯性。巴洛克雖是指稱西洋歷史風格,但在該時間的共同趨勢中所演變出的、戲劇性空間的規劃方法卻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其巴洛克的空間被用於劇場、廣場及公共設施中皆有共通的效果,該效果至今仍可在當代建築中發現,但至今這種特性卻罕為人所使用,因此藉由本研究,筆者從中尋找出數個案例以詮釋巴洛克空間在當代存在的戲劇張力之使用,與台灣本土的巴洛克空間的例證。

  • 學位論文

傳統建築中,屋頂扮演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原因有二:一為屋頂直接受風吹日曬雨淋,係建築物中最易損壞的部位;二為屋頂施作的好壞,攸關屋面的漏水與開裂,直接影響了建築本體的生命週期。故而,屋面瓦作技術的傳承與記錄,遂成當下刻不容緩的工作。 本研究首先說明屋面材料之的類型、形式、特徵及瓦作工具,繼之探討瓦作流程、瓦作工法、瓦作禁忌及瓦作施作訣竅,其後針對瓦作流程、瓦作工法、瓦作訣竅進行差異性分析,並納入派籍及分佈地區兩種影響指標深入解析,探討造成瓦作技術差異性之影響指標。 據研究歸納,匠師對於傳統屋面瓦作材料、形式、特徵及瓦作工具基本上同多異少;瓦作流程、瓦作工法、瓦作禁忌及瓦作訣竅差異性分析方面,諸多論點因匠師習技經驗及思考向度的不同,出現不同的做法;部分具差異性的論點上,因派籍及分佈地區的不同,匠師的論點呈多樣性。

  • 學位論文

在眾多探討戶外開放空間等待行為之研究中,為了降低外在環境諸多無法控制的變數,其操作方法多以「影像模擬及建構虛擬空間」的電腦模擬影像代替實質環境。然而,影像模擬的結果是否真能取代真實空間的結果?兩種方法是否會產生不同的研究結果,實為值得探討的課題。因此,本研究首先以戶外開放空間停留位置的選擇為主題,分別以「真實場景」及「電腦模擬影像」兩種方法進行實驗,以比較兩種方法的差異。研究結果指出:透過兩組不同的受測者在楓香詩園中選擇停留位置,證實以「電腦模擬影像」取代「真實場景」之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接著,本研究加入植栽外部特徵中的四種「造形」為研究基礎,包含:紡錘形、傘形、圓形、圓錐形,搭配四種不同的空間配置,營造出不同的空間氛圍,進一步探討受測者對於不同樹形搭配對景觀偏好與停留位置選擇之影響。研究結果指出:(一)不同樹形搭配對景觀偏好與停留位置選擇之影響,主要在於不同的樹形在水平向度所形成之陰影面積及形狀間接影響了停留位置之選擇,而非垂直向度所形成之視覺景觀。推測其原因可能在於受測者優先考量遮陽、可坐下等「生理層面」之因素,再者才顧及可以看人潮來往的「心理層面」之考量。(二)單一樹形之種類會影響偏好:以「圓形」的偏好值為最高,「傘形」為次高,「紡錘形」皆為最低。(三)二種不同樹形以1:1搭配之景觀會影響偏好:以「一傘形一圓形」的組合最受偏好,其次為「一圓形一圓錐形」,再其次則為「一傘形一圓錐形」。換言之,雖然圓錐形的景觀偏好值偏低,但若能與較茂密、開展之圓形、傘形搭配呈現時,其景觀偏好值將大幅提升。

  • 學位論文

空間承載著人們的生活記憶及經驗,更體現了使用者的品味及價值,人與空間不應該是兩個分離的個體。設計者可從過去經驗中,替使用者規劃出符合生理機能之空間大小,但怎樣的「空間尺度」才能滿足心理上之需求?除此之外,在室內環境品質中「照明」也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子之一,人類透過光線的反射進入人眼接收並傳送至大腦成像,進而感受到空間所給予的表情及感覺,但什麼樣的照明才能讓使用者心理滿足,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研究以此觀點出發,透過對視覺感知的瞭解,釐清空間尺度及照明對於心理感知的影響,以提供設計者在空間規劃上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主要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探討不同大小的空間環境對於人體視覺感知的影響,第二階段則是第一階段的延伸,主要探討不同空間大小、照明型式及明暗對於人體視覺感知上的影響。透過隨機提示各種不同大小之空間型式數位影像,讓受測者針對各空間型式進行主觀評價,並以統計方法分析不同比例的空間及照明對於住宅客廳空間尺度之心理感知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空間之物理量與受測者之心理量是有落差的,且心理量可說是影響整個空間感最為重要的因子,也證明了視覺錯覺的存在。加入照明的變化後,照明的部份轉變為影響心理量的重要因子。在光源固定的條件下,空間的滿意程度會因「牆面之比例」而有所影響,加入照明的變化後,影響因子轉變為「照明方式的選擇」及「燈光照明的明暗」為主。而空間活動的適合程度會受照明方式及明暗影響,且點光源的照明方式較不適合做為工作上使用。 關鍵字:視覺感知、空間模擬、空間尺度、照明、住宅客廳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臺中文學館為研究對象,其前身為臺中市政府登錄之歷史建築日治時期警察宿舍,該館從存廢問題至活化再利用的建構歷程,探討的是臺中文學館在官方文化治理的過程,藉此釐清其形式的變動歷程、空間異質的展現、修復再利用真實性的現實,進而綜整臺灣當代文化治理上的真實性與價值。 文化資產在官方的文化治理上,時常是走向文化經濟與觀光產業鏈中,將文化演變成是資本主義的修補機制,然而文學館無論是在歷史脈絡、空間形式上,其所展現的是歷史價值與知識系統,且在未來更扮演著建構社會和文學意識的重要角色,囊括了一系列既具文化、歷史和空間美學等面向的發展。透過臺中文學館的空間權利變動的過程,離析其空間生產的脈絡;從文化表徵與文化資產的創造當中,探討其空間異質化的展現;進而針對台灣當代文化資產在利用真實性中,討論目前真實性價值的現況。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使用文獻收集的方式,建構臺中文學館的文化發展歷程及瞭解;另配合口述訪談,解析文學館在文化治理過程中,官方及專業規劃者對其空間想像的定義及定位;進而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探討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真實性與當代價值,以作為臺灣文化資產在文化治理過程中的參考個案。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1980年以降台灣建築發展則以商品化的消費為取向,建立幾乎已全然被塑造為過於物化的狀態,建築成為一種商品;同時也意味著建築與人類社會之間已經產生了一種斷裂的關係。90年代,在經歷政治轉型以及九二一地震,此趨勢有了新的氣象,建築師們共同地面對台灣的城鄉地景,並藉以不同的建築構築實驗和論述,這些所謂的後九二一的中生代建築師們都在尋找所謂的「在地性格」和「人文關懷」,開創了一系列在台灣地景風貌之間所謂的台灣當代本土建築。故本研究以邱文傑建築師當作主要的研究對象,透過他的建築作品脈絡拉出一條軸線,試著去釐清台灣當代建築的一個面向,進而去探討當代整體社會環境與建築文化的意義及影響為何。 本研究透過現場勘查與深度訪談,進而對邱文傑建築師建築實踐進行初步分析,將歸類為兩個時期,分別為「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前」時期:以「建築現代性」、「紀念性」,去論述現代主義涵構範疇現代主義建築形式,追求一種新的式樣,以單純造形要素重構視覺經驗,建築內外部邏輯的一致性,著重在於建築造形的面和體的表現,之後則是「後九二一」時期:試探現代主義所進行的一系列辯證後進入到重新思考建築的本質的狀態,進而論述建築師透過重新反省在地,重新思考建築的本質的狀態,透過案例分析去論述建築師「在地性」的體現與台灣當代「建築現象的構築化」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