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8.133

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小獨生子女學童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關聯性,並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差異。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桃園縣公立國小為研究範圍,根據學校規模與所在區域隨機抽取22所學校,共618位國小四、六年級學童進行施測,有效樣本數為570,有效回收率為92.2﹪。研究工具為自我概念量表以及同儕關係量表;研究資料分析採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以及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得以下結論: 一、桃園縣國小四、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的現況在中等以上。 二、桃園縣國小四、六年級學童同儕關係的現況在中等以上。 三、不同年級、學校位置與家庭社經地位在整體自我概念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學校位置與家庭社經地位在整體同儕關係上有顯著差異。 五、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整體自我概念並無顯著差異。 六、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整體同儕關係並無顯著差異。 七、國小學童之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八、國小學童之自我概念對同儕關係具有顯著預測力。 依據以上研究結論提出各項建議,以供教學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小資源班與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信念與教師合作之情形,並從中了解雙方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信念與合作是否有差異、教學信念與合作之相關性。 研究方法採用自編之「國民小學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信念與教師合作調查問卷」進行資料蒐集,本研究之有效樣本共323名,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加以處理。依據上述研究目的與方法,本研究獲得下列結果: 一、資源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信念均趨於進步取向,也就是說,他們都能依據身心障礙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教學,而普通班教師因為取樣的關係不能確定桃園縣市班上有身心障礙學生的全體普通班教師目前的教學信念現況。就以現有的取樣結果,資源班教師進步取向又比普通班教師更明顯,即資源班教師比普通班教師在對身心障礙學生進行教學時,更有教師的自主性,與學生保持更親密的互動關係,更能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更多元的課程,更會顧及個別差異,以更彈性的方式調整課程、教學及評量。 二、資源班與普通班教師在教學信念上達顯著差異,特別是在「師生關係」、「學習與評量」層面。 三、資源班與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合作表現良好,且資源班教師又較普通班教師更好。 四、資源班與普通班教師在教學合作上達顯著差異,特別是在「合作情形」層面。 五、資源班與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信念與教師合作有顯著的正相關,雙方教師在這種正向關係中「合作態度」都大於「合作情形」,資源班教師在這個趨勢表現較為明顯。至於國小普通班教師則對教師合作的支持認知多於行動的傾向比資源班教師更加明顯。 六、資源班與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信念對教師合作具有預測力,其中資源班教師以教學信念中「教師角色」層面最具有預測力;普通班教師則以教學信念中「課程與教學」層面最具有預測力。此外,「教師角色」和「學習與評量」也對雙方教師的合作有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提供師資培育機構、學校行政單位、資源班教師、普通班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的現況,並分析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的相關性以及預測力。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106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問卷回收有效樣本1013份。使用的工具包括「新民子女社會支持問卷」與「新民子女幸福感問卷」,首先分別探討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的現況,其次分別考驗不同背景變項之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是否有顯著性差異,最後更進一步探討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的相關性以及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力。所得資料採用平均數、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屬中高程度,各層面中以「實質性支持」得分最高,而「社會網絡支持」得分相對最低。 二、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幸福感屬中高程度,各層面中以「人際和諧」得分最高,而「生活滿意」得分相對最低。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在「整體社會支持」有顯著的差異。女生高於男生、父親職業第一類高於職業第二類的學生。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在「整體幸福感」達顯著差異者:女生優於男生;大家庭優於單親家庭、小家庭優於單親家庭;父親職業第一類高於父親職業第二類。 五、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有一組典型因素存在。 六、桃園縣公立國小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對幸福感具有高度預測力。 根據上述所得之結果,提出本研究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家長與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真誠領導、組織公平與集體教師效能感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之差異、相關與預測情形。以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母群,分層隨機抽取56所學校,800位教師為研究樣本,以「校長真誠領導問卷」、「組織公平問卷」及「集體教師效能感問卷」為研究工具實施調查研究,問卷回收744份,有效問卷700份,可用率為87.5%。問卷回收以描述性統計、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桃園縣國小校長真誠領導各層面中以「具自省及自律」最高,「具真誠、能互信與重視人際關係」最低;組織公平各層面中以「資訊公平」最高,「分配公平」最低;集體教師效能感各層面中以「集體教學能力評估」較高,「教學工作脈絡分析」較低。 二、不同「教學年資」、「職務」、「學校規模」背景變項之教師,其校長真誠領導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學年資」、「職務」、「學歷」、「學校規模」背景變項之教師,其組織公平知覺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齡」、「教學年資」、「職務」背景變項之教師,其集體教師效能感知覺有顯著差異。 五、校長真誠領導、組織公平與集體教師效能感具有顯著正相關。 六、校長真誠領導、組織公平各層面中以「程序公平」對於整體集體教師效能感最具預測效果,其次為「具獨創性」、「分配公平」、「人際間公平」與「具目標導向」。 本研究依據上述結果,提出之建議如下: 一、 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將真誠領導相關課程與內涵加入校長甄試、儲訓、遴選、研習與視導的歷程中;朝向中小型班級學校規模設置,建立小而美之學校組織環境;降低班級學生數、提高教師編制,提升級任教師組織公平知覺。 二、對行政主管的建議: 運用時機與同仁進行溝通;獎懲及行政決策過程公開公正;辦理研習、鼓勵教師專業成長;訂定職務輪調制度。 三、 對教師之建議: 成立專業團體,強化同儕教練機制;鼓勵投入行政工作,形成專業團隊。 四、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可透過深度訪談、質性研究及採用進階統計,做多面向的交互檢證;可增加校長自陳量表部分;可納入代理教師與私立學校教師為研究對象,或將調查範圍擴及其他縣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大學生幸福感之現況、差異與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九十八學年度公私立大學之大學生為調查研究之母群體,分層隨機抽取54所學校,2348位大學生為研究樣本,以「大學生幸福感問卷」為研究工具,共回收有效問卷2285份。將有效回收問卷資料,用描述性統計(平均數、標準差等)、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我國大學生幸福感之現況屬中上程度,各層面中以「人際關係」得分最高,而以「身心健康」得分最低。 二、男性大學生的幸福感顯著高於女性大學生。 三、年級愈高的學生,幸福的感受也愈高。 四、不同學院別之大學生其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五、公立大學生的幸福感顯著高於私立大學生。 六、不同學校類別之大學生其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七、東部大學生的幸福感高於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大學生。 八、大學生幸福感五向度(修課情況、生活滿意、自我肯定、人際關係、身心健康)彼此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根據上述研究所得之結果,提出本研究對教育行政機關、大學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學校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表現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動機和工作表現之現況、並分析志工參與動機和工作表現之差異情形,以及了解志工參與動機和工作表現之之關聯性。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並採志工自評及學校教育人員他評,調查的對象為桃園縣正式召募的國民小學志工,共發出發出問卷為1000份,回收842 份,回收率為84.2%,有效問卷為810 份,有效率為81%。 以「學校志工參與動機量表」、「學校志工工作表現量表」為研究工具。蒐集的資料後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歸納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桃園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表現均屬中上程度。 二、不同年齡、是否有子女就讀、每週參與服務時數、是否曾參與其他志工組織、是否領有志願服務紀錄冊的國小志工其參與動機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教育程度、學校規模的國小志工其參與動機沒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年齡、每週參與服務時數、學校規模、是否曾參與其他志工組織、是否領有志願服務紀錄冊的志工其工作表現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教育程度、是否有子女就讀國小志工其工作表現沒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性別、不同職務的學校教育人員對志工工作表現有顯著差異。 七、學校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表現具有關聯性。 八、參與動機各層面中以「服務他人」對於整體工作表現最具預測效果,其次為「社會接觸」。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論,提供相關具體建議,以提供學校行政單位、志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之現況,並分析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之相關性,以及服務領導對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的預測力。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母群體,有效樣本為516位國民小學教師。根據所蒐集的問卷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處理。首先探討服務領導與知識管理之現況,其次考驗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之知覺是否有差異,最後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之相關性以及服務領導對知識管理之預測力。本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現況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遠見」表 現最佳,而「同理」仍須加強。 二、 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人員知識管理現況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知識分享」表現最佳,而「知識創新」有進步的空間。 三、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對校長服務領導有顯著差異,性別,年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職務、服務年資、學校所在位置之教師對校長服務領導知覺則無顯著差異。 四、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對知識管理有顯著差異,性別、年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職務、服務年資、學校所在位置之教師對行政人員知識管理知覺,則無顯著差異。 五、 服務領導與知識管理具有中度正相關 六、 服務領導各層面中以「建立社群」對於整體學校知識管理最具有預測效果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與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比較不同師資培育方式之國小教師專業表現上的差異。首先以問卷調查法,一為探討桃園縣國小主任知覺不同師資培育方式教師專業表現現況,另一則探討桃園縣國小教師自覺本身及知覺與其不同師資培育方式之國小教師專業表現;再以訪談法,訪問五位桃園縣國小主任,探究國小教師專業表現。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國小主任認為師範生整體教師專業表現優於非師範生。 二、不同性別、年齡、年資、畢業大學院校類別、任職學校規模之國小主任知覺不同師資培育方式之國小教師在教育專業表現上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師範生自覺其教師專業表現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之非師範生自覺其教師專業表現無顯著差異。 五、國小主任與不同師資培育方式之國小教師知覺不同師資培育方式之教師專業表現間有顯著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現況與關係。研究採用調查法,使用自編之「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問卷」進行問卷調查,以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為母群體,問卷有效回收率97.1%,有效樣本數共計540份。資料分析採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 依據研究發現歸納以下結論: 一、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之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屬於中上程度。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服務年資、任教地區、學校規模)之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在工作價值觀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擔任職務、任教地區)之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在組織承諾上有顯著差異。 四、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有顯著正相關。 五、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之工作價值觀對組織承諾具有預測作用,其中「成就聲望」是最主要的預測變項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議,做為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自我調整學習對七年級學生細胞另有概念的影響。採準實驗研究法,以桃園縣七年級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一班為實驗組(32人),進行自我調整學習技巧之教學;一班則為對照組(34人),以一般講授方式進行教學。整個教學實驗為期五週,計5節課。兩組學生於教學前後均接受「自我調整學習量表」及「顯微鏡下的世界兩階層診斷測驗(Two-tier multiple choice Instrument of the World under Microscope,TIWM)」的測量。所得資料以t檢定、共變數分析與相關分析進行比較,再輔以晤談資料來探討學生學習情形。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在TIWM前測中所分析出的另有概念題有12題,包括:A群(顯微鏡的操作技巧,共1題),B群(生物、細胞具有可辨認的特性,共6題),C群(微小生物及其生活環境,共5題)。 2、實驗組進行自我調整學習技巧之教學後,在自我調整學習量表與TIWM前後測總分皆達顯著差異。 3、實驗組進行教學後可提高學生在自我調整學習量表和TIWM的得分。 4、實驗組進行教學後在自我調整學習的認知與脈絡兩個分量表得分顯著提高。 5、實驗組TIWM得分與自我調整學習總量表、動機、行為分量表得分呈現正相關。 6、實施自我調整學習技巧能幫助學生在細胞單元正確概念的學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