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18.97.9.168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Choose year


0 selected
  • Theses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普遍都僅重視團隊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對公司的影響,然而鮮少有研究從主管的正、負向心情角度去探討其對所屬員工的正、負向心情的影響,該影響是否會間接影響到員工對工作的投入狀態。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主管的心情對於員工的工作表現是否有重要的影響,並且對於員工投入和倦怠的影響。   本研究以國內一般電子業的基層員工為研究對象,共計回收203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主管正向心情會影響部屬的心情感受與工作行為;亦即,主管正向心情愈高,則部屬正向心情亦愈高,進而影響到部屬對工作投入的提高。主管正向心情會影響部屬的心情感受與工作行為;亦即,主管負向心情愈高,部屬的負向心情亦愈高,進而影響到部屬產生工作倦怠的提高。基於上述的結果,提出管理意涵及未來研究建議。

  • Theses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探討以德行及性格強項為核心內涵,以欣賞式探詢實踐為基礎架構,所設計的高階領導力發展方案對高階主管提升領導力在歷程及結果方面的影響。 就研究方法而言,研究者以深度訪談、團體引導、焦點對談、性格強項干預實驗法以及領導力課程授課和引導的方式並輔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進行蒐集本研究所需的資料,旨在探討高階主管透過優勢為本(strengths based)的欣賞式探詢法在其領導現場中刻意鍛練及運用自身的性格強項之歷程。 就領導力發展方案而言,本研究包含六大部分。包含了由研究者設計的兩個為期八週的高階領導力發展課程。其中一個八週課程所採取的理論基礎是以欣賞式探詢的實踐為架構,用以引導擔任高階主管的六位研究對象在領導實務中刻意運用其性格強項。另一個八週則引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所提供的管理工具,引導研究對象建立七個用以帶領團隊及解決議題的成功習慣。本研究透過觀察與記錄六位在貿易產業年資十五年以上的資深高階領導者接受以欣賞式探詢實踐為架構而設計的領導力發展方案之學習歷程,收集研究對象在歷程前、中、後的心得分享,洞見交流,議題討論與成果描述等資料,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假設及訪談資料進行分析與探討,最終獲得以下八項結論: 一、 鍛練性格強項對於高階主管在組織中發揮領導力具有提高自我認知;增加自信心;強化心理韌性;實踐真實領導以及擴大影響力等五個重要且强大的積極意義。 二、 以欣賞式探詢為實踐方法來支持高階主管鍛練性格強項的五項益處為聚焦優勢;深度反思;正向對話;願景構建以及行動方案。 三、 優先將鍛練性格強項置於建立成功習慣之前對於高階主管發揮領導力的五個優勢為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人際關係;提升工作績效;增強適應性以及促進全面發展。 四、 欣賞式探詢對於高階主管心智層次、自我認知以及領導哲學的五個正向影響為提升心智層次;深化自我認知;重塑領導哲學;增強同理心以及促進系統思考。 五、 結合欣賞式探詢及性格強項理論的高效領導力發展方案的七個實踐行動為個性化評估;欣賞式訪談;願景工作坊;行動學習;反思日誌;同儕指導以及執行教練。 六、 以欣賞式探詢的實踐法則鍛練高階主管的性格強項對於高階領導者決策過程以及組織文化塑造的六個積極影響分別為提高決策質量;增强決策信心;促進創新思維;營造積極氛圍;提高員工參與度以及促進多元包容。 七、 欣賞式探詢方法學在培養性格強項和提升領導力方面的七個獨特優勢為積極導向;高度參與;系統性視角;可持續性;具靈活適應性;建立連接以及激發創新。 八、 高階主管鍛練性格強項後產生的七個觀點轉化為從缺失改善到優勢導向;從個人英雄到團隊賦能;從管理控制到信任授權;從短期達標到長期發展;從固定思維到成長思維;從競爭心態到協作行動以及從結果導向到過程優化。 最終,研究者將依據本研究之各項結論發現,持續性地在人才與領導力發展的領域推動以欣賞式探詢為基礎所設計的領導力發展方案,鼓勵更多不同階層領導者、專業人士與個人長期投入此類以正向心理學為理論基礎而設計的人生福祉或人才發展方案以期裨益更多盼望邁向豐盈殷盛的生命。 關鍵字:正向心理學、德行及性格強項、欣賞式探詢、福祉、領導力

  • Theses

本研究旨在以南投縣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為對象,探究南投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歷程,以瞭解南投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動機、運作策略與方法、運作困境以及困境因應方式,並探討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自身影響。研究方法採用訪談法,訪談七位南投縣國中階段特殊教育教師來蒐集資料。 依研究結果歸納出下列五項結論: 一、南投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動機多元,包含:學校行政要求、利已、益他三項,與其工作內容具密切相關。 二、南投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運作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過程與方式各有不一,不同的主題會影響到社群之運作模式與內容。 三、南投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運作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困境包含:理論與實務脫節、課程設計與執行負擔、經驗不足與陌生程序、誘因不足與政策壓力有關,而因應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社群同仁共同調整與尋求資源。 四、南投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影響:在個人層面包含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產生共伴效應,降低職業倦怠感、促進反思與實踐結合、拓展人際關係與職涯發展。對學校層面上的影響包含: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有助宣傳辦學特色、提供動力和支持促使學校創新與改革、建立學校協同和支持的文化。 茲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供多項具體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Theses

本研究動機最主要是為了讓社會大眾對高齡失智症者的家庭照顧者艱辛的生活照顧經驗中充分了解外,更要明白家庭照顧者背負著許多不同層面的壓力因子,包含在生理、心理、經濟及社會等,進而同理並給予相對的關懷、協助、傾聽與支持,透過自身的學習經驗,提供給未來可能成為的家庭照顧者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並從其身上看到信心及希望。 本研究主要採質性研究一對一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為基礎,根據研究主題設計的訪談大綱對六位家庭照顧者進行訪談來蒐集相關研究資料。根據研究發現將結論歸納成以下幾點: 一、家庭照顧者須承受失智症家屬因疾病帶來的照顧壓力,易導致身心俱疲。 二、家庭照顧者在照顧歷程中產生心理、生理、經濟及工作等壓力,易引發負面想法。 三、家庭照顧者在承受不同的照顧壓力後,以靠自我、親人、朋友及社會支持等因應方式調適後可獲得紓解並能轉化成正向心態。 四、家庭照顧者透過不同的學習方式及管道,來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家庭照顧者能透過政府提供的長照資源來改善生活品質。

  • Theses

本研究以八位已實施友善職場之企業主管,且對攜帶寵物上班議題有興趣,包含企業主及人力資源從業人員做為訪談對象,旨在探討友善職場推動攜帶寵物上班策略之目的,期望透過研究達到以下目的: 一、企業推動攜帶寵物上班之友善職場目的及背景。 二、探究企業推動攜帶寵物上班之具體措施。 三、探究企業推動攜帶寵物上班之配套措施與解決方式。 四、分析企業推動攜帶寵物上班對組織與員工之影響。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八位研究對象,蒐集本研究所需之資料進行研究,依據研究發現結論歸納如下: 一、友善職場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和福利,致力於創造一個全方位良好的工作環境,提供人性化的設備,關心家庭生活需求,重視健康,協助應對壓力,促進和諧的同事關係,並鼓勵自我成長和提昇個人價值,使員工感受被重視與關愛。 二、企業推動攜帶寵物上班政策有支持與反對兩方觀點。支持者認為此政策能提昇員工幸福感、滿意度、團隊凝聚力,並改善企業形象和招募人才。反對者則指出,這政策可能不適合所有產業和環境,且對招募效果的提昇可能有限等趨力所致。 三、企業在考慮允許員工攜帶寵物上班時,需權衡正反意見,支持者主張創建寵物友好環境並實施防護措施;反對者則強調顧及不喜歡或害怕寵物的員工感受及公司形象,制定明確政策並收集員工反饋是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企業在實施攜帶寵物上班時,面臨產業適用性、對員工工作進展掌握的影響及寵物之動物福祉保全的挑戰;解決方案包括靈活調整以符合產業需求,以平衡工作效率和寵物友好環境的需求作為應對挑戰的方案。 五、台灣企業在推動攜帶寵物上班政策後,可採取定期評估與適當調整政策、提供必要的設施和資源、尊重非寵物愛好者的需求、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以利成功推動寵物友善政策。

  • Theses

全球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台灣亦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高齡者所面臨的居住需求備受關注。因應此趨勢,「青銀共居」作為一種新興的跨世代共居模式,受到廣泛討論。本研究旨在探討「青銀共居意圖」如何受到青銀共居認知、青銀共居需求及生活品質的影響。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全台灣45歲以上的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共收回290份有效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了三個主要發現。首先,在「生活品質」方面,生理健康與生活環境是顯著影響因素。其中,生理健康對青銀共居意圖有顯著正向影響,而生活環境則呈現顯著負向影響。其次,在「青銀共居認知」方面,共居利益與隱私顧慮是顯著影響因素。共居利益對青銀共居意圖展現最強的正向影響,而隱私顧慮則呈現顯著負向影響。相較之下,人財疑慮對青銀共居意圖並無顯著影響。最後,在「青銀共居需求」方面,友善空間對青銀共居意圖有顯著正向影響。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了實務應用與未來研究的建議,以期對未來青銀共居模式的推廣與發展提供參考。

  • Theses

社區大學志工在學校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彌補了人力不足的缺口。然而,志工可能面臨情緒勒索的問題。督導和同儕可能透過情緒手段影響志工,這可能干擾他們的持續參與意願。由於國內外探討志工情緒勒索的文章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社區大學志工在面對來自督導或同儕的情緒勒索時,情緒勒索是否對志工產生影響,並進一步分析其對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的影響。 本研究以臺中市社區大學的志工為研究對象,共計回收223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督導/同儕情緒勒與規範性承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也就是說,當社區大學志工感受到來自督導或同儕的情緒勒索較高時,他們對規範性承諾也越高;反之,當督導或同儕的情緒勒索較低時,志工對規範性承諾也較低。 另外,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呈顯著的負向相關。這意味著,當志工對組織的承諾越高,他們的離職傾向越低;相反地,當志工對組織的承諾越低,他們的離職傾向越高。 同時,同儕情緒勒索與離職傾向之間也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這表示,當志工感受到來同儕的情緒勒索越高時,他們的離職傾向越低。基於上述結果,本研 究提出了管理上的意涵以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 Theses

本研究以臺中市政府所屬機關完成論文研究的公務人員做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Tough提出之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理論內涵來撰寫訪談大綱;運用訪談法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公務人員論文研究之自我導向學習對其專業發展的影響,以了解公務人員在自我導向學習的學習歷程及所面臨的學習阻礙,最後分析公務人員在論文研究過程自我導向學習對專業發展之影響。

  • Theses

根據過去許多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及不當督導與工作倦怠相關研究指出,工作壓力及不當督導與工作倦怠為正向關係。本研究探討高科技產業人員面對工作壓力及不當督導時,會如何影響工作倦怠,並加入人格韌性探討其對不當督導與職業倦怠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高科技產業工作者發放網路問卷,以便利取樣方式共回收297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工作壓力對工作倦怠有部分具顯著正向影響;不當督導對工作倦怠有部分具顯著正向影響;人格韌性對工作倦怠有部分具顯著負向影響;人格韌性對不當督導與工作倦怠之正向影響有部分調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