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7.232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歷經多次食安風暴後,食品安全議題受到民眾廣泛的關注。而且,面對逐漸進入超高齡化的社會,養生和休閒觀念已蔚為風行。因此,茶油產業在臺灣頗具發展的潛力。因為茶樹多屬零星種植,加上銷售管道不大,另外面對大陸油茶籽大量進口,與民眾常擔心買到品質不佳的茶油,皆是現階段臺灣茶油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本研究以國產茶油產業的發展策略為主要目的。為了釐清臺灣茶油產業發展之變化趨勢與型態,透過新聞報導內容分析法,研究自1951年到2017年共67年的報導,發現「食農食安」與「保健療效」的內容,最常被人們加以探討。接著採用SWOT模式,就茶油產業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行量化分析。再透過深入訪談的質性研究,以有系統地檢視茶油產業狀況。研究之區域以客家地區占多數,主因是其環境適合油茶種植。並應用模糊德爾菲法和層級分析法,借助專家共識取得各項指標的權重,遴選出茶油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另外,以臺灣北部地區民眾作為調查母體,進行系統抽樣問卷調查研究。並根據計畫行為理論,建構茶油消費者行為模型,以有效預測及解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分析模式中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因素。 最後,我們探討茶油的社會生命轉型,以突顯茶油的「物的社會生命」。透過茶油的物性轉變、符號價值、品質治理、對抗全球化,以及另類農糧食物網絡等過程,將臺灣茶油的社會生命史分為四個階段。並進一步探討每個階段,在政治經濟作用力影響下,傳統茶油產銷模式與產品角色,以及符號意義與物性變化。期能提高不同產銷網絡的產品品質,增進其產品價值,為將來產業發展提供指引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廚餘的定義為「食物供應鏈中被淘汰的有機性食物廢棄物」,根據環保署統計,臺灣一年回收有60多萬噸廚餘量,每個都市產生的總廚餘量會因都市特質不同而有差異,如人口流動會影響到廚餘回收量。其中臺北市政府正積極處理食物浪費,推行許多政策來試圖降低廚餘量,廚餘減量也可減少環境及生物的破壞。 故本研究旨在了解食物供應鏈下游端的食物浪費—廚餘,根據阿帕杜拉〈物的社會生命:文化視角下的商品〉中的「物性轉變」作為理論基礎,更瞭解廚餘的生成和處理,試圖達到更有效的廚餘減量方式,並以區域差異作為分析基礎,區分臺北市的12個行政區中的不同特性,進一步分析臺北市各行政區的特性與家戶廚餘之間的關係。此外,也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來瞭解臺北市民眾對於廚餘的想法。 研究發現透過探討廚餘物性轉變的源由,得知廚餘的處理是建構在人的判斷價值上,然而因會有數據準確度、空間尺度以及廚餘統計分類等等因素,使廚餘量在區域差異不明顯,反而在世代認知、功能性比較和治理與規範會造成居民對廚餘的想像不同,藉此可進一步透過臺北市民眾對於廚餘的想法,使廚餘減量的推動更完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糖業鐵道客運營業線在20世紀的臺灣交通史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存在,然而過去多數研究多將營業線與整個製糖業的脈絡,包括原料採取區域之空間變遷、專用線之沿革與糖業之經營史等等方面一併探討;本研究則嘗試脫離製糖本業之框架,從地方交通的脈絡切入,探討其作為地方交通設施,在臺灣的空間變遷過程。 本研究首先透過整理、篩選與檢視各年度糖鐵營業線、專用線以及總和之長度統計資料,發現糖鐵的總長度,在不包含臺車線且不包含側線里程的前提下,實際上從未超過3,000公里。接著透過各製糖會社之營業報告書,考證了製糖所設立、轉手或停閉,以及製糖會社設立或合併等眾說紛紜的年代;在此基礎上,釐清了從第一條營業線開辦客運到最後一條營業線停辦客運,糖鐵各營業線之開辦、停辦、延長、縮短、改線及易手等變化型態之沿革變遷;對於無法確定變化年代之營業線,本研究也給出了變化年份的上下界。 此外,本研究也透過比較臺灣其他私設鐵道(民營鐵道)業者,以及其他日本殖民地之私設鐵道概況,發現臺灣以糖鐵營業線為主的地方鐵道交通路網幾乎不需要國家力量介入來鼓勵其開展或維持其經營,而造成此種特殊性質的主因,乃因糖鐵營業線不需接受私設鐵道補助即可自行維持經營。最後,本研究也發現糖鐵營業線在空間上的變遷,呈現初期快速擴張,最後也急遽衰退,在此期間,多數路線都能夠維持經營而少有停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施肥是導致水質惡化的主因,因此停止農業活動被認為是改善水質的最有效方法,但是過往鮮少有研究仔細探討農地廢耕時間與河川水質變化之關連性。本研究使用了1992年至2018年間的航空照片和衛星影像數化了有勝溪沿岸農地廢耕面積的時間序列,並與逐月水質檢測結果兩相比較。結果顯示,直到2018年有勝溪流域內的農地有65%停止了農業活動,其中絕大多數的農地廢耕集中在2004年至2008年(廢耕期),佔總廢耕面積的75%。利用變異範圍法分析水質量測數據後,發現有勝溪廢耕期的氨氮濃度相比於2000年至2003年的耕作期,其高濃度發生機會增加120%,廢耕後期(2009年之後)中濃度發生的機會增加188%。另外本研究自影像資料中發現2005至2018年,有勝溪沿岸共有11%的農地面積遭遇河岸侵蝕,且以廢耕地為主,疏於管理的廢耕農地似乎更容易受到侵蝕的威脅,同時廢耕後期的總磷發生高濃度的機會也增加132%。本研究結果顯示,未管理廢耕地除短期內可能因缺乏地表敷蓋而造成肥料流入河川外,長期將遭受河岸侵蝕,除應正視廢耕地的管理外,亦表示農業活動對於河川的長遠影響。

  • 學位論文

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下,預估水資源的變化以利水資源管理顯得格外重要,流域水資源的變化可以透過了解一個流域的降雨、蒸發散與流量的變化特性及趨勢而得。因此本研究使用TCCIP所產製0.05°×0.05°網格雨量與溫度資料(1960-2017年),以及水利署監測(1960-2017年)與台電公司紀錄(1970-2017年)的歷年流量資料作為研究資料,分析全台107個流域的雨量、流量、蒸發散量、逕流係數等因子的變化趨勢,並建立集水區年時間尺度之雨量─流量線性關係式(年流量=a×年雨量+b),此外利用TCCIP產製至世紀末的網格雨量及溫度資料,分析在AR5的34個GCM及4個RCP情境下,各流域於Budyko空間中的移動角度與向量長度並進行集群分析。結果顯示,全臺灣各集水區年流量在空間及時間上無顯著變化趨勢,然對應流量資料之年雨量卻普遍呈上升趨勢,並導致共有21個集水區的逕流係數達顯著下降的趨勢並主要集中在北區與南區,而逕流係數顯著上升的區域則集中於中區及東區;所有集水區的雨量與流量均呈現非常好的線性關係且達到顯著,R2值大於0.7的測站數高達71個,然而有25個流域發生流量高於雨量的狀況。在氣候變遷情境下全台流域於Budyko空間的變化可歸類於三種類型:集群1的流域共11個,該類流域在未來潛在蒸發散量增加的幅度最小,但年雨量的增幅最大,推論為最有可能遭遇洪患問題之流域;集群2的流域為27個,在未來其潛在蒸發散量將大幅增加,加上年雨量減少,推論將面臨嚴重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而集群3流域數量為37個,雨量與潛在蒸發散量的變化量介於前二者之間,但雨量增加量仍小於潛在蒸發散量的增加量,可能面臨水資源降低的問題。而本研究結果預期可作為未來全台各流域水資源管理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地理學界的研究方向日益多元廣泛,藝文、舞蹈也漸漸成為地理學所關注的對象。舞蹈的展演空間和其中的身體實踐為地理學界過去較少探索的部分,故此研究為地理學的空間展現,以身體作為標的,形成舞蹈地理學跨界的研究。當舞蹈跳脫制式的舞台空間,以日常生活空間作為舞台形成環境劇場,其中表演者與環境的互動、舞者的身體,以及舞作概念的傳達都會和當下的環境產生關係,本研究的核心關懷為:「舞蹈環境劇場中產生的網絡關係是如何透過人與環境互動中建構而成?」當中舞蹈身體實踐是Thrift論及的非再現(Non-representation)還是無法跳脫社會文化脈絡的再現?於是,研究理論取徑關係地理學及非再現理論,試圖探討的研究目的包含(一)探究舞蹈表演在環境劇場中的空間生產與意義;(二)探究舞蹈在環境劇場中的詮釋與身體實踐方式的交互辯證;(三)探究環境劇場中舞蹈作品建構的社會網絡關係。 以民族誌與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長期致力於環境劇場發展的舞團-「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Dancecology)」,該團宗旨為「共生」,舞作多以對自然與人文的關懷議題為主,對舞蹈在不同環境空間的展演互動上有相當的價值和重要性。研究結果發現環境劇場中的舞蹈表演將環境視為「活」的舞伴,透過舞者非再現的身體流動及觀眾的所感,使得該場域重新生產出新的「流動的情動空間」;其次,舞蹈中的身體實踐,舞蹈體現出對作品的情感,再現文本的意義,背後蘊藏舞者日常生活中非再現的身體情動,在展演時交融觀眾的感知與環境給予的能量,形成不只是再現的身體實踐;最後,當我們與地方共舞,當中的情感、情緒以及空間氛圍的塑造,串連在地與舞蹈作品的網絡關係,對社會產生影響,也開創舞蹈地理學本土經驗的相關對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瞭解地下水對降雨事件的反應有助於瞭解地下水之傳輸,然而,較少利用長時間且連續現地觀測之雨水及地下水資料評估兩者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分析(1) 1990至2020年坪林測站歷史雨量資料、2012年5月至2020年5月坪林國小的雨水同位素資料和(2)雪山隧道導坑內2006年7月至2018年6月測量之地下水流量、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蒐集的地下水同位素資料以及(3)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於坪林一號豎井附近地下水井之地下水位及其同位素資料,以探討本區雨水-地下水之關連。 研究結果顯示雨水的同位素值分布具明顯季節差異,在導坑及井等不同深度採集的地下水樣本其同位素有明顯空間差異,而所有採樣的地下水同位素值均落在區域天水線上,反映出地下水是雨水的混合。根據前述成果,本研究利用端源混合分析、水文Φ指數及同位素Φ指數評估雨水補注地下水的情形,兩種Φ指數的分析結果顯示分別有31.5% ~ 63.5%和85.2% ~ 91%的年雨量入滲。比較上述三種入滲推估方法中乾季及濕季月份雨水對地下水的相對貢獻,以端源混合分析(乾季19.1% ~ 34.1%、濕季65.9% ~ 80.9%)及同位素Φ指數(乾季20.2% ~ 37.2%、濕季62.8% ~ 79.8%)的分析結果和坪林全年雨量分布(乾季31%、濕季69%)較相似,而根據泰平及坪林氣象站雨量及坪林流量站計算的水文Φ指數則顯示相對平均且不同的貢獻度分布(乾季45.9% ~ 58.7%,濕季41.3% ~ 54.1%)。為進一步探討地下水對降雨事件的反應,首先分析了雨量和井地下水位、雨量和導坑流量的相關性,結果顯示井地下水位和導坑流量對降雨事件反應的延遲時間分別為1.5 ~ 118.8小時和6 ~ 33天,且井地下水位的變化量也和降雨量呈高度正相關。其次,運用週期性回歸分析分別對降雨和地下水中δ18O的季節性趨勢進行建模,擬合結果顯示井地下水δ18O的變化週期約1.9年,導坑地下水為1.9至3.4年,雨水δ18O變化週期則為1年,再根據地下水中δ18O振幅減少的程度計算井地下水的平均停留時間約405至993天;導坑地下水則為342至1691天。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觀察到雪山隧道地區地下水對降雨事件的反應特徵相當複雜,透過流量反應(井地下水位、導坑流量)及示蹤劑反應(同位素)所估算之反應時間的尺度相當不同,說明地下水傳輸包含波速(Celerity)與速度(Velocity)兩種概念。研究結果拓展我們對雪山隧道地區地表與地下水關連性的理解,並提供對研究區地下水補注機制的初步想像,期望可作為未來水資源管理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關於雜貨店的相關研究,幾乎著重在經濟商業方面的角度,並常與超商、超級市場、量販店等批發零售業進行比較,常以一句「雜貨店很有人情味」、「雜貨店是在地居民喜歡聚集的地方」帶過,卻無相關研究探究雜貨店的人情味為何、為什麼在地居民喜歡聚集在雜貨店,成為一個研究缺口。本研究者身為「雜貨店的小孩」,欲透過苗栗縣仙昌商店作為個案研究,以參與觀察及訪談法進行資料收集,探討仙昌商店在當地的地理位置如何使其發展顧客人際網絡與社會功能,以及在地理位置、人際網絡與社會功能三方作用下,如何形成仙昌商店的社會資本,並能持續的進行累積。研究結果如下: 一、仙昌商店自設店以來不斷的建立與鞏固人際關係網絡,與顧客間透過長期而重複性的消費、社交行為進行互動,保持顧客對於仙昌商店的信任與消費習慣,仙昌商店亦能給予顧客好處,如消費金額減免、資訊交流、可以賒賬等互惠行為,從而建立起其社會資本的基礎。 二、因泰田里為散村的型態,民宅散布在農田間,少有房屋聚集區域,仙昌商店位於泰田里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顧客能夠方便到達,進行消費與其他社交行為,且人群聚集於仙昌商店,可促進地方上的資訊交流、接收地方上活動宣傳;店主與顧客間的信任,使顧客放心請店主代收信件包裹與財物等社會功能的產生,且在仙昌商店人際關係網絡下的顧客能夠使用這些社會功能。 三、仙昌商店透過人際關係網絡與社會功能的產生,讓顧客對加深對仙昌商店的信任程度,賒賬制度的使用得當,也可以提升仙昌商店與顧客間的信任、互惠程度,在長期且重複性的操作下,強化仙昌商店的社會資本。 最後期許後續研究可從聚落位置差異、雜貨店的種類、族群文化差異等不一樣的研究角度去探討各地雜貨店是否有發展出獨特的社會功能,以及各地雜貨店的社會資與本研究是否有其相同或相異之處。

本文將於2026/07/02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臺灣在民國七十年代進入都市化加速階段,都市原住民的人口也漸增,在新北市和桃園市的大漢溪畔有多個阿美族人的聚落,這群人經歷與主流社會(含政府)的抗爭,共同經歷維護居住權益的過程強化了主體性,且形塑出類似於部落組織型態,這些聚落被稱為河岸部落。多位學者提到阿美族人在都市河岸地依賴河岸資源,仍進行農耕、漁獵、採集等日常行為(李慧慧,2010,2018;林易蓉,2009;張德永,2014;陳永龍,2010;盧建銘、許淑真、張進財頭目,2010)。這群阿美族人在都會生活與工作的壓力之下,是如何善用河岸有限土地的空間場域,讓生態知識在內部發生、交流與傳承?從原住民族生態知識管理的角度來看,未來可能如何發展?都是值得探究的課題。為此,本研究與桃園市大溪區崁津部落合作,採用的方法包括參與觀察、部落採集地圖繪製與團體訪談、深度訪談等。 參考Berkes(1999)的原住民族傳統生態知識架構,本研究歸納崁津部落生態知識的實踐樣貌為:(1)多數族人最為日常的實踐行為集中在部落方圓2公里內,主要為野菜採集、河岸漁獵、原民作物農耕;(2)部落目前沒有明確的資源管理辦法,但個人條件限制與傳統資源共享觀念,仍影響族人的資源利用行為;(3)部落目前沒有明確的資源管理社會組織,而且宗教信仰多元,但很可能為了追求「就地合法居住」的共同目標,發展出「共享的精神」或「共享文化」價值觀。 根據Nonaka與Takeuchi(1995)之SECI知識創造歷程模型,崁津部落生態知識也多以隱性知識方式傳遞,且在面對面的實體環境中共享。然而因著「就地合法居住」共同信念,營造出特殊的知識共享氛圍,並成為生態知識「外化」的核心動力之一。顯性知識較有助於知識保存,目前崁津部落生態知識的「外化」多透過刻意創造的情境,但建議持續推動,而河岸部落實體空間提供的「場」,正是知識創造歷程動態循環中不可獲缺的要素。

  • 學位論文

隨著教育部將地名納入108社會領域課綱,國中階段的地理學習內容即涵蓋了「臺灣的地名文化」的議題探究;其意味著具強烈人地互動色彩的臺灣鄉土地名文化越來越被重視。而在臺灣地名的研究上,尚未見到臺灣經濟作物所形塑的地名有系統性的調查,因此本文選擇在臺灣產量排名前三的經濟作物:甘蔗、香蕉與鳳梨,其形塑的地名作為標的,並藉以地理學的空間傳統觀點、以內政部建置的《地名資訊服務網》為主進行甘蔗、香蕉與鳳梨相關地名資料的蒐集、透過文獻分析法梳理地名、地名的語音與構詞的調查與分析、繪製地圖、以及田野調查等方法,希望能藉由臺灣經濟作物的地名調查與分析,而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研究結果顯示:不論在語音與構詞、以現代化大型經濟作物加工廠為主所形塑的地名、或地名於地形、氣候與人文活動等的共時性探討與歷時性的變遷上,臺灣經濟作物相關地名皆展現出相當強烈的時與空間特性。在語音與構詞上,因應不同族群與音系社群的地名詞使用差異,而展現地名詞具強烈的空間分布特色;於地形上,不同經濟作物的相關地名,各有不同的分布偏好,且都是與該相關的經濟作物適宜栽種的地形為主;於氣候上甘蔗、香蕉與鳳梨相關地名的分布熱門區域,以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氣候區為多,展現其亦同屬熱帶作物的「熱帶」意象。而地名的歷時性則反映出具變遷的地名,除了反映土地利用的變化,也是於空間脈絡的建構過程。 透過此研究成果充分展現出:地名除了是人們對空間賦意的情感連結呈現,亦可讓人窺探出土地利用變遷的時序;因此在空間次序的建構上,地名實屬脈絡化的過程,同時也展現強烈的人地互動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