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90.167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文運用官方檔案、前人研究與調查資料及江西同鄉會出版之書刊,以台北市江西同鄉會進行個案研究,探究江西同鄉會在台創立之經緯和發展之歷程,以及該會的主要活動和事業,並以該會會刊《江西文獻》為素材,析論其內容特色,藉期瞭解該會組織的興衰、功能的變化,以及其與台灣社會變遷的關係。本文除緒論、結論外,共分三章,分別探討江西同鄉會成立之經緯、組織與人事、會員消長,同鄉會之活動與事業,分別由政治、社會福利、宗教、經濟等層面探討同鄉會之活動,以及《江西文獻》之創刊、沿革及其內容特色,並介紹傑出鄉賢之事蹟和貢獻。 明清以來江西人就熱衷於成立同鄉會館。戰後江西籍移民隨政府撥遷來台,由於歷史傳統、政治因素及實際需求,在民意代表聯誼會推動下,乃有「台北市江西同鄉會」之成立。政府遷台初期對於人民團體偏重在整頓、控制,政府政策影響同鄉會的組織、層級結構及數量,以及各同鄉會之間的聯繫,台北市江西各縣同鄉會成立的高峰期在1970年代、1980年代及解嚴以後,惟台北市江西同鄉會始終扮演該省各縣同鄉會之領導角色,解嚴後在其主導下,2004年全國性的同鄉會組織「中華民國江西省旅台同鄉會總會」成立,欲以此會促進台灣各區江西鄉親之聯繫。同鄉會領導人物,早期多居黨政要職,近年多具有軍、教職背景;會員年齡偏高,而江西籍年輕世代呈現在地化的現象。 該會早期活動多以「救鄉復國」為訴求,重要聚會如「四二事件反共紀念日」,近年來則大多為聯誼互助、服務性質之活動,且在兩岸民間交流發揮其自主性;江西同鄉會的救助服務事,正可以彌補政府對社會關照的不足;許遜是江西人的鄉土神,透過祭祀神靈以凝聚會眾向心力;房舍租金收入是該會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應兩岸經貿發展趨勢,同鄉會透過跨國經貿交流以增加財政來源,最能體現會館功能之繼承與創新,其功能日趨現代化。 《江西文獻》是以江西人寫江西事之綜合性刊物,透過對該刊內容之探討、分析,顯見江西移民在台灣發展的軌跡,並反映其與政治、經濟、社會變遷之互動。該刊內容略可分為政論、藝文、傳紀、宗教、風土、探親等類,整體而言,以藝文類最多,其次為傳記類;隨時勢變遷內容亦有所轉變,政府開放探親及解嚴之後,新增探親類文字,風土類亦明顯增加,少數政論文章多以「和平統一」立論;該刊內容長期頗具政治色彩,近年大多刊載文學作品,且積極提供鄉親探親資訊服務;該刊藉著緬懷先人,以表彰忠義、發揚江西正氣精神,並啟迪後進,某些江西英雄人物與光榮事蹟不斷重覆被歌頌,以彰顯江西人獨特的傳統,並作為江西人的認知地圖與效法的道德典範;刊物中豐富的人物傳記、當代史料可供當代史研究之參考和素材;近年來,大陸文教各界投入甚多文稿,內容涵蓋項亦日趨多元化。 在時代變遷中,「江西會館」的建築象徵江西籍人士在台發展的榮耀,亦見證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就,透過「萬壽宮」祭典以凝聚會眾,藉《江西文獻》以傳播鄉情,江西同鄉會致力於發揚及維護故鄉文化及適應台灣社會,同時兼具傳統與現代性社團的特徵;近年來同鄉會成員多屬年長者,年輕會員不多,而有後繼無人之虞,理、監事等已積極策劃期使組織更加活絡健全,並發揮其獨特的文化特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戰後初期,州廳立高等女學校一律改為省立女子中學。接收過程大多面臨校舍殘缺不全,以及同一學區內有二所以上女子中學的合併問題。師資方面,起初暫時留用日籍教師,其後就地甄選及向大陸各省徵聘教師,藉以渡過戰後青黃不接的師荒困難。課程方面,由教育處所頒定的各科教學時數表可看出,此時最大特色就是國語與國文科目,每週教學時數最多。此外,政府通電各女子中學要特別注意家事教育的訓練,充分利用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家政設備。訓育學風方面,國民政府接收之後,以去日本化、中國化為前提進行學校的整編,在漠視臺灣的特殊性及強力主導三民主義式的教育制度下,中等學校校園紛見抗爭,例如臺南女中及高雄女中。 戰後初期長官公署准許日治時期的家政女學校改為女子初級職校,其中臺中、曾文、新營、斗六等四所學校自1947年起先後更名,正式有家事職業學校之名稱出現,不過直至1952年家事課程標準才頒定,在無課程標準可資遵循下,部分教師根據自身經驗編輯教材。另外,有鑑於護士、助產士十分缺乏,1947年籌設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護理教育正式納入學校體系。當時各職業類科都有教師不足的問題,由於師範學院未有養成家事教師之計畫,過渡階段只能暫用代用教師;教育部規定高級職校教師應由大學生擔任,但當時各大學尚無護理及助產學系之設立。醫事職校的課程,由於夏德貞校長深感專業性重於職業性,除課堂知識、實習之外,尤其著重犧牲服務之精神。家事職校和醫事職校的訓育和學風都相當淳樸,女學生均能將師長的教訓謹記於心,待到日後,實踐於職場或家庭中。 至於畢業生之動向,女子中學初中畢業生基本上以升學為主,選擇高中的最多,進入原校高中部就讀,為此一時期升學之主要特色。相較於初中畢業生以升學為主,絕大部分高中畢業生沒有繼續升學,但此一現象隨時間推移而有了改變。就業方面則多半擔任教職、銀行業。家事職業學校畢業生則以就業為主,從事勞動生產或者臨時雇員占多數,升學者極少。臺北醫事職校學生畢業後大多數進入公立醫療院所服務,其中以省市立醫院最多,升學者更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 文 摘 要 為了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政府大力推動教育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是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評量技術,以目前所實施的九年一貫新課程而言,積極強調十項基本能力指標,希望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並提供適性教育,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歷程,相信這些目標是無法以單一種教學或評量即可達成的,故多元評量的實施將是現代教改的趨勢。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多元評量應用於國中歷史教學時,對學生在歷史科學習動機、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上的影響。本研究在探討相關研究之後進行多元評量的教學設計,並以任教之國中二年級學生為對象,實施教學實驗,提供歷史教師與研究者作為參考。 本研究的成果如下: 一、在教學成效方面:多元評量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並增進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與促進高層次認知目標的達成;提升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並增進自我了解與學習反省,以及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與終身學習的能力等。 二、在教師的反思與成長方面:評量應成為學習的一部分,老師在教學中進行評量,給予學生立即的回饋;在評量中進行教學,其學習的結果方能反應學習者的真實面貌,因此,教師應扮演評量改革的掌舵者而非被動的執行者,並不斷的自我充實與實踐。 三、建議:多元評量在國中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是十分適合可行的,但教師必須認同多元評量的理念與優點,進行採取行動方能奏效,並且提升發展設計評量的能力,實施時應提供學生相關的資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 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高中的歷史科教學問題,以了解在綜合高中的教育體制之下,對於歷史教學的影響;透過將綜合高中與高中、高職歷史課程規劃的比較,以了解在不同教育體制之下,歷史課程規劃的差異,並分析其優缺點以及所衍生出來的相關問題與影響;經由訪談與問卷普查的方式,反映出當前綜合高中歷史科教學的情況與問題;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的解決之道與建議,期望將來綜合高中的歷史課程規劃能夠越來越完善,以期達成歷史教育的功能與目的。所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綜合高中已經成為目前中等教育體制的新趨勢,改制成為綜高的學校也逐年的增加,因此綜高的歷史課程規劃,對於歷史教育所造成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二、綜合高中在歷史課程的規劃方面,與高中、高職的歷史課程進行比較,確實有其缺失與差異,不論是在教學時數上與教材的選擇上,都不如高中與高職來得完善與彈性。 三、綜合高中的歷史教師們認為學校在改制之後,由於教學時數遭受縮減,造成歷史教師在教學上的困難與挑戰,對於歷史教學上也產生許多壓力與負擔。 四、綜合高中的學生認為歷史課程授課時數不足,歷史教材的內容不符合綜高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習興趣與動機的低落,歷史課程無法連貫、銜接,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升學情形與競爭力不足的情況。 五、綜合高中的學校行政方面,對於改制綜高的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沒有徹底落實綜高的理念與政策,行政干預教學的問題嚴重,反而造成歷史教師在教學上的阻礙與限制。 最後,根據以上之結論,提出相關的解決之道與建議,反映出目前綜合高中歷史教學問題的現況,供教育行政當局未來在進行綜合高中歷史課程規劃方面的修訂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唐末五代政權更迭頻仍,士風頹廢。馮道歷事五朝,不以為恥,反而自號「長樂老」。「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 宋太祖建立新政權後,自然憂慮隨時被取代的危險,因而欲以儒家的道德倫理來重新樹立綱紀,改變政風。 太祖在即位後,於兵馬倥傯之際,大力提倡文人政治。他樹立不殺大臣及言官的家法,為宋代歷朝君主所信守。 他整修國子監,尊崇先聖先賢和先儒。 宰相趙普出身胥吏,太祖勸他多讀書。 鑑於五代軍人當政的殘虐不仁,故喜用儒臣,壓抑武人。太祖曾說:「宰相需用讀書人」。 命武臣「盡令讀書,貴知為治之道。」 自己也廣閱經史,「雖在軍中,手不釋卷」 。 太宗在統一各國後,設立講讀之官,「以聽政之暇,日問經史,求人以備顧問」。 對於皇子的教育,亦十分的關心重視,強調皇子們「讀書聽書,咸有課程 」。真宗咸平二年(999),正式確立了為皇帝講讀經史的經筵制度。此後的宋代帝王,皆承襲經筵講讀制度,並能勤奮向學,孜孜不倦,堪為國史上帝王好學者之楷模。北宋諸帝中,並沒有殘暴好殺、窮奢極欲的無道之君,可說正是經筵教育制度的成功之處。 儒家思想強調「尊師重道」的人倫之義,深受儒家教育薰陶的北宋帝王,對於師傅自然有著不同於其他官員的尊重和信賴。這些帝王之師,他們在朝廷中為臣屬,但在經筵中則是帝師。他們所具有的雙重身份,使皇帝對他們的態度,有異於其他當朝官員。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探討帝師和北宋時期政治的關係,以期能明白北宋時期帝王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帝師和北宋政治的關係。 在文章的結構安排上,本文的第二章將先討論北宋時期的帝師,究竟是指那些身份的人士。首先討論北宋帝王在即位前,位於藩邸和東宮時期的階段中,曾實際為皇子講授經史、輔佐道德、策劃謀略者,他們有些雖無「師、傅」之名,但卻是真正和皇子朝夕相處、負起教育皇子責任的「師、傅」。他們和皇子相處的時間既長,又多是在皇子年幼未接觸實際政治前,為皇子解說時政,分析政局,他們的政治態度,當然會對涉世未深皇子產生重大的影響。接著則討論北宋時期,專為皇帝講讀經史而建立的經筵制度。在法制上,宋代皇帝的師傅為三公,但實際上三公僅為一虛銜,真正負責皇帝教育者,為經筵中的侍讀、侍講和說書。第三節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經筵制度建立的經過,經筵講讀的時間和方式,及經筵講說的教材。第四節則就北宋真宗以來的經筵官作一整理,分析北宋經筵官在政治上的發展,以明瞭北宋時期經筵官對政治的影響力。 為了充份說明北宋時期,帝師對政治的影響,本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將以論真宗時期的畢士安,和神宗時期的韓維為討論的重心,以期能明白帝師和北宋政治關係。 真宗時期的澶淵之盟,確定了宋代的外交政策由太宗時的「銳意進取」走向「守內虛外」,而畢士安在景德之戰和澶淵之盟中,扮演了極關鍵的角色,他是真宗未即位前的藩邸舊人,也是真宗即位後的經筵侍讀,他在宋初的外交危機中,究竟有著什麼不同於其他大臣的影響力,這是第三章要探討的重點。 韓維則是影響神宗熙寧變法的關鍵人物,而他在變法開始後,態度的逐漸轉變,正標誌著宋廷士大夫對變法的兩極化反應,他在新舊黨爭所扮演的角色,和之後在政局中的不如意,則為第四章探討的重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