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87.156

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隨著全球化之影響以及中國大陸的崛起,掀起一股華文學習熱潮,而華僑華人之相關研究亦日益受到關注;相形之下,海外華人教育等相關議題之專書則較為闕如。每當提到華人教育,其焦點多半投射至華文教育及華文學校。然而華文教育是否等同於華人教育呢?還是應涵蓋更廣泛之範圍舉凡︰華人家庭教育、父母教養、當地社會文化等等更多元的視角。 近期適逢《虎媽戰歌》一書之推出,引起各界對「中國式的家庭教育」等相關議題之討論與關注,由此更促使筆者研究家庭教育對於海外華人教育之意義的動機。而本次研究重心將以海外華人中的美國華人為研究重點,主要研究對象與區域為1965年以後以留學為名義、具有高度專業的知識分子、經濟背景之人才,並舉家遷移美國較少華人群居的郊區,例如︰亞歷桑納州、康乃狄克州、喬治亞州等,希冀從中瞭解其家庭教育方式以及海外教養的優勢與困境舉凡︰空間的寬廣,足以提供其子女充分的休閒環境與空間、得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互動,並進一步接觸較多元的語言與文化;或是憂心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衝突,使得孩子放棄學習中文、一味西化而不認同中華文化等問題。 根據此次的研究,不論是文獻探討或實際訪談,皆指出華文教育與華人教育之間的確不盡相同;而東、西兩方在文化、家庭教育與教養等方面也確實有其異同之處,傳統的儒家思想和東方文化、習俗諸如︰民間故事、孝敬長輩、循規蹈矩、重禮數、飲食習慣等等對於海外華人之家庭教育仍影響甚鉅。然而華人家庭在美國這個移民多元的大環境中也著實面臨一些抉擇與挑戰,例如父母在家的使用語言、對於美國當地文化之理解、在面臨東西兩方不同的文化與教育背景時,身為華人父母所秉持之立場與態度等。從此亦可看出父母的教育方式之於海外華人子女的確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同時根據此次的研究發現在語言學習、學校課業表現或未來去向選擇等三個層面皆可看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對於其子女的行為與表現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與影響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V得/不C」,一般稱為可能補語,相關研究不多,傳統上多將其視為「VC」結構插入「得/不」的擴展,且僅以「能/不能」描述其語義,解釋力不足,實際應用於華語教學更是捉襟見肘,教師、學生無不將此視為難點,迫切需要進一步的相關研究來輔助教學。 基於此,本研究旨在從構式語法的角度重新探討漢語之可能構式「V得/不C」的類型,並定義出各類「可能構式」的結構、語義以及其組成成分之間的選擇限制。本文以構式語法為基礎,輔以語料庫的實際語料分析與「頻率」統計,找出可能構式的基礎中心句式義與多義連結,並根據研究結果,評估現有華語教材,提供編輯與教學建議。研究結果發現可能構式可分為兩大類:「目標達成可能構式」表達「施事執行動作達成目標的可能性」,此構式的選擇語義限制主要是「施事的自願性」與「結果的可預期性與合理性」;「中動可能構式」的主要意義為表達「對象的固有特質」,此特質會影響動作的結果。在教學應用方面,研究發現,現有教材多將「V得/不C」視為單一語義,且對於其結構及用法說明普遍不足。未來在教材編輯上必須區分不同構式,並強調其結構及用法上的不同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會話結束是受到高度規約的言語行為,若處理失當即產生冒犯性,導致面子威脅,反之恰當的結束鋪排有助強化人際關係。即便其交際功能獲學界認同,但由於會話結束與最後話題的界限模糊,又可由於許多因素被打斷,造成執行上的困難,迄今相關研究仍是匱乏。現存研究又偏重電話會話,導致當面結談未有完整的上層分類與跨語言對比。有鑑於此,本文針對會話結束策略的選用、順序與語境因素加以探討,再進行漢英溝通文化的對比分析。 本文以語篇補全測試作為研究方法,調查來自台灣的漢語母語者與西方國家的英母語者共兩百五十名受試對象,在不同社會權勢、社會距離及情境下結談行為的異同。 研究結果顯示,就整體趨勢而言,漢語母語者消極認為結談必然構成冒犯行為,因此傾向選用「消極策略」預防聽者產生負面情緒,以避免雙方發生衝突。英語母語者則較積極看待會話結束,偏向透過「積極策略」給予聽者肯定,並藉此正面情緒鞏固雙方在分離期間的關係。具體來說,兩組受試者面對關係親近的平位者時出現雷同的策略偏好,上述的漢英差異主要反映在關係親近與關係疏遠的上位者語境中。兩組受試者對親密平輩同樣使用直接明確,以自我為中心的結談策略之現象,反映西方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的文化表徵,可見漢語結談行為出現向英語溝通文化靠攏的趨勢。另外,漢語母語者面對上位者時仍保留體現貶己尊人、以和為貴的集體主義理念(Collectivism)。但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合理解釋」雖為「消極策略」,卻亦具有直接表明結談意圖的特點,由此可推斷人青年世代的禮貌文化也重視個體的自我表達。 本文最後結合研究得出的會話結束公式與常見句式設計語用教學教案,以期漢語學習者能靈活運用結談策略,進而提升漢語的交際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者基於泰國高等教育甚至於初高中學校開放不到十年時間的漢語教學,有感於漢語教學逐漸受到重視,學習漢語的風氣在曼谷有蓬勃發展的現象,所有相關漢語教學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學習漢語對外籍學生來說始終是個學習難點,學習者面臨想學卻學不起來的窘況,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研究泰國漢語學習者之書法教學研究,以得其研究者之興趣。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針對泰籍漢語學習者之書法教學偏誤、書法教學的模式、促進泰籍學生經由學習書法提升正確漢字書寫之能力的策略為何,及探討書法課程對泰國學生的影響。並從客觀的角度探究在於中國書法教學上所遭遇的困難,對寫字教學中如筆性、運筆、筆劃正確、格式與行款、結構、教學等是否瞭解是何意義。 本研究的過程分為需求分析研究,搜集整理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泰國學生書法課問題與結果,結論。研究過程探討泰國學生學習書法是否有助於對中文學習漢字書寫、結構、筆順、筆畫、部件以及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入地瞭解,或是其他對漢語學習相關具備良好的基本能力。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書法課的老師和學生及學習者書法分析,包括課堂習寫、作業、考試卷等。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包括訪問、觀察、問卷等與結論。本研究之受訪對象於私立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開設之書法課。學生蒐集資料中從兩班50名學生選出32名學生作為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兩班的不同教學法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分析內容為學生平時書法書寫漢字的功課、課堂習作、考試卷等為主,以書法錯字偏誤、佈局偏誤及學生書法習寫進展。研究結果顯示,泰國學生書法習寫偏誤現象為筆順不固定、筆劃筆形未能掌控、漢字字形結構及漢字佈局不固定等現象,另外本項研究希翼能作為泰籍學生外相關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學習參考模式,也提供第二語言教學的書法教學教師一項教學指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批評作為一種嚴重威脅面子的言語行為,在本質上帶有很強的面子威脅性,故對學習者來說是語言學習與使用的難點。然而目前對批評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在定義與策略分類的系統性上仍待加強,加上前人多從社會權勢和跨文化對比的角度進行探討,較少論及主題與性別因素的影響,無法呈現批評行為的整體面貌。是故本研究從主題與性別的角度切入,藉此探究台灣漢語母語者批評策略的使用現象以及主題、性別因素對批評的影響,期能為漢語學習者提供一個參考的依據,減少語用上的失誤。   本研究以三份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問卷(一)、(二)為一般問卷,旨在探究批評主題的特質;問卷(三)為言語情境補全問卷,目的在於了解男女母語者實施批評的方式。三份問卷在實施程序上有先後之分,在題目設置上亦密切相關。   研究結果顯示,在不親不疏的平輩關係中,台灣漢語母語者傾向使用間接性較低的批評策略,其中主體策略以『指謫行為』的使用率最高;次類策略則以『評論策略』所占百分比最多。這個現象表面看似違背漢文化含蓄、委婉的溝通方式,實則一定程度受到主題的影響。母語者進行批評時考量的主題因素有三:適宜性、嚴重性、修正性。母語者會避免批評外貌形體和先天能力類的主題,同時隨著主題嚴重性提高,偏向採用直接的策略。另外,當主題具備修正的可能性時,『勸說策略』和『要求策略』的使用率即明顯提升。本次研究亦證明性別因素確實對母語者批評策略的選擇造成影響。男性說話者傾向使用直接性高的策略,女性的批評策略則較間接。在面對男性聽話者時,男女說話者皆趨向直接批評;對於女性聽話者則相對間接。   在教學應用上,本文以研究發現為依據,檢視和分析市面上兩套漢語教材的批評教學,並在教學活動設計裡著重批評語用意識和語言形式的訓練,希望藉此提升學生的語用與自學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聚焦在1960 年初政府鼓勵華僑回國投資的政策形成原因,並以菲律賓 華僑施性水來臺投資保險業為案例,綜合剖析各項人事時空背景及相關配合條 件。 無論個人或法人投資,按現在一般的觀念,無非是將資本投入在有獲利性的 環境及標的上;而吸收資金的一方,則是因為自身資金不足而需要更多資金的投 入。其投資標的的未來報酬則為其吸引力,除此之外,也必須提供資金的安全性 及進出的便利性等相關要素。 二戰後,菲律賓華僑在僑居地受到菲化政策影響,經濟上的歧視致使華僑商 業資金徬徨歧途,而造成大筆資金流向海外。而時值冷戰期間,政府自1949 年 播遷來臺後,一直到1960 年初,位處臺灣一小島的中華民國政府其反攻復國的 政治目標以及謀求自立的經濟要務,在在都需要利用海外華僑的支持與資金投 入,而此支持及資金投入二者可謂互為表裏;因此在吸引華僑資金的同時,對政 府當局而言,投資人其政治背景必然是一個關鍵因素。 筆者擬探討以菲律賓華僑施性水、楊應琳等來臺投資華僑產物及華僑人壽此 一個案,綜合性地將各項如政府與華僑的關係、華僑與僑居國的關係、臺灣當時 之政經情況、與投資環境條件等影響投資的變數一一列出,試以呈現此一投資案 當時所代表的意義及對後來的若干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現代漢語介詞「給」是將給予、服務、傳達、替代等對象引進至句中的功能詞,本文透過文獻探討與自行建立的漢日平行語料庫分析探討「給」字的語義和篇章層面的功能,以及針對「給」構成的三種給字句(S1句式:NP1+V+給+NP2 +NP3、S2句式:NP1+V+NP3+給+NP2、S3句式:NP1+給+NP2+V+NP3)進行認知角度的分析,並且由語料庫分析了解對應於漢語「給」的日語形式。 藉由文獻探討得出,「給」字的語義功能是引進「終點格(包括給予對象、服務對象、傳達對象)」和「受惠格(替代對象)」至句中,各句式都對搭配動詞的語義特徵有限制。S1句式表示給予義,可進入此句式的動詞語義有限,S2句式表示給予和傳達, S3句式表示的句義最多,即是給予、服務、傳達和替代四種,搭配動詞的語義限制最少。S1句式的給予義在三種給字句中最清楚,其次為S2句式,S3句式表示的不只是實物給予,是「某事件的給予」。在篇章層面,在S1和S2句式裡,焦點一般都是直接賓語(NP3),S3句式的焦點則除此之外落於「給+間賓(NP2)」後的動詞組或包括「給+間賓(NP2)」的整個謂語部分。 藉由漢日對比語料庫分析得知,漢語「給」的日語相對應形式是以「に(ni)」為主,是標記終點格、目標格、受惠格等各角色的格助詞。另外,漢語三種給字句中,S3句式的句式義相對應日語授受助動詞「てあげる(teageru)」、「てくれる(tekureru)」等形式,S1、S2句式的句式義則只有「給予」,因此不常對應授受助動詞。 最後,筆者解析現行對日華語教材,將對比結果落實至教學排序中,以利於教學者教學和學習者習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漢語重動句(本文稱之為「漢語重動構式」)是指在一個句中重複兩次相同動詞,第一個動詞帶賓語、第二個動詞帶補語的句法形式,例句如:「他看書看累了」。前人多針對重動構式的動詞或補語等句法成份進行研究並提出使用限制,且以動詞或補語類別預測重動構式使用的強制性與選擇性。然而,有鑑於只討論各句法成份並無法全面且系統性地分析重動構式的特點,本文以Goldberg (1995)的「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為理論基礎,分析重動構式的句法形式、意義內容,以及兩者間的對應關係,對漢語重動構式進行完整的探討。 漢語重動構式之句法形式可表示為SV1OV2C,V1=V2,其所對應之意義為「致使」,表達「X藉由W致使Y產生/變成Z」的語義。X、W、Y、Z分別代表四種語義成份:致事(causer)、致使力(force)、役事(causee)及致使結果(result)。本文發現重動構式的語義成分與句法成分間的對應關係為:致使力對應V2;致使結果對應C;致事與役事在句法成份的對應視補語語義指向分成兩種。當補語語義指向動詞,致事對應S,役事對應V1O結構,表達「S藉由V2致使V1O結構產生C」的語義;若補語語義指向主詞,則致事對應V1O結構,役事對應S,表達「V1O結構藉由V2致使S產生C」的語義。 據筆者對中研院漢語平衡語料庫及聯合知識庫中所有重動構式語料的歸納與統計結果顯示,重動構式共有四種表層形式:SVOVC(了)、SVOV得C、SVOV到C、SVOV了C。其中,SVOVC(了)形式在結構及語義的複雜度上最低,且使用頻率最高,為重動構式的原型,其它三種形式則為擴展構式。另外,筆者亦從語料中發現,只要形式上必須有代表持續性(durative)事件類型(event type)的「V1O結構」,且要表達「致使」語義時,就強制使用重動構式,如:「我們讀書讀累了」。 最後,本文藉由使用頻率的統計結果並考量結構與語義的複雜度,將重動構式的教學順序定為:SVOVC (了)→SVOV了C→SVOV得C→SVOV到C,並找出高頻的V1O結構詞彙,如「考試」、「讀書」等,作為教材編寫例句時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現今兩岸三地與海外地區所出版的華語文教材可謂百家爭鳴,各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習者與不同使用目的所設計,然而市面上華語教材所設定的學習者多為成人與學齡兒童,少見針對青少年(adolescent)所設計的華語文教材。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根據參考文獻、教材評析和教師需求調查,歸納12~15歲英語青少年適用的華語教材編寫原則,並設計一套教材範例與課室活動教案,以符合此背景學習者的需求。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採用1)課室觀察:觀摩英國中學華語課堂與外語課堂的授課情形、課程內容實施與教學難點。2)教材內容分析:檢視市面上少兒教材內容,並評析其優缺點。3)教師問卷與訪談調查:調查青少年華語教師如何使用、處理、自編教材,及其授課經驗和班級管理情形,期望根據研究方法所得出之結論,作為編寫教材範例時的參考方針。 根據研究過程總結出青少年華語教材的編寫原則:1)符合青少年的學習大綱與需求;2)採任務教學法和溝通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聽、說、讀、寫比重均衡;3)主題圍繞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形式有趣而不幼稚;4)語言和情境自然、真實,課文和對話符合青少年心態;5)練習編排由單項語言技能訓練到綜合活動,有趣味性,能「抓住學生」;6)「在地化」角度編寫教材,讓青少年學習對待不同文化的態度、尊重與包容;7)教材配套以網際網路、遊戲、影音、電腦、多媒體等為輔助教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Hammerly(1982)將文化劃分為成就文化、信息文化以及行為文化三類。而根據Yu(2009)調查,行為文化佔初級華語教材文化內容比重的83.3%,顯示行為文化在初級華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對於初級華語教材中的行為文化內容研究仍顯不足。有鑑於此,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針對中、台、美、法四地通行的六本初級華語教材為研究材料,以問候及讚美為行為文化代表範例,探討教材中問候語及讚美語語對之內容以及對話關係,旨在了解教材中的華人行為文化內涵及不同教材的特點。 本研究將教材中的問候語依其問候內容分為宣示、稱呼及情境三種,並依其出現形式分為單一型及複合型兩類。研究結果顯示,初級華語教材出現的單一型問候語與複合型問候語分別佔37.8%與62.2%。研究中也發現,教材中某些複合型問候因為將表示陌生的宣示問候語「你好」與表示關係熟悉之姓名暱稱及親屬稱呼結合使用,與華人關係取向中的親疏有別的互動模式相異,可能對外籍學習者的問候語習產生負面影響。 在讚美語部分,本研究依照讚美主題將華語教材的讚美語分為外貌、表現、個性和所有物四類,發現華語教材中的讚美語主要集中在「表現」主題,佔72%,但多數教材缺乏華語母語者最常使用的「外貌」主題。本文亦討論讚美的功能以及讚美回應策略的選用,發現在中國大陸及法國出版的教材傾向使用「拒絕」為讚美回應策略策略,唯有臺灣及美國出版的教材出現目前華語母語者較偏好使用的「接受」策略。 本文最後依據教材比較及歸納結果,提出有關行為文化教學的教材使用建議及編寫建議,以提供後續教材編輯者以及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