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19.17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已婚男性的性別角色態度、婚姻滿意度及父職參與之現況,並探討影響已婚男性父職參與的因素。為達上述研究目標,本研究以台北市 12 個行政區中之國中學生父親 850 名為研究對象,使用「男性性別角色態度量表」、「婚姻滿意度量表」及「父職參與量表」為研究工具,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分析、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結果發現如下: 一、國中學生父親對其自身男性性別角色的看法持較傳統的態度。 二、國中學生父親對其目前的婚姻普遍感到滿意。 三、國中學生父親的父職參與程度大致良好。 四、國中學生父親之教育程度、妻子是否就業不同,在男性性別角色態度上有顯著差異,而家庭社經地位、子女數與男性性別角色態度間有顯著相關。 五、國中學生父親之職業狀況不同,在婚姻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而家庭社經地位與婚姻滿意度間有顯著相關。 六、國中學生父親之教育程度、職業狀況、家庭結構、妻子是否就業不同,在父職參與上有顯著差異,而家庭社經地位與父職參與間有顯著相關。 七、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結構、男性性別角色之追求剛強態度、男性性別角色之忌諱女性化態度、婚姻滿意度,此五個變項對國中學生父親的父職參與有顯著解釋力。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已婚男性、家庭生活教育相關單位、社會環境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老年人的個人背景變項、代間關係與長期照護服務體系使用態度三者之關係,以量化研究之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依據理論與文獻探討,本研究以「規範連帶」和「功能連帶」來探討代間關係;並將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區分為「居家式照護」、「社區式照護」、「機構式照護」三大類型。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抽取55歲以上參與台北縣松年大學和台北市長青學苑之中老年人,且育有成年子女,共計取得有效樣本數471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多元迴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受試之中老年人的平均年齡約67歲,教育程度偏高,多為高中職及以上;以與子女、配偶同住居多,僅與配偶同住者次之;而老人經濟主要來源,則以仰賴本人/配偶退休金為主。 二、對於「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期待」主要以情感面和保持聯繫為主;而對於傳統之「婚後與子女同住」觀念,已較不期待。此外,中老年人有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低、無配偶、與子女同住、經濟來源為子女供給者,其規範連帶較高。 三、與成年子女間存在相互協助之互惠關係,且以情感性支持多於工具性支持。此外,中老年人子女數愈多、與子女同住、經濟來源為子女供給、自覺經濟狀況較佳者,其功能連帶較高。 四、對於日間托老、居家護理和居家服務之使用態度最高,對於安養機構之使用態度最低。 五、教育程度愈高、自覺健康狀況愈差、規範連帶愈低之中老年人,對於居家式照護之使用態度愈高;年齡愈小、自覺健康狀況愈差、規範連帶愈低、功能連帶愈高之中老年人,對於社區式照護之使用態度愈高;年齡愈小、自覺健康狀況愈差、規範連帶愈低之中老年人,對於機構式照護之使用態度愈高。 六、受試之中老年人之教育程度愈高、會透過規範連帶愈低,而使其對於居家式照護、社區式照護、機構式照護之使用態度愈高;有偶者、會透過規範連帶愈低,而使其對於機構式照護之使用態度愈高。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分別針對中老年人與成年子女、辦理老人教育內容、推動社會福利工作、未來研究四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幼稚園課程標準,首次頒佈於民國十八年,期間歷經民國二十五年、民國四十二年、民國六十四年及民國七十六年之修訂。然而,對於歷次修訂的過程僅簡短見於《幼稚園課程標準》一書中「附錄」中的修訂沿革,至於影響課程標準修訂甚鉅的當代社會背景、教育思潮對修訂影響、參與修訂的人員及發生的人事物及其之間的交互作用,缺乏說明。為此,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訪問當年參與課程標準修訂之耆老,建構民國76年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的歷程。 本研究即以1965年作為時代探討的起點。當時政治上仍屬於戒嚴時期,經濟建設的成績斐然。然隨著經濟的成長,為了建設並發展我國經濟,教育政策也以發展國民教育、科學教育及職業教育為主,在經濟的發展下,職業婦女增加,造成幼兒進入幼稚園就讀的需要。值此時代背景之下,幼教領域學術的專業正在建立,幼稚園數量大幅成長;然多屬揠苗助長的課程與教學。 本研究發現影響76年幼稚園課程標準修訂的鉅觀因素,包括(1)政治上科學教育的政策,促使76年版本課程標準加入科學教育實驗的結果;(2)教育上幼教學門理論正值建立時期,委員立基於「統整」概念,強調單元教學的重要性及遊戲領域等內容修訂上的細節問題,而並未重新思考我國課程標準的方向及哲學問題。至於影響微觀因素部分,即「由誰經由何種權力的較勁方式決定最有價值的內容」。本研究發現,當時教育部因國教司司長以其政治上的威權及其具有的權力,選擇修訂委員並融入科學教育的實驗結果;而國教司司長在選擇修訂委員的考量上,也運用其私人的關係網絡,成為私下運用的力量;委員之間,受限於師生的倫理及幼教領域專業的獨佔與排他性,在發言及撰寫的權力上並不對等。因此之故,民國76年課程標準的修訂,主要的權力掌握於教育部、某些元老派委員及執筆者的手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肥胖兒童的減重動機,並探討肥胖兒童的體型意識。以台北縣曾參與國小體重控制班之10-11歲肥胖兒童為對象,選取1所國小,男、女學童各5名,共計10名。採質性研究取向,以焦點團體訪談及一對一深度訪談的方式,藉由他們的經驗分享,瞭解其減重動機、對自己身體外表的看法以及相關因素。研究分析發現,減重動機方面,學童由於父母親對於孩子體型的關注,老師、親戚朋友與他人的言語批評,想要穿漂亮的衣服,加深對「肥胖」的負面評價,而有減重的意願;在參加減重班期間亦由於老師與家人的持續鼓勵與關注,加深他們的減重動機;而原先沒有減重意願的學童,可能受到課程的吸引而想要減重;課程結束後,部分學童則因時間上的限制與失去團體約束力而消弱了減重行為。兒童減重動機的影響因素包含了健康因素的考量、擁有好看的外表、家人與他人對體重的關注。體型意識方面,大多數學童對於身高、體重均不滿意,而身體不滿意的部位則有臉部、胸部、手臂、肚子、腿部、牙齒等。影響肥胖兒童體型意識之因素為個人(生長發育、期望體型);家庭(父母與手足);社會(同儕、體型受嘲笑經驗、崇拜偶像身材)。未來若舉辦體重控制班,可採全校性宣導,多方照顧到過輕與過重學生,能夠在維護學童生理健康的同時,亦能關心他們的心理感受,且承辦人員必須參與執行前的研習活動,更能達成體重控制的目的。在體型意識的宣導方面,應針對老師、家長與學生三管齊下,透過座談會或研習營的方式,使老師正確的健康體位概念,進而幫助學生與家長,將健康體型意識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嬰兒能夠健康的成長,除先天遺傳上的差異外,適當的餵養方式及均衡的營養攝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前瞻性的研究設計,藉由收集嬰兒出生至一歲間飲食營養和生長發展狀況之相關資料,進一步探討各種相關因素間的關係。資料收集時間為民國92年2月至民國93年7月,以面對面及電話訪談的方式追蹤民國91年於台北市立婦幼醫院招募之孕婦(民91世代)的出生子女每個月的飲食、生長、發展狀況及疾病等資料。研究工具包含嬰兒每月飲食健康問卷、嬰兒每月飲食頻率問卷、嬰兒健康狀況問卷以及追蹤過程登記表。招募之初有151位孕婦參加,產後退出21位,共130個初生嬰兒參加研究,追蹤一年後共有122個嬰兒完成所有問卷(完成率為94%)。資料的統計分析利用統計軟體SPSS11.0及STATA8.0版進行,分析方法包含: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平均值與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廣義估計公式、淨相關及斯皮爾曼等級相關。 研究結果發現,嬰兒的平均體重由出生時的3172.3±423.1公克增加到9693.1±1054.1公克,平均身長由出生時的49.2±2.0公分增加到75.9±3.3公分,平均頭圍由出生時的34.0±2.4公分增加到45.9±1.7公分,且男嬰的體型皆顯著大於女嬰(p<0.05)。在哺餵方式上,有18%的嬰兒在12個月內完全以母乳哺餵,另有12%的嬰兒在12個月內完全以配方奶粉哺餵,嬰兒的主要照顧者以母親居多,其次為祖母。在副食品的添加上,有45%的嬰兒在第4個月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添加種類以米、麥粉和果汁最早,大部分嬰兒(76%)嬰兒在第6個月大時開始以固體食物(solid food)取代奶類為一次正餐,接近四分之一的嬰兒(23%)的嬰兒在一歲時一天吃到3次以上的固體正餐,而有5%的嬰兒到一歲時尚未以固體食物取代奶類為正餐,顯示一歲嬰兒的飲食仍然以奶類為主,嬰兒哺餵方式的衛生教育仍需再加強。在營養素的分析上,由於缺乏母乳定量資料,故嬰兒整日飲食分析以餵食配方奶的嬰兒為主,利用24小時飲食回憶法得到餵食配方奶的嬰兒整年的熱量攝取由第一個月的629大卡增加到891大卡,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取百分比隨著月齡的增加而增加(44%至58%,9%至13%),脂肪的攝取百分比則隨著月齡的增加而下降(48%至29%),嬰兒每個月每公斤體重的熱量和其他營養素的攝取(除了膽鹼)皆高於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的建議值。在副食品的營養攝取方面,嬰兒由副食品得到的熱量及三大營養素攝取量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熱量由87大卡增加至392大卡,蛋白質由2公克增加至14公克,脂肪由0.4公克增加至5公克,碳水化合物則由19公克增加至72公克。分析與嬰兒生長有關之因素後發現:家庭背景因素與嬰兒生長的相關性不大,嬰兒整年的體重與母親未懷孕前體重有較多顯著正相關(p<0.05),整年的身長與父母親身高及母親未懷孕前體重有較大的相關性;在雙變項的分析中,以配方奶哺餵之嬰兒在第3個月時有較多的營養素的攝取和一歲時的體重呈正相關(p<0.05),而第9個月則有較多由副食品得到的營養素和一歲時的頭圍呈顯著正相關(p<0.05)。在健康表現方面,哺餵母乳時間的長短和嬰兒一歲內的總生病頻率呈顯著負相關(r=-0.18,p<0.05)。另外,以多元迴歸分析法分析與嬰兒一歲時生長狀況有關之因素後發現,除了性別的影響外,嬰兒一歲時體重和母親體重呈正相關(p<0.05);一歲時身長和父親身長呈顯著正相關(p<0.05);一歲時頭圍則與嬰兒第9個月由副食品獲得的植物性蛋白質呈顯著正相關(p<0.05),多元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除了頭圍以外,預測嬰兒一歲時生長狀況的因素當中,非飲食因素的預測力較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為探討臺北縣市大學生優酪乳之消費行為、影響優酪乳飲用之因素、與不同變項間之差異,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調查。在臺北縣市共十八所公私立大學中,針對大一至大四的學生,以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優酪乳消費行為的調查,共發出900份問卷,回收有效卷785份。研究之重要發現如下: 大學生的BMI、如廁頻率、消費考慮因素重視度對於優酪乳飲用動機有顯著影響。其中除了BMI呈現負相關之外,如廁頻率與消費考慮因素重視度皆有正向的影響。飲用動機影響消費考慮因素重視度、家庭月收入與飲用動機對於優酪乳飲用頻率亦影響。 女生的飲用動機與消費考慮因素重視度皆比男生高,而且曾修過營養生化相關課程者之營養保健認知會高於未修過者。社會科學與醫農類組學生在營養保健、好喝助消化兩個動機構面上明顯高於理工類組的學生,理工類組的學生則是在充饑解渴的動機因素上高於醫農類組。在消費考慮因素各構面也是社會科學與醫農類組高於理工類組,社會科學類組學生在行銷策略的重視程度上又明顯高於醫農類組的學生,尤以曾修過課程的學生其健康動機與考慮因素的重視程度也都高於未修過者。住處有冰箱的學生對於營養保健、好喝助消化兩個動機構面上明顯高於沒有冰箱的學生,且在考慮菌種與菌數及產品屬性時也比沒有冰箱的學生來得重視。在飲用頻率上,曾修營養生化課的學生高於未修課者。學生在消費行為各變項上對於飲用動機、消費考慮因素重視度都會因為消費行為的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關鍵字:消費行為、優酪乳、飲食消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為了面對國際的觀光趨勢與促進台灣觀光業的發展,交通部觀光局於2002年擬定「觀光客倍增計畫」,除了深耕日本、香港、東南亞及美國等既有主要目標市場,也積極推動大陸人士來台觀光,顯示政府對大陸市場亦相當重視。本研究就大陸與日本來台旅客為主軸,探討不同人格特質與旅遊動機之來台旅客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為「便利性抽樣」,共發放6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477份,並以敘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皮爾遜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旅遊動機方面,大陸及日本旅客來台旅遊的主要推力動機因素為「體驗不同的生活型態」;而「參觀文化及歷史勝地」則是他們來台旅遊的主要拉力動機因素,且研究結果亦發現不同國籍、性別、年齡及職業之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之旅遊動機具有顯著差異。在旅遊滿意度方面,大陸及日本旅客在「導遊服務態度」、「導遊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導遊導覽解說水準」等三項都呈現較高的滿意度,有70%以上的旅客皆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且研究結果亦發現不同國籍、年齡及職業之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之旅遊滿意度亦具有顯著差異。 此外,研究結果也發現來台花費與旅遊經驗兩變項與「語言溝通」、「住宿服務」、「交通運輸」、「海邊沙灘」、「導遊」、「清潔及衛生」、「價格」等旅遊滿意度之間具有顯著相關。且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之人格特質各因素與「增進人際關係」、「追求聲望」、「尋求知識」、「放鬆/刺激」、「運動/冒險」等旅遊推力動機之間皆具有顯著相關;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之人格特質各因素與「娛樂/消費」、「旅遊品質」、「風景/天然資源」、「高科技形象」等旅遊拉力動機之間亦具有顯著相關。另外,研究結果亦發現,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之人格特質各因素與「語言溝通」、「住宿服務」、「交通運輸」、「旅行社」、「海邊沙灘」、「導遊」、「清潔及衛生」、「人員態度」、「餐廳及購物場所」、「娛樂及設施」、「價格」等旅遊滿意度之間皆具有顯著相關。且大陸及日本來台旅客之旅遊動機與旅遊滿意度,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間亦具有顯著相關。 本研究結果期望能提供政府相關單位及觀光旅遊相關業者在規劃大陸及日本旅客來台觀光推廣策略上之參考,同時也讓大眾更暸解大陸及日本旅客來台之旅遊相關行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國內現行的幼教師資培育的管道有: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大學院校之幼教學程及學士後學分班三種。儘管已有許多幼教師資生及幼教實習老師議題的相關研究,但卻少有研究同時聚焦於此三種師培管道的師資生。本研究想深入探討:不同師資培育機構的師資生在成為一位幼教老師的歷程中,除本身的差異性外,他們有哪些轉變?經歷了哪些的挑戰與困境,而他們是如何調適的?影響他們成為幼教老師的因素有哪些?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取向,以深入訪談、觀察等方式,深入瞭解三位分屬不同師資培育機構之研究參與者在學的最後一年到實習這段時間的經歷。另外,也收集了參與者在師培過程中的書面報告,及實習的省思日誌,希望能瞭解在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參與者內在思考及觀點的轉變。 一年多來的資料蒐集,研究發現: 1.師資生成為一位幼教老師,會有許多的變與不變。其中改變受實習園所的教學方式、實習輔導老師的影響很大,這乃是影響他們成為幼教老師之重要因素。 2.師資生成為一位幼教老師所遇到的挑戰與困擾,主要是人際關係與教學;調適的方法因人而異,幼教系畢業的師資生是「策略的再界定」;另外兩種師培管道的師資生則為「內在化的調適」。 3.影響師資生成為幼教老師的因素,除了家人的支持、個人特質之外,實習園所的教學方式、幼兒的回饋、在學期間師培課程及實習輔導老師皆有一定的影響力。再者,研究專案中焦點團體的也是支持他們往前走的原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瞭解幼稚園教師進行團體討論的概況,及其於團體討論時的發問情形。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四位國中小附設幼稚園教師及118位幼兒為研究對象,以錄音、錄影與訪談教師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並根據教室錄音及訪談教師之資料以質量並重之方式進行分析。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 團體討論的概況 (一) 團體討論的目的與內容安排:研究對象對於「討論」的目的主要在「引導幼兒進入主題活動或探討與課程有關的話題」,而「分享」的目的主要在「給予幼兒發表與分享想法的機會」;內容的安排大多與教學主題有關。 (二) 團體討論中的談話概況:教師的談話約為幼兒談話的2.13倍,就談話的內容比例而言,以「教師的非問句」所佔比例最高(佔49%),依序為「個別幼兒說」(佔29%)、「教師的問句」(佔19%)、「幼兒齊說」(佔3%)。 二、 教師發問的情形 (一) 發問的頻率:研究對象的發問頻率頗高,平均每分鐘提出5.6個問題,平均每10秒就發問一次。 (二) 發問的對象:整體而言,研究對象較常對個別幼兒發問(佔63%),但研究對象間的差異頗大,四位研究對象中有兩位教師最常發問的對象為「全班幼兒」,而另外兩位教師最常發問的對象為「個別幼兒」。此外,研究對象有「尖峰式發問」的傾向。 (三) 問句的類型:研究對象發問的問句類型以「特指問句」(佔39%)為最多,其次依序為「是非問句」(佔20%)、「正反問句」(佔17%)、「附帶語句」(佔16%)、「其他問句」(佔4%)及「選擇問句」(佔4%)。 (四) 發問的意圖:「引發資訊」的比例佔36%、「形成理解」的比例佔3%、「維持秩序」的比例為6%,皆低於其他研究的發現。「要求反思」之比例為17%,則高於過去研究的發現。「進行確認」類的問題則有37%,教師在此類問句上,多採「疑問式複述幼兒發言」的方式,此類問句略顯封閉和沒有挑戰性。 三、 討論與分享時段的比較 研究對象雖然對「討論」和「分享」有目的與內容上的區分,但僅在「個別幼兒說」和發問意圖為「引發資訊」的句數上達到顯著差異(皆為分享大於討論),其他皆無顯著差異存在,其可能是因為研究對象在進行「討論」及「分享」的方式或口語互動的模式上並無太大差異所致。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對未來研究及幼稚園教師提出相關之建議。 關鍵字:團體討論、教師發問、分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大班幼兒對學校的態度,及幼教機構品質、幼兒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與幼兒對學校態度之相關。本研究隨機選取台北市9班私立立案幼稚園大班、113名幼稚園大班為研究對象,以半結構訪談、觀察法和問卷法進行。研究工具包括Harms、Clifford和Cryer(1998)編訂的「幼兒園環境量表修訂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Revised Edition,簡稱ECERS-R)、「幼兒對學校態度量表」及「父母管教方式問卷」。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幼兒普遍對學校持正向的態度。 二、 幼兒對「自主性活動」與「人際互動」的態度最為正向;幼兒對「學業性活動」和「團體活動」的態度差異性較大。 三、 高品質幼教機構的幼兒對「學業性活動」和「人際互動」的態度顯著優於低品質幼教機構的幼兒;高品質幼教機構的幼兒對「例行性活動」與對「學校整體」的態度顯著優於中、低品質幼教機構的幼兒。 四、 父母採「寬鬆放任」管教方式的幼兒對「學業性活動」、「團體活動」的態度優於父母採「專制權威」管教方式的幼兒。 五、 幼兒性別與幼教機構品質對幼兒「自主性活動」態度有交互影響作用。在中品質的幼教機構中,女生對自主性活動的態度顯著優於男生;而男生在高品質幼教機構中對自主性活動的態度顯著優於中品質和低品質的幼兒。 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