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6.27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學生文化常被視為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學生的想法與教育工作者不同時,教育就很難成功,國內近幾年來雖有許多學生文化的研究,卻鮮少以高中學生作為探究對象,特別是高中女學生。基於此,本研究主要在探究高中女學生文化,特別著重於高中女學生的課業生活面向。 文化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在定義上的廣狹將會使文化研究有所不同,而在1961年一批從事醫學院學生文化研究的學者們(Becker、Geer、Hughes和Strauss),將文化視為是學生們所共享的「觀點」,本研究將承此看法,探究高中女學生們所共享的觀點。 本研究採取民族誌方法,選擇一所公立的女子高級中學(化名為中間女子高中)的一個文組班級與一個理組班級,共兩個班級,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參與觀察,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以觀察和多次的訪談方式,收集以課業生活方面為主的高中女學生文化的相關資料,再分析整理資料,並進一步詮釋與討論。透過田野研究的過程,瞭解高中女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以及她們對自己和對課業生活的觀點。就課業生活方面而言,高中女學生文化的內容可以歸納出四個部分,分別是女學生的學校觀、課程觀、組別觀以及未來觀,就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歸納出以下的結論: 一、高中女學生文化是順應學校的文化。 二、高中女學生的課業生活反映出了傳統的性別觀念。 三、學校維持並強化了高中女學生的傳統性別觀念。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者個人的反思,並且依據研究過程中曾遭遇到的困難和限制,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作為教育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旨在闡明尼采與莊子的壯美觀,並且藉此針對台灣美感教育的困境,嘗試提出「壯美教育」的相關論述,以作為一種超越之道。首先,回溯台灣美育政策的歷史發展,指出教育界長期忽略美育問題,並缺乏美學素養與理論思維的事實。其次,根據尼采與莊子的美學視野,重新建立一種新的「壯美觀」,可以清楚說明壯美這種感受,其實涉及生命動力和生命智慧兩項要素。進而,再綜合教育學的相關論述,將壯美教育的內涵,分成自由、體驗與創造等要素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壯美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學生產生壯美感受的生命經驗,並建立壯美觀念的美學素養,同時舉出《四百擊》的欣賞教學,作為具體實施的參考案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在探究教師主體性的相關論述,了解教師主體性和所處結構與文化的辯證關係,透過分析高中歷史課程綱要修定脈絡下的教師看法和接受度,進而瞭解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最後,綜合歷史教育理論、批判教學論述與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的實際過程,分析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中的教師主體性發展與限制,歸納研究發現為結論,提出個人的反省。 為達到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兼採下列三種研究方法:1、理論探究:探討批判教學論述之下的教師主體意涵,對教師主體性進一步的釐清與確立;其次,探究歷史教育的理論,對目前歷史課程綱要改革和爭議提出學理依據。2、文件分析;主要應用在對於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的相關文件上,針對研究報告、報紙新聞評論等文件進行分析與整理。3、訪談:蒐集台北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四個地區,十位教師對於歷史課程綱要改革與爭議的看法,以及因應措施等相關意見。 由九五歷史課程綱要改革研究可發現,教師的主體性是和所處的結構、文化相互依存的,目前的歷史課程綱要改革限制了教師主體發展的空間,國家層級上位者並沒有給予教師一個發聲的管道,教師的主體展現只限於教室層級,在國家課程的決策層級往往發揮不了影響力;其次,教師教室層級中的主體性已能作到批判意識的覺醒、壓迫教育的覺知等發展,但教師的主體性發展仍受限於教師所處的社會結構、文化脈絡,包括了傳統升學風氣固著、考試壓力興盛、授課時數壓縮、和政治干涉歷史教育等限制影響,教師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仍會受限於台灣特殊文化脈絡下的現實問題。 最後提出建議在課程綱要落實層級如下:1、歷史課程綱要改革應開放教師發聲空間;2、提供教師進修管道與機會;3、歷史課程綱要改革應重視結構因素;而在未來研究的建議分別為以下二點:1、探究歷史課程對學生認知的影響;2、探究大眾媒體在課綱爭議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鍵字:批判教育學、教師主體性、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歷史教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過去國內有關性別角色的研究,往往從父權運作的角度切入,鮮有從「階級文化」的觀點去瞭解個體的性別身分認同及其所從事的相關性別活動。然而,綜覽過去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可發現,不同的階級文化會建構出不同的性別符碼(gender codes),不同階級學生所建構出來的性別世界確實存有差異。倘若學生在學校中的人際互動、行為表現的確反映出濃厚的階級殊異性,那麼這些學生的家庭經驗與家中進行的相關活動,是否與他們在學校中所展現的行為有著高度的吻合與承接關係?亦即,學生在家庭中所知覺到種種經驗、與家庭成員間所進行的互動模式等等,是否就存有階級上的差異,並因此影響孩子本身在性別定義、性別互動,甚至性別關係上的展現,這些正是本研究所欲探究的。因此,本研究乃以「家庭階級背景對青少年性別角色觀的影響」為題,進行深入探究。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不同階級青少年的性別角色觀。 二、瞭解不同階級父母親的性別角色觀,以及家中的互動模式與性別關係。 三、探討上述家庭因素與青少年性別角色觀及其行為表現的呼應程度。 經由以上發現歸納出結論,並提出建議。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為主,輔以調查單的實施,研究對象分別為代表勞工與中上階級的22名國中學生。就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成以下結論: 壹、中上階級青少年的性別角色觀較勞工階級青少年為多元彈性。 一、中上階級青少年在性別特質的界定上較為多元,勞工階級較為刻板。 二、中上階級青少年在性別分工上較為彈性,勞工階級較為僵化。 三、中上階級青少年較尊重個別差異,勞工階級則常存有不容跨越的性別界線。 四、中上階級青少年在性別互動上較為尊重、互助,勞工階級較為粗暴、對立。 貳、中上階級雙親在性別角色觀上較為一視同仁、開明平權,勞工階級則強調男女有別、各守其份。 參、中上階級家庭中的性別互動較為緊密且具支持性,勞工階級則較疏離且各行其是。 肆、中上階級家庭中的性別關係較為民主包容,勞工階級則展現出男性父權的專斷。 最後,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備供參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敘事探究取徑,敘說五位國中初任教師之教學實踐故事,並看見五個不同的初任教師圖像。此外,由故事中重新理解初任教師面臨之挑戰,以及亟需跨越的鴻溝。 透過初任教師圖像敘說與回看生命經驗的三度探究空間歷程,看見五位初任教師的圖像,分別為:看不清戰場的小辣椒、徜徉競爭大海的小丑魚、人事困境中的能量天使、夾縫中求生存的菜鳥教師,以及封閉校園中的極道鮮師。 交會五位初任教師的故事敘說與詮釋後,看見初任教師共同面臨來自教學場域的挑戰,如人事互動下的和諧與衝突、競爭氛圍下的升學掛帥與排名爭奪,存在於校園中的權威文化,掌控學生也規訓教師。此外,尚有因為性別差異而產生互動上的挑戰、初任教師生涯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也會面臨不同的困境與挑戰。 在挑戰面向下,隱含著初任教師需要跨越的鴻溝:跨越理論與實踐的落差,重新探究教師知識;跨越師生文化差異,重新經營師生關係;跨越競爭氛圍,重新看待學習本質;跨越教師合模面具,看見教師角色的多元面向,也不再只是單純地追尋心中的「楷模教師」圖像,而是型塑屬於自己的「教師圖像」。而在鴻溝底下最深層的挑戰,其實是初任教師必須不斷與體制、結構進行理念的拉扯,也需要卸下面具,看清自己教師身分的轉換,形塑自我的教師角色認同。  在研究終曲,重新理解故事與詮釋後,給予適切建議:初任教師可建立交流的社群、建立協助初任教師成長機制,初任教師也應發展自我支持與真實面對場域,才能在教師生涯上穩健地行走。此外,也透過對於研究的再探究,進行重要的省思歷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齊克果的絕望概念及其教育蘊義。齊克果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其思想主要源自於對其時代的批評,不滿黑格爾哲學體系對人性的化約、基督教信仰形式化、以及社會大眾精神淪喪的現象,齊克果認為這些都是造成個體存在危機的主因,並延伸強調成為「自覺個體」的重要性。透過存在辯證法,以及對人的存在處境、階段與樣態的探討,齊克果認為造成人類精神之死的問題在於—「絕望」,絕望來自於人自身,由於人自身身為綜合體的特質,使得人一生都在致力調和兩種對立因素的過程中,當人無法適切調和兩者以成為真正自我時,「絕望」就會產生。具備正確的自我意識與絕望意識乃超脫絕望的第一步,但要能真正超越絕望,就需要藉助上帝之力。齊克果主張信仰能助人脫離絕望,因此,他關切人無法信仰的「罪」,經由基督教的觀點,來解決人類無法信仰的問題,進而進入上帝的領域之中,以解決存在的絕望困境。 透過齊克果對人類成為「自覺個體」的重視,以及如何以信仰超脫人類存在困境的探討,在教育上,讓我們重新檢視教育主體—教師與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有助師生在自我認識與成長上,開創更廣闊的生命格局與教育願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人類之瘋狂、破壞與殘忍久為待解問題,對於破壞性之研究又常因不同學科取徑而陷入天性論與教養論、先天論與後天論、本能論與環境論之二元對立論辯。本研究採佛洛姆之觀點,針對人類破壞性問題,首先檢討天性論與環境論之典範缺陷,繼而引用「社會生物學」方法進行剖析,指明人類之破壞性可區分為基於本能、利於生存、合乎人道的「良性侵犯」,以及出自病態邪惡的「惡性侵犯」,後者才是真正引發人類生存危機的問題所在。人性的發展可能朝向熱愛生命、情感健全與獨立自主的「成長徵候群」,亦可能淪落痛恨生命、熱中死亡、自我倒退與盲從依賴的「衰滅徵候群」;佛洛姆析論當代社會之病態典型為虐待症、戀屍癖、自戀狂、與亂倫結四者,而精神病疫的原因不僅在於個人性靈失調,壓迫社會與偏差文化都將影響人類性格結構,利己心態、享樂主義與利用剝削將助長人類之市場性格,而異化之性格又將加深負面之社會文化。欲改善人類病態之毀滅性問題,本研究提出則以析論教育情境之破壞性成素,改善暴戾文化與病態類型之教師角色為務,進而建構健全完整富意義之教育措施,從而將教育與整體社會導向「成長徵候群」之理想境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形成中相關影響因素,並綜論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之主要基調,及對大學「學術自主」之主張。再者,從「師資聘任」、「課程規劃」、「四六事件」、「台大醫院改制」、「對學生之生活互動、要求」及「保障台籍師生出國留學之理念與作為」等。從中分析傅斯年於治理台大中高等教育思想之轉變,甚至是理念與現實的落差;其中蘊藏的權力糾葛,以及對台灣大學轉型發展之影響,並進一步評價之。本研究結論主要為以下數端: 一、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係從早期於1920年留學英德之經驗,廣泛地吸收現代知識,到出掌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及出任北大代理校長的動態形成歷程。經過相關實務工作試煉,逐步修正他心中理想大學的藍圖。 二、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之基調-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雙重奏 傅斯年整體的教育思想基調不脫「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兩者的交互作用。民族主義的基調反映在「反日」、「反共」的立場上,因此與國民黨保持一定的良好關係,於治理台大期間傾向「去日本化」策略。 自由主義的基調使傅斯年整體教育思想中,重視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如:教科書多元化、反對中小學讀經運動等教育自由化之主張。並展現在維護台大的學術自主、學生運動的包容上。 三、傅斯年治理台大的「變」與「不變」-進出理想與現實 (一)出掌台大階段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的幾個轉向: 1.現實結構的限制:從早期欣賞「講座制」到走向「學分制」。2.身份與理念之異處:從「參與學生運動」到「處理學生運動」。3.重視大學與社會輿論之關係。4.肯定師範教育的「功能性」價值。5.提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觀念。 (二)傅斯年高等教育思想的一貫主張:傅斯年一貫堅持大學的「學術自由」、堅持「對學生的愛護」。 四、傅斯年對戰後台大轉型發展之幾項重要影響與評價 傅斯年於無形的精神遺產以及有形的制度奠基,皆對台大產生重大的影響,並與哈佛大學校長J.B.Conant、北大校長蔡元培大學理念有融通之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道德教育的主旨在「教人做好人」,是教育最基本的內涵;《周易》為群經之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在當前社會道德價值紛雜,人們邁向幸福之途也因之失據之際,研究者認為德育必須重新強調,以濟時代失德之窮。《周易》蘊含深遠的道德義理和行為準據,故若能從《周易》的義理中析釐出道德的知識論、價值論與形上學的理路,將有助於對道德教育的實施,建立具一定程度的理論基礎和行為準則,藉以維護社會道德和個人美好生活。 有鑑於此,本論文將運用詮釋、歸納與批判等方法,先梳理《周易》道德哲學之架構,並據此發展其於當代德育之意涵。故研究者在第二至四章中,先論述「太極」所生之「乾陽坤陰」兩元素相互融合以化生萬物之源源不絕的動態歷程觀,這不僅為《周易》道德思想之形上根據,更體現「生生仁德」之道德法則的依據!此動態道德觀的法則就是「時中」。《周易》也基於時中的規準,指出德行必須透過「窮究天理」、「發揮仁性」,以達「仁禮義智」之參天化育、和諧共榮的至高境界。 在釐清與建構《周易》道德思想後,本論文五、六章探討其德育蘊義。研究者發現,《周易》培養人之「道德創生」,即為兼顧成就自我與化育萬物生命的旨趣。此旨趣則端賴人類對宇宙天道之變化的體察。質言之,人類需依循規範、自我反省,以養成好習慣和「逆覺體證」仁性,期能達成自主性自律德行。一言以蔽之,《周易》強調之「行仁」、「善補過」,均指出「知行合一」的道德精神。此亦為本論文在論述《周易》的道德哲學觀點後,析釐出道德教育需要發揮自主性自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並做到知行合一,方是提升道德教育的根本。 關鍵詞:周易、批判性思考、道德教育、道德創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使用凱利庫存方格技術探討國民中學國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信念,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當前國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信念及其形成因素,同時透過建構主義的觀點,綜合分析目前作文教學信念與建構主義教學觀的異同。   在著手探討六位國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信念後,主要發現如下: 一、六位教師的作文教學信念內涵:一般作文教學信念可呈現五大面向,即(一)平時能力的儲備、(二)學生情感的激發、(三)教學活動的進行、(四)教師能力的提昇,及(五)教師內蘊的涵養等。其符合作文教學歷程所必須具備的三項基本要素:學生、教師與教學活動。 二、六位教師的作文教學信念形成因素:主要有六項,即:(一)教師個人的特質:包括教師的個人經歷和人格特質;(二)養成教育的薰陶:包括自我惕勵、文學涵養,以及專門與專業的教育;(三)在職進修的精進:包括進修學習與活動參與;(四)教學現場的回饋:包括教師與學生兩大面向的需求和特質表現;(五)社區家長的風氣:包括家長特質和學區特質的影響;(六)行政政策的規範:包括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各項制度的規範。 三、建構主義教學觀與六位教師作文教學信念:至於在建構主義的教學觀之中,教師的作文教學信念,呈現以下三項特色:(一)作文教學理論的應用、(二)轉換教師角色、(三)規劃寫作歷程。   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針對師資培育、教師的作文教學、政策、行政與一般寫作觀念以及後續欲探討作文教學信念相關議題的研究者提出適當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