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96.217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在教育系統中,每個學校都會設定一個時間表,引導各種教學活動的進行,教師與學生通常需要參照時間表行動。學校透過時間框架規範每個師生的作息,雖讓學校穩定有序,也可能限制學生的作為,促使學生運用策略跨越既定的時間框架。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某個特定學校為研究場域,研究者希望能深入理解不同類型學生是否都會被學校時間框架所框限而試圖想跨越,試圖理解該校的時間框架如何?學生如何詮釋此時間框架?學生是否試圖跨越時間框架?以何種策略跨越?為何跨越?這樣的跨越與學生之社會文化背景有何關聯?其研究目的如下: 一、該校的時間框架如何?學生如何詮釋此時間框架? 二、幾位選定的學生,其時間觀點(time perspective)為何?是否試圖跨越時間 框架?以何種策略跨越? 三、這樣的跨越與這幾位學生之社會文化背景有何關聯? 為能厚實描述學生對於學校時間的詮釋,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取徑,選定台北市某所中學描述其時間框架與脈絡,並以該校某個八年級班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八年級上學期隨即進入現場進行實徵資料的蒐集,直至九年級上學期結束,透過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文件分析等研究方式,藉此理解學生時間運用的觀念與行動。 本研究透過相關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赤子中學基本時間框架是反覆循環的時間迴圈;身處學校時間框架下學生的學校生活是被框限的,若不遵從可能會遭受懲罰;師生互動下教師對學生的好惡也影響了時間框架的鬆緊。再者,學生選擇是否跨越學校時間框架也與其階級文化、學業成績有關,且學生回應策略與其時間取向亦相互影響。故在「官方」定義的時間,學生對於學校時間的意義實則上有自己的詮釋,引導著學生展現出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受到中華文化儒家及科舉制度的影響,「考試」的角色與功能的重要性,深植於教學現場師生與家長的觀念中。學校與考試雖有客觀的制度性措施,學生卻帶著對考試進行主觀性的詮釋,並發展出不同的意義與行動取向,即形成了「考試觀」。 本研究先梳理與考試有關的教育社會學理論,再以符號互動論的觀點描述班級共同的考試觀及四位個案學生的考試觀。本研究目的為:一、描述選定班級集體學生發展出何種共同的考試觀。二、針對選定的個別學生,分析形塑其考試觀之社會文化脈絡。根據研究目的選定大臺北地區一所國中的一個國三班級為研究場域,資料蒐集的時間為國三上學期10月初至國三下學期6月底離校,以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來探究國中學生的考試觀。 研究發現第一部分將描述班級學生共同的考試觀。考量多重社會文化脈絡下,班級內學生個體觀念與行為仍有差異性,對考試的觀點與回應策略有所不同,第二部分則透過描述四位個案學生個別的考試觀,呈現個體與多重結構力量的拉扯與調適策略。透過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獲致以下的結論: 一、學生將學校考試分成「小考」、「大考」、「期末測驗」和「模擬考」等類別。二、面對考試學生發展出「背」、「理解」、「猜」和「作弊」的行動策略。三、學生的生活節奏與未來生涯被考試所管控。四、學生認為補習是準備考試的雙面刃。五、學生的考試觀在自我與多重結構力量的拉扯中調整與形塑。六、學生的考試觀是其主體性的展現。 研究的啟示從考試之面向討論適性發展與階級再製、人生幸福的想望、個體能動與自在性及考試觀對教師的影響等問題,將作為教學現場與政策制定與調整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於2020年的人口總數呈現負成長,將持續面臨少子女化的衝擊,學校面對學齡人口減少以致於產生校園閒置空間,後續的再利用成為一項複雜且重要的課題。為發揮資源再利用的效益,因此應用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加以探討,首先分析溝通行動理論內涵,並探討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案例,再將溝通行動理論應用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實務。本研究針對延續既有教育機能與創造新價值兩類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案例進行質性研究,蒐集科長、承辦人、現場管理人員及社區代表共計8人對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歷程與成效的看法。 歸納相關資料後,將溝通行動理論歸納為合理性規準、合法性規準、有效性規準,並且於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具有規範引導作用;研究發現在用前評估階段缺乏溝通,對於再利用政策的預期效益與滿意度並無明顯影響;規劃執行階段需要資源整合以營運管理,並暢通溝通管道了解使用者需求;在用後評估階段旨在修正缺失,以提升滿意度與預期效益。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向中央主管行政機關、地方政府、社區與利害關係人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藉以提供未來執行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參考,並充分發揮公有資產之效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1980年代後期,歐美國家相繼採用市場治理來因應高等教育擴充後所產生的教育經費、品質和績效問題,市場治理邏輯主張公開大學資訊讓學生進行明智且知情的選擇,以增進大學提升品質和績效。此外,新治理主張的網絡治理提出資訊公開作為高等教育透明工具,並強調大學資訊應對學生及相關利害關係者公開,以促進績效、決策、理解和支持。OECD指出,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組織一樣,應對外公開治理過程及成果資訊。近期,學術界及行政界倡導證據為本的研究和決策,資訊公開乃是證據本位決策之基礎及關鍵要素。以上不論是市場治理、網絡治理、企業治理以及證據治理,均強調大學資訊公開之重要性,資訊公開漸受高等教育決策者重視並納入政策。近年來,美、英等國家基於高等教育市場消費者選擇之資訊需求,建立高等教育資訊平臺,公開大學資訊提供學生作為校系選擇之參考。臺灣亦於2005年建立制度性之大學評鑑並將評鑑資訊對外公開,並於2015年建立「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 本研究目的為探究政府以資訊公開作為高等教育政策工具之理由、了解推動成效、探究面臨之挑戰以及各界對其之建議。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並以訪談作為資料蒐集方式。研究結果發現:(1)政府採用資訊公開作為高等教育政策工具之理由為高等教育治理及大學自主之需求、高等教育市場機制之需求、大學社會責任所需、促進大學良性競爭、證據本位政策規劃所需以及資訊工具成本較低;(2)對於政府公開大學資訊成效,認為在大學績效課責、爭取外界支持大學以及促進大學良性競爭等具有初步成效,並能促進大學決策與內部管理以及政府決策,但在降低學生和大學間的資訊不對稱成效則較有限;(3)政府推動大學資訊公開面臨資訊正確性、資訊即時性、資訊穩定度、資訊相關性、資訊傳遞及解讀、資訊應用、資訊機敏性以及造成兩極化效應等八個面向八項挑戰;(4)對政府推動大學資訊公開提出資訊品質、資訊內容、資訊傳遞和解讀、加強資訊公開決策過程的外界意見溝通及強化外界監督力量等五個面向之建議。並依據研究結論,對政府推動大學資訊公開提出建議。 關鍵詞:資訊公開、政策工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Immanuel Kant(1724 – 1804)被視為啟蒙時期以來最後一位哲學家,其對於當代的思想銜接與理論彌合,具有無可取代的影響地位,同時,更影響後世諸多思想流派與重要思想家。而Kant美學不僅係美學領域的時代里程碑,其與藝術、文學和道德哲學的連結,更是受到各界的關注與研究。 本研究透過結合理論與實務,以理論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討Kant美學中所論「美是道德的象徵」之意涵,並藉由該觀點連結體制外學習組織―曠野藝類大學的美學課程經驗,進而闡釋美作為道德象徵對教育現場的蘊義及其可能性。通過探討Kant對於審美判斷的觀點,本研究發現「美是道德的象徵」的內涵所建構成的思考圖像:主體先藉由對審美判斷的原則進行反思,再歸納反思之結果並連結美與道德的相似性關係,進而以此反思統合的原則,針對道德具有的原則進行反思。其中,反思的結果可初步歸納為自由與謙遜原則。 而Kant對於美作為道德象徵的圖像可從曠野藝類大學的美學課程中,獲得實踐的機會。進行該美學課程教學的林教師能根據自身的專業背景、生命經歷、美學觀點,反思其對於美學課程的設計、教學與實踐之情形,並視教師的美學立場為教學的道德倫理,以更自由、謙卑和感性的層次,與學生討論互動,從而達到共善、共美、共好的成長過程。 歸納Kant論「美是道德的象徵」意涵以及在曠野藝類大學的實踐經驗,本研究尋繹其中的意義在於實踐者美學式的反思,並能根據反思所獲之自由、謙遜和尊敬等概念,付諸於道德層面的實踐。對於實踐者自身,可作為素養陶養的來源;對於學習者,亦可以潛移默化的薰習,使其看見自身存在的尊嚴與價值。

本文將於2025/11/0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其目的在探究臺灣與印尼、印度(以下簡稱雙印)雙邊論壇教育政策執行之現況、成效、影響因素、其因應策略,以訪談及文件分析蒐集雙印相關研究資料,進行瞭解及分析臺灣與雙印雙邊論壇教育政策執行之現況、成效、影響因素、其因應策略,以達成本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 現階段配合新南政策聚焦雙印為合作對象國家。 二、 臺灣與雙印雙邊論壇之重要成效,為簽署雙邊備忘錄。 三、 政治及文化,為推動臺灣與雙印雙邊論壇之重要影響因素。 四、 臺灣與雙印論壇執行之因應,重點於建立雙邊書面的約定。 五、 臺灣與雙印論壇執行,提高臺灣高等教育在雙印國際教育能見度。 六、 加強臺灣與雙印雙邊論壇,促進雙邊學校與學校的教育交流。

  • 學位論文

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為了提供學生們未來出路的保障,以及因應全球化造就的社會需求,因此實施了雙軌考試制度。也就是說,獨立中學的學生在實施的雙軌制度下,學生除了必須經過馬來西亞政府考試,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之外,還必須參與以華語為媒介語的統一考試(UEC)。 本文之所以想深入探究獨立中學的學生學習文化,主要是因為獨立中學的學生在校內必須同時面對董總與馬來西亞政府的這兩種不同的考試制度之外,其主要面對的困難點不僅僅是在於考試媒介語不相同之外,而是在於獨立中學的主要校內課程內容編排與馬來西亞國民型中學的校內課程完全不相同,導致學生需要在課堂之外的時間進行學習。然而,學生在面對兩種考試的時候,秉持著不一樣的觀點進而去學習,逐漸塑造了屬於他們的學習文化。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了解學生如何詮釋SPM和UEC考試、(二)探究獨立中學學生面對此雙軌考試制度的學習情況與觀點之下而形成的學習文化。 本研究主要利用訪談的方式進行,其研究結果結果發現:(一)學生在家人、同儕與老師互動過程中懵懵懂懂地瞭解SPM與UEC的考試、(二)學生面對SPM發展出以「留在馬來西亞工作、升學」為核心的學習文化、(三)、學生面對UEC發展出以「出國留學」為核心的學習文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李澤厚的美學理論,及其對教育美學的啟示,美育實施的理論方法等。首先,審視十二年國教總綱中所提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綜觀十二年國教課綱下目前美育實施的方向進路。其次,介紹李澤厚的美學理論,其思想主要受到康德、馬克思、黑格爾影響,重要學說包含「自然的人化」、「積澱說」、「美感心理方程式」。再者,李澤厚的美育觀念此採廣義解釋,指人在人生中達成的最高境界,其具體實踐美育的方式,包括塑造永恆的「情感時間」、回歸生活的美育、善用審美方程式的指引、帶領學生認識審美意識與創作方法、掌握「形象思維」的創作規律、培養「形式感」及「敬畏感」的美育過程,以達成美育最高境界「悅志悅神」。最後總結李澤厚的美學觀對教育美學的啟示,包含「教育之美的本質」、「營造教育過程之美」、「教師角色」三部分分述。 總結而言,李澤厚美學理論之貢獻與突破,包含重視「心體」而非「性體」、美學理論探究的重心放在「美的本質」、建構一個「以人為本」為目的的美學觀點、開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標誌地位。李澤厚的美學理論對台灣教育也有諸多啟示,他強調實踐、歷史性、文化脈絡、情本體的教育,應用美感心理方程式建構出美育實施可行方法、提升美育境界以達成全人教育、運用形式感、敬畏感、合度、形象思維、意境在資本主義時代,實施注重人情感本體的教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