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79.70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已婚男性憂鬱症患者在罹患憂鬱症過程中,對他患病原因的理解及面對罹患憂鬱症處境的方式、和他人的關係變化、以及協助從憂鬱症復原的因素能做進一步的瞭解。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者以半結構訪談大綱訪談三名被診斷為罹患憂鬱症(其中一名為重鬱症患者、兩名為低落性情感疾患)的已婚男性做為研究參與者,探究男性對自己在婚姻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的相關經驗描述,之後將十份訪談資料整理為逐字稿,再經由主題分析法詮釋循環的概念進行深入分析,最後得出以下四個共同的主題: 1.「憂鬱症肇因多,積累成病」:研究參與者認為促成自己罹患憂鬱症的原因是多元的,包含家庭、個人、文化對男性的形塑以及累積的壓力等方面的因素。 2.「罹病與求助,皆是挑戰」:對研究參與者來說,病中多重症狀加上對憂鬱症及向精神醫療系統求助的陌生與迴避下,使身心面臨更多不適;在後續就診的經驗中,也因憂鬱症有其不易醫治等特殊性,而對治療與病程均出現焦慮。 3.「家庭互動原不易,病中更逢困頓」:研究參與者和家人關係原本即處於界線模糊、衝突、疏離等不良互動;他們對個人的家庭角色之期許,因病症而無法充分表現時,會帶來更強烈的心理壓力。 4.「內外助力合作,憂鬱症狀漸平息」:由於親友、精神醫療系統等外在助力對研究參與者的協助,以及他們對人我關係的自我調適下,得以逐漸降低憂鬱症對其身心的影響程度。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及政策、學校及社會教育、精神醫療系統與助人專業工作者、已婚男性憂鬱症患者及其親友等方面提出建言。最後則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生涯發展歷程中,研究參與者所經歷的偶發事件及同時性現象的經驗,並進一步瞭解偶發事件和同時性現象對研究參與者生涯發展的影響與生命態度的建構。本研究採取詮釋研究的方法,邀請六位研究參與者分別接受二~三次,各約四.五~八.五小時的正式研究訪談,再進行資料分析,共獲得五十四項偶發事件的經驗,並獲致以下研究發現:一、提出對於偶發事件意義的總體詮釋分析。二、提出對於同時性現象經驗的總體詮釋分析。三、對於偶發事件的本質特性發現包括:1.個人的聯結等共十四種類型的偶發事件。2.正向的與負向的偶發事件同時帶來混雜著正向的與負向的生涯發展影響結果。3.研究參與者對偶發事件的詮釋共有九種類別,包括:生涯不可預測、宇宙力量決定、特定發生前提、機會資源本質、多重意義作用、努力準備承受、學習堅持彈性、絕處逢生深意、長度寬度詮釋等。4.偶發事件的影響結果在改變工作生涯路徑、深化實務工作經驗、改變教育學習的發展、刺激發想未來的生涯安排、增進自我知 識、學習自我調適與轉化、探究人生終極的目標、生涯阻礙等八個層面;以及直接單獨、積累能量、得失難定、相輔相成、加乘作用、連續作用、擴散多方、回頭詮釋等八種影響歷程。5.研究參與者表現出獨特的懷抱未來理想、謙卑自持態度、心無所求態度、終生學習精進、發展工作模式、正向內言鼓舞等回應特徵。最後,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是研究者透過自我敘說方法來探究如何療癒懷孕失落的悲傷,涵蓋一份悲傷地圖和三個不同的旅程。 一、悲傷地圖:研究者整理國內有關懷孕失落的文獻,幫助讀者理解懷孕失落婦女在台灣的社會文化下的悲傷反應、衝擊影響和療癒方法,同時是懷孕失落婦女踏上悲傷療癒旅程的指引。 二、悲傷療癒旅程:研究者回顧五年來經歷懷孕失落後的生命故事,呈現悲傷的歷程與療癒方法。 三、自我敘說之旅:記錄研究者在自我敘說研究的歷程和收穫。 四、自我的奇妙之旅:呈現研究者的「自我」從破碎到整合的轉變歷程,用圖畫輔以簡短的文字來說明。 在研究的終點,研究者領悟了「失落的禮物與悲傷的恩典」。研究者可以平靜接受孩子死亡的事實並和逝去的孩子說再見;與自己和解並修復與他人的關係,進而明白失落的意義是為了教會研究者好好愛自己。研究者在「愛自己」的覺醒後,決定重新學習愛自己,並且在愛自己的實踐中產生新的自我,展開新的人生旅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師生性別」、「教師數學期望」、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生數學成就表現的關係。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者以台中市之國小高年級的783位學生及242位教師為研究對象。以「教師數學期望問卷」與「學生數學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所得的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茲將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分為三大部分,分別說明如下: 一、教師數學期望 1.不同性別、任教年級的教師其數學性別刻板印象的表現上沒有差異。 2.不同年齡層、學歷、教學年資的教師在性別刻板印象表現上有差異。 3.教師對男女學生所抱持的數學期待沒有差異。 二、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表現 1.不同年級、性別的學生在自我概念、成就動機、歸因風格、知覺教師期望的表現上均沒有交互作用存在。 2.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自我概念、內在歸因風格、知覺教師期望的表現上有差異。 3.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自我概念、知覺教師期望的表現上有差異。 三、師生性別的交互作用 1.師生性別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自我概念、成就動機、歸因風格的表現上沒有交互作用存在。 2.師生性別與學生的知覺教師期望表現存有交互作用。 3.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各分量表中的表現(包括:自我概念、成就動機、歸因風格、知覺教師期望)呈現高度相關,其中「外在歸因風格」與其他四個分量表呈負相關,其餘各分量表間均屬於正相關。 4.學生的「自我概念」及「外在歸因風格」能有效預測學生數學成就表現,且預測力達21%。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正向思考、正向情緒與學習動機之關係,採調查研究法,研究樣本為台灣本島地區公立國中的1459名學生,研究工具為「青少年正向思考量表」、「青少年之正向情緒量表」與「青少年學習動機量表」。「青少年正向思考量表」包括「認為正向事件是永久的」、「認為負向事件是短暫的」、「認為正向事件是普遍的」、「認為負向事件是特殊的」、「認為正向事件是內在的」、「認為負向事件是外在的」六個分量表;「青少年之正向情緒量表」包括「愉悅」、「心流」兩個分量表;「青少年學習動機量表」包括「工作價值」、「期望」、「免於測試焦慮的認知干擾」、「免於測試焦慮的情緒化」四個分量表。本研究運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多元迴歸分析,主要研究發現羅列如下: 一、男生在動機之「期望」、「免於測試焦慮的認知干擾」、「免於測試焦慮的情緒化」顯著高於女生,在其餘的變項上則無顯著的性別差異。 二、整體來說,主觀家庭氣氛愈和諧者,其在正向思考、正向情緒和學習動機的得分有越高的傾向,惟正向思考之「認為負向事件是外在的」和動機之「免 於測試焦慮的認知干擾」與「免於測試焦慮的情緒化」例外。 三、整體來說,人際關係愈好者,其在正向思考、正向情緒和學習動機的得分有越高的傾向,惟正向思考之「認為負向事件是外在的」和動機之「免於測試 焦慮的認知干擾」與「免於測試焦慮的情緒化」例外。 四、有信仰宗教者在動機之「工作價值」與「期望」得分顯著高於無宗教信仰者,不過在「免於測試焦慮的認知干擾」與「免於測試焦慮的情緒化」卻顯著較低。在其餘的變項上,兩者則無顯著的組間差異。 五、有嗜好者在正向情緒之「心流」與動機之「期望」得分顯著高於無嗜好者。在其餘的變項上,兩者則無顯著的組間差異。 六、一週進行嗜好活動的時間愈長者,其在正向思考之「認為負向事件是外在的」、正向情緒之「心流」得分顯著高於一週進行嗜好活動的時間愈短者。在其餘的變項上,從事嗜好活動時間大致無顯著差異。 七、正向思考和正向情緒有顯著的典型相關,愈「認為正向事件是永久的」、「認為負向事件是短暫的」、「認為負向事件是特殊的」、「認為正向事件是內在的」,其愈感快樂,也愈能體驗個人能力與任務挑戰相符的專注忘我感。而愈「認為負向事件是短暫的」、「認為負向事件是特殊的」,其愈能體驗個人能力與任務挑戰相符的專注忘我感。 八、「心流」對「工作價值」、「期望」最具預測力;「認為負向事件是短暫的」對「免於測試焦慮的認知干擾」、「免於測試焦慮的情緒化」最具預測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分為二個階段,階段一的研究主要是發展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及訓練用的實務指南講義。階段二的研究目的則是運用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及實務指南講義,實際進行遊戲治療新手的訓練,一方面藉此檢視本訓練模式的可行性和實用性,並驗證整合式遊戲治療模式對兒童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綜合遊戲治療新手在訓練及被督導過程中的學習與運用心得、以及研究者的個人省思,對原先所提出的整合式遊戲治療觀點及訓練模式和實務指南講義內容進行全盤檢視與修訂,使此模式更臻完整、實用。 參與本研究的遊戲治療新手計四位,均未曾正式學習及操作整合式遊戲治療,其中三位曾選修遊戲治療課程或者有接觸及進行非整合式遊戲治療之經驗。這四位遊戲治療新手都是心理諮商研究所三年級以上之研究生。 本研究所提出的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包括六天的工作坊以及十六週的團體督導。每位參與本研究的遊戲治療新手在完成工作坊的訓練後,需要進行:(1)實際與一位兒童進行整合式遊戲治療觀點的遊戲單元,並在徵得家長及兒童的同意下錄影;(2)於遊戲單元結束後需撰寫遊戲單元記錄,並接受研究者之團體督導;(3)每個月訪談兒童的家長一次;(4) 在完成整個訓練方案前、工作坊後、訓練方案進行後,均需填寫整合式遊戲治療自我效能自評表。另外,研究者在訓練方案實施前、工作坊後、以及整個訓練方案完成後,分別對遊戲治療新手進行訪談。 本研究運用現象學取向質性研究方式,進行資料的分析與撰述,並分別請研究參與者對其個人描述文及脈胳圖的部分進行核對與校正,以確定符合其本意。這些資料再經由轉化程序形成整體的重要陳述、意義單元、概念類別、以及敘述經驗的本質等,最後加入研究者的個人觀點,以及與理論的映照之討論分析撰寫本研究報告。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能協助遊戲治療新手增進其兒童遊戲治療專業之自我效能;以及重塑治療者本身客體關係型態。但在限定的期限內,多未能完成整合式遊戲治療觀點所倡議的五階段歷程。 二、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能協助兒童改善困擾行為,在遊戲單元中的心理成長能符應整合式遊戲治療觀點所主張的各治療階段之成長指標。 三、接受整合式遊戲治療的兒童,其重要他人有的因為遊戲治療新手的訪談而產生對兒童教養態度的改變;同時亦顯示,即使部分兒童的重要他人無法改變時,整合式遊戲治療對兒童仍具有療效。 四、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下的團體督導者能成為遊戲治療新手們的自體客體,協助他們更能成為兒童的自體客體。 五、原先提出的整合式遊戲治療觀點中有關治療階段的內容需加以修正,修正後的治療五階段為,(1)建立關係階段;(2)瞹昩共生階段;(3)治療性共生階段;(4)分化階段;(5)個體化階段。 本研究也根據研究結果與文獻進行討論,針對整合式遊戲治療訓練模式往後的應用、發展、及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男性憂鬱的相關因素,進而瞭解性別角色衝突、憂鬱傾向與社會支持的關係。本研究以大專技職院校的男性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立意取樣,回收有效樣本405份。研究工具採用「男性性別角色衝突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及研究者翻譯的「男性憂鬱量表」。資料分析方法為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以及結構方程模式。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性大學生性別角色衝突為中度偏低,社會支持為中度偏高,在憂鬱傾向上則是生氣反應、內在症狀多於消極回應。 二、背景變項部分:(一)有親密伴侶在「性別角色衝突」與「憂鬱傾向」低於無伴侶的受試;(二)有親密伴侶在「社會支持」高於無伴侶的受試;(三)三年級受試的「憂鬱傾向」高於四年級的受試;(四)不同學門受試在「性別角色衝突」、「憂鬱傾向」與「社會支持」皆無顯著差異。 三、結構方程模式:(一)性別角色衝突會直接影響憂鬱傾向;(二)社會支持會直接影響憂鬱傾向;(三)性別角色衝突會透過社會支持間接影響憂鬱傾向。 本研究發現「性別角色衝突」與「社會支持」皆會對憂鬱傾向產生影響,但「社會支持」在性別角色衝突與憂鬱傾向之間具有中介效果,另一方面,男性憂鬱呈現「消極回應」、「生氣反應」的症狀,與男性角色社會化有關。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應用在助人工作、性別教育方面,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編製適用於青少年至成人期的「八向度幽默風格量表」,比較我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族群、性別於幽默風格的差異;探討自尊、人格特質、依附風格與八向度幽默風格的相關性與預測性。研究共計有2905名自國中至七十歲左右的成人參與研究,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多變量二因子變異數分析(MANOVA)、探索式因素分析(EFA)、驗證性因素分析(CFA)、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考驗。所得的結論列述如下: 一、量表編製方面 (一)信效度方面:八個分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81~.88之間;再測信度介於.76~.88之間。驗證性因素分析亦呈現不錯的外在品質與可接受的內在品質。 二、研究結果方面 (一)在不同發展階段與性別方面: 1.男性在弄巧成拙型、自我吹捧型、主動攻擊型和回應攻擊型的幽默風格顯著大於女性。女性在自我調侃型幽默顯著大於男性;2.自我調侃型的幽默風格於青少年晚期發展出來;3.主動攻擊型與弄巧成拙型的幽默風格在青少年全期(國中到大學)並無顯著差異,直至成年期後顯著下降。 (二)在不同性別與族群方面:1.原住民在親和聯繫型、自我提升型的幽默風格,顯著大於漢族;2.原住民在弄巧成拙型、自我貶抑型、自我吹捧型的幽默風格也顯著大於漢族;經控制兩族群之學歷背景後,所得結果完全一致。 (三)與自尊的相關情形:1.親和聯繫型、自我提升型、自我調侃型、回應攻擊型的幽默風格,在四個發展階段均與自尊正相關;2.弄巧成拙型與自我貶抑型的幽默風格,在四個發展階段均與自尊負相關;3.主動攻擊與自我吹捧的幽默在國中、高中、大學與自尊無關,在成人階段與自尊負相關,推測可能受到青少年獨特生理特徵與自我中心觀的影響。 (四)與人格特質的相關與預測:1.五大人格特質與四種正向的幽默風格正相關;2.弄巧成拙型的幽默與所有人格特質負相關、自我吹捧型與嚴謹性負相關3.自我貶抑型幽默則與所有人特質無關;主動攻擊型幽默與外向性、開放性正相關,與友善性、嚴謹性負相關;4.外向性能顯著預測親和聯繫型、自我調侃型與自我吹捧型幽默風格;5.情緒穩定度對弄巧成拙型的幽默有最高的負向預測力;6.開放性對自我提升型、回應攻擊型的幽默有最高的預測力;7.友善性最能負向預測主動攻擊型幽默。 (五)與依附風格的相關與預測:1.親和聯繫型、自我調侃型、自我提升型、回應攻擊型的幽默風格,均與安全依附正相關;2.弄巧成拙型、自我貶抑型、自我吹捧型、主動攻擊型的幽默風格,均與焦慮依附正相關;3.逃避依附與弄巧成拙型幽默有中度正相關;4.安全依附風格,能顯著預測所有正向幽默風格。5.焦慮依附能正向預測所有負向幽默風格。6.四項人際依附風格中,以安全依附和焦慮依附最能預測幽默風格的表現。 上述研究結果,驗證八種幽默風格類型的存在,並可區分出正向與負向的幽默風格。研究亦顯示族群、性別、發展階段的差異,該研究結果能提供未來研究者、教育工作者、族群文化工作者實證資料,作為未來研究探索與教育輔導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民中學導師班級經營人際層面之現況。研究目的為: 一、了解國中導師從事班級經營時,對學生的想法與互動策略。 二、了解國中導師從事班級經營時,對家長、班級科任教師、學校行政的想法與互動策略。 三、了解國中導師從事班級經營時,導師角色定位與自我因應策略。 本研究選取十位不同科別的國中教師,透過訪談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根據文獻探討、研究分析與討論,結論如下: 一、學生層面:受訪教師表示學生兼具正面及負面特質,教師應多關注其正面特質,並採用適當的方法與之互動。互動策略包括:「建立關係」、「了解學生」、「有效溝通」、「建立常規」、「適當管教」。 二、家長層面:受訪教師肯定家長的重要,並認為現在家長形形色色,因此應注意與家長的互動技巧。互動策略方面,教師強調:「親師聯絡」與「親師溝通」兩個概念。 三、班級科任教師層面:受訪教師認為導師與班級科任教師是夥伴關係;互動時,採取「配合協助」及「溝通協調」等策略。 四、學校行政人員層面:受訪教師認為行政是班級經營的支援,導師與行政各司其職照顧學生;互動時強調「不會輕易將學生送行政處理」與「直接溝通、說明需求」。 五、導師自我層面:受訪教師表示導師「工作繁複」、「角色多重」及「導師角色定位因自身的親職經驗而有所改變」。在自我因應策略上,包括「彈性與改變」、「正向詮釋」、「累積經驗」、「身心準備」、「專業成長」、「壓力調適」與「宗教信仰」。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建議,作為國中導師、學校行政單位、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憂鬱情緒」、「自尊」、「揭露預期效益」、「揭露預期風險」、「求助社會污名」、「求助自我污名」等求助內在知覺與「求助態度」之間的關係。並探討 (1)不同性別在各變項之間差異的情形 (2)各變項對「求助態度」分別具有預測力 (3)「自尊」在「憂鬱情緒」與求助內在知覺各變項是否扮演中介角色 (4) 求助內在知覺各變項在「自尊」與「求助態度」是否扮演中介角色 (5)不同性別在「憂鬱情緒」、「自尊」與求助內在知覺各變項對「求助態度」路徑的差異。 以東台灣與北台灣之公私立666位大學生為受測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工具包含自尊量表(SES)、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CES-D)、求助社會污名量表(SSRPH)、求助自我污名量表(SSOSH)、求助態度量表(ATSPPH-SF)與揭露預期量表(DES)等六部份。 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只在「揭露預期風險」、「揭露預期效益」、「求助態度」有顯著差異;在「自尊」、「憂鬱情緒」、「求助社會污名」、「求助自我污名」沒有顯著差異 (2)「憂鬱情緒」、「自尊」、「維持自我信心」、「減低自我感」與「揭露預期效益」對「求助態度」分別具有預測力 (3)「自尊」在「憂鬱情緒」與求助內在知覺的「揭露預期效益」、「揭露預期風險」、「求助自我污名化」扮演中介角色 (4) 求助內在知覺的「揭露預期效益」、「揭露預期風險」、「求助社會污名化」「求助自我污名化」在「自尊」與「求助態度」扮演中介角色 (5) 不同性別在「憂鬱情緒」、「自尊」與求助內在知覺的各變項對「求助態度」的影響路徑不同。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育、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者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