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221.163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成人在完美主義、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便利抽樣,以滾雪球方式邀請422名台灣地區20至60歲成年男女為研究對象,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幾近完美量表中文版」、「雙元孝道信念量表」與「一般健康量表」,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多變項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典型相關之統計方法進行處理。本研究結果如下:   1.在背景變項與完美主義、孝道信念的差異情形上:教育程度與職業社經地位偏低之成人多認為自己的表現成就與標準期待之間有所落差,較重視認同權威性孝道信念。   2.在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的相關上:越高的落差感就越容易出現身體症狀、焦慮與失眠症、社會功能障礙與嚴重憂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越高的高標準與落差感就越容易出現焦慮與失眠症及社會功能障礙之心理健康問題。   3.在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上:越認同相互性孝道信念與越不重視權威性孝道信念,就越少出現嚴重憂鬱症的心理健康問題。   4.在完美主義與孝道信念的關係上:越高之高標準、井井有條與落差感時,即個體的不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越高時,同時也表示越重視相互性孝道信念與權威性孝道信念;越高之高標準、及越低之落差感時,同時也表示越重視相互性孝道信念與越不重視權威性孝道信念。   5.在完美主義、孝道信念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上:越高之落差感與及越不重視相互性孝道信念時,就越容易出現身體症狀、焦慮與失眠症、社會功能障礙與嚴重憂鬱症等心理健康問題;越高之高標準、越認同相互性孝道信念與越不重視權威性孝道信念時,就越容易出現身體症狀、焦慮與失眠症、社會功能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形成結論並提出應用於諮商輔導工作上以及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的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情緒智力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主要目的在於了解不同認知風格類型之國小學童在後設認知能力、情緒智力的差異性,以及探討國小學童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與情緒智力的關連性,並進一步分析國小學童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情緒智力對學習動機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732名分佈於台北市、台北縣、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等地區的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使用「國小學童認知風格量表」、「國小學童後設認知能力量表」、「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量表」、「國小學童學習動機量表」等調查工具。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定、典型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結果分項概述如下: 一、認知風格為「分析型」的學童,其後設認知能力優於「整體型」的學童。 二、認知風格為「分析型」的學童,其情緒智力優於「整體型」的學童。 三、當國小學生之認知風格越傾向「場地獨立型」、「聚斂型」和「沈思型」,其後設認知能力之「目標設定」、「自我監控」、「自我評價」、「自我修正」的表現也越佳。 四、當國小學生之認知風格越傾向「場地獨立型」、「聚斂型」和「沈思型」,其情緒智力之「認識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激勵」、「認識他人的情緒」、「回應他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的處理」的表現也越佳。 五、國小學童之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情緒智力與學習動機的多元相關係數達.755,認知風格、後設認知能力、情緒智力三者對學習動機的表現皆有影響,其中以後設認知能力的相對權重最大。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教學上、輔導工作上與未來研究上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的生活經驗及其適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通勤家庭型態對為人母者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個人需求,以提供政府部門、社會人士、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三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三位研究參與者在通勤家庭中為人母者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夫妻分隔兩地的通勤家庭型態對為人母者的影響如下: 一、多重角色使為人母者感到時間的緊縮,因而調整平日生活的作息。 二、獨自承擔教養責任感到無助與沈重壓力,親職教養引發婚姻衝突,促使為人母者調整夫妻互動與溝通模式。 三、有感於先生缺席對親子關係的影響,調整家庭角色與生活模式,營造家庭的一體感與親密感。 四、為人母者與家人關係有所轉變,家人的支持是重要後盾,但有時也會感到壓力。 五、為人母者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此改變抱持正向肯定。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意識—潛意識—折中」(C-U-C; Consciousness-Unconsciousness-Compromise)模式應用於生涯諮商之當事人變化歷程。研究歷程以一位女性進行生涯諮商,研究方式以諮商的逐字稿為文本,運用敘說研究之「整體—內容」模式進行分析,並探討實踐之反思。 研究結果顯示: 一、當事人之變化歷程:(一)諮商初期,當事人生命中驟然的失落使生涯腳步停滯;經歷失落的復原,讓當事人開始關注個人的生涯,但缺乏自我認同作為生涯運行的樞紐。(二)理性意識探索(Consciousness)階段,客體我Me現身,對自我也產生深一層次的疑惑。(三)潛意識直覺探索(Unconsciousness)階段,正向經驗的回想讓主體我(I)「是(being)」之狀態浮現,當事人有勇氣求職,但也尋求不變的安全感。(四)折中(Compromise)階段,透過生命故事書寫,在「過去—現在」間位移,整合「內在真實—外在現實」的自我。後來,重新歷經生涯決定的過程中,其生涯行動來回於「自我實現」與「安全感」的需求間。(五)結束階段,接納未知的態度與巧合的力量讓當事人的生涯定向。 二、研究者的實踐反思:研究者整合了諮商與研究歷程進行反思,闡述C-U-C模式運用上需注意的重要面向、C-U-C精神對研究者生涯歷程的影響,以及互為主體的敘說研究如何讓諮商研究具有意義性。 最後,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已婚者之關係自我決定、犧牲知覺與婚姻滿意度及個人幸福感之間的關連性、預測力與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並以便利性抽樣,總計回收439份有效問卷。根據問卷調查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分析方法為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迴歸分析和中介迴歸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關係自我決定」分別與「婚姻滿意度」和「個人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與「犧牲知覺」之間則是有顯著負相關。「犧牲知覺」與「婚姻滿意度」和「個人幸福感」之間則有顯著負相關。 二、已婚者「關係自我決定」對「婚姻滿意度」和「個人幸福感」具有顯著正向預測。 三、已婚者「犧牲知覺」對「婚姻滿意度」的預測力顯得薄弱,但是對「個人幸福感」則有顯著的負向預測。 四、已婚者「犧牲頻率」對「婚姻滿意度」和「個人幸福感」的預測力未達顯著水準。 五、已婚者「關係自我決定」對「犧牲知覺」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 六、已婚女性「犧牲知覺」在「關係自我決定」與「婚姻滿意度」之間的中介效果部份成立。 七、已婚者「犧牲知覺」在「關係自我決定」與「個人幸福感」之間的中介效果部份成立。   本研究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婚姻教育與諮商實務工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分析六對夫妻參與「夫妻關係協調工作坊」的助益。工作坊由本土婚姻諮商師設計與帶領,融合本土與西方婚姻諮商概念。研究參與夫妻年齡介於27 至42歲,婚齡0.5至3.5年,學歷學士碩士各半。本研究透過訪談法,以及紮根理論資料分析中的開放與類別編碼程序,進行質性分析。研究結果將夫妻在「工作坊剛結束」與「六週後」兩個時間點回饋對夫妻關係協調的助益,統整歸納為五大主要助益類別,以及十八項次要助益與其中面向。五大主要助益類別如下:(一)覺察了解與接納個人自我;(二)覺察與表達情感性關係自我;(三)了解接納與回應配偶的個人自我;(四)覺察與了解關係互動與衝突因應模式;(五)面對問題進行自我協調或與配偶溝通協調。以及統整出大團體歷程的四大主要助益類別及十二項次要助益,四大主要助益類別如下:(一)自我坦露與團體成員間經驗分享;(二)團體開放分享氣氛與團體領導者態度;(三)成員間人際學習與回饋;(四)團體參照與社會比較效用。在研究結果討論中,研究者比對原先工作坊預設目標,說明各活動及整體工作坊是否有當下、延宕或持續效果。在結論與限制中,研究者依據研究發現的助益,對原來工作坊設計理念「伴侶/夫妻關係協調諮商模式」中的諮商任務,做出回饋、修正以及具體建議,也針對本研究的限制提出說明及對未來研究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頭頸癌患者隨著不同病程階段其身心社會調適的變化情況,以及不同層次影響因素對其調適的初始狀態與後續成長率的影響效果;同時也探究患者處在不同病程階段,其因應方式、健康控制信念與身心社會調適的相關性變化。 本研究乃於北部及南部各一所醫學中心之放射腫瘤科,徵求經診斷為頭頸部惡性腫瘤且自願接受施測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在診斷後、治療中、治療後三個月及治療後六個月進行四次施測,研究受試者共計109人,收得有效問卷共257份。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集體因應風格量表、健康控制信念量表、情緒狀態量表--焦慮與憂鬱分量表,及頭頸癌患者之生物-心理-社會症狀綜合量表。依據本研究問題與假設,本研究主要以描述統計及階層線性模式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頭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變化形式為先升後降的二次方曲線成長形式,亦即生活品質困擾呈現先遞增再遞減的倒U現象;影響診斷後生活品質的因素,在個人間層次的解釋因素包括年齡、癌症診斷與工作狀況,在個人內層次則主要為因應方式;隨著病程階段對於生活品質成長速率具有顯著影響的調節因子為癌症期數。 二、頭頸癌患者心理狀態變化形式為ㄧ次方線型成長形式,亦即心理狀態困擾會隨著時間呈現線性遞減的趨勢;影響診斷後心理狀態的因素,在個人間層次的解釋因素包括年齡、性別、信仰/靈性與工作狀況,在個人內層次的解釋變項則為因應方式,特別是抱持「接受、重構與奮鬥因應」的患者,其診斷後心理狀態調適的影響效果格外明顯;隨著病程階段對於心理狀態成長速率具有顯著影響的調節因子,主要是性別、癌症期數與教育程度。 三、病程階段對於因應方式影響生活品質之調節效果,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病程階段對於逃避否認疏離因應與生活品質的影響關係具有調節效果;病程階段對於尋求家庭支持因應與心理狀態的影響關係具有調節效果;病程階段對於私下情緒出口因應與心理狀態的影響關係,亦具有調節效果。此外,有關病程階段對於健康控制信念與因應方式之調節效果,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病程階段對於機運控制信念與尋求家庭支持因應結果的影響關係具有調節效果。 四、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診斷後持「醫師強有力他人控制信念」,與治療中的「接受、重新架構與奮鬥因應」、「尋求家庭支持因應」與「信仰/靈性因應」具有正相關。在診斷後抱持「內在控制信念」,與治療中的「接受、重新架構與奮鬥因應」與「尋求家庭支持因應」、以及治療後六個月的「尋求家庭支持因應」呈現正相關。在診斷後抱持「機運控制信念」,則與治療中「逃避否認與疏離因應」呈現顯著正相關;並與治療後三個月的「尋求家庭支持因應」、「接受、重新架構與奮鬥因應」、「逃避否認與疏離因應」呈現正相關。此外,頭頸癌患者生活品質對於心理狀態的影響要遠高於反向的關係。 根據研究結果與限制,對於臨床實務應用與心理介入方案,以及未來癌症患者身心社會調適的相關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這是由重度視障準諮商心理師的我,和我在志願服務和實習的五位僱主們共同交織的敘說研究,盼能了解雙方表面互動經驗和背後隱而未說的內在心理運作,擴展彼此雙贏的可能,結論如下: 一、僱主對於重度視障者在機構中擔任諮商工作的評估與考量因素為: 主管的態度與意願、是否具有現實感與彈性、與人相處的關係、面談時的人身安全、行動安全和當事人能否接受等六項指標。 二、僱主對於我擔任諮商工作的晤談經驗與聘用經驗之回溯與內在評估考量過程為: 主動出擊、認清角色和場合、現實的問題解決能力、獨立運作、接納限制且開放表達、容納不同聲音、人際相處的拿捏、敏感度與同理的反應、出乎意料之外和背後家人的支持等十個項目。 三、僱主認為重度視障擔任諮商心理師時,邁向諮商職涯的可能障礙與突破為: 加強自身的裝備、有關專業發展、安全上之顧慮與站在僱主立場考量等四個方向。 四、我走進諮商領域的心路歷程: 因在國中出色表現而趾高氣昂的我,突然的腦瘤完全顛覆了原本的世界,我不停的摸索、探求和重建自己生命的意義,發現唯有敞開傷口,生命的可能性才會發生,藉由專業自信的建立,和對視力限制的轉化,現在的我,學習著順勢而為,隨遇而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非自願失業者的心理健康狀態,以及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其他變項,包含人口背景資料、財務壓力、失業現況、社會支持,並進一步探討各變項對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是否具有預測力。研究範圍以台北市的就業服務站為限,研究樣本共364人,以失業者基本資料表、社會支持量表、基本人格量表做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主要發現:1.非自願失業者有較多的焦慮、人際問題和抑鬱。2.非自願失業者的各項社會支持與心理困擾各向度皆有負相關,且自尊感支持與抑鬱及自貶的負相關最高,且自尊感支持對抑鬱與自貶皆具有預測力。3.非自願失業者的家人支持程度、家庭經濟受影響程度與非自願失業次數對於社會支持具有預測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生活經驗及其因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因應懷孕/生產事件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主觀的個人需求,以提供社會人士、政府部門、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五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歷經懷孕/生產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五位研究參與者在大學修業期間對懷孕/生產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事件對成年女性的影響如下: 一、教育生涯之發展受到阻礙,並使其調整未來之生涯發展目標。 二、由於多重生活角色使女性感到時間分配上之困擾,而被迫調整生活作息 與學習方式。 三、在學習環境中,同儕的態度會影響女性之適應;而同儕成員的改變,使 女性感到壓力並使其調整與同儕的互動模式。 四、與家人的關係轉變,家人提供女性支持但也使其感到壓力。 五、女性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改變賦予正向意義。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字:成年女性、懷孕學生、因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