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37.64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臺灣原住民屬於少數族群且因經濟條件等因素而在社會文化上較為弱勢,而過去有關臺灣原住民的研究較少有原住民優勢特質或能力的研究,近期研究雖發現原住民的幽默有助於原住民的個人適應,但無法確定是否為原住民族群特有,且對於原住民之幽默並未詳細地說明是正向或負向幽默。故本研究將以客觀嚴謹且多面向的觀點來進行幽默風格與族群的系列相關研究,檢證原住民與漢人青少年幽默特質差異,釐清原住民族特有的幽默類型為何,並比較自陳與實際產出幽默風格的差異,再進一步從文化(個人/集體主義)、家庭(父母心理控制)、及個人(人格、執行功能)層次分別來探討其對在族群與幽默風格關聯中的中介效果,最後探討幽默風格如何中介族群與生活適應的關係。本研究以臺灣原住民與漢人國中生為參與者,共抽樣1791位學生,其中原住民學生491位,漢人學生1300位。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結果發現,不論自陳式或產出式的幽默測驗形式,原住民學生皆比漢人學生有較高的自我提升型與自我貶抑型幽默。而在各層次的中介效果結果,文化層次:原住民會因為具有較高的水平集體主義、垂直集體主義而有較高的自我提升型幽默的表現;在家庭層次:原住民會因為具有較高的增強母親權威與父親貶低孩子價值,而有較高的自我貶抑型幽默,原住民學生覺知較高的增強母親權威,也會提高其自我提升型幽默的表現;個人層次方面,人格與執行功能指標則不具族群與幽默風格之間的中介效果。最後在生活適應方面,原住民學生比漢人學生具有較高的生活適應,且經中介檢定後發現,此效果來自於原住民具有較高的集體主義傾向與覺知到較高的母親權威,而具有較高的自我提升型幽默,進而提升了他們的生活適應。研究最後建議國中階段的教學能設計讓原住民學生表現自我提升型幽默的優勢中心教學,來提升原住民學生的生活適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科學文章是典型的多元表徵文本(有文字與圖表),且具有概念密度高的學 術詞彙,因此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常有理解困難。本研究藉由眼動追蹤的方式探討 不同閱讀能力的中學生閱讀科學圖文的認知歷程與處理策略,以及遇到語意透明 度高(意譯)與低(音譯)之學術詞彙時,讀者如何處理。本研究有效樣本為 65 名七年級生,藉由前測進行閱讀能力分組,閱讀四篇科學圖文(含有意譯與音譯 的科學學術詞彙各兩篇)後回答自由回憶和閱讀理解題,最後進行提示回溯性放 聲思考(Cued Retrospective Think Aloud, CRTA)。研究結果發現,讀者閱讀含有 意譯與音譯的文本整體的閱讀理解測驗差異並不大,不過閱讀能力與整體閱讀理 解和自由回憶表現呈現顯著正相關。但從眼動指標來看,在學術詞彙的處理層 次,各能力的中學生於閱讀音譯的科學詞彙時,第一次連續凝視時間(gaze duration)都較意譯學術詞彙長,反映中學生難以從詞素意義理解科學詞彙含意, 因此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解碼語意透明度低的科學詞彙,而後轉移眼動位置到科學 詞彙附近的句子,藉由上下文推測詞義;而在文章處理的層次,不論閱讀能力高 中低,中學生皆以文字為訊息理解之主要來源,讀文字的總凝視時間比例較讀圖 片的比例高,但學生們清楚表格類插圖的資訊量高且為統整後的資訊,因此相較 於於其他類型的圖片,學生會花較多時間讀統整比較表。提示回溯性放聲思考的 資料則顯示高能力學生多運用推論與整合層次的閱讀策略(如運用插圖訊息、整 合圖文訊息),得以正確辨識圖類型與其資訊量以隨時調整適當的閱讀策略;中 能力學生常使用提取訊息的策略(如找重點、重讀);低能力學生則常會用負向 閱讀處理方式(如重點認知錯誤、不清楚閱讀目的),而難以在閱讀科普文章時 進行有效的學習理解。建議於實務現場中,應考量學生之能力差異,並輔以教學 協助學生找到最適合的閱讀策略。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學習投入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並檢驗目的感對青少年學習投入和心理幸福感關係的中介效果。學習投入包含行為投入、情緒投入、認知投入與主體投入四個構念;心理幸福感包含自我接納、個人成長、生活目標、正向關係,以及自主與環境掌控五個構念;目的感包含目的覺察、目的召喚與利他承諾三個構念。本研究採便利取樣方式,研究對象來自臺灣公私立國民中學一年級至三年級與高中職高一至高三學生,共804人。研究工具包括「學習投入量表」、「目的感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以及SPSS 的外掛軟體PROCESS進行中介統計考驗。 主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一)國中學生的學習投入高於高中職學生。(二)女學生的行為投入顯著高於男學生。(三)國中學生的目的感高於高中職學生。(四)男學生的目的覺察顯著高於女學生,但是女學生的利他承諾顯著高於男學生。(五)國中學生的心理幸福感高於高中職學生。(六)男學生的自我接納與自主環境掌控顯著高於女學生,而女學生的生活目標顯著高於男學生。(七)青少年的學習投入、目的感與心理幸福感皆呈現顯著正相關。(八)青少年的學習投入可以正向預測心理幸福感。(九)青少年的目的感對學習投入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結果進行討論,提出學術研究和教學與輔導工作等建議,做為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家族棋盤運用於個別諮商之影響經驗。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三位欲探索關係互動狀態、重新思考與形塑新的關係模式之25至35歲成人進行。研究以應用家族棋盤的諮商策略,與參與者進行四次個別諮商,並於諮商結束後進行個別訪談,以半結構式訪談了解諮商為當事人帶來的影響經驗。研究對諮商歷程逐字稿與訪談資料,以質性研究的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諮商歷程主要包含四部分:(一)探索印象深刻的家庭畫面,並連結至當事人內在世界觀及關係模式。(二)探索現在的家庭畫面,並與印象深刻的家庭畫面兩相對照。(三)探索內在自我圖像,並進行對話。(四)挪動家庭畫面,發想與創造新的關係樣態。 二、家族棋盤運用於個別諮商之影響經驗大致可分為五個層面:理解困境、覺察渴望、修復傷痛、自我接納、創造連結,然其內涵、每層面的順序與所需時間等,依當事人獨特性而有所不同。 三、家族棋盤運用於個別諮商之助益性因素,包括:(一)視覺化、具象化幫助拓展覺察,綜觀關係全貌。(二)具體呈現互動畫面,促使正視困境、面對內在真實感受。(三)家族棋盤調動,讓當事人發覺並開啟關係有其他可能的新想法。(四)內在自我對話,提升當事人自我安撫與陪伴的力量和方法。(五)當渴望與傷痛被訴說和療癒後,當事人能創造新的關係互動模式。 四、關係議題與家庭系統分化情形息息相關,而以開放彈性的態度運用家族棋盤做諮商介入,方能發揮最佳效益。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實務與研究上的建議以利參考。

本文將於2026/07/0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的職業倦怠與復原經驗。研究以立意取樣,邀請四位於任職國中專任輔導教師期間,曾有過職業倦怠經驗,並已從中復原者參與研究,其年齡介於30-45歲之間,工作年資6年以上,均為女性。研究者設計訪談大綱,以半結構式訪談進行資料蒐集,並透過敘事研究中的「整體-內容」、「類別-內容」研究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中四位研究參與者的職業倦怠與復原經驗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一)因緣際會踏上輔導之路;(二)工作中的多重困境引起職業倦怠;(三)嘗試因應職業倦怠;(四)工作環境與身分的轉換加快復原的進程;(五)復原後的反思與成長。 二、國中專輔教師的職業倦怠受到個人與環境因素交互影響,包括專業能力、人格特質、家庭與生活、學校制度、系統合作、個案等六項因素。 三、國中專輔教師的復原始於「嘗試因應職業倦怠」階段,並能夠從各階段中區分出不同內外在資源,對個人產生不同層面的影響,分別為:(一)因應職業倦怠階段:當職業倦怠發生時,既存於環境或個人內在的復原資源開始產生作用,減緩職業倦怠對個人的衝擊;(二)環境與身分轉換階段:藉由主動或被動地轉換其工作環境或身分,獲得新的內外在資源,使職業倦怠的情況大幅好轉;(三)復原後的反思與成長階段:復原者反思倦怠經驗與回顧專業成長發展出多項內在資源,使其抗壓性提升,預防倦怠再次發生。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國中專輔教師、相關單位與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 學位論文

有效能的教師依據學生個別差異進行教學調整,然而教師宜以哪些個別差異作為適性教學之依據,且隨時間依據不同個別差異之適性教學調整又如何影響學生的情意和認知成效,是當今適性教學研究亟需補足的缺口。本研究以成績、興趣和多元智能三種適性標的,反映學生於認知與情意面之學習結果、行為表現及發展潛能之個別差異,探討教師依據多元(三種)適性標的進行教學調整與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成長趨勢與交互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方案成效評估者身分,針對108學年有無實施適性教學介入方案之實驗與對照兩組,三所國小三、四年級共31位教師和685位學生,進行教師教學調整問卷、學生學習情意問卷,與數學評量試卷之追蹤測量。應用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之成長模型及偏最小平方結構方程模式(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之交互延宕縱貫模型等分析方法,三個研究問題的結果顯示:   (1)實施介入方案顯著提高實驗組教師適性力,教師增加依據適性標的─多元智能進行教學調整的頻率,依據適性標的─成績和興趣調整的頻率則先降後升。實驗組教師最終增加依據多元適性標的進行教學調整的頻率,對照組教師則無顯著增減。   (2)實驗組教師增加依據適性標的─多元智能調整的頻率、減少依據適性標的─成績調整的頻率,顯著提升實驗組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且成長率優於對照組平均水準。實驗組教師依據低起始能力學生之適性標的進行教學調整,有助提升低起始能力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感受,從而增進數學學習成就。   (3)教師增加依據適性標的進行教學調整的頻率,經過一個學年能橫斷直接且交互延宕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意成效與學習成就。教師持續增加適性教學調整的頻率時,學生學習成就呈現先降後升;較低的學習成就激發教師增加適性教學調整頻率,最終促進學生提升學習成就。當教師依據多元適性標的進行教學調整時,學生的數學情意成效與學習成就交互正向影響。   最後,說明本研究對適性教學研究於量化工具和縱貫實證研究方面之貢獻,並提出「適性-情意-成就模型」代表教師適性教學循環、學生學習迭代成長、師生認知情意交互影響之有效教與學動態系統,作為推動融合教育政策、適性教學介入、教師專業發展與師資培育等教育機關學校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檢驗國中生的憂鬱情緒、現實與虛擬社會支持、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間之關聯性,並釐清拒網自我效能是否能中介憂鬱情緒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以及現實社會支持與虛擬社會支持是否能分別調節憂鬱情緒對拒網自我效能的預測關係。本研究採橫斷研究法,以臺灣國中生作為研究對象,共取得有效問卷1,129份,並使用「個人資料表」、「憂鬱焦慮壓力量表之憂鬱分量表」、「社會支持量表」、「拒網自我效能量表」及「陳氏網路成癮量表」等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描述統計、皮爾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國中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20.03小時(標準差為17.16小時)且有90.6%之國中生擁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2)國中生之時間管理能力與網路成癮傾向呈顯著負相關;(3)憂鬱情緒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4)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5)拒網自我效能可部分中介憂鬱情緒對網路成癮之正向預測關係;(6)現實與虛擬社會支持能調節憂鬱情緒對拒網自我效能之負向預測關係。本研究檢驗了國中生憂鬱情緒、現實與虛擬社會支持、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調節式中介模型,並建議若欲預防網路成癮,可同時降低憂鬱情緒與提升拒網自我效能,且若能提升現實社會支持與降低虛擬社會支持,將能更有效預防國中生沉迷於網路之風險。

  • 學位論文

學術詞彙是學生在學術場域用以理解、思辯,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指出學術詞彙的意義、特性,與評量方法,進一步探討我國國中教科書出現了哪些學術詞彙,以及國中學生相較於專家對學術詞彙的掌握程度。 本研究採用現行國中各版本之教科書作為語料來源,其中包含數學、理化、生物、地科、歷史、地理、公民等七科,合計54本課本,共597個單元。運用「庫博中文語料庫分析工具」將語料進行斷詞處理與產生詞頻表,再經由出現的單元數(詞頻)、領域廣度、均勻度等指標進行篩選,產生了762個詞彙的「國中學術詞彙表」,其中與英文學術詞彙有諸多雷同。然而,刪詞的過程發現,中文詞彙的詞性無法藉由形構上的變化表現出來,也因斷詞緣故,有虛詞附著在實詞上的現象。 接著,本研究選擇國中課本語料中含有國中學術詞彙之適當段落作為題幹,並將該學術詞彙挖空,編製成四選一選擇題式克漏詞測驗,共108題。透過中學教師或擁有碩博士學歷的37名專家進行預試後,篩選出60題作為正式施測之「國中學術詞彙能力測驗」。正式施測對象為臺灣五個縣市的五所國中共255位九年級學生,其中男生122名,女生133名,將施測結果與專家做對照,並進行試題分析後,有以下的研究發現:一、國中學術詞彙能力測驗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二、專家的學術詞彙能力顯著高於學生;三、國中女生的學術詞彙能力顯著高於男生;四、學術詞彙在不同的學科中具同質性,且難度相同;五、脈絡層次的掌握程度為造成專家與學生表現落差大的關鍵;六、學術辭彙之詞義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可能產生轉化。最後,以上研究結果可提供教學現場之教師在一般教學、補救教學、教材或試題編製上作為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一般詞彙知識與數學詞彙知識在數學成就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關注。本研究探討在控制非語文智力和語文智力之下,一般詞彙知識與數學詞彙知識對數學成就之預測。研究對象為342位四年級學生與395位六年級學生,共737位學生。在研究工具上,測量智力採用國小中高年級學校能力測驗,測量一般詞彙知識採用詞彙成長測驗,測量數學詞彙知識採用國民中小學數學詞彙知識測驗,測量數學成就的採用自編的數學成就測驗。本研究在107年6月進行數學詞彙知識與一般詞彙知識測驗之施測,並於108年5月進行智力測驗、與數學成就測驗之施測。本研究採Mplus 8.3統計軟體進行分析,透過建立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路徑分析,亦採SPSS 23.0統計軟體進行相關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第一,在四年級與六年級中,非語文智力和語文智力對數學成就皆具有預測力。四年級非語文智力的預測力為 .50,語文智力的預測力為 .22;六年級非語文智力的預測力為 .32,語文智力的預測力為 .42。顯示年級較低時,非語文智力的預測力較大;而年級較高時,語文智力的預測力較大。第二,在控制非語文智力和語文智力之下,四年級與六年級在一般詞彙知識對數學成就有獨特的預測力。四年級一般詞彙知識的預測力為 .14;六年級一般詞彙知識的預測力為 .25。第三,在控制非語文智力、語文智力與一般詞彙知識的預測之下,四年級與六年級在數學詞彙知識對數學成就仍有獨特的預測力。四年級數學詞彙知識的預測力為 .11;六年級數學詞彙知識的預測力為 .20。第四,四年級與六年級的數學詞彙知識在一般詞彙知識對數學成就的關係皆具有部分中介效果。四年級的部分中介效果值為 .04;六年級的部分中介效果值為 .09。此結果代表非語文智力、語文智力、一般詞彙知識、數學詞彙知識對數學成就分別都具有獨特的預測力,且隨著年級的增長而變化。一般詞彙知識會有部分透過數學詞彙知識間接預測數學成就,且高年級學生之預測力更高。最後,本研究建議未來相關研究可以針對施測時間有更好的設計,並擴展研究對象與變項多樣性的搜集,期望對一般詞彙知識與數學詞彙知識對數學成就之關係有更深入地了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透過精神分析理論探討同伴動物與人相處的情感經驗,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中的自我敘說,並在分析敘說經驗時採取精神分析觀點作為詮釋的理論基礎。本研究透過研究者敘說從七歲至二十八歲間與三隻同伴動物的生命故事,說明飼主在與同伴動物互動時情感經驗的轉變、面對死亡分離議題時的內在經驗,以及外在環境對於個體經驗死亡分離的影響。 研究發現同案動物在與飼主的互動經驗中,飼主自身的情緒經驗發展,以及心理社會發展,會影響個體經驗同伴動物時有全好全壞客體、過渡客體、自體客體與真實外在客體不同的客體關係,然而與同伴動物的互動經驗,亦會協助個體的發展,並非單一的線性關係。這些不同的客體關係,以及飼主自身的發展階段也會影響飼主在面對同伴動物死亡分離時有不同的反應。同時,外在環境的自我強度,以及鏡映能力也會影響飼主對於同伴動物的照顧品質,以及經驗分離創傷後是否能夠繼續與社會保持連結。 研究最後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飼主、飼主的照顧者(如家長)以及臨床工作者對於同伴動物議題的相關建議。同時依據本研究的研究限制,提出對於未來研究一些可進行的方向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