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86.164

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多苯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污染物在近幾十年來被廣泛的研究與注意。世界各國用來鋪路的瀝青材料也被證明其中含有具致癌性及具致突變性的PAH。這使得瀝青材料中PAH的研究顯得更為重要。 本研究利用膠滲透層析儀(GPC),以二氯甲烷為動相,分離瀝青材料中大分子量的物質,收集適當分子量範圍的待測物,再以高純度氮氣濃縮,接續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進行多苯環芳香烴的微量分析。並利用方法檢量線,對含有柏油複雜基質的樣品進行多苯環芳香烴的定性、定量分析。由實驗結果顯示除了揮發性較高的naphthalene回收率較差之外,其餘的化合物回收率良好,在72.3%至108.9%之間。方法偵測極限則在0.441 µg/g至1.346 µg/g之間,證明所建立方法有一定之實用價值。 另外為了驗證本方法也適用於其他油品中PAH的分析,因此選定四種食用油、經過高溫油炸的食品用油以及抽油煙機所收集的廢油加以分析。由結果可以看出,GPC的淨化效果良好,添加在油品中多數的PAH也得到了可接受的回收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錳是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同時它也是已知的神經毒性物質。當人暴露於高濃度錳的環境中時,會造成身體的傷害及罹患疾病。錳中毒的病人會出現與帕金森氏症相似的病症,故錳被懷疑與此種疾病有關。 由於錳被廣泛應用在鋼鐵工業上、電池中、殺蟲劑及油漆成份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含錳的物質。適量的錳是人體所必須的,而過量的錳卻會造成人體的傷害。所以錳以必要的檢測技術去瞭解是相當重要的。 鑑於文獻中有關有機態錳物種的分析報導甚少,早期的文獻大多檢測生物樣品的總錳含量。本實驗係將尿液分成七類物種分析:全量尿液中的錳物種、液相尿液中的錳物種、固相尿液中的錳物種、液相尿液中的鉗合性錳物種及非鉗合性錳物種、全量尿液中的鉗合性錳物種及非鉗合性錳物種七類物種。分類的技術主要是利用薄膜過濾,將尿液分成全量、液相及固相三類。另外,前兩類再利用Chelex-100樹脂的鉗合萃取特性,將可鉗合的二價錳離子留置在樹脂中,再利用酸萃出分析;其餘的非鉗合性錳物種,以微波消化的方式,將其轉變為可鉗合的二價錳離子,再利用上述步驟分析。因此共可分成七類錳物種。實驗結果顯示,人體尿液中存在的錳以液相尿液中的錳含量最高,佔尿液中總錳含量的 70 % 以上。而液相尿液中鉗合性錳物種於液相尿液中,分佈的比例規律性不高。但是可以發現將近五成液相尿液樣品中,鉗合性的錳物種佔90 % 以上。表示在液相尿液中二價錳離子的存在是居大多數的。在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與準確度方面,以標準參考尿液 ( SRM-2670 ) 經過消化及Chelex-100管柱前濃縮後,再利用石墨爐式原子吸收光譜儀偵測,以確認精密度與準確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們以二甲基鎘、硒和(TMS)2S (bis-trimethylsilane sulfide) 在TOPO (tri-n-octylphosphine oxide) 微胞溶液中合成出硒化鎘和硒化鎘/硫化鎘奈米晶體。奈米晶體表面所接的界面活性劑,可以用來控制奈米晶體的形狀,也能修飾奈米晶體的表面性質。並藉由改變實驗條件來控制奈米晶體的體積及大小分佈。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奈米晶體,發現所合成的奈米晶體的粒徑大約是3 nm。並以吸收及放光光譜來鑑定其性質,發現半導體奈米晶體因其特有的量子限量化效應(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使得其能隙會隨著晶體大小不同而改變,不必經由改變其化學結構就可以改變其能隙的特點備受矚目。 將所合成的硒化鎘、硒化鎘/硫化鎘奈米晶體搭配有機發光材料,研究奈米晶體於有機發光二極體所具有的光電特性。我們發現元件中奈米晶體膜厚將影響到電激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EL) 的放光位置及強度。於元件ITO/PEDOT-PSS/PVK/CdSe(CdS)/BCP/Mg:Ag中的奈米晶體層過薄時,使得電子電洞不易結合於奈米晶體層內,所以會在600nm和400nm的位置分別產生奈米晶體及PVK的電激發光的波峰,其放光波峰的強度會隨著所施加電壓的不同而改變。於元件ITO/PEDOT-PSS/PVK /CdSe/BCP/Mg:Ag中,依據量子限量化效應關係,硒化鎘奈米晶體的能隙會隨著體積的不同而變化,所以將不同粒徑的硒化鎘奈米晶體應用於發光二極體中,既可產生不同波長發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們藉由鎵、氨氣和不同的催化劑,成功的以VLS機構製備高純度且高產率的氮化鎵奈米線。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可知成長出的氮化鎵奈米線的平均直徑為10-50奈米,而長度可達到數個微米。由X-ray繞射儀及高解析度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的鑑定,可知大部分的氮化鎵奈米線均為wurtzite的單晶結構,且晶體的成長方向大都為[110]。螢光光譜也顯示了3.38eV處wurtzite結構氮化鎵的能隙放光。在場發射測量中,低的起始電場顯示了氮化鎵奈米線在場發射應用上有很大的潛力。藉由高純度及高產率的製造方式,我們可以研究氮化鎵奈米線這種一維奈米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學性質,並可更進一步探討其光電元件應用上的可行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實驗室長久致力於芳香族雙醚烯化合物(dioxene)相關反應,其中著墨於臭氧化反應和單態氧化反應尤甚,並研究其臭氧化化學發光。本論文乃再探究並統整本研究室三大標題化合物A,B,C,針對其臭氧化化學發光反應其伴隨的的反應性質,推究其反應機構並探討其化學發光性質。 化合物A、B、C由AAQ(anthracenequinone);ANQ(acenaphthenequinone);以及PNQ(phenanthrenequinone)分別與2,3-二甲基-2-丁烯進行光加成反應而得。 將化合物A,B,C分別溶於二氯甲烷中,並在-78℃下進行臭氧化反應,當溫度慢慢回復至室溫,可以發現化合物A、B均有化學發光的現象,而化合物C則無此現象,致光物質經實驗證實為1,2-雙氧烷〈1,2-dioxetane〉,而主產物為經臭氧化重排的穩定過氧化物。 本論文亦將三種標題化合物進行臭氧化反應後的反應機構亦作深入的探討與比較。 化合物A 化合物B 化合物C (紫黑色) (紅色) (無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4-苯基二苯甲酮(PBP)在480nm~512nm波長範圍生命期為32μs的結構性磷光在苯溶劑中受到三乙胺,2-庚胺及十二烷胺的淬熄作用,在648nm處生成一個無結構性的激合體放射光譜其生命期分別為40μs, 53μs,46μs, 由淬熄作用的機制來看,其648nm處的放射峰可能由激發參重態(π,π*)3 和(n,π*)3的PBP與基態的三乙胺,2-庚胺及十二烷胺所形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Et4N]2[EFe3(CO)9] (E = S、Se、Te) 與 HC CCH2Br 反應可生成有趣的烯丙基醯基配位的產物: [Et4N][(m2-S)Fe3(CO)9(m2-h1:h3- C(O)C(H)CCH2) 以及 [Et4N][(m3-E)Fe3(CO)9(m3-h1:h1:h3- C(O)C(H)CCH2) (E = Se、Te ) ;若於反應最初通入 CO 氣體,均可使產物的產率明顯提高 ; 若將產物進一步與醯氯試劑 MeC(O)Cl 於低溫下 (-90 ~ -95℃) 反應,分別可以得到乙醯基成功配位的含酯基金屬碳烯化合物: (m2-S)Fe3(CO)9(m3-h2:h3:h1-C(OC(O)CH3)C(H) CCH2)以及(m2-Se)Fe2(CO)6(m2-h2:h1-C(OC(O)CH3)C(H)CCH2) ;若於合成的過程中通入 CO 氣體,也可使上述化合物的產率提高。此外,將對此一系列 CO 氣體扮演的角色,做反應機構上的推導及研究。 而 [Et4N]2[EFe3(CO)9] (E = S、Se、Te) 與雙鹵化合物 X(CH2)nX (Br(CH2)3Cl、I(CH2)4I、Br(CH2)5Br) 反應 ;在 S 的系統中,可得到一系列單取代產物 [Et4N][SFe3(CO)9(CH2)nX] (-(CH2)nX = -(CH2)3Cl、-(CH2)4I、-(CH2)5Br) ;而在 Se 及 Te 的系統中卻只能得到氧化性產物 [Et4N][HSeFe3(CO)9] 及 Fe2(CO)6(m-Te(CH2)3Te)。 若以 [Et4N]2[EFe3(CO)9] ( E = S、Se、Te ) 與 Hg(OAc)2 反應則可得到以Hg當作橋基的產物 [Et4N]2[{EFe3(CO)9}2Hg] (E = S、Se、Te) ,並發現此兩化合物在溶液中藉由加入有機試劑可互相轉變的情形。所有新的化合物均利用X-ray繞射解析、元素分析鑑定其結構,含有有機配位基的化合物則使用核磁共振光譜儀輔助鑑定其結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1] 鉍(Bi)-鐵(Fe)系統的研究 使用 [Et4N][BiFe3(CO)10] 與有機鹵化物CH3C(O)Cl,反應生成加成性產物 BiFe3(CO)9(m3-COC(O)CH3)。[Et4N][BiFe3(CO)10]與BrCH2C(O)OCH3在CH2Cl2中加熱生成氧化性產物Bi2Fe3(CO)9。 BiFe3(CO)9(m3-COC(O)CH3) 以Na/Ph2CO的THF溶液進行還原反應,欲合成含有carbide片段產物,卻得到 [BiFe3(CO)10]-、[Bi2Fe4(CO)13]2Ó,若使用PPNCl作為陽離子來源,可以得到一個特殊產物 [PPN][Bi2Fe2(CO)6Cl2(m-Cl)]。以 [BiFe3(CO)10]- 進行還原反應,同樣得到 [Bi2Fe4(CO)13]2Ó。並探討之間的關係。 [Et4N][BiFe3(CO)10] 與 Mn(CO)5Br及AgNO3得到已知的混合錳鐵團簇化合物 [Et4N][Bi4Fe3Mn(CO)14]。也可利用NaBiO3混合Fe(CO)5及Mn2(CO)10於甲醇溶液加熱反應一步合成此產物。提供更方便的合成方法,而可研究其反應性。 [2] 第十五族(As、Sb、Bi)-Mn-Fe系統的研究 NaBiO3混合Fe(CO)5及Mn2(CO)10於甲醇溶液加熱反應,可以生成已知的產物 [Et4N][Bi4Fe3Mn(CO)14] 及 [Et4N][BiFe3(CO)10],並經由控制Fe(CO)5在反應中的比例,改變產物的比例。以不同主族氧化物NaSbO3混合Fe(CO)5及Mn2(CO)10於甲醇溶液加熱反應,得到結構為spirocyclic的 [PPh4][SbMn2Fe2(CO)16] 及三角平面結構的 [PPh4][MnFe2(CO)12]。成功地合成出含第十五族之混合錳鐵團簇化合物。 [3] 銻(Sb)-第六族(Cr、Mo、W)-Fe系統研究 以NaSbO3混合Mo(CO)6及Fe(CO)5在甲醇溶液中的加熱迴流反應,得到釘狀(Spiked)結構的 [Et4N][H2Fe3(CO)9{m3-SbMo(CO)5}]。Sb原子罩在Fe3三角平面上,並提供一對孤對電子與外來Mo(CO)5鍵結。在1H NMR的光譜顯示二組橋接H原子訊號 d -18.61 (m-H)、d -20.06 (m-H) ppm。 [4] 第十五族(As、Sb、Bi)-第六族(Cr、Mo、W)系統研究 使用NaSbO3與Mo(CO)6於甲醇溶液中加熱迴流反應,反應生成[Et4N]2[(CO)5MoSbMo4(CO)12(m3-OMe)3]。此一陰離子產物是建構在一個四面體結構SbMo3中心。一個Mo(CO)3片段經由三個三橋接的甲醇基與Mo3平面鍵結。Sb原子上的孤對電子與Mo(CO)5片段鍵結。此化合物不遵守電子計算規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