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43.103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為地表兩公尺內之反射震測探勘。由於一、二十年來淺層震測發展一直是以高解析度且縮小測深尺度為發展方向。近幾年已能利用傳統淺層反射的理論與技術,研究難以解決之極淺層(ultra-shallow)震測(1至5公尺)的問題。而在極淺層的震測探勘範圍,因反射信號受到相參性(coherent)或非相參性(incoherent)之雜波影響極為嚴重,所以如何分離出所要之信號與雜波是近年來眾所研究之趨向。 由於極淺層震測尺度範圍僅約傳統淺層震測的1/10左右,因此野外佈線及震源需另行設計。但須考慮儀器之使用極限而必須在解析度上取得妥協,本研究所布置之受波器間距以取5公分之極限,採樣間距為0.25毫秒,已是震測儀的最小採樣時距,而震源則採用約0.3公斤之小鐵鎚。 由於信號與雜波在頻帶上有重疊性,所以本文中之資料處理,首先利用FK速度濾波,將部分雜波(直達波、折射波、地滾波、空氣波等)濾除,以方便挑選反射信號進行雜波切除。至於影響信號品質的初達波,則將直接切除(mute),以凸顯反射信號之走時曲線;另外也可將低頻、低速與高振幅的地滾波切除,來增強震測剖面之信號雜波比值。最後,速度函數之決定是最關鍵性的步驟。若速度值錯誤,則前功盡棄,而導致錯誤的震測解釋。所以,可利用多種判別速度的方法來增強速度值的正確性,如:參考地層岩性速度、使用折射震測法求得參考速度、利用速度譜及速度疊加等,來求出地層速度。最後再將所有同炸射集聚(common shot gathers)做CMP疊加來得到震測剖面。 本文分別以實驗性炸射與野外測勘對比說明極淺層震測方法。在實驗區(師大分部)南北向與東西向測線所得到之結果,可清楚得知地下埋藏物之深度與埋藏物之尺寸(如:長、寬與高)及位置。而野外(霧峰北溝溪附近)測線其地下地質構造雖極複雜,但測得之結果仍可判斷出斷層位置與傾斜的砂層。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西南部的地質構造主要是由於漸新世中期及早中新世晚期時,歐亞板塊的拉張、減薄凹陷形成沉積盆地。約在5個百萬年前左右,菲律賓海板塊碰撞歐亞板塊造成蓬萊運動後,變形前緣漸漸往西推進。由於台灣島逐漸成形,盆地沉積物供應來源亦由西方漸轉變為東方。板塊聚合壓力傳播處,即隱沒構造帶之變形前緣 ; 變形前緣之西,為一系列正斷層所形成的張裂盆地 ; 變形前緣之東,則為一向東南傾斜的覆瓦狀逆斷層系統。 台灣西南部海域曾有許多專家學者從事過盆地、構造、地層古生物及沉積環境等研究,陸上區域的研究亦如是;然而唯獨缺少台灣西南部海、陸交界之研究。為進一步了解台灣西南海陸交界處構造變化及變形前緣之走向,本研究嘗試從陸海兩域之震測剖面進行構造分析並對比海域及陸上的構造,以了解台灣西南部陸、海兩域之構造演化,故研究的區域位在台灣西南部台南佳里至高雄左營一帶之海、陸兩域。 研究區域是屬於台南盆地的一小部分,而台南盆地的形成和南海海底擴張有著密切的關連。台南盆地主要是受到南海擴張(漸新世以後)西北-東南向張應力作用的影響而拉張;中中新世(約16Ma)時,又受到盆地西北邊界、傾面向東南的義竹斷層斷裂而有南-北方向(東北-西南向)的張力,張裂盆地的最南端為F1構造高區。至上新世(約5Ma)蓬萊運動為西北西-東南東方向的碰撞擠壓力。 研究過程中,挑選研究區域內中油公司陸海兩域之震測剖面共29條及2口鑽井資料。利用震波反射面的等時性,尋求不整合面用來界定地層層序,以推論各層序中所代表的地質意義;以外,對比區域內震測層序之厚薄變化亦可對其構造變化有所了解。研究分析結果如下: 1. 由研究區域北邊海陸之震測剖面分析結果得知,整個區域明顯屬於張裂環境。主要是受到南海擴張(漸新世以後)西北-東南向張應力作用的影響而拉張;中中新世(約16Ma)時,又受到盆地西北邊界、傾面向東南的義竹斷層斷裂而有南-北方向(東北-西南向)的張力,張裂盆地的最南端至F1構造高區。故區域由一系列的地塹、地壘所構成。地層大致上由北向南降低,東西向厚度之變化,由西漸漸往東加深。盆地的大小變化,愈往西(遠離陸地)張裂得愈大。各沉積岩層之厚度變化則受到南海擴張、義竹斷裂和板塊碰撞等應力構造變化所控制。而早更新世時抬升的陸上區域供應大量沉積物源,經由河道侵蝕搬運至海域沉積,由海域的震測剖面中可見同時期河道帶來的沉積構造。在陸上的張裂構造約於早更新世時停止發育,正斷層皆被早更新世的河道所截切;而由海域的剖面中,卻發現正斷層一直向上生長至海床,也就是說在海域的張裂構造活動一直持續至現今。 2. 根據研究區域南方海域之震測剖面分析、對比結果,此區域為張裂環境與擠壓環境的過渡區。F1構造高區走向為東北-西南向,愈往陸側愈隆起得高且寬;泥貫入體的形貌愈往陸側愈拱得愈顯著。 3. 台灣西南海域F1構造高區延伸上陸為台南重力異常高區,故台南背斜應非由泥貫入體所造成。而台南背斜的形貌早期是受古地形的影響而產生的,後來受控於板塊碰撞擠壓力而抬升。 4. 台南重力異常高區(台南背斜)往北延伸應可對比到隆田背斜。若從兩背斜軸之分布位置來看,兩者間有相對的錯距(隆田背斜位在台南背斜的東北邊);再且,震測剖面中所發現的低角度逆斷層嵌入構造,在此亦有向右的線性特徵。故兩背斜間存有一右移的新化斷層帶,在此也得到應證。 5. 變形前緣於高雄左營附近上陸,至西南部沿岸則受鳳山轉變斷層帶(FTFZ)剪力作用而左移,往台灣陸上延伸的位置應為沿台南背斜與右移的新化斷層銜接至隆田背斜前緣,尚未出露地表的逆斷層嵌入構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台灣地區主要測站溫度、雨量的長期變化,及其與大氣、海洋間的交互作用。利用中央氣象局全省的測站資料,來進行溫度、雨量的時序列分析,由於測站資料時間長短不一致,我們將溫度資料分成長於及短於五十年、雨量長於及短於九十年兩組,進行回歸分析、統計檢驗及利用傅利葉波譜分析法求出週期,結果發現測站溫度不論四季或全年都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以資料長於五十年的測站較明顯。雨量則是北部地區有增加的趨勢,南部地區則是減少,但是雨量較無明顯的變化趨勢,回歸分析通過統計顯著性檢驗的很少。週期變化方面,春、夏、秋三季溫度除了有長週期之外,還有小於十年的短週期振盪,冬季溫度變化則是以短週期變化為主。雨量變化的週期大部分都短於十年,比較特別的是,秋季雨量有十年以上的週期,幾乎每個測站都有。 接著我們再利用多頻道奇波譜分析法(MSSA)將長週期的資料抽離(extract)出來,將其與海溫、低層環流作相關係數分析,得到台灣地區溫度與附近海溫及太平洋周圍海溫呈現正相關,再配合流函數及風場的資料分析發現,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順時鐘環流及夏季季風的強弱和台灣地區溫度、雨量變化有相關性,上述兩系統減弱會使台灣地區溫度升高及雨量減少,這種情況在夏季明顯。其他季節溫度與雨量的變化海溫及低層環流的相關性較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元智能論融入高中地球科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中的學生多元智能表現,採取個案研究法,研究時間為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公立高中一個班級的學生共42人。研究者進行觀察一學期,以文件分析、觀察、訪談、問卷等方式蒐集學生資料,並參考多元智能論的相關文獻,設計「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分析表」、「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多元智能表現敘述表」等研究工具,分析蒐集到的文件資料與觀察資料中的學生多元智能表現,進行三角校正,探討學生在不同課程中的多元智能表現及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最後根據實際施行融入多元智能論於高中地球科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的歷程,提出檢討與建議,以協助教師、課程設計者、相關教育單位更加瞭解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差異與影響因素,提供未來融入多元智能論於高中地球科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討論包括學生在文件資料中的多元智能表現、學生在觀察資料中的多元智能表現、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整體變化、影響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因素、課程評鑑與省思。結論有下列三點: 一、 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需從多元化的管道拼湊:說明學生多元智能表現拼圖。 二、 影響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因素有四個相關變項: (一)課程變項:觀察學生多元智能表現時,需考量課程類型與主題的影響。 (二)預知變項:教師教學理念與多元智能傾向會引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三)情境變項:學生特質與教學環境的規劃會影響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四)歷程變項:需配合觀察的情境來解讀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且教師在師生互動中所顯現的教學風格,也會影響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三、 提出「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研究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