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87.233

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分析過去62年(1945?2006年)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活動之年代際(Interdecadal)變化,發現經過十一年滑動平均後,秋強颱呈現明顯的年代際變化,秋強颱活躍期(1990?1994年)颱風生成個數較多,且發展成強颱的比率(Ratio of strong typhoon, RST)較高,達33.8%,秋強颱非活躍期(1974?1978年)則相反,其RST僅19.6%。西北太平洋地區秋強颱活躍與否,和西北太平洋海溫較無明顯相關,反而強烈受到中?東太平洋地區海溫之影響。活躍期中?東太平洋海溫高,暖水厚度大,秋颱生成區向東南延伸至國際換日線一帶,生命期較長,非活躍期反之,秋颱均形成在160°E以西的區域,生命期較短。活躍期中?東太平洋暖海溫伴隨較高的環境水汽含量值,於暖水團的西北側低對流層出現氣旋式異常環流,高對流層出現反氣旋式異常環流,垂直風切減小,有利強烈颱風的生成與發展。 本文進一步藉由IPCC-AR4海氣耦合模式20C3M資料與現今實際觀測資料作比對,探討全球暖化後秋強颱強度變化的趨勢,顯示高解析度模式年代際變化大致和觀測相似,其變化趨勢和振幅相仿,可作為預測與秋強颱參考的指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亞洲地區具有全球最大的季風系統,東亞地區降雨受到夏季季風ㄧ定程度之影響,且季風的肇始與中斷與季內振盪息息相關,因此若能了解季內振盪的生成機制與移行路徑,將有助於對亞洲夏季季風之預報。本研究採用ECHAM5/MPIOM、MIROC3.2(medres)、CNRN、GISS-ER及INM3.0等五個模式比較CGCM與AGCM對ISO的模擬結果,經空間相關係數與均方根誤差之計算後發現,在各個月份對於季內振盪的模擬上,傳統系集平均(ensemble mean)比單一模式模擬為佳,CGCM模擬又比AGCM模擬結果好,其中尤以ECHAM5/MPIOM與MIROC3.2(medres)二個模式表現為優。但各個模式在五、六月份均有模擬變差的現象,此應與五月份亞洲夏季季風肇始有關。 AGCM模式模擬中,無論在孟灣或南海地區,均以渦度場為主要的影響機制,可能是造成模擬季內對流強度過強的因素。而CGCM增加了海氣交互作用,與季內對流相關之地表熱通量產生海溫正距平,此時海表面溫度增高,大氣邊界層之水汽含量也增加,形成有利對流發展之不穩定環境,因邊界條件改變而改善對季內振盪之模擬。而本研究所選取CGCM五個模式中,以MPI模式模擬結果最佳,其次為MIROC3.2(medres)模式,其餘模式模擬ISO不理想的原因除了模式本身物理過程設定外,可能與解析度不同有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