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221.52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科學新聞在人們生活中扮演傳遞科學訊息的重要角色。一個具有科學素養的讀者必須能批判地閱讀科學新聞所包含的訊息;另外,國內讀者較常接觸援用外電的科學新聞,即經國內記者編譯英語新聞後的科學報導。故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分析編譯自相同英語科學新聞之兩則漢語科學新聞的論述特性及其差異;二為探討大學生對不同漢語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情形。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根據「即時」、「科學新聞主題分佈」與「科學課程學習重點」選取基因主題的文章“ Found: genes that let you live to 100 ”和源自同篇英語報導之兩則漢語科學新聞,並分析之,第二階段根據三項文本分析結果「科學詞彙使用」、「情態語詞使用」以及「級位分體論述」設計問卷,並隨機將56位大學生分成兩組,給予不同版本的漢語科學新聞進行閱讀與填寫問卷。 研究發現,不同版本於研究焦點之處的確有論述差異的情形。在科學概念詞彙使用之情形,兩版本編譯稿科學新聞皆出現有詞彙使用混淆與不一致。意即實驗文本在使用科學概念詞彙時,有同詞異義及異詞同義的情形發生。在情態語詞使用的部份,兩版本人際成份的使用具有出入,例如「可能」、「似乎」、「相當」……等表述肯定性與發生機率的詞彙有被編譯者省略的情形。最後,關於級位分體關係之論述,兩版本各別使用「有」與「包括」這兩種同時能表達級位與分體意涵的詞彙來描述概念間的關係。 從讀者的閱讀理解情形發現,兩篇編譯稿科學新聞皆能顯著提昇其閱讀理解的成效。而讀者針對兩版本的閱讀困難標識情形,集中於科學詞彙上,這符合文獻探討所指出,科學詞彙的使用的確影響讀者的閱讀理解。針對兩版本混用科學概念詞彙的情形,不同版本之受試讀者約有九成不受其論述影響,而能釐清詞彙的混用情形。在情態語詞使用差異的部份,從讀者的閱讀理解表現得知,讀者僅對「可能」一詞的有無達到顯著差異,意即版本之論述差異若為忽略「似乎」、「相當」……等字詞時,讀者並未能察覺有使用與未使用之差異。在描述級位分體關係的論述差異上,兩版本之論述不同在讀者的閱讀表現上皆傾向分體關係並達到顯著差異。但仍有近一半讀者於文本閱讀後,對於概念間之級位分體關係仍呈現錯誤與混淆的情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空間能力、先備知識不同的學習者,使用不同的表徵順序學習「人體的呼吸運動」之成效。本研究對象共130名七年級學生,依班級分配置靜動組(先靜態後動態)或動靜組(先動態後靜態),每組各有65名學生。資料收集主要為空間能力量表、概念測驗(前、後測)與16位半結構式晤談。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多重表徵的閱讀活動後,不論空間能力、先備知識的高低或處於表徵順序組別不同,學生對於人體呼吸運動的理解皆有顯著的進步。在表徵順序與空間能力交互作用下,靜動組的高空間能力學生其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動靜組的高空間能力者;但兩個表徵順序組中的低空間能力者,其學習成效則無差異。再對照量化與晤談結果發現,動靜組高空間能力者因為先閱讀動態表徵,易被動態表徵中肋骨顯眼的動作所吸引、印象深刻,而易填選與肋骨相關的答案。此外,動靜組學生普遍認為動態表徵速度太快,但靜動組卻沒有此感受,表示此現象可能是因為表徵呈現順序不同所致。   綜合量化與質性之結果,顯示學習時先使用靜態,後觀看動態的表徵呈現順序之學習效果為佳。本研究對於表徵順序探討的結果,希望能提供教學現場、表徵設計者,使用適宜的表徵順序以有效幫助學生學習,也提供給未來研究作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模型(model)在科學理解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作為科學現象的外在表徵,更是作為連結學校科學活動與真實科學之間的橋樑。本研究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探討學生對於模型的認識與理解,以及學生如何利用模型來表徵所欲理解的現象、概念。其次,採取內容分析法對國、高中教科書「原子理論」單元進行分析,探究模型在我國教科書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以及教科書是否具建模歷程的要素。最後,探討不同建模教學策略對於三組學生於原子概念學習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彙整如下: 1. 8和9年級學生對於模型之定義,著重於模型是具體的事物,模型是物體的複製品。10和11年級學生對於模型之認識則已慢慢地轉變為著重於模型的功能,並且認為模型不再是實體的複製品,模型亦可如想法等抽象的形式。 2.學生對於模型認識之架構,分別是語意、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語意部分為「實體關係」與「表徵形式」;本體論分為「模型呈現」、「變化關係」和「模型限制」;認識論分為「模型學習」與「模型觀點」;方法論則可分為「模型解釋與推理」和「模型檢驗與預測」。 3. 8年學生對於問題或現象所使用之模型與表徵系統主要以具體形式或示意圖為主,學生所使用之模型表徵以「形態相似性」為主;9年級學生除使用具體形式的模型外,亦開始使用如化學方程式或物理公式來描述現象。10和11年級學生則受到其化學背景知識的增加與概念理解,其使用模型表徵已經會考量模型與其目標系統之間的結構性關係,如抽象形式的化學方程式、物理公式,或關係圖等。 4.高中化學教科書完全符合良好模型特徵之比例偏低,顯示教科書內容以陳述科學事實為主,所使用模型著重於模型物件之呈現(完整性)(95.4%),實驗結果與理論運作之間的概念性解釋(概念性)(64.8%)與提供適當的圖像模型(具體性)(68.5%)則較為缺乏。 5.大部分高中化學教科書著重於描述原子理論內容介紹,「模型描述與選擇」和「模型建立」得分較高(93分,72.7%;106分,82.8%),至於「模型效化」與「模型分析與評估」得分較低(66分,51.6%;48分,37.5%)。 6.經過不同的教學活動後,類比建模組和電腦輔助建模組成績皆優於講述教學組,且原子概念問卷(II)後測亦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p = .027 < .05),此外,原子成就測驗達統計上顯著性差異(p = .000 < .005)。此外,三組學生於建模能力測驗之「模型選擇與描述」、「模型建立」、「模型分析與評估」和「平均建模能力」達統計之顯著差異(p = .047 < .05;p = .035 < .05;p = .027 < .05),惟「模型效化」、「模型調度」和「模型重建」等建模能力則未達統計上顯著之差異(p = .062 > .05;p = .135 > .05;p = .069 > .05)。 7.分析三組學生於「原子概念問卷(II)後測」與「建模能力測驗」之Kendall’s tau相關係數,講述教學組未達顯著相關,類比建模組與電腦輔助建模組達高相關,換言之,透過類比建模教學模式除可以能提升學生的概念理解外,亦可以提升學生的建模能力。 模型與建模在教學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研究認為建模能力是豐富科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另外,本研究亦主張模型與建模的了解亦將使學生發展後設認知的知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九二課綱將數學學習領域分為五大主題,過去研究多針對數與量、幾何等主題進行分析,較少涵蓋統計與機率的內容,且國中小數學課程內容的銜接性一直是課程發展的重要議題。因此,本研究目的為透過分析架構評估不同版本教科書,在統計與機率主題內容的順序性、繼續性及銜接性。 根據文獻本研究將課程銜接性定義為:教科書需依課程綱要完整呈現分年細目建議次序的學習內容,並符合相同概念再次出現的原則。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對象為教育部審核通過的數學教科書,依市佔率挑選出三個版本(南一、翰林與康軒)。分析架構是以九年一貫課程的數學學習領域之課程綱要和分年細目為基礎,研究過程中藉由專家效度、同意值、追溯檢核等策略以驗證本研究信實度。 研究結果顯示,在順序性效標方面,三版本於一、四、五及六年級的概念呈現上,表現情形相同,年級內的概念存有順序性的關係,例如統計圖概念的安排順序依次為長條圖、複雜長條圖、折線圖及圓形圖。在繼續性效標方面,三版本教科書其各個概念重複出現時,概念深度、文字陳述難度會隨年級增高,且呈現的圖示數量會依年級遞減。概念內容重複次數最多為表格概念,出現次數較少的為有關製圖型的概念內容。在銜接性效標方面,三版本在年級內並無重複出現有關直接或交叉對應表格以及製成統計圖的概念內容,此外,各版本皆透過統計圖表的呈現用以輔助說明題意,省略冗長的文字描述,並連結其他有關統計與機率的概念內容。整體而言,教科書在順序性及繼續性的表現上,與銜接性的表現沒有直接的相關。 本研究結果希冀可做為教科書編排及教師教學之參考,以期進行有關統計與機率的教學活動時,能完整呈現該主題概念的意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在社會性科學議題上論證能力的表現和其科學認識觀對於其論證能力的影響。研究對象採樣方式為便利取樣,對象為台北縣內一所偏遠地區國民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有效樣本數為42人。研究採實驗研究法單組前後測設計,檢視實施以「水庫興建預定地的選定」為主題的論證教學前後,學生的論證能力表現情形以及不同的科學認識觀傾向對於學生論證能力的影響。經「魏克遜符號等級考驗」(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統計分析,發現論證教學前後學生整體的論證能力表現,以及「提出論點」、「提出前提」、「提出支持性論點」、「提出證據」與「提出反論點」五項論證子能力的表現都沒有顯著的改變(p<.05),學生整體的科學認識觀以及「科學的創造性(IC)」、「科學知識的暫時性(CT)」、「社會協調性(SN)」、「文化影響面(CU)」四個項度在論證教學前後皆沒有顯著的改變,僅有在「探究過程的理論依據性(TL)」這個項度得分於論證教學後有顯著的下降(p<.05),表示學生對科學探究過程的理論依據性於論證教學後更傾向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認識觀。進一步以「魏氏-曼-惠特尼考驗 (Wilcoxon-Mann-Whitney test)」檢定學生科學認識觀傾向(偏向建構主義的認識觀或偏向邏輯實證主義的認識觀)對於其整體論證能力表現以及各項論證子能力(提出論點、提出前提、提出反論點、提出支持性論點,以及提出證據)的影響,結果發現,不同科學認識觀傾向的學生在整體論證能力和「提出支持性論點」這項論證子能力於論證教學前後的進步幅度達顯著(p<.01),表示科學認識觀越傾向建構主義的學生,在經過論證教學後其整體論證能力以及「提出支持性論點」的能力會越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