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185.123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停經後有無規律運動婦女之健康概念與體適能的比較研究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比較停經後有無規律運動婦女在「健康概念」得分情形與「體適能」測驗的差異。受試者為停經後之78名婦女,其中39名為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之規律運動婦女組(regular exercising postmenopausal women, REG)與39名無規律運動婦女組(non-regular exercising postmenopausal women, NREG),平均年齡為61.47±8.63歲、平均身高為155.71±4.01公分、平均體重為56.77±7.56公斤),分別進行:(1)健康概念問卷調查;(2)體適能測驗(30秒坐站、手舉啞鈴、二分鐘原地踏步、坐姿柔軟度與手臂背後互拉測驗)。將健康概念與體適能測驗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test和皮爾遜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處理,結果如下: 一、在REG婦女之健康概念量表的調適、角色與安寧幸福方面,顯著優於NREG婦女(p<.05),然而在臨床方面兩組之間則無顯著差異。 二、在REG婦女與NREG婦女之身體質量指數(22.76±2.76與24.64±3.71)、30秒坐站(20.95±3.88個與17.13±3.37個)、二分鐘原地踏步(104.97±11.52個與95.95±17.97個)、坐姿柔軟度(9.71±9.81cm與3.87±8.05cm)測驗,達到顯著差異(p<.05),而且REG婦女之成績優於NREG婦女。 三、在REG婦女與NREG婦女之手舉啞鈴測驗與手臂背後互拉測驗,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四、在REG婦女之健康概念與30秒坐站(r=0.708)、手舉啞鈴(r=0.607)、二分鐘原地踏步(r=0.820)、坐姿柔軟度(r=-0.911)、手臂背後互拉(r=-0.897)有顯著相關;然而,在NREG婦女之健康概念和各項體適能項目的相關較低。 有規律運動之停經婦女其健康概念和下肢有關之體適能比無規律運動婦女為佳,宜鼓勵老年婦女從事規律運動。 關鍵詞:停經、規律運動婦女、健康概念、體適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老人跌倒的盛行率極高,且影響其健康及獨立生活極大,平衡能力較差為造成老 人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對平衡控制的退化及如何量化平衡狀態是許多學者與醫護人員希望了解的主題。有越來越多學者以動量研究平衡,但利用動量探討老人穩定限度研究仍付諸闕如,吾人有必要針對此參數詳加研究。本研究目的有三:(一)前傾動作時,老人與年輕人於不同支撐底面積下,重心線動量是否顯著不同。(二)在不同的支撐底面積下,老人與年輕人在前傾動作中,重心角動量是否顯著不同。(三)重心線動量及重心角動量與壓力中心穩定限度參數及重心穩定限度參數間的相關性為何。本研究受試者為十名社區老人(年齡: 70.4 士3.6 歲,身高: 158.9 士7.6 公分,體重: 60.4 士7.8 公斤)及十名年輕人(年齡:25.6 士3.4 歲,身高:167.7 士8.6 公分,體重: 55.8 士8.1 公斤),男女各半。受試者站立於測力板(AMTI, 600Hz)上,隨機進行自然站立與雙腳併攏的前傾動作十次。並以五台紅外線攝影機(VICON, 120Hz)同步紀錄受試者之動作,利用所得之資料,以LabVIEW 6.1 版軟體撰寫程式計算重心線動量與角動量,並以SPSS 軟體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及Pearson’s 積差相關考驗(α=.05)。本研究結果:(一) 前傾的動態平衡能力上,老人與年輕人於不同支撐底面積下,重心線動量顯著不同。(二) 在不同的支撐底面積下,老人與年輕人在前傾動作中,重心角動量亦顯著不同。(三)重心線動量及重心角動量與壓力中心及重心極限參數顯著相關。在未來相關動態極限的研究,可利用動量此參數做深入探討,此外,本研究亦可作為老人平衡訓練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籃球教練在暫停時間的決策行為之心理歷程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研 究 生 林如瀚 指導教授 林清和 協同指導 劉有德 摘 要 本研究以籃球教練暫停的行為為主軸,自1999至2003年間針對國內籃球比賽及教練進行為期四年的參與、觀察、記錄、訪談,主要目的在於發現籃球教練暫停時的決策行為之心理歷程。在前三個研究中受觀察的為國內高中及社會甲組的前八強教練,研究四則挑選八名教練為對象,做暫停錄音內容的分析,研究五訪談部分則為兩名高中及兩名社會甲組的協同研究者。包括在研究過程同時採用了量化與質性的分析,在量化的部分對於教練何時請求暫停分成三個方向研究,質性的部分在於瞭解暫停期間教練選擇什麼、做什麼、及教練為何/如何請求暫停。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在暫停的狀況中,國內優秀教練在請求暫停的認知上都是以戰略考量為主,其次是球員的注意力。在不同的球隊性別、學校等級及教練資歷上並沒有差異,顯示教練暫停的認知因素有相當一致的現象。在時機上:落後球隊在請求暫停上有較高的比例;球賽每節結束前2分鐘教練有較高請求暫停的狀況;而落後球隊則在每節結束前6分鐘時會有反敗為勝的想法。在比分差距上,領先1分有最多請求暫停的情形,且在這時的暫停也最有效;另外在領先2分或4分時,無效暫停的比例也相當高;大致來說,落後6-10分是請求暫停較佳的時機;在教練請求暫停的效果上有效暫停與無效暫停的比例各半。在時間與比分差距分析上:負斜率請求暫停次數多於正斜率;且各隊教練暫停斜率成一平滑的曲線;第四節的負斜率顯著最高,發現教練請求暫停時,斜率是主要考量。暫停內容部分,教練的口語指導中,以團隊進攻戰術最為重要,若加上個人進攻、團隊防守及個人防守的類目,他們佔了所有暫停口語指導的55%。關於教練行為模式方面,教練在準備、反省及記錄上,資深的教練比起年青一輩的教練花更多的時間在「堆積經驗」,也因此,資深的教練在臨場的考量上也較年輕教練顧及「全面性」。 【關鍵詞】教練(coach)、決策(decision making)、暫停時間(time-out)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運動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多元化的綜合現象,在國內的發展也逐漸突顯其重要性及前瞻性,然而產業的發展過程會隨著不同時代背景的政治、經濟環境和政府政策而呈現出不同的運動產業實態和發展模式。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台灣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過程及其意涵,研究以歷史結構途徑對運動產業發展的歷史過程做探討與系統性的分析,希望能藉由縱剖面歷史觀照來整理出運動產業發展的變化圖像,以及橫剖面的結構分析,審視不同時期運動產業發展的特色,研究的結果發現以下兩個結論: 一、台灣運動產業發展的歷史分期,可以界定為運動產業發展的萌芽期 (1945-1973)、體育司成立後的奠基與發展期(1973-1997)、體委會成立後的轉型期(1997-2003),不同時期的運動產業有其不同的社會過程和實態。 二、研究針對產業發展的趨勢與挑戰,來探討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台灣加入WTO和北京申奧成功對運動產業發展所造成影響,同時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發現與結論,來對國內產、官、學界提出具體的運動產業發展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二個部分:(一)透過約束踝關節參與跳躍活動程度的設計,了解踝關節不充分蹬伸對跳躍表現的影響,以及踝關節活動的改變對膝、髖關節活動造成的影響。(二)透過不同跳躍表現間下肢生物力學參數的比較,了解造成低跳躍表現的因素。受試對象為10名受過運動專項訓練的體育系男性。以一台Redlake高速攝影機(125Hz;1/625)、一塊Kilster測力板(1250Hz)與Biovision肌電系統(1250Hz)同步,擷取跳躍動作過程中的運動生物力學參數,並透過模式之運算獲得進一步之動力學參數。採用重複量數t-test來檢測:1.『「蹲踞跳」與「束踝蹲踞跳」』間;2.『「高表現蹲踞跳」與「低表現蹲踞跳」』間,是否有差異,統計顯著水準定為α=.05。本研究之主要結果為:一、當踝關節蹬伸活動受到約束後,踝關節蹬伸活動角度由58.01度降至39.10度,踝關節處對蹬伸能量提供的貢獻由76.39焦耳的功降至為59.38焦耳。且膝關節的活動亦受到影響,其蹬伸活動角度由86.44度降至75.85度,且對蹬伸能量提供的貢獻由75.58焦耳的功降至為62.07焦耳。跳躍高度降低5公分。二、低跳躍表現時股骨肌、腓腸肌與比目魚肌肌肉活動時宜出現延遲的現象。而髖節最大角速度時宜的提早與踝關節最大淨肌肉力矩時宜的延遲,影響能量的形成,使得髖關節處對蹬伸能量提供的貢獻由59.39焦耳的功降至為50.57焦耳,踝關節處對蹬伸能量提供的貢獻由76.39焦耳的功降至為67.98焦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實習教師對體育科教學計畫的認知、體育科教學計畫的歷程與內容、影響其進行體育科教學計畫的因素,以及對教學計畫實施時的反應及因應之道。本研究對象為二位國小實習教師,以及該二位教師實習之五年級班級。研究方法採參與觀察、半結構與非結構訪談、刺激回憶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並以持續比較法分析所蒐集之文字資料。研究結果如下:兩位實習教師擬定教學計畫的形式是以內心式教學計畫為主、書面式為輔。兩位實習教師對教學計畫抱持肯定的態度,認為有助於教學目標的擬定與教學時活動流程的順暢。其教學時考慮的重點是以教學目標為優先考量。兩位實習教師均認為對學生起點能力認識的不足是其所遇到最大的困擾,至於解決的方式,是課前預測班級學生起點行為,並在實際上課時藉由觀察以瞭解班級學生的實際程度。至於影響實習教師的教學計畫有幾大項因素:教師自身因素、班級學生因素以及學校環境以及其他因素。本研究結果可供師資培育機構、學校體育教師與體育相關研究人員,在體育課程設計、教學與學術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舞蹈類基金會營運與未來發展之研究 研究生:林智偉 指導教授:王宗吉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舞蹈類基金會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為瞭解舞蹈類基金會成立之背景與扮演之角色功能、營運情形、未來發展方向等三個部份。本研究透過結構化開放式的訪談與文獻方式來蒐集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以及台灣樂舞文教基金會之相關資料,並以從事上述基金會內部工作之有關人員為訪談對象,進行內容分析與探討,結果發現: 一、舞蹈類基金會成立之背景與扮演的角色功能:「成立背景」有人民權利的覺醒、政府活動的不足、志願主義、社會思潮的影響等四項;「扮演之角色功能」則有自我實現、服務提供、帶動社會變遷、價值維護、推動公共政策與利益、協助政府之功能等六項。 二、舞蹈類基金會營運之情形:「組織架構與型態」方面,基金會組織形式擁有較穩定條件,為長期經營發展使命之有利型態;「董事會參與情形」方面,決策情偏向權力分享的狀態,能依循使命達成共識;「人力資源」方面,未有完整規劃內容,因環境特質與體制,無法提供完善薪資、福利、教育訓練,故在招募選用受到相當限制,應以專業人才獲得與後續長期培養為首重;「財務管理」方面,需有效運用資源,達成社會責任與使命,重視組織穩定及長期發展,非追求財富最大化;「活動企劃與執行」方面,內容有古蹟推動與經營、舞蹈創作與演出、舞蹈史料整建蒐集、學術研討會辦理,中長期規劃則需主動企劃,慢慢脫離被動接受委託,才能自主規劃與執行;「行銷與公共關係」方面,要以「使命」特色與優勢面對各資源與活動的經營,分辨及滿足市場與服務對象的需要,將方向行動與公眾利益結合,爭取社會大眾的瞭解與接受,促使永續接觸,發揮行銷與公共關係的效益。 三、舞蹈類基金會未來發展方向:「發展困境」上,在於內部資源不足,限制所能發揮的功能。專業人力與能力的不足及財務來源不穩定,是影響最大的因素,另有大環境改變與政治力介入,需要調整與因應各種突發狀況;「未來發展」部分,將形成專業與非專業融合情形、舞蹈公共議題的增進、充份展現民間力量促使專業化分工更為精緻細膩、引進更多經營管理的理念及作法、與相似組織、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之競爭跟合作關係會越來越明顯。 關鍵詞:舞蹈類基金會、營運、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