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85.194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顯示健身運動與執行功能之間有正向關聯,而近年發現不同型態的健身運動與健康因子相結合亦對執行功能有正面的影響。此外,在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中發現相較於單一的健身運動,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可能有較佳的效果,然而很少有研究同時探討不同成分的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與事件關聯電位之影響。為此,本研究以事件關聯電位角度探討多面向健身運動對執行功能之影響,並同時量測身體適能。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之方法,總共招募48名健康大學生並分配到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有氧健身運動、柔軟度訓練、阻力健身運動、社交互動以及體適能知能)與太極拳組(伸展、阻力健身運動與社交互動),進行每周100分鐘、為期12週的介入。每位參與者在介入前與介入後皆以叫色測驗、次最大腳踏車測驗、屈膝仰臥起坐與坐姿體前彎等測驗,評估其執行功能、心肺適能、肌肉適能以及柔軟度,並同時記錄腦波資料。以介入前的數據作為共同變量進行控制後,結果發現與太極拳組相比,多面向健身運動組在叫色測驗的所有情境(中性、一致與不一致)之反應時間顯著減少,而在正確率上兩組沒有顯著差異;在事件關聯電位方面,多面向健身運動組與太極拳組之間在P3振幅沒有顯著差異;此外,在心肺適能方面兩組雖無顯著差異,但多面向健身運動組的肌肉適能與柔軟度皆顯著優於太極拳組。這些結果表明,兩組之間的心肺適能與P3振幅雖沒有顯著差異,但多面向健身運動可顯著提升行為表現,意即相較於太極拳組,為期12週的多面向健身運動可以有較佳之肌肉適能、柔軟度與執行功能。因此,本研究結果有利於提供增進年輕族群之身體適能與執行功能方面的運動處方,並鼓勵年輕族群規律的從事多面向健身運動,以提升不同面向的身體適能與認知表現。

  • 學位論文

不同層級棒球選手投擲動作技術優劣可以球體與人體兩層面加以評估,其中以球速與轉速為判定的重要指標,但僅以最後結果表現推估可能不夠完整與客觀,更重要的是釐清人體手部控制的協調性在過程中如何作用。本研究隨機招募12名大專公開組男子棒球選手與12名一般大專生,釐清投擲快速直球時,球速、轉速、上肢尺側伸腕肌、橈側屈腕肌、手背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背側骨間肌肌肉活化差異,並瞭解兩組各肌群肌肉活化與球速、轉速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優秀組選手的球速與轉速皆顯著高於一般組,但兩組組間上肢與手背肌電訊號皆無顯著差異;兩組的第一背側骨間肌電訊號皆顯著大於第三背側骨間肌。轉速方面,優秀組選手的第二與第四背側骨間肌顯著大於第三背側骨間肌,一般組皆無顯著差異,且兩組的肌肉活化皆與球速無顯著相關;但優秀組伸腕肌肌電訊號與轉速有顯著正相關。本研究結論為,優秀組球速雖然快於一般組選手但兩組選手的手部四條背側骨間與伸腕肌、屈腕肌的肌電訊號沒有顯著差異,影響棒球選手的投球的球速可能與其他肌群有關。背側骨間肌的活化主要作用可能為協助控球,因此與球速的提升顯著相關。此外,優秀組投擲轉速之所以高於一般組,主因可能為優秀組透過伸腕肌的活化在離手瞬間進行制動,並將動量傳至手指給予球體動力;反觀一般組則未產生此現象。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透過具安全性之上肢增強式肌力訓練機的訓練介入,以探討大專男子乙組棒球選手訓練效果及機轉。研究方法:主要訓練機構為具安全性之上肢增強式肌力訓練機,實驗參與者為23名大專男子乙組棒球選手,以前測球速為分組依據,隨機分配至增強式組(n=7)、傳統式組(n=8)及控制組(n=8),進行6週每週3次之訓練,並透過肌電系統(Noraxon Telemyo DTS)、等速肌力儀(Biodex Pro 4)及測速槍(JUGS GUN R2050),蒐集訓練前後的肌電活化、等速肌力及投擲表現。統計方法:以成對樣本t考驗,進行前後測肌電、等速肌力及球速之比較;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比較球速、肌電及等速肌力間之相關性,顯著水準訂為α= .05。研究結果:增強式組在前後測的投球速度有顯著提升(p < .05),傳統式組未顯著提升;投球作用肌肉活化方面,增強式組與傳統式組在前後測的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 muscle)、肱三頭肌(Triceps Brachii muscle)、三角肌(Deltoid muscle)、背闊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的肌肉活化有顯著提升(p < .05);等速肌力方面,增強式組在前後測的最大峰值轉矩(Max Peak touque,MPT)、最大峰值轉矩/體重(Max Peak torque/ body weight,MPT/W)、總作功(Work)、平均動力(Power)與平均峰值轉矩(Average Peak touqu,PT)有顯著提升(p <.05);相關分析方面,球速與120°/s在傳統式組之平均峰值轉矩與增強式組之總作功有顯著相關(p <.05)。結論:研究結果顯示,增強式訓練可有效提升投球速度、投球動作肌力與等速肌力;未來上肢肌力上要有效益,以增強式訓練機構來做為提升肌力表現是一可行方式。

  • 學位論文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探討太極拳的「整–體」運動,此議題包含三個子題:其一,如何描繪出太極拳的整體面貌;其二,作為太極拳「整–體」運動者的「身體」內涵為何;其三,涉及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整」的部署和配置。根據這三個子題的背景分析,採用現象學的詮釋方法來描述太極拳與「整–體」運動的身體部署。研究路徑和論述架構,分成三大部份進行。第一部分先回到太極拳經典文獻中,探討太極拳的整體樣貌,同時建構一種認識「氣」的操作方法,並說明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的整體觀。第二部分回顧中西論述「身體」的議題,從「中國氣論」、「經絡」、「塊莖」、「筋膜」、「氣能美學」、「達爾文式身體」等六個面向探討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學者的「身體」配置。第三部分由老子「有無相生」的理論,經「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提出「相」的修煉工夫,作為統合窺探太極拳的「整」。研究結果發現,太極拳的「勁」,是指內氣連通產生的作用,而太極拳的「整」,乃是一種身體張力的整合、部署和連通,同時「整」也是一種與身體關係的交往、融洽和凝聚。整體而言,太極拳工夫的修煉,應該朝神、意、氣的中和工夫著手,煉養「整勁」,將內氣和內勁確實接通全身,形成完整一氣的作用,透過太極拳與「整–體」運動的操作,學者修煉成動態開放整體的「氣–身體」,形成內氣連通的太極拳「整–體」配置。

  • 學位論文

過去的研究發現,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可提高神經可塑性,進而提升認知功能。安靜時,體內BDNF濃度與血糖值呈現負相關,而單次有氧運動能提升BDNF生成。在運動前,較低水平的血糖值能否對運動後有更高的BDNF及認知功能的效益仍然未知。目的:探討運動前攝入葡萄糖是否會對運動提升BDNF及認知功能造成影響。方法:招募12位男大學生,採平衡次序設計,分別攝取75克 (75T)、25克 (25T)葡萄糖以及安慰劑 (PT) 溶液後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跑步運動,並於攝取溶液前、運動前、運動後及運動後30分鐘採血;於運動前、後進行Stroop認知測驗,探討三種處理下,血糖、酮體、BDNF、一氧化氮與認知功能之變化。結果:運動前75T與25T血糖顯著提升,而運動後則明顯下降。三種處理在運動前、後的酮體皆無顯著差異,但PT在運動後30分鐘顯著高於75T與25T。認知測驗部分,PT處理的運動前衝突情境反應時間顯著快於75T與25T (PT vs. 25T vs. 75T:642.82±105.44 vs. 664.14±80.96 vs. 666.78±102.62 ms)。運動後顯著提升一致及衝突兩種情境的反應時間(一致情境運動前 vs. 運動後:583.46±77.04 vs. 565.20±69.85 ms;衝突情境運動前 vs. 運動後:657.92±96.34 vs. 626.83±98.07 ms)。三種處理在運動後一氧化氮與BDNF濃度皆顯著提升。結論:本研究發現立即攝取25至75克的葡萄糖會降低認知功能,而運動能抵銷攝入葡萄糖對認知功能的負面影響。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建構國民運動中心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並分析運動中心營運主管對於各構面指標重要性認知與實際運用狀況落差情形。本研究採德爾菲 (Delphi Method) 專家問卷及分析階層程序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調查11位專家學者,取得一致共識以建構關鍵成功因素及分析其權重指數,再以問卷評估北、中、南、東等地區國民運動中心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營運者重要性認知及實施程度,所得結果如下: 一、匯聚專家共識,提出國民運動中心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計 4 項構面,25個題項。構面分別為「顧客使用智慧化」、「營運管理智慧化」、「設施設備智慧化」與「創新營運智慧化」。 二、「顧客使用智慧化」構面,需透過強化線上支付多元性、強化課程預約點名系統、改採為無人自動售票機等措施加強;「營運管理智慧化」構面,需透過增進財務會計系統之即時性及完整度、設施設備維護管理系統資訊化、改善廠商管理系統等措施加強;「設施設備智慧化」構面,需透過良善維護保全影像監控系統、透過機電空調中央監控系統有效節約能耗、跨領域加強建築資訊管理系統專業知能等措施加強;「創新營運智慧化」構面,需透過加強健康管理系統,導入科技化身體指數檢測、體適能檢測器具並考量成立體適能檢測站等措施加強。 三、運動中心營運者對運動中心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於「重要性認知」各構面與「實施程度」各構面之間平均數,並無明顯差異。但各構面之「重要性認知」與「實施程度」指數間之平均數,顯有明顯差距。 未來在營運管理實務層面,可朝向優先考量顧客使用、增加營運管理資訊即時性、增進設施設備科技化、滾動式修正創新營運作為等議題進行運作;在學術研究層面,則可考量依不同場館類型修改獨立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指標、持續發展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次級指標、擴大智慧化關鍵成功因素實地調查範圍等範疇進一步探究。

  • 學位論文

在高度開發的社會與經濟繁榮的國家,促進職業運動的形成與發展,職業運動在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家,對經濟帶來相當的利益與貢獻,2017年臺灣組成寶島夢想家純職業籃球隊加入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ASEAN Basketball League,以下簡稱ABL),在2018-2019賽季主場開幕當周兩場賽事共吸引1萬1,200位觀眾,更突破新台幣400萬的營收,為臺灣職業籃球帶入新里程,而職業運動最重要的即是觀眾,觀眾的支持是職業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ABL 2019-2020賽季臺灣觀眾作為研究對象,以瞭解觀眾之觀賞動機、體驗行銷對再購意願之情形,本研究採立意抽樣,於社群平台上發放問卷,有效問卷為237份,問卷回收率為82.5%,其研究工具包含觀賞動機量表、體驗行銷量表、再購意願量表與個人基本資料問卷,問卷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階層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觀眾之觀賞動機呈現中度同意(4.22),體驗行銷呈現中度同意(4.26),再購意願項中呈現中高度同意(4.58)。再者,在不同門票可接受價格、有關看電視轉播、有購買周邊商品之觀眾在觀賞動機、體驗行銷及再構意願上有顯著差異性。另,觀賞動機「我隊」、體驗行銷「感官」及「情感」對再購意願上有顯著的預測力,因此,本研究建議球隊可針對門票價格較低之觀眾加強體驗行銷之體驗感,並透過屬地主義之主場經營,提升球迷觀賞動機及體驗行銷之滿意度,進而增加再次進場觀看及推薦他人之行為,以達球團永續經營之目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運動人口逐年增多,運動賽會產業蓬勃發展,但在這些大同小異的賽會中,如何讓賽會可以更加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願意再次報名參加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本研究旨在了解鐵人三項賽會參與者人格特質、獨特性需求、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研究對象為2010至2020年 IRONMAN Taiwan 70.3賽會參與者,並以線上問卷進行資料調查蒐集,共回收217份有效問卷。根據調查問卷所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與階層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一、IRONMAN Taiwan 70.3賽會參與者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均落於中等以上之評價,顯示其在行銷策略上仍有可加強之空間。二、通過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得出,賽會參與者人格特質中「外向性」、「友善性」、「嚴謹性」、「情緒穩定性」、「智性/想象」五個構面與獨特性需求呈正相關;人格特質中「外向性」、「友善性」、「嚴謹性」、「情緒穩定性」、「智性/想象」五個構面亦與產品涉入程度呈正相關;獨特性需求中「創新性選擇」、「非流行化選擇」、「避免相似性選擇」三個構面與產品涉入程度呈正相關;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呈現正相關。三、通過階層迴歸分析得出,獨特性需求對於人格特質與產品涉入程度產生部分中介效果;產品涉入程度對於獨特性需求與再購意願產生部分中介效果。意即賽會參與者人格特質能透過部分的參與者獨特性需求,進而影響參與者產品涉入程度;獨特性需求能透過部分的參與者產品涉入程度,進而影響參與者之購買意願。 基於上述結果,IRONMAN Taiwan 70.3賽會主辦方應該針對參與者的獨特性需求,施予適當的行銷策略,以提高參與者的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針對未來研究,建議採用結構方程模型來進一步檢驗賽會參與者之人格特質、獨特性需求、產品涉入程度與再購意願之關係,以提昇相關研究之說服力。

  • 學位論文

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不同運動專項參與學童發展之基本運動能力特性。方法:本研究收取154名學童(排球隊:30、籃球隊:20、柔道隊:20、角力隊:16、一般組:68名)比較平衡能力、坐姿體前彎、壘球擲遠、立定跳遠、60秒仰臥起坐、Muscle Power Sprint Test (MPST),六項體能測驗結果。統計方法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技擊組、球類組與一般組;排球組、籃球組、柔道組、角力組與一般組)顯著水準定為α=.05,達顯著進行Scheffe事後比較。結果:結果發現球類組的表現在立定跳遠、壘球擲遠、60秒仰臥起坐測驗顯著優於柔道組與一般組、MPST顯著優於一般組。技擊組的表現在平衡感、坐姿體前彎測驗顯著優於排球組與一般組,柔道組MPST顯著優於一般組。結論: 參與球類專項的學童,可以提升爆發力、肌力以及無氧能力;參與技擊專項的學童,可以提升平衡感、柔軟度以及無氧能力。

  • 學位論文

緒論: 近年來,國軍開發了一套完整的新式個裝,目前有關此套各裝對於我國軍人在步態上的影響尚未可知,因此需更進一步探討,藉此了解我國軍人在穿著此套個裝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方法: 10名中華民國國軍為本實驗參與者,國軍新式個裝加上步槍的總重為20公斤,每一位受測者分別需進行控制組 (沒穿) 以及實驗組 (有穿) 的試驗,所有試驗皆在實驗室內鑲嵌著測力板的10公尺走道上以自選速度行走,資料在每一組均收取五次,組間休息五分鐘。實驗使用七台紅外線高速攝影機 (Vicon 200Hz),收取運動學資料,四顆無線肌電電極 (Noraxon 2000Hz),收取四條肌肉肌電資料,一塊測力板 (AMTI 1000Hz),收取動力學資料,統計方法為成對樣本T檢定,統計考驗的顯著水準之α值定義為.05。結果: 實驗組在著地期有較大的髖伸直、內收角度以及膝屈曲、外展角度,並且在軀幹都呈現較為前傾的情況。力矩方面,實驗組有較大的髖屈曲以及外展力矩,膝關節有較大的伸直以及外展力矩,踝關節有較大的蹠屈力矩。肌電方面,實驗組在著地前期,股直肌活化程度較高,在推進前期,股直肌、臀大肌、豎脊肌的活化程度較高,在步態參數方面,步幅以及步頻並無顯著差異,但在著地期的時間則是實驗組有顯著差異的長。質心運動方面,實驗組有較大的垂直方向位移量以及動位能峰值時間差。結論: 由於整體重量加上在個裝中的戰鬥腰帶及軍靴限制了下肢關節在步態上的活動程度,導致下肢關節的負荷增加,未來對於腰帶以及軍靴的佩戴上可以稍作改良,並且在軍事訓練上可以多加強下肢的肌肉力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