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1.110.169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比較不同運動行為教師的疲勞程度和生活壓力之差異,並探討運動行為和疲勞程度及生活壓力之相關性。研究對象為台南市98學年度編制內之高中職教師,隨機取樣實施問卷調查,有效樣本為878份。問卷包括基本資料、運動行為問卷、中文版個人疲勞強度問卷 (CIS)及生活壓力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方法分析。結果歸納如下: 一、39.3 %高中職教師常感到疲勞(CIS>76),有規律運動習慣之教師有33.1 %。 二、低運動行為之教師疲勞程度顯著高於高運動行為之教師(p<.05)。 三、高運動行為之教師生活壓力顯著低於低運動行為之教師(p<.05)。 四、運動行為與疲勞程度及生活壓力呈顯著負相關(p<.05);疲勞程度與生活壓力呈顯著正相關(p<.05)。 結論:較高運動行為之高中職教師其疲勞程度與生活壓力較低,運動行為與疲勞程度和生活壓力有相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比較有無規律網球運動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與平衡能力之差異。甄選40位規律從事網球運動(網球組) 和40位無規律運動(對照組)男性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65.1 ± 3.5歲。有規律網球運動者從事網球運動至少三年,每週至少打網球3天。以「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RT3 Tri-axial;RT3) 測量假日與非假日身體活動量,且以福樂進階平衡表(Fullerton Advanced Balance scale, FAB scale)測量10個項目之平衡能力。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及獨立樣本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網球組老年人每天身體消耗的總熱量為(2277.3 ± 549.8kcal/day)明顯高於對照組的(2073.1 ± 522.3kcal/day) (p<.05);網球組老年人之 10個項目平衡能力(總分)顯著優於對照組(p<.05)。 結果顯示規律從事網球運動男性老年人有較高之身體活動量和有較佳之平衡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有二:一、暸解WSBL選手生涯規劃與生活滿意度之現況。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WSBL選手生涯規劃與生活滿意度之差異。研究對象為WSBL儲備及正式選手133名,得到選手及教練同意後,透過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不同年齡、隸屬球隊、是否入選國家隊、國家隊資歷等級、教育 等級、是否為專職球員、球團年收入、其他年收入、所屬球隊是否提供生涯規劃或就業輔導等背景之選手在生涯規劃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隸屬球隊、教育程度、是否為專職球員、球團年收入、其他 年收入等背景之選手在生活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提高選手的生活保障;二、加強球團或聯盟的退休規劃及輔導;三、提供並開放選手進修其他知識技能的機會與空間;四、關心選手的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對國中學生意象使用、意象能力與動作技能表現之影響。採用準實驗設計法(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進行體育實驗教學,以臺北縣某國中七年級兩班共67名的學童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派一班為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組(實驗組),另一班為傳統體育教學組(控制組)。在實驗教學介入之前進行前測,實驗教學介入六週十二次後,再施以後測。資料處理以混合設計2(前、後測) X 2(實驗組、控制組)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實驗處理的效果,依變項為意象使用、意象能力與動作技能表現。研究結果發現: 一、實驗組與控制組意象使用及意象能力在前測並無差異,經過六週十二次實驗教學後,實驗組在意象使用及意象能力優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與控制組意象使用及意象能力在前測並無差異,六週十二次實驗教學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對於籃球非慣用手運球上籃皆具有顯著的學習效果。而實驗組的動作技能表現之後測成績優於控制組。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果,對未來後續教學與相關研究提供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研究者所服務之國中學生體適能現況,並調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之動靜態生活情形與日常飲食習慣,同時從中探討學生的身體活動狀況和體適能表現、以及睡眠習慣的關係,以期能做為本校日後推動身體活動的基礎,擬訂相關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主要研究對象為七至九年級學生,扣除本校特殊學生及預試班級,正式問卷發出767份問卷,得有效問卷689份,無效問卷78份,有效問卷達90%(N=689)。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來進行現況描述,並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史皮爾曼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卡方檢定來進行相關分析。依據上述方法,得到以下結果: 一、現況部分:(1)本校之體適能狀態男優於女,BMI指數約30%體重呈現過重之現象;瞬發力以及心肺適能為整體表現中最需加強的部份,整體體適能成績除了柔軟度較理想,其他四項仍呈現待加強之狀態。(2)生活型態中之飲食方面三餐進食狀況尚屬正常範圍,但卻有逐漸偏向高油脂食物以及每天吃零食和喝含糖飲料的飲食文化。睡眠部分幾乎都有晚睡之習慣,並無法從睡眠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另外,在日常身體活動方面,大部分皆可達到活動量足夠或以上,平日最常做的身體活動是走路,評估整體研究參與者之生活型態,仍以靜態生活多於動態生活。 二、相關部分:(1)睡眠習慣與平日的身體活動表現上未達顯著,但BMI與睡眠習慣、日常身體活動量三者達到顯著之差異性。(2)體適能與睡眠習慣兩者皆未達顯著,然而,體適能與日常身體活動量兩者之間呈現正相關的情況,而研究參與者家庭社經背景之層次,無法推論研究參與者在國中時期的體適能成績表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比較不同體型之高中男學生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的差異,並探討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之相關性。本研究甄選30位體重過重(身體質量指數[BMI]≧24) 及30位非體重過重(BMI<24) 學生,共60位高中男生(年齡16.6±0.9歲)為研究對象。受試者分別填寫「身體意象量表」,測量身高體重並配戴「三軸向身體活動量測量器 (RT3)」,記錄兩日在校時間身體活動量(其中一日包含一節體育課)。所收集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和皮爾遜積差相關比較分析。研究結果:1.非過重組學生在校期間身體活動量(19.5kcal/kg/8hr)顯著高於過重組(11.8kcal/kg/8hr)(p< .05)。2.體育課時間之身體活動量非過重組(6.8 kcal/kg/50 min)顯著高於過重組(3.5 kcal/kg/50 min) (p< .05)。3.過重組在外表評價及身體部位滿意度均顯著低於非過重組(p< .05),外表取向則無顯著差異。4.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各向度呈顯著正相關(p< .05)。結論:非過重高中男生在校期間及體育課身體活動量和身體意象皆高於過重學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台北縣三鶯樹林地區國中生參與校外教學活動休閒需求與參與後滿意度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的結果將提供給國中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的相關單位,作為校外教學活動之規劃、設計及教育時有所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北縣三鶯樹地區國中生進行抽樣,研究工具為「國中生校外教學活動休閒需求與滿意度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校外教學活動休閒需求量表及校外教學活動滿意度量表。調查期間共發放問卷608份,回收603份,其中有效問卷576份,有效問卷達95.52%。回收之有效樣本依研究目的及驗證假設之需,分別採用描述統計、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爾事後比較、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結果發現: 一、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別)在校外教學活動休閒需求、校外教學活動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不同背景變項(家庭收入)在校外教學活動休閒需求、校外教學活動滿意度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校外教學活動休閒需求與校外教學活動滿意度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校外教學的休閒體驗活動中,有關休閒體驗活動內容及體驗效益對體驗滿意度之影響,本研究以體驗行銷的五個構面及體驗品質五個構面探討活動的內容及活動的效益;欲透過實證研究得知,隔宿露營活動業者提供的資源及學生活動,探討對體驗滿意度之影響。研究對象為一所國中八年級全體參加校外教學之學生,共計614人,研究時間為2010年3月12日~19日,研究方法則使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國中生休閒體驗活動體驗行銷、體驗品質與體驗滿意度相關性,並以描述統計、典型相關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來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隔宿露營活動學生之體驗內容與體驗品質有明顯的正向關係。 二、 隔宿露營活動的體驗品質與滿意度有明顯的正向關係。 三、 隔宿露營活動學生之體驗內容與滿意度有顯著的相關存在。 四、 隔宿露營活動學生所感受之體驗內容與體驗品質對滿意度方面有顯著的影響。 基此,本研究建議未來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時,著重運用體驗行銷的策略、體驗品質的概念,進而提升體驗的滿意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市各級學校教師休閒活動涉入和休閒效益兩者之相關情形。休閒活動涉入所探討的包含吸引力、中心性及自我表現三個構面。休閒效益所探討的包含生理效益、心理效益及社交效益與心智效益四個構面。本研究以新竹市98學年度各級學校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法。本量表共發放561份,回收之有效問卷總數計528份,有效回收率94.1%。研究工具包括「休閒活動涉入量表」、「休閒效益量表」,並透過SPSS12.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資料分析的個人背景變項有性別、年齡、學制、家庭生命週期、職務、個人所得、任教年資、每週持續(累積)時間等8項。有效樣本依研究目的及驗證假設之需,分別採用描述性統計、推論統計(信度分析、項目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雪費爾事後比較(Scheffe's)、探索性因素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 一、量表各因素在背景變項差異考驗結果:在休閒活動涉入量表方面有不同性別及不同持續時間等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存在。在休閒效益量表方面有不同性別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以休閒活動涉入、休閒效益各構面來檢視彼此間的關係,得知休閒活動涉入與休閒效益,互相之間皆具有顯著的相關存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中小學實施游泳教學現況與問題,以問卷調查各校擔任體育行政工作之體育組長為對象,寄發問卷155份,得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55份。並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獲致結果如下: 一、高雄市中小學學校游泳池設施僅占10%,以高雄市中區最多;而有游泳池設施學校皆全面實施游泳教學,國小實施率最高,高中職居次,國中最低;國、高中實施游泳教學之師資來源為校內具有游泳能力之教師。 二、高雄市無游泳池設施學校以小學最缺乏。多以步行方式前往學區內公、民營游泳池進行教學,搭校車前往為最少,經費來源為學生自行繳交。 三、有游泳設施學校以每次上1節課,實施對象為全校,上、下學期皆有實施;無游泳池設施之小學,以每次2節連上,實施對象為3-6年級,平均一學期上7-9節。 四、高雄市中小學無實施游泳教學之阻礙為缺乏教學場地、缺乏實施經費、擔任教學師資不足、缺乏救生員、教師配合度不高。 五、高雄市中小學有游泳池實施游泳教學所面臨問題為無救生員編制、缺乏實施經費、教師無教學意願。無游泳池有實施游泳教學所面臨之問題為無經費來源、擔任游泳教學師資有問題、排(調)課有困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