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35.210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在本文前言的部份,先簡述一下法國音樂史及作曲家拉威爾在其中所處的地位。接下去的章節將依序討論拉威爾的成長與音樂背景,再進入本文所要探討的鋼琴作品『高雅而感傷的圓舞曲』,從它的創作背景、樂曲分析到筆者個人的演奏詮釋,最後再歸結出拉威爾的作曲技巧與音樂風格,希望能對彈奏上有所幫助與瞭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蒐集有關二十世紀力度語彙,並分析有關二十世紀有關力度重要作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一般認為初傳至台灣的布袋戲有南管、白字和潮調三種。「潮調布袋戲」之所以稱「潮調」,主要是以所使用的後場音樂、腔調、戲路與他種掌中戲有別而分別之。 本論文主要建立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訪問現存的潮調藝人,並將蒐集到的潮調布袋戲資料,如以下的架構呈現: 緒論 討論台灣布袋戲的音樂、潮調布袋戲概況、潮調釋義,及田野資料 概述。 第一章 潮調戲齣《金簪記》劇本校勘。將此一普遍潮調布袋戲劇目之劇 本全文,予以校理列出。 第二章 《金簪記》音樂的記錄。訪問潮調藝人詹柳械,採錄其唱腔曲譜 及部分後場樂,後場樂主要以絃譜為主。 第三章 音樂分析。討論後場樂記譜的譜式,並以藝人李文舉之部分唱腔 予之比較,著重唱腔之唱唸及相似性的分析,並敘述田野所得後 場之資料。 結論 歸納潮調布袋戲所用音樂之特色。並交待此次研究重點,乃在於劇 本的校理呈現,及音樂曲譜的記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國北朝音樂歷史研究 《論文大綱》 李 宏 真 本文共分為上、中、下三卷: 卷上 中國北朝(西元386-581年)時勢與文化 分為三章。北朝的時間界在西元386年,為拓跋珪即代王位於盛樂,(在南朝的時間是東晉孝武帝太元11年。)至西元581年,楊堅滅北周的這段時期。 五胡各民族簡介,其中鮮卑族較詳細的介紹其文化。介紹從拓跋部落聯盟的建立、歷經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等政權。 在北朝文學概略方面,介紹北朝詩人、北朝駢文、北朝的散文、北朝樂府等。 在北朝音樂文化方面,介紹北朝雅樂的三個起源、北朝的雅舞及音樂文化的交流。包括西域音樂龜茲樂、西涼樂及佛教、道教音樂交流情形。 卷中 中國北朝民歌 分為四章:根據胡懷琛的理論說明民歌的起源的六個原因及中國民歌實質上的變化。並介紹民歌自然寫作,與文人作品不同的特徵。 根據孔德理論,介紹《梁鼓角橫吹曲》及鮮卑的北歌。從四種古今書籍中收集到的北朝民歌,共收475首,除去了重複,得210首。分為戰歌、戀歌等七類。其中戰歌所佔的比例最高。 分析北朝民歌的形式結構,七言四句、五言四句為基本結構。列舉10則北歌的著名故事,如民族起源傳說的〈詰汾二帝諺本事〉、敘述政權滅亡的〈元家世將末本事〉、呈現北朝音樂舞蹈文化的〈咸陽王禧本事〉、〈楊白花本事〉、〈老嫗吹篪本事〉、〈敕勒歌本事〉等。 卷下 中國北朝音樂與舞蹈 分為六章,主要介紹北齊舞蹈《蘭陵王》樂舞,列舉任訥、傅芸子、常任俠等人研究結果。 北周蘇祗婆琵琶七調的音樂理論,列舉鄭譯、王光祈、向達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比較印度「庫幾米亞馬來碑」的銘文。結論為:蘇琵琶為四弦琵琶。 列出近世紀中國大陸出土北朝重要音樂文物資料的圖片。 介紹北朝石窟藝術,包括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並整理出石窟中出現的樂器形象。 最後,從現代錫伯族民歌尋求與北朝民歌的關係,並簡介錫伯族的傳統舞蹈、樂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客家八音和客家人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在從前的社會中,參與了客家人整個生命週期裡各種重要的日子。本論文藉由對現階段美濃客家八音的採訪、紀錄和整理,希望盡可能地呈現客家八音在目前美濃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作為日後研究的基礎。由於客家八音至今仍為現代客家人生命禮俗與祭儀中無法分割的文化現象,它普遍存在於儀式活動中,因此,除了介紹美濃地區客家庄的歷史背景外,本論文主要涉及傳統禮俗的整理和客家八音的音樂研究二方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鼓吹樂歷經各朝代的沿革,累積了豐富的曲目,也延伸出多變多樣的展演形式;而「陣頭」形式的呈現,更賦予了鼓吹樂儀仗、渲染熱鬧氣氛、壯大排場等功能及實用性,進而普遍的流傳、運用於台灣的漢人社會中,雖然展演的形式與內容不斷在演變當中,亦無損其在人民的生活、禮俗及信仰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論文的論述重點為「鼓吹陣頭」,即以陣頭為活動方式的鼓吹樂。第一章以主奏樂器(嗩吶)形制的不同作為分類的依據,並按各地實地調查及訪談所得,分別敘述,包括樂隊編制、出陣情形、演變沿革、曲目等;第二章則分述各式鼓吹陣頭在各類場合中的運用情形,包括該類活動的意義、時空背景,各類鼓吹陣頭在各活動中的角色、功能、配置原則、進行流程、常用及特定曲目等,亦包含已失傳的鼓吹陣頭活動;第三章為音樂內容的紀錄與分析,分成樂曲結構、音樂型態及樂器與樂隊三部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民國三十八年以前,南、北管以及歌子戲、布袋戲等為臺灣地區普遍流傳的傳統藝術,光復以後,國樂傳入臺灣,在政府機構、有關單位大力推動下,短短五十年間,國樂教育納入正歸教育體系、職業國樂團的成立將國樂發展推向巔峰,國樂觸角向社會各階層延伸,欣賞人口遍及全省各地,相關活動發展蓬勃,逐漸取代其他傳統音樂,躍昇為臺灣主流音樂之一。 筆者在學生時代接觸國樂至今已十餘年,期間的發展因兩岸的開放交流起了很大的變化;就讀研究所期間的某一天,突然驚覺自己雖生長在臺灣,卻對國樂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發展沒有任何的了解,身為國樂的一份子,深感為國樂歷史沿革做系統性整理研究的迫切性,因此願略盡棉薄之力,就自己在研究所接受的訓練,進行相關的研究。 目前與國樂相關的論文,以國樂器為主要研究對象居多,除了魏金泉《中國廣播公司國樂文獻調查研究》與臺灣的國樂沿革有相關性之外,其餘多以單篇文章方式記述國樂發展的點點滴滴,至今尚未出現以國樂歷史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之論文,因此,選擇國樂做為論文研究重點,希望藉由國樂相關文獻整理呈現過去五十年來臺灣的國樂興起及發展。 本論文研究範圍包括: 1.歷史發展:包括國樂團、學校教育、學術團體及音樂家。 2.音樂活動:涵蓋展演、樂器展、座談會、音樂比賽。 3.作品分析探討:呈現國樂演奏形式、樂曲之發展,從樂曲結構、編制、 音域與旋律、拍子與速度方面探究國樂創作上的變化。 本論文的研究方式以資料統計為主,搜集文獻資料及人物訪問為輔: 1.資料統計:透過節目單、報章雜誌、期刊的蒐集,將發生於臺灣的國樂演出場次以及曲目內容逐筆登錄,經過仔細篩選後以完整之資料做為有效母樣本,利用細部分類數據之組合完成統計圖形,依據圖形變化加以分析說明。 2.文獻蒐集:主要蒐集不同年代的書報雜誌、期刊、政府出版刊物、大陸出版書藉、學報以及其它與國樂相關之書藉,對過去國樂活動發展之時空背景做更完整清晰的記錄。 3.人物訪問:透過與曾經參與國樂活動之樂友訪談,瞭解歷史的沿革、活動型態以及音樂內容及發展變化,儘量反覆求證希望得到正確性較高之資 料,每一次的訪問內容,均予以整理記錄,是為本論文之重要參考資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阿美族台東宜灣部落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民國75年及88年所舉行豐年祭進行音樂之調查與研究,並加上桃園地區旅北宜灣居民舉行同鄉會豐年祭之音樂記錄,進行貫時性與共時性的觀察,以區域性為主,瞭解一個聚落祭典音樂文化的變遷過程,為其音樂歷史文化作記錄與傳承。透過音樂紀錄與研究,對一個阿美族海岸聚落的歷史與生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敕水禁壇》,其展演如同一齣包含兩幕之戲劇;科儀主要包括「敕水」與「禁壇」兩大部分。「敕水」其意為:以法水灑淨壇所去除氛穢;「禁壇」則是將壇之五方結界以避免鬼祟進入,此乃道教儀式中至為重要之儀式之一,通常凡是二朝醮以上必備有此科儀。 禁壇之法為:高功請五方龍神與其侍從官將,藉由其真旡把壇所五方的鬼祟驅除,最後巡行醮壇之八卦至艮宮以金井將鬼門封起,象徵將命魔收押,以便迎接眾神之降臨,祈福於醮主。而北部正一派則於敕水時之變四靈與五方結界時之「打倒旗」最富戲劇性,科儀文之內容雖不甚相同,但就法事結構與其意涵仍具相似之意義。 本文主要建立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並將蒐集成果以如下之架構呈現: 緒論:討論與敕水禁壇相關之道教儀式舉行之時機、動作,器物之用法與型制。 第一章:討論儀式之目的即舉行時機、類型以及南北部敕水禁壇儀式進行之描述。 第二章:儀式之音樂:將整齣儀式進行時之說白、唱腔、過場樂,鑼鼓樂完整紀錄並以曲譜方式寫出。 第三章:音樂分析,主要以唱腔為分析素材,就歌辭體裁、音樂型態(討論速度、拍法、律高、音域、音階與調式,句法結構等)歸納比較出其相異點。 結論:經由以上之整理歸納分析後對該儀式之紀錄並引申出其與北管戲劇、音樂之密切相關處有待進一步之研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布袋戲」為台灣目前最普遍的偶戲,百年來歷經社會的風潮移轉,至今仍呈現相當豐富的面貌。布袋戲的研究可分為兩方面:一為造型藝術之美,二為表演藝術之美,音樂部份屬於後者之研究。 本論文的研究內容,是以近三年來的實地調查、及個人學習布袋戲音樂之經驗為基礎,間接參考部份學術論著及相關影音資料,繼以進行布袋戲音樂使用上的初步歸納整理,冀望整合出屬於台灣布袋戲音樂本身獨特的基本模式定律,將其運用學理組織化與系統化。 緒論首先介紹台灣布袋戲的源流、相關文獻、以及它的演變與分期。 本論共分為四大部份: 第一章:介紹台灣布袋戲後場音樂之類別。包括南管、潮調、北管、京劇及雜曲系統之布袋戲音樂。 第二章:又分三節。 第一節:說明布袋戲之後場,包括名稱由來、使用樂器、人員編制及樂師的養成與現況。(註:以台北〈小西園〉、台中〈春秋閣〉、屏東〈新復興〉三個代表性劇團為例,就目前常見北管、北管外江、雜曲三種系統的傳統後場形式分別作說明。) 第二節:布袋戲音樂之組成內容。分別由鼓介、曲牌、唱腔等所使用的音樂內容說明之。 第三節:後場音樂之運用形式。依據布袋戲平日在民間演出的戲劇一般程式,分別由鬧台、扮仙戲、正戲說明之。其中正戲的部份,以戲劇中之唱、唸、做打等表演技藝作畫分,詳述其音樂內容之運用。 第三章:布袋戲音樂之特色及其風格比較,共分三節。第一、二節以使用的音樂內容、及表演技藝的搭配來說明其音樂特色;第三節就目前最常見的布袋戲三類後場形式作風格上之分析與比較。 結論:論文研究之心得結果,探討後場音樂存在價值性與藝術性,並歸納其音樂內涵、及今後探究的方向與目標作為總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