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37.243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文主要以貝多芬當代的歷史環境、作曲背景及大提琴器樂之發展為前題,概括性地論述音樂的技術層面,再藉樂曲風格、理論之分析為手段,進而探討實際的演奏因素,包括技巧的探討及演奏詮釋。其中透過樂譜之各版本的比較,提出筆者的看法,並適時提出技巧上的練習重點。另一方面,則涵蓋大提琴家的演奏論點,提出演奏詮釋的理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之研究可分成幾個階段,以對位理論出發,闡述在二十世紀當代作品中的廣泛運用,將理論設法轉化為本身創作,其各項研究範圍詳述如下: 一、線性對位理論研究範圍界定: (一) 對音樂理論研究部份: (1)對位法相關書籍、論文。(2)二十世紀當代音樂介紹。(3)藝術相關理論。 (二) 對音樂作品分析重點: (1)以二十世紀作品為主。(2)參考十九世紀以前之作品。 (3)自我作品反省與探討。 (三) 線性對位技法探討:針對二十世紀作品,以現代觀點重新思考。 二、線性對位在音樂轉化的範圍界定: (一)象徵性:線條。(二)聯想性:線條的結合。(三)感官性:非理性因素。 三、根據以上探討結果,轉化為自我音樂之創作與啟示: (一)鋼琴獨奏曲------------------------------迴 (二)大提琴獨奏曲----------------------------浮光掠影 (三)馬林巴琴二重奏--------------------------獅子座流星雨 (四)絃樂四重奏------------------------------Re的凝想 (五)四重奏---------------------------------古寺隨想 (六)八重奏---------------------------------六道輪迴 四、線性對位的結論: (一)組織。(二)特性。(三)表現。(四)情感。 一方面就前人的理論作一瞭解,進而透過對作品的分析探討,以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另一方面,可提出個人意見,透過創作的方式,不斷檢討反思,不只關心有關藝術的問題,更進而關心所處環境周圍的人、事、物。此外,對從事創作的人,持續自我突破與創新是十分重要的,或許因對學術研究的方法未能完全掌握,使結果未如預期,但精神與理想是不可或缺的創作原動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心理需求及其發展模式和國中音樂教師「自我效能」與「生涯規劃」之重要性與相關性,針對國中音樂教師「自我效能」與「生涯規劃」之現況及差異情形作一深入探究,期能將研究結果作為國中音樂教師個人未來人生規劃的指標與準則。 依據研究主題,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的步驟,首先蒐集並歸納教師心理需求與發展模式、「自我效能」與「生涯規劃」之理論。其次依據文獻的分析,提出研究架構,以研究者自編之「國中音樂教師自我效能問卷」及「國中音樂教師生涯規劃問卷」為研究工具,實施調查及分析研究;取樣對象以台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音樂教師為主。調查結果在「教師心理需求及發展模式」、「國中音樂教師之自我效能」、「國中音樂教師個人屬性及學校特色與自我效能之關係」、「國中音樂教師之生涯規劃」、「國中音樂教師自我效能與生涯規劃之相關性」等方面,均獲得具體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國中音樂教師個人心理需求的滿足程度,對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正面的影響。 二、國中音樂教師「自我效能」認知的加強,足以彰顯教學成效,且能提升教學品質。 三、重視階段性「學習規劃」與擬定個人近程、中程及遠程之「生涯規劃」,能發展國中音樂教師個人多元能力,並促進教師自我成長。 四、「自我效能」與「生涯規劃」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因此,在師資培育過程中,應將此二者列入課程內容,並著重理論與實際的配合。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音樂教育行政與未來之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作為教育行政單位、學校、國中音樂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瞭解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的現況及問題,探討教師進修的動機、意願,分析進修方式、課程安排、研習時段、進修制度及行政措施等方面,以研擬一套適合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的課程規畫。 依據研究主題,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的步驟,首先進行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理論與相關文獻之探討,以研究者自編之「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相關問題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實施調查及分析研究;取樣對象以台灣地區公立國民中學音樂教師為主。調查結果在「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之意義與內涵」、「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課程之設計」、「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制度」及「我國與美日兩國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異同」等方面,均獲得具體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國中音樂教師一致肯定教師在職進修之重要性,並且具有高度的進修意願。 二、在課程方面,教師大致認為研習內容對教學確有助益,都期盼參與增進專業知能的進修活動,並希望有跨領域的研習內容。此外,幾乎所有的教師皆認為應實施進修效能的評鑑,以為未來活動設計的參考。 三、「時間的不適宜」和「缺乏進修資訊」是教師未參加進修活動的主因;而研習機會的不足、各地區之進修機會不均、學校的配合度低等,亦是影響教師參與進修的原因,實有待重視並加以改進。 四、美國的教師換證制度和日本的教師分級制度,皆促進該國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的推動,此兩種制度可為我國改良教師在職進修時之重要依據。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制度與未來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作為有關單位辦理國中音樂教師在職進修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音樂治療活動對國中階段中重度智障學生社會技能之影響。首先透過文獻與理論分析,探討音樂治療之相關理論基礎。繼之針對受試對象之行為問題,訂定出表達與溝通、參與活動、合作三項必須改善之社會技能。並根據文獻理論基礎,研擬音樂治療活動內容,進行實驗研究。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個案)實驗設計中跨行為的多基線設計模式,研究對象為四名台北市金華國中啟智班中重度智障學生,經為期八週,十六次之實驗教學後,以研究者自編之評量表得分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音樂治療活動能增進中重度智障學生表達與溝通能力。 2.音樂治療活動能提昇中重度智障學生之參與意願。 3.音樂治療活動能培養中重度智障學生之合作態度。 4.歌曲對唱及節奏問答兩項音樂治療活動能增進表達與溝通能力。 5.強烈節奏之音樂律動與遊戲化的音樂治療活動能提昇參與意願。 6.動態之團體音樂治療活動能培養智障學生之合作態度。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加以討論,且提出建議,以作為實 施音樂治療活動,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依據。 關鍵字:音樂治療活動、中重度智障學生、社會技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儘管孟德爾頌及蕭邦等都陸續寫過鋼琴與大提琴的奏鳴曲,但在大提琴的重要曲目中,布拉姆斯的這兩首奏鳴曲,卻是被公認為是繼貝多芬的五首奏鳴曲之後,最重要的作品。尤其是晚期的這一首,因為對大提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寫作的手法及大提琴的技巧上,都非常的純熟,且具創造力。 在形式上,和聲與調性直接影響了形式的產生,而布拉姆斯所偏好的遠係調,其調性範圍所產生的效果,比曲子本身更具影響力。此奏鳴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升F大調的慢板,令人驚訝地使用一個與第一樂章相隔甚遠的調,同樣的情形在終樂章則換成了降G大調,在四個樂章中形成重要特徵,並且在F與F#中以大調與小調不同的調性變換,形成拿波里調性關係。很少作曲家會注意到這層關係,通常他們會認為內容才是一切,而布拉姆斯卻很喜歡大小調、拿波里(半音)及三度關係的並列與衝突,他喜歡使用他們來使調性模糊,其調性的感覺或者搖擺不定,或者在段落的調性上會有不同的解釋。 舒伯特晚期作品對布拉姆斯在調性上的思考影響很大,Tovey甚至認為舒伯特的影響遠超過巴哈及貝多芬。布拉姆斯是注意到舒伯特在音樂史上,所以成為古典浪漫之間橋樑之重要性的第一人,他不但欣賞、體會,並且吸收、消化了舒伯特的特殊風格,但這並不是布拉姆斯個人的特色,在貝多芬的作品中亦可見到此一特徵,只是比較少把它們聯想在一起。 在技巧方面,對於兩個樂器來說,都是一項挑戰。第一樂章大提琴上的震音及第三樂章鋼琴的部份,都是比較困難的部份。曲中撥弦的應用,不但擴充了大提琴的技巧,亦開發了其音色的可能性。體力與耐力的培養,也是演奏此曲時所需要注意的也是演奏家們演奏此曲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問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俄國五人組」的出現是俄國音樂蓬勃發展的開始,他們不再一味的追求德奧音樂風格,認為俄國音樂若要獨樹一格,必須從自身的特質挖掘起;因此,此時的作曲家,大膽的使用俄國民歌和傳統舞蹈節奏於作品中,使音樂呈現出一種多變化、多色彩的風格;而在五人之中,穆索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1839-81)的作品又以多變的色彩和豐富的想像力著稱。 穆索斯基的作品「展覽會之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不管是以鋼琴的形式演奏,或者是採用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所改編的管弦樂版本演出,都在演奏曲目中佔有一席之地,因為這部作品不但將繪畫視覺轉為聽覺感受外,更顯露了穆索斯基對於朋友的思念及對社會的關懷,而他豐富想像力和充滿炫麗的音響,彷彿讓畫家哈特曼(Victor Hartmann 1834-73)的作品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在本文中,除了探討作曲家的生平、創作的背景,更深入的分析這十首以畫作為題的小曲子;由於,此首作品為許多演奏家的熱門曲目,因此筆者以穆索斯基原譜彈奏和依演奏者品味改編的兩種版本,進一步探討鋼琴名家們的演奏風格,在技巧、詮釋上做一個主觀性的評論。在最後並附上穆索斯基的手寫譜影本,以作為彈奏時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主要研究北管藝人蘇登旺先生的演戲歷程,戲曲劇目、戲曲唱腔為主,並進一步與目前北管子弟中年紀最長、戲曲經歷完整、曲目收藏豐富的葉美景先生做唱腔上的比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北管音樂是台灣傳統音樂中,最主要的系統 之一,北管子弟館閣,在時間、地點上,持續地存在於同一空間,對音樂文化的內涵,具有穩定傳遞的功能,曲館活動為民間子弟自娛為主,非以營利為導向,曲館先生的口授與音樂抄本的寫傳,皆有穩定音樂內涵與風格的作用,因此曲館可謂最完整的保存與傳承北管音樂文化。欲瞭解北管音樂,勢必瞭解北管館閣。 位於彰化市華山路138巷51號的梨春園,堪稱北管歷史最悠久的館閣之一,其館閣之發展,幾乎等同於北管音樂在台的活動。其館藏手抄本數量之多、曲目之豐,足堪代表北管音樂之內涵;而從它保存的種種儀仗性器物,及可供同時「雙棚」演出的戲服,更是北管曾在臺灣盛極一時的見證。 本文第一章由曲館的組織與建築、曲館與南瑤宮老大媽會之關係、曲館之先輩圖等方面,了解梨春園之發展歷史。第二章由梨春園的文物方面,發見梨春園之古老性與豐富性,包括各類曲簿、樂器與戲服。第三章則從樂員之技藝、曲館各類演出型態、曾演過的戲劇、曾錄製之音樂等,探討梨春園之藝術性,並在第四章以最能代表梨春園藝術性之葉阿木先生細曲唱腔,作採譜分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