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255.127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網絡結構分析主要考量廠商在結構中的位置與關係連結的變化,使具中心位置的廠商能控制資訊的傳遞與流量而形成結構洞的優勢。過去研究指出緊密連結的產業合作網絡,為台灣廠商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但在開發中國家的興起與本土廠商外移下,對整體產業網絡的完整性造成衝擊。台灣廠商為生存與持續保有競爭優勢,如何調整上、下游產業間合作關係,尋找互補性資源,與如何在新的網絡型態中,重建中心性與連結點成為本研究的動機。基此,本研究以網絡動態觀點,探討台灣製鞋廠從創業至今,其所相互聯繫的網絡結構產生何種轉化與層層交疊的強弱關係,以及廠商如何尋求外部資源互補,並產生中心性位置的歷史變化軌跡。 本研究配合廠商網絡連結的特性,研究方法採過去常用於消費者群體特質研究的滾雪球方式進行,以台灣製鞋廠商為研究對象,透過受訪企業主的合作網絡取得其連結點,由一個種子樣本的人際輻射力展開此滾動抽樣,藉由連結相關廠商各自網絡,分別進行深度訪談。透過實務上的訪談,本研究可從結構、中心性、關係連結三個層面發現廠商隨時間呈動態改變的獨特性:首先在結構層面,廠商經營內涵與產業結構的變化均會促成廠商網絡構型的改變;接著於中心性層面上,網絡中的權力大小會隨資源特性而移轉,且當廠商於網絡中有越豐富的結構洞,越有機會移轉至中心性位置,甚至當廠商跨足不同產業,擁有相異資源時,更容易形成跨產業中心性位置;最後在關係連結層面上,則可看出廠商間強連帶關係,有助於網絡成員相互能力拓展,成員也可藉由連結不同產業的網絡關係,使企業持有豐富多元資源,促使組織績效有所提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Cooper & Kleinschmidt (2007)認為新產品開發流程品質為影響新產品成敗的首要關鍵,並且提出六個構成新產品開發流程的品質要素。本篇論文欲藉探討這六個品質要素與新產品績效間的關係。再者,由於新產品開發流程涉及多功能部門間的整合與協調,因此,論文也檢視知識整合機制的調節效果(moderating effect)。以產品開發專案為對象,回收124份有效問卷。使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假說檢定。結果顯示品質要素間具有一定的因果關係,並且存在中介變數的可能,亦即前端準備的執行會影響產品定義的執行,而產品定義後會影響流程彈性,進而影響新產品績效。另一方面,高程度的知識整合機制使用對於新產品開發初期特別重要。總而言之,本研究提供管理者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視新產品開發流程的機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主要目的欲探討技術能力與環境脈絡如何影響組織記憶與新產品成功之間的關係。以紡織產業為研究對象,透過便利抽樣及滾雪球的方式取得樣本,有效問卷共101份。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量表之信效度,並以階層迴歸分析方法進行假說檢定。將產品開發專案區分為上下游產業,研究結果發現:(1)上游部分,市場變動程度越高時會強化組織記憶之總量與新產品成功之間的正向影響及弱化組織記憶之分享與新產品成功之間的正向影響;(2)下游部分,技術能力提升時會強化組織記憶之分享與新產品成功之間的正向影響,(3)下游部分,競爭強度越高時會強化組織記憶之分享與新產品成功之間的正向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信用卡業務是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國內的信用卡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而顧客忠誠度是影響銀行信用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探討影響銀行信用卡顧客忠誠度的因素。經收集國內信用卡市場的資料,及相關文獻的探討以品牌權益、知覺價值、轉換成本、顧客滿意度為影響顧客忠誠度之因素,並做為研究的架構。 本研究母體範圍為二十歲以上信用卡持卡人,以問卷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有效問卷共248份。探討信用卡持卡人對所選擇的銀行在提供信用卡服務過程中,品牌權益、知覺價值、轉換成本、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的關係。經以迴歸分析結果:信用卡持卡人之品牌權益、知覺價值、轉換成本對顧客滿意度有正向影響。品牌權益、轉換成本、顧客滿意對顧客忠誠度亦具有正向影響,惟知覺價值完全透過顧客滿意來影響顧客忠誠,並非直接影響顧客忠誠。 影響信用卡顧客忠誠度的因素依序為顧客滿意,其次為品牌權益,再者是轉換成本,最後為知覺價值。此說明在銀行信用卡管理業務中,若能提昇顧客滿意並塑造差異化形象,則將提高顧客對該發卡銀行的忠誠度,進而有機會拓展銀行其他業務。銀行信用卡之品牌權益是否能將其特色與其優點有效的傳遞予顧客了解,亦是顧客是否能持續與該銀行往來的另一重要因素。透過顧客轉換成本增加,使顧客降低使用其他信用卡之意願,以有效的提昇信用卡持卡人對於往來銀行之顧客忠誠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商店氣氛對消費者的趨避行為有著相當顯著的影響,因此商家常常使用商店氣氛做為行銷的工具。音樂則是商店氣氛中非常重要的因子,對於背景音樂如何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研究亦相當豐富,但是對於音樂對品牌記憶影響的研究,則是相對地缺乏。在現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尤其當產品的物理屬性差異不大時,品牌的角色就更顯重要。有鑑於品牌記憶對於消費者選購商品時的強大影響力,本研究將焦點放在探討音樂的激發程度,對於熟悉及不熟悉品牌的注意力(attention)及記憶(memory)的影響。從M-R 環境心理學的模型為基礎來探討,消費者如何受音樂引起的激發(arousal)影響注意力,進而影響對於品牌的回憶。 在實驗中,受測者分別在高激發及低激發的音樂環境下,在電腦螢幕前面對多個熟悉及不熟悉的品牌名稱(目標品牌),並且對這些品牌的喜好程度做出評價,電腦則記錄了受測者評價品牌所花費的時間。經過一個五分鐘的分心任務後,我們使用回憶(recall)及再認(recognition)來衡量受測者對於品牌的記憶。 研究結果顯示,高激發的音樂會提升對品牌的再認(recognition),即受測者在消除短期記憶後,在高激發的音樂下,從分心品牌中認出目標品牌的正確程度有顯著地增加,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品牌下。研究分析亦指出在此過程中,注意力(attention)扮演著中介的角色。在此研究中,注意力(attention)指的是評價品牌名稱所花費的時間,並且高激發的音樂顯著地增加了受測者的注意力。品牌熟悉度對於注意力及品牌回憶都有顯著的影響。最後,根據本篇研究結果提出了,管理意涵、限制和未來研究方向的討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廣告代言人儼然已成為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媒介之一,其目的在建立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信賴,進而降低消費者的不確定感,提升銷售機會。以往以真人代言偏多,但在成本及真人形象風險的考量下,近年來已有不少業者突破傳統的行銷手法,改採卡通人物作為代言,實務發現無論是透過現有卡通、漫畫人物的授權,抑或是依據產品特徵或企業形象,自行設計及開發的卡通人物,其代言效果皆不亞於真人代言。 過去較少探討不同品牌知名度下,不同類型代言人之效果,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1)不同廣告代言人物的可信度。(2)產品代言人可信度對消費者知覺風險之影響。(3)品牌知名度對代言人類型與代言人可信度間之干擾效果。(4)品牌知名度對代言人可信度與消費者知覺風險間之干擾效果。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方法,藉由問卷前測篩選出各類型代言人之人選,並以巧克力作為研究對象。以發放網路問卷及紙本問卷蒐集實證資料,結果有540份問卷用以分析,以LISREL估計結構方程模式(SEM) 及 ANOVA分析進行測量效度及研究假說檢定。 實證結果顯示:不同代言人類型之可信度有顯著不同,其中真人代言之可信度高於授權卡通之可信度,又高於自創卡通之可信度;代言人可信度對消費者知覺風險有顯著負相關;品牌知名度在代言人類型與代言人可信度間存在部份干擾效果;品牌知名度在代言人可信度與知覺風險間具有干擾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企業的吸收能力係指企業將所「獲取」到的知識,經過「同化」、「轉換」的能力,將其「應用」在問題的處理上。當企業有較高的吸收能力時,對於外界環境的掌握能力也愈高,也愈有機會將知識引進企業內部,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因此,如何提升企業之吸收能力以發展其獨特競爭力,實為知識經濟時代各企業極重視之課題。本研究認為,企業之吸收能力將會受不同知識來源所影響,知識來源包括內部來源及外部來源。在內部來源方面,當企業有愈高之知識分享傾向時,有助於其吸收能力之提升;在外部來源方面,若組織與外部組織間關係互動愈密切、愈頻繁時,也愈容易提升企業的吸收能力。此外,本研究亦探討組織正式化程度在吸收能力與組織競爭優勢之間所扮演的角色。是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吸收能力與企業競爭優勢之關係,並探討組織知識來源中之內部知識分享傾向與外部組織間關係對企業吸收能力之影響,及組織正式化對吸收能力與競爭優勢之間是否具干擾效果。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式,以國內高科技產業為研究對象,進行個案深度訪談,以確證本研究所建構的架構,由以發展出下列相關研究命題:1.當組織知識分享傾向愈高時,將有較高之吸收能力;2.當組織與外部組織間關係愈佳時,將有較高之吸收能力;3.當組織吸收能力愈高時,愈能增加企業競爭優勢;4.組織正式化程度對組織吸收能力與競爭優勢間具干擾效果。本研究結果對企業知識管理中之吸收能力與競爭優勢間之關係提供了理論與實務之貢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每一種在市場上的產品都有其產品概念(Product Concept),也有可能是數種不同的產品呈現相同的產品概念,它們互為替代品相互競爭。企業在產品發展歷程中界定產品概念時,會考慮所有可能的產品概念之間的取捨、先後排序甚至一次同時推出數個或全部概念之決策。換言之,產品概念決策既是企業考慮推出單項產品、先後推出系列產品或一次同時推出所有相關產品決策之前導思維。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與能力下,依據企業目標來制定產品概念決策,以達到企業轉型再生及建構競爭優勢之目的。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個案行動研究,在於有關資源受限之個案公司,進行新產品概念決策歷程之制定。本研究的目的,即針對正處於轉型階段之企業,於制定產品概念決策時,考慮的主要因素;以及制定一次推出全部產品概念之決策,對於處於轉型階段企業之主要影響。本研究發現:(1)對處於轉型再生階段之企業,產品概念決策會考慮的主要因素為資源與能力的限制問題。(2)在資源或能力受限條件下,一次同時推出全部產品概念之決策,非必然不可為。 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希望對企業尤其是處於轉型階段的企業在新產品發展上,能提供一些理論及實務上的見解,作為企業未來在制定新產品發展策略時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2008年開始,國內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政策,員工分紅由股東權益的減項變成以成本費用認列,會計制度也將正式與國際接軌。而規範各類以股票給付員工酬勞的三十九號會計公報也同步實施,2008年4月30日公布第一季財報,企業必須將所有員工紅利及酬勞,以市價為基礎,預先估算並列為公司費用。 本研究主要探討三種不同的員工分紅的方法,對員工分紅認列費用之後公司績效的變化,自變數將三種員工分紅方式區分為現金分紅、股票分紅和認股選擇權,其中股票及認股選擇權分別採用市價以及利用Black-Scholes模型計算其公平價值認列為費用,如此較能反映現實情況。 本研究以國內股票上市、上櫃之812家公司,以食品工業、塑膠工業、紡織纖維、電機機械、電器電纜、化學生技醫療、鋼鐵工業、電子工業及建材營造九大產業來區分,選取2002年至2007年六個年度為研究期間,利用成對樣本t檢定和 Panel Data模型衡量員工分紅及其費用化與同期財務績效(ROA和ROE)及同期市場績效(Tobin’s Q)之關係,實證結果如下: 1.若採用財務績效來衡量公司績效,發現員工分紅費用化會顯著降低公司績效指標,其中電子業降低的程度多;但採用市場績效來衡量公司績效,發現員工分紅費用化則不會影響公司績效指標。 2.若採用財務績效來衡量公司績效,則大部分產業的員工現金分紅和股票分紅對於公司績效指標有顯著的正相關,惟電子業呈現顯著負相關;採用市場績效來衡量公司績效,則大部分的產業中,員工現金分紅和股票分紅對於公司績效指標有顯著的正相關。 3.無論採用財務績效或市場績效來衡量公司績效,大部分產業的員工認股選擇權對於公司績效指標沒有顯著性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金管會為減輕卡債族的還款負擔,於2010年4月26日規定銀行對持卡人連續使用循環信用達一年以上,最近一年內於聯徵中心無帳款遲繳或信用不良紀錄,提供個人信用貸款及信用卡分期二種還款方案。由於金管會對信用卡的措施,銀行須同時考量收益與風險管理的問題,依據申請人信用狀況,審慎核卡,並給予合適的信用卡額度。因此,發卡銀行須建構信用評分機制,以降低信用卡呆帳率。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那些自變數具有模型解釋能力,並建立信用卡預測模型,測試婉拒戶有多少比率可成為授信戶,及聯徵外部分數與銀行往來內部分數,是否具有模型解釋能力,使A銀行獲得商機。 研究對象為A銀行的信用卡客戶共49,331筆,其中包含已核卡樣本及婉拒樣本,資料期間自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採用聯徵中心(JCIC)提供給國內A銀行之信用資料,及A銀行在進件系統中的客戶基本資料及與銀行往來資料共24項自變數,做為評估分析的依據,透過羅吉斯迴歸分析法,探討影響信用卡審核的重要因素為何。本研究結果彙整如下: 一、經實證結果,共萃取出19項自變數具有模型解釋能力,並建立 信用卡預測模型。 二、運用本研究建立之模型,測試婉拒戶有94.92%可成為授信戶, 婉拒比率將降低,使個案銀行獲得商機。 三、聯徵外部分數以及聯徵外部分數與銀行往來內部分數兩者合計之 分數具有模型解釋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