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9.174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在共同基金市場,投資人能否藉由預測未來報酬或流量之趨勢而理性選擇可獲得超額報酬的基金。Ippolito(1992)、Gruber(1996)、Goetzmann and Peles(1997)與Shu, Yeh and Yamada(2002)等文獻陸續以基金的流量作為指標來探討投資人的投資決策,故本研究以基金流量為主軸,衡量投資者之決策與基金績效、股市報酬的關係。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內之科技類股票型共同基金以及平衡型基金。先以單根檢定與共整合檢定決定時間序列的恆定性及長期均衡關係,再以誤差修正模型與向量自我迴歸模型(VAR)進行實證分析,最後輔以Granger因果關係增加嚴謹性。實證結果歸納如下: (1) 科技類股股價指數報酬與科技類股基金流量之衝擊反應函數分析呈現長期正向關係,且隨著期數增加而升高,基金流量對於科技類股價指數產生衝擊時;以平衡型基金為樣本時,有一半以上的基金具有長期正向跳動效果,但趨近於0。兩類之基金績效對流量皆有正向影響但在短期內反應完畢。 (2) 在預測誤差分解中科技類股之股市報酬對於基金流量具有解釋力,支持回饋交易者假說,此結果與Fortune(1998)之研究結果相同;但平衡型基金的效果並不顯著並在短期間收斂為零。 (3) 以Granger 因果分析時發現科技類股基金之股市報酬對於基金流量具有單向關係;在平衡型基金的部分群益真善美與復華傳家兩檔基金呈現顯著單向關係,支持回饋交易者假說,另外復華傳家的基金流量對於績效有顯著單向關係。 綜合上述可發現科技類股的基金流量較平衡型基金容易受到股市報酬的影響,而正向的效果說明國內高科技類股的投資者大多為進行動能交易而非逆向操作。而共同基金的整體基金流量對於股市報酬沒有顯著影響,表示國內基金市場的法人持股比例較低,與邱顯比(2006)認為台灣基金市場還未法人化、效率化的說法一致。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共同基金已成為台灣投資人重要的理財工具之一,過去許多財務文獻著重於研究共同基金經理人的行為,例如投資組合持股的從眾與窗飾等。2003年下半年以來美國陸續發生的基金醜聞引起國內專家學者的關注。然而,過去卻顯少有文獻探討台灣投信公司之公司層級的行為,因此,本研究試圖探討台灣投信公司是否因為公司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而採取某些公司策略進而造成投資人的利益受損,同時並研究投信公司採取偏袒策略的動機。本研究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基金流量與基金績效之關係,以瞭解基金投資人的行為;第二部分則探討基金公司之行為,是否有採取某些公司策略以獲取公司本身的最大利益卻犧牲投資人利益的情形。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五:(一)研究共同基金市場之基金流量與基金績效之關係;(二)探討投信公司是否採取風險分擔策略以平滑旗下基金之績效表現;(三)檢驗投信公司是否存在偏袒策略,亦即偏袒對於公司有較高貢獻度的基金(高價值基金)而犧牲貢獻度低的基金(低價值基金);(四)假若投信公司存在風險分擔策略,則公司執行該策略時是否與當時的同類型基金的績效表現有關;(五)假若投信公司有偏袒策略存在,則公司執行該策略時是否與當時的同類型基金的績效表現有關。 本研究以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之台灣開放式國內股票型共同基金為研究對象,分為一般股票型、中小型、高科技型、價值型、特殊型、中概股型與上櫃股票型共同基金等七大類。樣本為172支基金與38家投信公司的基金月資料,包括基金月報酬率、費用率、基金淨資產、基金年齡、投信公司之國內股票型基金的總資產規模、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之月報酬率與投信公司年齡等。以橫斷面迴歸模型與Panel迴歸模型研究基金流量與基金績效之間的關係;並以複迴歸模型(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研究投信公司是否存在偏袒策略。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對於基金流量與基金績效之關係的實證部分,發現(1)前一個月的基金績效排名,不論是與同類型基金比較或是與投信公司內旗下基金比較,皆顯著地正向影響基金流量。基金流量與基金績效之關係呈現類似U型,基金的高績效正向影響基金流量,而基金的低績效負向影響基金流量。此與美國的實證結果顯示投資人追逐高績效基金,而低績效基金的基金流量卻無顯著減少的情況略不相同。(2)前一個月排名前三名的基金之績效亦顯著地正向影響基金流量。(3)假若一家投信公司有至少一支明星基金,則該公司旗下基金的基金流量成長率將會減少(排擠效果)。(4)當期的大盤指數報酬率與基金流量成長率則呈現負相關。(二)對於投信公司策略的實證部分,發現(1)投信公司並未採取風險分擔策略,而有偏袒策略,亦即偏袒績效高的基金(高價值基金)而犧牲績效低的基金(低價值基金),且這種情形以高科技股票型基金較為普遍。(2)管理資產規模屬於中型,公司成立年數較久之投信公司,或者成立年數久但屬於中型規模的投信公司有偏袒策略的情形較為普遍。(3)研究結果亦顯示投信公司也有偏袒高費用基金之現象,但並不以高/低價值基金為同類型基金來執行偏袒策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