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52.242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1980年代中期以來,具有審議民主特質的公民參與模式,例如公民會議、審議式民調等,在西方先進民主國家蓬勃地發展。這些起源於西方成熟民主國家的審議式公民參與模式,也在2002年以後,引進臺灣。從二代健保公民參與研究開始,公民會議、審議式民調、願景工作坊、學習圈、開放空間等參與模式,陸續被引用來討論全國、縣市和社區的議題。 本研究試圖藉由地方政府的公職人員的觀點,了解影響地方公務人員推行公民參與之因素。並以Yang and Callahan(2007)在期刊發表的文章作為參考架構,結合利害關係人理論、信賴模式針對影響地方公務員「推行公民參與」之原因進行探討。本研究目的在於找出以下幾個問題:一、瞭解哪些社會或政治團體對地方公務員推行公民參與有幫助?二、找出阻礙公民參與推行的原因;三、探討地方公職人員的態度是否影響民眾參與的結果;四、瞭解地方公職人員對民眾的信賴是否益於公民參與推行;五、公民參與活動較常舉行,是否代表地方公務人員較會參考民意來決策? 本研究利用因素分析、相關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方法,來瞭解哪些是影響地方公務員推行公民參與意願之重要變數。其研究發現如下:一、不同年資的公務人員對公民參與之認知有明顯的差異;二、公務員友善態度、經驗、民意代表與非營利組織的助力、民眾的助力、官員造成的阻礙是對公民參與推行有顯著影響之因素;三、地方政府使用參與機制對公務人員參考民意決策也有顯著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北市立醫院因面臨醫療市場的轉變,以及全民健保制度的衝擊,自2005年起將十家市立醫院加以整併,以聯合醫院治理模式改善醫院營運績效,並且維持市立醫院在公共衛生上的角色。然而,此段治理模式建置過程,受到外在環境變遷及本身角色定位之影響,在制度環境的侷限之下,進行不斷地動態調整以尋求利基。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法,探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治理模式自2005年成立至今這段期間,其治理模式如何運作及變遷等相關事項。另外,本研究以制度變遷理論為基礎,提出分析架構,並輔以治理理論,除欲解析制度環境形塑治理模式建置之脈絡外,亦探討治理模式中多元行動者的角色及互動關係,以及治理模式建置之結果。最後,進一步地針對研究發現作理論檢證,並提出實務及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治理模式建置受到制度環境的侷限及驅使,在既定的框架中,進行一連串的動態調整,以追求組織的永續經營。綜言之,本研究個案之建置,呈現下列特色: 一、 因營運績效不彰,及因應醫療環境快速變遷,而推動治理模式建置 二、 SARS事件扮演了重要的觸媒角色; 三、 地方首長及主管機關首長的思維,牽引了治理模式建置的方向; 四、 市議員作為多方利益的代言人,介入建置過程之中; 五、 組織文化上的差異,致使治理模式無法順利落實; 六、 缺乏下而上的意見溝通,無法凝聚集體共識,導致建置面臨許多反對聲浪; 七、 聯合醫院治理模式仍不斷地進行調整,在績效與公共利益中尋求平衡點。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亦發現,制度環境對治理模式建置的影響雖大,但在本研究個案中,由決策菁英所組成的關係網絡,其發揮出的影響力,不僅使大規模的組織變遷方案得以推動,更一定程度地形塑整個治理模式建置的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公民社會是近幾年來被廣泛應用的概念,而公民社會在台灣的發展亦早已是學術界熱衷討論的話題。其中,第三部門之內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更被認為是實踐公民社會的最佳管道,第三部門的「社會力」則是公民社會能否制衡「政治力」和「經濟力」的關鍵所在。然而,近年來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往往向政府或企業靠攏,期望獲取資源以利本身發展;或者孤軍奮鬥,無法聯合其他非營利組織為公民事務發聲,限縮了台灣公民社會發展的空間。 因此,本文的宗旨主要是從非營利組織的角度思考公民社會在台灣的發展情形,以及藉由第三部門運作所成型的公民社會樣貌。本文以慈濟功德會為研究對象,透過相關文獻的探討,先檢閱公民社會和公共領域的相關理論、文獻,發展本研究之分析架構;再透過深度訪談法及參與觀察等方式,暸解慈濟在運作過程中所建構之公民社會的特色,並從公共領域角度探討慈濟及公民社會兩者間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慈濟透過日常生活的溝通和實踐,營造出具有動機公共性的社會想像,然而透過不同層次的分析,觀察到慈濟在某些層面上無法順利進入公共領域,亦可能間接受傳統道德觀和慈濟理念的限制,顯示西方的公共領域和公民社會與慈濟仍存在些許異同之處;透過慈濟社區志工對於生活世界的重建過程,並借助公共領域和公民社會的概念,讓我們能更清楚描繪出台灣社會的圖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了解第一線公務人員個人受到組織環境、組織文化以及對組織領導者的認知而對公共服務動機的影響,並了解個人社會歷史背景是否因為組織的因素對於公共服務動機產生顯著影響。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法與確立研究架構,進行問卷的設計與發放,以北海岸五鄉鎮區公所第一線公務人員為研究對象,透過個人與組織對公共服務動機之影響問卷進行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398份,利用信度與效度分析獲得量表之建構效度,再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事後比較來了解公務人員之個人變項與組織變項之關係,並透過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確認組織因素與個人公共服務動機的關係。本研究所得重要結論如下: 1.年齡和族群對於組織領導能力認知有顯著差異。 2.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公職服務年數、年收入及宗教信仰對於個人公共服務動機有顯著差異。 3.效率與效果及裁量權對於組織領導能力有顯著影響。 4.組織制度、效率與效果及裁量權對於個人公共服務動機有顯著影響。 5.工作導向、知識分享及工作分工對於組織領導能力有顯著影響。 6.工作導向、知識分享及工作分工對於個人公共服務動機有顯著影響。 7.組織領導能力對個人公共服務動機有顯著影響。 最後依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建議供組織領導者、縣府組織與國家社會參考,期望營造一個高度公共服務動機之政府提供良好的服務給予社會大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委外經營政策是近來各國政府推動行政革新及政府改造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委外經營決策不僅在於解決政府的雙環困境,亦期望在過程中能改變官僚被動的體質、沒有競爭壓力的工作態度以及維持現狀的積習陋弊,以提高政府的服務效能及決策品質。承辦人員除應具備法規方面的專業能力外,亦應具備對潛在問題感應與處理能力,否則問題的解決如有延遲或未考慮周延,可能有圖利廠商之嫌。 傳統官僚體制習於以標準作業流程來解決問題,對於穩定的環境而言,標準作業程雖可達到行政效率之要求,但面對變動的環境則顯得問題重重,總務單位能否體認委外經營政策的精神,突破傳統的官僚思惟,以改變對原來的工作認知、工作習慣、工作關係與專業態度,提升效率、服務、安全、熱忱、專業的工作目標。 本論文以公共選擇理論、代理人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理論為理論基礎,採取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以及問卷調查法,探討委外經營政策影響國立高中職學校總務單位之主觀態度、行為改變、專業範圍、行政裁量四面向的運作。 研究結果顯示,委外經營政策的執行對於學校總務單位工作內容並無差異,但其工作職責更重,在不同在校年資、不同接觸委外業務年資以及不同職務對於委外經營政策的執行,影響工作效率及工作壓力,以及所產生的正面影響及負面影響均不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臺灣地區女性消防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現況,及針對不同背景變項之女性消防人員比較其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的差異情形,以及分析女性消防人員之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地區女性消防人員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取338人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為257份,回收率為76%。本研究之資料統計則採用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方法。 經由資料處理及分析後,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女性消防人員整體工作壓力屬於中等略高程度。 二、女性消防人員整體工作滿意屬於屬於偏低情形。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女性消防人員在工作壓力上有四個背景變項達顯著水準:服務年資、內外 勤、婚姻狀況、子女狀況。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女性消防人員在工作滿意上有七個背景變項達顯著水準:年齡、教育程度、 服務年資、內外勤、職務、婚姻狀況、子女狀況。 五、不同背景變項之女性消防人員,在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上有顯著差異。 六、女性消防人員之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呈顯著負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實務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貪污乃從古至今持續存在的問題,近來更成為跨國組織重視的議題之一,要根除貪污,就必須從預防的工作做起。行銷理論的日益發展,使行銷不再侷限於傳統的有形產品,理念及政策也能透過行銷策略的運用得當,達到預定的目標。本研究將反貪污與行銷理論結合,建構出研究架構,並期望運用行銷理論中市場區隔及行銷組合的分析,協助檢視政風機構在反貪污行銷上不足之處,進而提供改進意見,以助於提升我國清廉度。 本研究發現,市場區隔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行銷組合部分則為:產品服務相當多元、無形成本相當重要、宣導方式宜多樣化、人力資源不足、教育為根本解決之道,以及法規限制、雙元權威的困境。另外,在與新加坡反貪污局及香港廉政公署比較後,發現有幾點值得學習之處:針對國人從小的廉政教育規劃、高薪養廉的策略、國家元首的反貪決心及身體力行、以及在行銷上有明確的市場區隔、法令規範設計周延。 最後,在反貪污行銷成效的評估方面,目前無法獲知確實結果,故筆者提出專以反貪污行銷為主的調查之建議,希望能注重評估行銷成效的方式,如此才能有所警惕,也有動力去求取進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資訊通信科技大量研發與使用,正迅速地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資訊社會」代表著一種新的社會與經濟典範,它將重新建構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傳統的時空概念。但並非所有的個人、社群、城鄉甚至國家都享有資訊科技所帶來的好處,他們可能因為認知、能力、經濟、資源等各種因素,無法跟上這個趨勢,與資訊科技脫節,因此形成了數位落差現象。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福利組織數位應用情形與造成落差之因素。研究主要依據相關文獻探討結果,編制「社會福利組織數位落差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登錄之社會福利組織為調查對象,回收之問卷透過次數分配、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整理及分析。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我國社會福利組織整體數位應用分數偏低。不同機構類型與組織規模數位化分數有明顯落差存在。社會福利組織部份網站內容及服務也因組織所在縣市區域、機構類型及組織規模大小而產生落差情形。另一方面,研究發現組織專職人員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是造成組織人員資訊素養落差的重要因素。此外,運用資訊通信科技提升組織功能及效率是電子化應用的重要成效,不同機構類型、組織規模及人員年齡差異在部分電子化應用項目產生明顯落差。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論,針對政府政策、社會福利組織及組織成員提出具體建議,並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進一步研究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隨著時代、環境、經濟型態的快速變遷,傳統金字塔式官僚組織已不足以因應人民要求政府「做得更多、花得更少」的需求。而隨著公務人力運用彈性化的潮流,進用契約性人力自是增進組織人力資源運用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以勞工保險局為例,針對契約性人力與常任文官之間的報酬如薪資、津貼及工作保障中的資遣制度與退職之退休金間的差異,透過對相關資料的整理,及對研究個案的經驗進行訪談分析,進一步達成本研究的目的:一、瞭解公部門中的人力資源管理之概念、理論及相關發展。二、瞭解契約性人力的意義並透過個案機關以瞭解實務上的運作方式與產生問題。三、分析契約性人力有關報酬如薪資、津貼及工作保障中的資遣制度與退職之退休金等制度與永業化文官間差異?及是否可能造成影響人力留任之意願。四、分析個案機關的實務運用現況並進一步提出研究建議。 透過理論以及研究個案間的相互檢證後,本研究針對個案機關提出以下之建議:一、無論未來勞保局機關性質如何改變,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確保契約性人力之權益。二、為契約性人力設置發聲機制為其宣導權益。三、契約性人力之升遷應建立透明、公開之考核制度。其次,對公部門之建議為:一、主管人事制度機關應制訂同意各政府部門進用契約性人力之標準。二、加強宣導契約性人力所享有之權益保障及救濟程序。三、契約性人力之法源應儘速制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有「願景」,文化深根才有依循的方向。客家飲食文化以悠久的傳統客家文化奠基,再融入現今桐花美學的新客家文化意象,傳達給人們心靈上的感動,是促使研究者希望能行銷客家飲食意象的關鍵所在。 整合行銷傳播是客家飲食產業活絡的關鍵。透過客家飲食意象的延續與深化,整合4C架構所研擬出的傳播策略,當是客家飲食文化產業致勝的要素;同時,我們可以發現,隨著台灣當前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產業的蓬勃,地方經濟與社會也逐漸進入文化消費的時代。我們必須瞭解客家飲食意象最終行銷的主要商品仍是客家菜,因此綜觀上述可知,台灣客家飲食產業的推廣需要更多自身料理精進的內涵來架構,更需要加強行銷傳播工具核心概念的整合,才能確實的將客家飲食意象傳達到大眾心中,進而讓民眾產生感動,建立長久忠誠的消費行為關係。 本研究著重以「顧客」觀點出發,希望藉由客家飲食意象的行銷,在推展客家飲食產業的起點上,首要確立客家飲食意象的構面,讓客家飲食意象的行銷,藉由傳播工具管道的整合,產生「深根文化」的成效。再者,經由實證分析研究發現的結果,針對整合行銷傳播4C要素提出行銷策略,並從公部門角度提出政策性建議。 最後研究者則針對其研究心得,歸結出重要性結論如下: 一、 客家飲食在「形」的美學文化精進的必要性 二、 建立客家飲食LOGO符號意象的品牌價值 三、 政府政策攸關客家飲食產業的成敗—客家飲食餐廳認證與評鑑制度的建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