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5.113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都市人口呈現急遽成長的趨勢,臺灣也不例外,在2005年時,都市人口所佔全部人口的比率已高達78%左右,與1950年代相較,可謂五十年之中快速的都市化。自然災害與人為災害的發生對於人口密集的都市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人口密集的都市更容易造成巨大的災害風險損失。根據IPCC第四次報告指出,在20世紀,全球溫度大約會上升0.6℃,氣溫上升會導致南北及冰川溶化,海平面在會從8釐米上升至88釐米。該報告也提出,全球氣候變遷會造成暴雨、熱帶氣旋、熱浪、寒流及乾旱等異常的氣候現象。隨著氣候變遷的議題日趨嚴重,其極端的氣候變化會產生與以往不同的災害類型及災害強度的增加;每項危害都會提高災害的風險與擴大災害的損失,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因應氣候變遷的防救災計畫就顯得更為重要。 本研究將利用聯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為研究之方法論,將擬定好之替選方案,透過專家問卷給予各方案效用值,統整及分析當前的防災空間系統規劃體制較需配合氣候變遷衝擊作調整的部分,以補足防救災體制尚未完善的部分。 本研究將藉由文獻回顧瞭解氣候變遷形成的因素,整理其現象對台灣都市地區造成的衝擊,並回顧國內目前防災空間規劃體制及搜集相關國外案例,提出氣候變遷與都市系統互動及反應現象歸納整理,針對議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並具體提出都市防災新課題,研擬調整方案,並評估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下,都市防災空間規劃之最佳調整方案,並以高雄市鼓山地區防災空間示範計畫做為一簡例,實際操作調整後之程序,最後給予後續研究計畫方向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2009年的今日,台北捷運旅運量已經突破30億人次,每日運量從開通(1996年)的5萬人次到今年(2009年)二月捷運局統計數據112萬人次。捷運系統在國內陸續的建設與營運,以及永續發展理念的普遍認知,使得都市規劃者逐漸重視以大眾運輸為主軸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規劃思維。國內目前雖然將TOD列為都市發展的重要議題並且多有討論,然而,過去關於TOD土地使用規劃模式之研究,大多數聚焦在捷運系統上的探討,為使都市發展與TOD的結合更加完整,將捷運系統服務範圍向外擴散,其接駁運具沿線的規劃亦是TOD研究不可或缺的重點之一。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捷運接駁公車路線走廊之土地使用規劃模式,並將所建構模式應用於台北捷運藍12線接駁公車路線走廊之實例分析。研究中應用數學規劃方法,透過文獻回顧與訪談整理,設計一多目標混合整數規劃模式,在目標式的部分追求環境品質提升、提升大眾運輸使用、整體成本最小化、公共利益的完善以及土地價值的提升等五項,限制式則包括土地容受力、人口容受力、道路系統容量、大眾運輸系統容量、公車排班、各土地間的關係等。決策變數設定為各分區之土地使用種類以及各土地使用強度,並透過TOPSIS法進行模式求解。 在實例地區的模式應用上,土地使用規劃方案每天發生426,398.5的自用車旅次,同時大眾運輸使用者與經營者成本僅需新台幣367.492元,並且在公共設施的服務比例平均佔各區其他土地使用約46%的水準,而具經濟效益的住宅、商業以及產業使用樓地板面積亦可達到4,782,504平方公尺的規模。整體規劃內容是以住宅使用所佔面積67.59%為最大,其次為商業使用之16.22%、產業發展之11.11%以及最少比例之公共設施5.08%。分區的配置概況上,住宅使用較密集規劃在規劃區東北側,而商業使用則聚集在規劃區之中心區。另產業使用則分別在南北兩塊範圍內聚集。在政策分析的部分,將權重因素考量後,可發現大眾運輸系統使用率有所提升,同時亦減少自用車的旅次以提升目標一的達成率;另在土地使用混合度的調整後,發現在提高混合程度達60%時,可以在各個目標間取得一個較佳的妥協目標值。 本研究建構的土地使用規劃模式,是提供都市規劃專業者,在進行TOD土地使用規劃時的輔助分析工具;在操作與求解上,已驗證TOPSIS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在規劃結果上,本模式亦提供在捷運沿線的帶狀發展趨於飽和後,如何透過土地使用規劃,將捷運的大眾運輸服務效益擴張涵蓋至捷運服務範圍外都市空間並提升都市使用效益的一個全市型TOD建構參考內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社區活動中心是供社區居民推展社區發展工作而舉辦各種活動之場所,亦為一基礎性之鄰里性公共設施,此設施及場所提供社區居民舉辦各種活動,與社區發展及提升社區意識具有密切之關係。本研究採用量化方法,包含: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以及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以台北市士林區作為研究範圍,試圖從社區意識之角度來探討區內新興以及老舊社區,當地居民使用社區活動中心之現況與面臨之問題、社區活動中心是否有發揮作用,以及未來社區居民期望活動中心可扮演之功能與活動之需求。最後,藉由本研究之操作過程,對於當地活動中心之使用與管理問題,提出一些可能改善之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會去使用社區活動中心之居民,以「女性」、「年紀較大者」、「無工作者」較多,其具有顯著之關係存在,通常這些居民,相對的也是社區意識較高的人;而社區居民使用社區活動中心之情況(包含使用次數、使用滿意度以及使用時間)皆與社區意識具有顯著之關係存在。根據實證之發現,本研究研擬相關之策略以提高社區活動中心之使用效益,包含活動項目之增加、社區活動中心管理方式之改善、以及活動中心對於婦女與高齡者空間服務設施之加強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之林,對居住與生活機能的調適不僅是高齡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同時也是政府部門照顧高齡者的責任。目前政府對高齡者施政方針缺乏自主生活的引導與區位配置,為了有效落實高齡者對住宅社區的各項期待於實體空間規劃之中,本研究目的在建立適合高齡者生活的住宅社區之區位規劃模式,作為規劃高齡者住宅社區之輔助工具。並應用此模式分析台北市萬華區,以驗證模式之適當性與實用性,最後將分析結果具體提供台北市政府都市規劃單位參考。 研究流程包括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界定研究主題與研究內容;第二階段根據研究主題蒐集資料並歸納整理;第三階段根據文獻整理建構模式;第四階段應用模式於實例分析地區以產生方案並進行政策分析以模擬未來可能施行之政策情境。本研究使用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與數學規劃方法將模式設計為多目標混合整數規劃問題型態;考量不同關係者對規劃結果之需求,故設計外部環境適宜性最大化、配置規模最大化以及開發成本最小化三個目標;而考量實質環境所能提供規劃高齡者住宅社區所需之資源,故設計基地開發規模、住宅社區容量、居住需求以及值域宣告四種限制條件;最後則根據模式本身特性選擇以ε-限制法求解。 實例分析以民國96年為基礎年、民國106年為目標年,結果共產生四組不同型態的住宅社區配置規劃方案,依據求解結果反映在模式目標的表現值,可整理為著重經濟弱勢、著重最大環境適宜性及整體居住需求、著重環境適宜性與開發成本間平衡,以及著重整體環境適宜性與滿足居住需求間平衡之四種高齡者住宅社區之配置結果。據此模式設計與規劃方案結果可提供政府空間規劃部門作為邁向高齡化社福利社會之具體實施策略過程中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都市是個複雜系統,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分析在面臨系統規則的突現時,解釋能力便受到本身的限制;Hopkins便對傳統觀點提出質疑,認為都市發展決策的相關性、不可分割性、不可逆性與不完全預見等特性(四個I)是均衡狀態不可能達成的主要原因,並且也是計畫能夠發揮功能的條件。本研究旨在探討複雜都市系統、決策的四個I特性與計畫制定三者之間的關聯性,並建構定理以證明之。     本研究回顧與都市發展決策的四個I特性、複雜科學與都市現象、規劃與複雜都市系統、二元關係,以及決策網路等主題相關的文獻,整理並評析之,作為三個研究主體之間關聯性的討論基礎。在模型建立上分為兩個部分,以二元關係(binary relation)與Han & Lai(2009)的決策網路規劃分析工具作為方法,將相關的模型要素如決策間的關係、決策網路的連結分佈型態和計畫的制定等模型化為可具體操作的形式,藉由「決策之三個I為複雜都市系統的充分條件」與「決策之四個I為計畫具有較佳效益的必要條件」等兩個引理,推論出「複雜都市系統的存在為計畫具有功能的必要條件」此一定理,亦即證明制定計畫有助於我們處理複雜都市系統。     本研究認為,決策群集之間相連結的「隨機效果」以及群集內部連結的「秩序效果」,是構成系統複雜性的兩股相反力量,彼此間的張力平衡使得決策網路處於「小世界」的結構狀態,具有高群聚係數與低分隔度數的特徵,而制定計畫的效益也是由這兩個效果而來。本研究屬於基礎理論的建構,雖然面臨模式本身的方法限制,但能於合理的假設中得到正面的證明結果,並藉由理解模型的限制以及所證明定理的有效範疇,提供後續研究之可能方向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都市被視為一複雜的有機體,具有自我組織的現象,終將呈現出一穩定的秩序結構,如冪次定律,考量研究資料的嚴謹性,是故本研究提出以台北捷運系統車站進出人次規模,來檢證冪次定律。 冪次定律現象的產生,是複雜系統內「自我組織」後展現的穩定秩序結構,其主要乃是透過組織內的個體互動行為,突現出的不可測的秩序結構,模式充滿高度的「不可重複性及不確定性」,但個體之間具有自我相似性,透過系統的調適與學習,終將呈現一穩定的秩序結構。 「冪次定律」乃是描述物件出現的規模與其出現的頻率,具有一直線關係,由語言學家George Zipf,發現此定律之後,引起廣泛的討論,包含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等許多領域,亦有發現此一現象,如地震規模、股市漲跌等,也有許多理論在探討其形成的背後機制,但目前為止尚未有令人滿意之解答。 在冪次定律顯著性的檢證上,採用直線迴歸,並以西元2002年至西元2007年進出人次規模資料,取得迴歸式 y=20.49409-0.97665x ,冪次值為-0.97665,調整的r-squared為0.7619,本研究並發現如果資料採用前65%的車站進出人次規模資料,將會使調整的r-squared達到最高為0.9643。 在排名流動性分析之部份,整理了台北捷運系統在西元2002年至西元2007年有關進出人次規模的成長率與集中率。並且透過排名分組為前十大、前二十大、前三十大、前四十大及前五十大,輔以五種排名流動狀況-新進該組、名次上升、名次不變、名次下降及退出該組,探討排名流動之機率,同時建構馬可夫鏈模式,形成移轉機率預測矩陣,再加上透過多元線性迴歸模式,針對個別車站的排名加以預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早期台灣都市周邊地區是農業發展重要的地方,然而在現今農地空間因台灣經濟高度發展與社會結構的轉變下,都市周邊地區的土地使用與地表覆蓋經常受到都市蔓延之影響,都市周邊地區的維生環境亦受到威脅。而台北-桃園地區是台灣近幾十年來都市化嚴重,人口最多、成長最快速的區域,尤其又以淡水河以西,大漢溪以北至沿海地區的桃園台地地區地表覆蓋變遷(land-cover change)最急遽。而環境資源被過度利用,農地空間持續減少的結果,造成綠地空間破碎化,農地規模逐漸縮小、零碎且分散,不但影響原有的景觀生態,對都市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也逐漸在改變。本研究以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為基礎,應用1971、1990、2006年,三個年度的衛星影像圖,將研究地區地表覆蓋分成四類:森林、農地空間、建成地、河川。然後運用景觀生態評估指數(landscape metrics)與景觀網絡分析(network analysis),並結合FRAGSTATS與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桃園台地地區土地使用改變的分析,計算景觀生態評估指標包括:嵌塊體面積(CA)、嵌塊體數目(NP)、最大嵌塊體指標(LPI)、平均區塊面積(MPS)、邊緣總長度(TE)、邊長密度(ED)、平均最鄰近距離(MNN)、嵌塊體聚集指標(PCI);景觀網絡分析包括:γ指數、α指數、埤塘數量、匯入埤塘的渠道數量、灌排渠道的數量、灌排渠道相交點數量、灌排渠道總長等。本研究探討在不同空間尺度下農地空間的景觀變遷,及都市化對農地空間生態網絡、水體廊道造成的衝擊。並歸納地表覆蓋變遷對農地綠空間生態系統服務的改變產生之衝擊與課題。研究發現桃園台地地區1971年時農地空間仍為主要基質,但至2006年主要基質由農地空間轉變成建成地。農地景觀網絡的空間分布均受到都市發展的影響,變遷劇烈的地區包括桃園市、中壢市、平鎮市、楊梅鎮、龍潭鄉等區皆受到重大建設破壞與都市計畫地區的影響。在非都市計畫地區比都市計畫地區嚴重;都市發展改變土地使用,造成農地渠道與埤塘的流失,灌排渠道的相互連結減少。原本農地資源提供的糧食生產與水文調節功能等生態系統服務也漸消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原住民在台灣的就業與經濟狀況長期處於劣勢,為了謀求更好的工作機會與就業條件而進入都市的原住民,卻因為經濟條件而使其住宅負擔能力相對低落,只能選擇地價相對較低、可及性較差的地點居住,也限制都市原住民工作之選擇機會,而造成經濟條件無法改善的惡性循環現象,社會學領域稱為社會排除問題。工作可及性是指從居住地藉由運輸系統提供的服務,以克服空間阻隔的因素,達到工作地點的便捷程度,若居住地區的工作可及性越高,則就業者就相對具有較優勢的就業機會與選擇。國外對於工作可及性已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最近並將焦點置於弱勢族群上。國內在都市原住民就業問題上的研究,則忽略居住區位對就業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目的在實證分析工作可及性對都市原住民就業之影響,以民國97年進入台北縣之原住民為母體,透過訪談與問卷調查獲得樣本資料,並運用二項logit模型、次序logit模型、多項logit模型、聯立迴歸模型以及線性迴歸模型等方法,逐項分析工作可及性對有無工作、工作穩定性、工作所得以及通勤時間與通勤成本等項目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居住地區的汽車可及性對都市原住民工作所得以及通勤成本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係;居住地區的機車可及性與大眾運輸服務班距都會對都市原住民的通勤時間產生顯著正向影響;若居住地區整體的區域就業可及性越高,則會顯著降低都市原住民的通勤時間及通勤成本。但是,工作可及性對有無工作與工作穩定性並無顯著影響。依據實證結果,本研究研擬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部門等相關策略以提高都市原住民居住地區之工作可及性,包括放寬或調整產業土地使用、於產業聚集地給予原住民租屋補助及就業媒合、推廣汽車共乘制度及改善大眾運輸服務系統等,以提高都市原住民的工作可及性,並改善其就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便利商店」是台灣的都市空間中普遍可尋的店家,本研究從便利商店消費文化及空間與都會現代性的探討,釐清便利商店之消費意涵,配合資料蒐集、訪談和運用GIS地理資訊系統呈現台北市便利商店資訊與圖面,解釋便利商店在台北市之空間結構之關係。 本研究認為便利商店高密度發展,在社會方面因世代變遷時空壓縮,社會大眾日常生活型態改變,對於「時間」有迫切需求,所以便利商店提供便利消費空間。在空間面向便利商店的發展是仰賴現代化都市空間的土地使用規劃與交通系統;棋盤式整齊的交通網絡,利於便利商店設置在街角容易讓顧客前往購物;土地使用規劃是限定,讓便利商店服務性商品得以在台北市住宅社區內有所發展的契機。 然而便利商店提出全球在地化的調整,其實是將標準化、全球化的商業空間運用在地性作為外在的包裝,以契合地方特性以獲取顧客認同,吸引消費者不斷的前往購物。連鎖式便利商店的消費場所不存在店主與顧客情感互動空間,大眾前往便利商店僅是單純的消費物品或意象。因此連鎖體系的全球性消費空間充斥台北市的都市空間,台北市的消費地景逐漸由類似便利商店此種包覆在地形象卻是全球標準化的店鋪佔據,使得台北市都市空間被視為特殊或值得記憶的性質地方性空間逐漸喪失,都市空間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空間沒入於全球化的環節,快速、理性、物化的空間替代甚至取代較為情感、人性、特殊性的空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