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54.122

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依據2007年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四次氣候變遷技術摘要報告中顯示,住商建築是未來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最具潛力的部門,而商業部門之能源耗用以冷氣空調及照明設備為主,在面對因大量化石燃料使用,所面臨的能源耗竭問題以及二氧化碳快速的增加所造成的溫室效應,因此,降低商業部門用電需求實乃刻不容緩之事。 因此,本研究乃應用系統動態方法,建構商業部門照明設備的電力需求模型,假設照明設備技術進步與用電行為改變,對於商業部門電力需求之影響及二氧化碳減量成效。 經由模擬實証獲得之結論說明如下: 1、電價成長率將影響用電的需求量,當電力價格維持不變,則商業部門照明電力需求也將呈現每年持續10 %的成長趨勢。 2、電力需求的價格彈性值越大,電力的需求量則呈現下降趨勢,當電力的需求彈性為-0.2,電力需求量的下降百分比約為1.25 %,而當電力的需求彈性為-0.7,則電力需求量的下降百分比則約為 4.35%。 3、以節能環保燈具替代傳統照明燈具,分析結果呈現電力需求量降低其下降百分比約為22.2 %,顯示節能環保燈具可達到節能之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結合工業代謝與可用能概念,以可用能分析方法試圖建構台灣整體能源轉換與代謝路徑,並透過LINEX生產函數迴歸分析探討可用能生產力,再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比較台灣各部門的歷年相對生產效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本研究經計算推估出台灣能源消費部門的能源與可用能利用效率,分別為53.45%與27.29%,其中工業部門加熱製程與住商部門的有效能源使用階段,其可用能與能源比值最低,應是此二部門的能源使用轉換過程涉及參考環境溫差影響,使得可用能損失極為明顯所致。 藉由LINEX生產函數進行迴歸分析顯示,以資本、勞力與可用能為要素投入,對於台灣實際經濟產出的解釋程度相當高,可見除了勞力與資本兩種典型的投入要素外,可用能也是影響經濟產出的生產要素之ㄧ;利用迴歸係數與函數推導估算台灣歷年資本與勞力生產力彈性値,發現大致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可用能生產力彈性値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顯示可用能投入對於生產力提昇有正面的影響且逐漸擴大。在相對效率分析方面,工業部門以化學材料製造業表現相對最差,國內各部門歷年比較則以服務業部門表現相對最佳,而跨國比較則以台灣表現相對較差,主要係可用能生產力偏低所致,顯示台灣可由提升可用能利用效率著手改善,並繼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朝產業服務化方向進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為因應國內能源供應高度仰賴進口情勢,及全球管制溫室氣體趨勢,因此以潔淨為訴求之風力發電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目標,但隨著陸域之優良風場隨著開發逐漸減少,因此新一代離岸風力發電機已朝向近海海域發展,可獲得較高的電力產出,但因其技術較為複雜,造成投資成本較高。自1998 年起政府陸續規劃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獎勵措施與誘因,促進發展再生能源,這對於未來電力部門造成之影響仍有不確定性因素存在。所以,本研究回顧國內外文獻對西部近海海域之風力潛能作一評估,以目前政府對於再生能源之補助,應用工程經濟學之評估方法估算其是否具有投資之經濟效益。最後計算政府對風力發電之收購電價補貼對整體社會產生之外部成本效益,以期對於風力發電有更全面的考量。 研究結果如下: 一、 由於離岸風力投資成本較高,以目前每度電力2元之電力收購價格,投資回本年限皆超過設備之經濟壽命,對於投資離岸風力較無誘因。 二、 評估台灣西部海域離岸風力理論開發潛力達1313萬瓩,若考慮保護區禁止開發,風力開發潛能約799萬瓩。以容量因數39.9%計算,約可達2007台灣地區年用電量之14.9~24.6%。 三、 離岸風力發電每度電力產生-0.44~1.38元之外部效益,在CO2減量成本較高時,具有整體社會淨效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爲瞭解不同排放權核配方式之優劣,藉以提出客觀的核配建議,本研究調查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利害關係人對實施排放交易制度之態度發現,約七成受訪者希望以混合拍賣之方式核配排放權。透過理論模型評估溯往原則、效率標竿原則和混合拍賣等主要的排放權核配方式在經濟效率、環境有效性與產業競爭力三項政策評估準則之表現,獲得本研究結果如下: 1.市場需求彈性與排放權價格愈高時,高排放係數廠商競爭力之負面衝擊效果愈大。 2.在排放權核配時,政府參酌廠商之防制量來核配排放權,且防制量愈多,核配愈多排放權,將能有效提高廠商之防制誘因。 3.在效率標竿值足夠嚴格(或足夠低),且拍賣比例足夠高之前提下,本文研究發現,混合拍賣原則之綜合績效最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因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影響日益嚴重,有關溫室氣體減量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為了減緩全球暖化現象,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召開的溫室效應氣體管制會議中,決議將CO2、CH4、N2O、HFCS、PFCS及SF6等氣體列為管制項目。相較於傳統產業排放之CO2,製造業所排放的全氟化物(Per 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有較高的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且在大氣中可存活超過千年以上,雖然製造業目前PFCS排放量不高,但加權後之嚴重性不可小覷。 本研究藉由工業生態之觀點,以台灣半導體、TFT-LCD與太陽光電產業為研究範疇,PFCS為探討對象,期盼能建構國內光電製造業PFCS之物質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架構,檢視PFCS之投入產出情形,分析其結果提供改善之參考。 結果顯示,2006年台灣地區光電製造業PFCS總排放量為1.6629 MMTCE,半導體產業佔74%,其次為TFT-LCD產業的25%,而太陽光電產業僅佔總排放量之1%。預估2010年台灣地區光電製造業PFCS總排放量為2.6806 MMTCE,半導體產業佔67%,其次為TFT-LCD產業的30%,而太陽光電產業僅佔總排放量之3%。而2020年台灣地區光電製造業PFCS總排放量則為5.3513 MMTCE,56%為半導體產業,其次為TFT-LCD產業的34%,而太陽光電產業僅佔10%。 本研究進一步作情境模擬,考量減量技術進步對於未來PFCS排放之影響,模擬結果顯示八種情境下2010年PFCS排放量較基本情境減少7.67%~29.67%,2020年則可減少20.52%~84.96%。對於半導體、TFT-LCD產業與國際間達成的協議,八種情境下2010年半導體與TFT-LCD產業PFCS排放量仍無法達成。而2020年雖無減量目標,但八種情境均可減少2.2745 MMTCE以上的PFCS排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由於全球對氣候暖化的關切、石油價格飆漲及能源安全疑慮升高等,各國皆致力於發展潔淨且永續的再生能源。使用傳統化石燃料其所排放之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質皆可直接造成地球暖化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所以發展替代潔淨燃料是勢在必行的。 本研究係根據相關文獻蒐集,評估適合台灣發展之酒精能源作物以開發燃料酒精,分析國外進口燃料酒精、國外進口原料產製燃料酒精及台灣自產燃料酒精之方案之成本有效性。並以主要能源消耗者之ㄧ的運輸部門為例,建構台灣地區車用汽油需求模型,模擬未來台灣地區車用汽油需求量,情境分析政府自產生質酒精或進口生質酒精以推廣E3汽油政策之成效評估。 依據單位土地面積燃料酒精生產量與能源產出/投入兩面向綜合考量,適合台灣地區發展之酒精能源作物為甘蔗及甘藷。以成本角度考量,台灣地區燃料酒精發展以國外進口燃料酒精與自產甘藷搭配國外製程產製燃料酒精兩者較為成本有效性。 此外,本研究以迴歸分析法來模擬建構台灣地區未來車用汽油需求模型,根據預測的車用汽油需求量,設定二種情境分析,分別為情境一:2008年至2011年國內自產生質酒精推廣E3汽油之成效評估;情境二:2008年至2011年全面進口生質酒精以推廣E3汽油之成效評估。結果顯示,若台灣以自產能源作物發展生質酒精,雖不需從國外進口生質酒精即可達到生質酒精目標量,但因國內現有耕地不足,且農民接受政府補貼後之總收益反而減少,自產生質酒精的總成本還是高於進口生質酒精的總成本,所以自產生質酒精較不具經濟誘因。但其所帶來的生態、景觀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效益所創造出的整體利益是不容忽視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政策已成為本世紀各國追求永續發展的最重要課題之一,其中,脆弱性評估是擬定調適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建立台灣氣候變遷的脆弱性指標系統並評估台灣的脆弱性狀態,提供未來調適政策擬定之參考。本研究結果發現:(1) 1998年以來,台灣整體脆弱度(總合狀態指數)呈現微量惡化現象;(2)整體脆弱性PSR指標架構間的藕合性高,具有政策回饋功能;(3) 權重對整體脆弱性評估具敏感性,不同權重設定將影響評估結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