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6.77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青春早逝的作家邱妙津,在其人生的最後階段,因為「愛的執著」而走向了自戕的不歸路,自從作家過世之後,歷來以她為研究對象的碩士論文甚多,但將愛欲和悲劇作出連結,並用以檢視作家創作文本的研究,則迄今尚未見及。事實上,作家曾在日記上寫道:「之於一個女人的『欲望』……幾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內容與痛苦……『欲望』是全部問題的重點。」以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梳理邱妙津作品中的愛欲書寫,正如同上面引文所顯示的那樣,對愛欲的困擾導致最後的悲劇是作者一生的寫照,若我們要充實對邱妙津研究的面向,捨棄愛欲與悲劇的解讀面向,將是一大損失。總之,本論文將處理邱妙津作品中的愛欲與悲劇,而具體觀察的對象則是其兩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和《蒙馬特遺書》,但在詮釋策略上,則會適度地援引作家其他的短篇創作以及她的日記出版品。期待此一研究能夠為學界間的邱妙津研究,增添一個嶄新的觀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黃傳心(1895–1979),本名法,以字行,號劍堂,筆名雍銘,出生於東石。從小聰穎活潑,師承澎湖趙鵬沖秀才,領悟力極高,結婚後遊學於新港林維朝秀才,漢學詩文青出於藍,是當地「猿江三才」之一,宏揚漢學不餘遺力,也是當時雲嘉南地區頗有名氣的傳統詩人,是跨越日治與戰後兩大時代的「二世文人」,同時創作新舊文學的大詩人。多才多藝,精通堪輿、醫術、卜爻、詩詞、絃管、棋弈、書法、丹青、拳術、燈謎……等百家技藝,所以有「全方位怪才」之美譽。1954年黃傳心出版《劍堂吟草》,此書五百餘首詩乃是黃傳心畢生心血之作,次於1965年《劍堂吟草續集》付梓,最後於1978年,與夫人柯絳英之作,合為一輯出版《丹心集》以慰夫人天國之魂。其詩文題材包羅萬象,文筆豪放不拘,引用典故,渾然一體,竹枝詞不拘俚俗,初看淺顯平淡,細嚼韻味無窮,將庶民文化、習俗展露無遺。 本論文寫作的目的,主要在於探究黃傳心的一生與其最具風土民情的竹枝詞,筆者共蒐集九十首竹枝詞,黃傳心觀察萬物之情天生異稟,寫作題材無所不包,無論山川美景、百業人物、風俗民情,都能成為詩作吟詠的題材與內涵。其竹枝詞分別記錄臺南、東石、副瀨、北港、虎尾、朴子等地的生活習俗、社會經濟與庶民文化,頗能代表雲嘉南地區的區域文學,希望本論文能引起臺灣文學界的重視,展開更深入與精確的研究,肯定黃傳心在臺灣的傳統教育傳承與學術成就的價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分析101、102年康軒版閩南語教科書之適切性。爲達此目的,本論文採用問卷調查法、內容分析法,來了解康軒版閩南語教科書(備課用書)一至十二冊編列能力指標總表中的十大基本能力、分段能力指標與教育部規定的符合度,在單元分配、課次名稱與單元的符合度、教學目標及非正式課文部份,經由39位雲林縣閩南語教師使用康軒版閩南語教科書後的滿意程度以及筆者探討教科書出現錯誤與疏漏同意程度。本論文調查對象為雲林縣使用康軒版教科書的老師。各冊次問卷份數分別為三十四至三十六份不等。 本論文研究發現與分析,分析出康軒版閩南語教科書,一至十二冊每冊各具十大基本能力至少三項,直至國民中小學階段完成十大基本能力,符合教育部規定。分段能力指標符合度分析,教育部於98年修正分段能力指標,將233條修為97條,其中的101、102年康軒版閩南語教科書第一至五冊沒有問題,但103年2月出版的第六冊教科書已做修正,第七冊至第十二冊,未修改亦不符合教育部規定。 本論文研究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給予出版社作為未來修正課程編輯的參考、並提供閩南語教師選用教科書的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台灣這片的土地上,多元族群共融,原住民族為傳承他們的族群文化,凝聚族群意識,不斷嘗試以族群書寫去建構族群的共同體。在這個過程裡,他們不斷陷入兩難的困境,接受、熟習國民教育使得他們能晉升較上層的社會階層,但他們也瞭解由政府所掌控的國民教育,實際上是讓族群主體文化走上滅絕的道路。有鑑於此,伐伐決心致力於重塑布農族生活圖像,藉由書寫自身的族群文化,重現被殖民過程中遺忘的部落記憶,傳承布農族群文化的起源和精華,同時運用文字建構的交流平台,打破各族群囿陷,讓各族群得以進入布農族群的深層文化世界,瞭解不同族群之文化圖像。 本文探討伐伐小說之族群書寫,從族群世襲命名、起源神話、祭典儀式、問題與困境著手進行論述,析論伐伐如何形塑出他所想像的布農族群,深入觀看伐伐如何透過語言、意象、敘事,將族群意識納入文本之中,因之而呈現的布農族歷史與文化。他所使用的族語,有著怎樣的獨立運作邏輯,又與漢語如何融合,從而產生獨特的語言系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犀利人妻》電視劇的播出,以婚姻、外遇、第三者的題材在2010年開播後即掀起一股話題熱潮,頗有探究的價值。若以該劇做為論文的觀察主軸,不僅可以思考人類婚姻現象「第三者」的「社會文化」問題,也可一併觀察閱聽人的「讀者反應」態度,乃至更進一步反思「婚姻之外」的相關議題。以是,本論文先從外在形式之剖析再漸至內部議題之探究。在研究的第一部分:編輯與寫作策略,以張力製造、高潮安排、對比手法等敘事特點作為分析,再探討明星包裝、打造議題、創作名言的行銷手法藉以評析此劇受到閱聽眾青睞的原因,接著談電視劇的製播涉及電視台的商業利益,存有投其所好的部分,以故仍有難脫窠臼、譁眾取寵的情節。而研究的第二部分:人物角色分析,主要以性別社會的角度觀看劇中二大主角與配角,包括他們的性格、價值觀等,更利用劇中人物關係圖,說明配角們各盡其分發揮螺絲釘般不可或缺之效用,亦與主角們共織建置人際關係網絡,並藉由場域歸屬的不同,創造更多對話的可能性。研究的第三部分:從《犀利人妻》看「婚姻之外」議題,則先以生物科學及心理因素兩大視野來探討男主角的外遇事件,再述及衍伸的是伴隨外遇而來的第三者存在之現象,分別由社會文化對第三者的態度及相關牽涉的法律問題來加以討論。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犀》劇雖為一齣通俗劇,但在舊酒新瓶的營造下,仍成功的行銷本劇並傳達女性應擁的自覺意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2008年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号》大大賣座之後,因為題材貼近人心以及內容的在地性,引發許多共鳴,連帶造就了近幾年的國片高票房,觀眾趨之若鶩。從而也促使臺灣導演愈來愈關懷在地文化的發展,努力挖掘生活週遭的人事物來提醒大眾對鄉土的關懷、對本地的認同。以此,本論文即以「本土電影」為研究基底,關注2008年《海角七号》上映之後帶起的國片復興熱潮,並進而檢視此一波所謂「後新電影」現象,至於具體探討的作品則選定三部「破億電影」《海角七号》、《陣頭》、《總舖師》— 為觀察對象。思考本土電影如何在「後新電影」時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和從前舊有的國片模式做出區別。此外,筆者試著梳理、歸納這三部電影的內容,在「本土」的基底上有哪些共同特徵,具備哪些素材。本土文化在面臨現代快速競爭社會的現實下,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在創新和傳統的對立衝突取捨下,尋找共存共容的立足點。通過分析這些題材,適時了解國片近幾年發展的新趨勢,喚起大眾關懷臺灣土地、保存珍貴文化的初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劉克襄的自然書寫從八○年代開始,以「鳥類」的觀察記錄出發,揭露生態環境汙染與破壞等環保問題。至八○年代末,他開始鑽研百年前西方探險家旅行台灣的文獻,進行舊路歷史踏查。九○年代中期,在「社區總體營造」與生態旅遊風氣影響下,以綠色思維轉向經營都市空間。二○○○年後進入鄉鎮市集遊走。至近年《失落的蔬果》、《男人的菜市場》、《嶺南本草新錄》出版,可看出其關懷糧食生態的問題。 本論文以劉克襄糧食書寫為研究主題焦點,研究主軸有三個,首先分析劉克襄從山林生態到糧食生態觀察的自然寫作脈絡如何形成。其次,探討劉克襄糧食書寫所表現的關照面向。第三,了解劉克襄表達糧食的藝術特徵與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其一,他從早期鳥類觀察中,已注意到鳥類所生存的山林植群環境背景與鳥類活動息息相關。接著,在人生歷程轉變過程,從生物攝食的觀察、野味嚐鮮等都激發他探索植物食用證據的思惟。當足跡進入鄉鎮市集,則多向思考糧食種類所潛藏的生態環境倫理與歷史意義,其創作意識可說都是心繫對生態環境的關懷。其二,作者受西方生態思潮影響甚深,在書寫上也往往能與社會脈動結合,以此基礎,糧食觀照面向包括糧食生產鏈與土地倫理的關係、在地化食物經銷系統的實踐情形、蔬果「失落」的危機、糧食與產業觀光市場的互動等等。其三,書寫的藝術表現以下特徵與變化,建構記憶特徵上,糧食召喚情感的圖象從童年記憶擴大到在台灣遊走的經驗。在博物學式的表述上,從史料記載的描寫轉變成細膩呈現糧食在台灣、香港兩地區域的異同。在修辭示現的特徵上,從聚焦糧食口感形貌的視角,轉移到對糧食生態關懷的表意描摹。 本論文對劉克襄糧食生態的思考精神之研究可作為台灣目前解決糧食危機的力量。其次,作者的觀察視角與創作題材,可觀照自然書寫日後發展的方向與作為有意書寫此文類的創作者之參考價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新移民的人口數,到民國一○三年(2014)四月為止,業已逼近五十萬人,實質上成為國內的「第五大族群」。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國內的相關研究文獻,雖然在社會學方面的論著不少,但針對「少年小說」文本作文學上及文化、社會方面的解讀,則顯得冷清許多。本論文意欲填補這個落差,因此擇定新移民少年小說為題材。 換言之,本論文以臺灣少年小說中的「新移民」議題為研究主軸,具體探討的文本則選定張友漁的《西貢小子》為觀察對象,箇中研究方法除了討論該本小說的敘事策略、寫作技巧、文學美感和人物形象之外,還將針對文本內容所涉及的新移民議題作國族、文化、性別、階級等四個面向的探討。 期待未來研究者可將文本對照新移民讀後觀感,分析他人再現與新移民自我感受的共鳴與衝突,增加研究深度與廣度。同時也衷心盼望臺灣創作者能持續關注此議題,創作新移民主題的文學作品,甚至由新移民、新移民子女書寫生命故事,從「他人代言」進展到「為自己發聲」。更希冀臺灣能尊重、接納新移民,讓她們真正感受到「日久他鄉是故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彰化南瑤宮主祀媽祖,宮廟創建甚早,在乾隆時開始往北港進香,兩百餘年之間,成為台灣北路民眾進香的領導者,為當時台灣規模最大的進香活動,發展出許多獨特的進香儀式,極盛時有十多萬人參與,目前銳減至數千人。此一變遷對於全國媽祖信仰活動隱含之意義深具重要性。 本文遂以此一關鍵為論題,嘗試透過歷史文化研究和田野調查等研究方法,從文獻、報導、田野中多方面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匯整,參酌諸家之見,勾勒出南瑤宮笨港進香活動的多元樣貌。藉著描繪其儀式、日程和路線,分析其變遷,再現彰化南瑤宮的歷史盛況。最後,筆者提出南瑤宮的管理權轉由彰化市公所管理、「笨港被洪水沖毁」的說法、兩地民眾的衝突和時代的進步對南瑤宮笨港進香活動的影響,是造成其活動變遷的主要原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為多元族群社會,不同的文化在臺灣展現不同風貌,帶來多元生命活力。自1990年以來,許多臺灣男性開始向鄰近國家尋求結婚對象,使得臺灣人口及家庭結構、婚姻型態逐漸轉變。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自民國103年(2014)止,新移民人口數已然逼近50萬。這些不可再忽視為「少數」的新族群,開始受到學術界及藝文界的矚目,許多影像工作者也隨之關注新移民的聲音,拍攝許多紀錄片及電視、電影,以新移民為主題,呈現其跨國移動的生命歷程。 新移民做為在國族、文化、性別、階級上多重弱勢的群體,臺灣社會各界對其有著普遍上的認知「不足」,而媒體或導演詮釋的角度往往更有其主觀的「選擇性」意識;此外,新移民做為一個現象、也是熱門議題,反映在電影上,呈現的觀察面向──諸如處境困難、融入不易等種種情況,劇情的闡述是否能恰如其分?而由臺灣導演、編劇、甚至臺灣演員所詮釋的電影,又有什麼樣的亮點與盲點?凡上述種種,皆是本論文所欲研究、分析之問題。 另外,筆者還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本系列《內人/外人》電影除了著眼於新移民的在臺處境,事實上,影片也從側面上反映出臺灣自身的問題:諸如農村邊緣化、農業勞動力的老化與流失、國際競爭力的衰退、食安問題,等等。對影片宏旨之外的多元反思,也是本論文觀察的重點。 最後,本系列電影亦有其時間、空間、敘事角度上的侷限:拍攝場域多以臺灣為主,敘事角度也侷限在臺灣夫家,新移民的母國及家人之聲音相對微弱,反而強化了臺灣民眾對新移民的刻板印象。要之,本部《內人/外人》影劇,有其侷限與盲點,但依然刻畫新移民如何面對生命的挑戰,鏡頭關注的面向也並絕非如媒體所慣常建構的「受害者」、「淘金客」等負面形象。筆者期待透過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能讓社會大眾更深切體會新移民已是臺灣重要的成員,並看見其真實的生命歷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