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07.90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社會皆須靠資源,每個人年老也是。每個人都不是自願要老化,當一個人年紀越漸增長,體力、智力愈來愈差時,個人經濟遭受困難、健康受到威脅、親人逐漸減少、對環境逐漸感到不安及適應不良,可能會增加社會的負擔、增產結構被迫調整、增加醫療保健的需求、休閒場所的大量需求、避免遊民人口的增加。尤其在人口趨勢、居住安排、失能及障礙程度、所得稅收的分配皆是老年人口未來需求的要素。 高齡化社會對於國家整體經濟以及社會發展係屬無形又可預見之現實,在老化的關鍵前刻,世界各國總有一些作為。在個人老化不可逆轉的過程中,老人福利政策如何在相關政經環境、政策網絡中,營造及提升老人生活品質,是國家首要任務。 本文的研究僅在敘明我國相關老人福利政策的歷史發展,簡要說明目前我國老人福利政策是否有符合國際基本需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台南好米文化觀光季為研究對象,針對台南好米文化觀光季的參與區包括後壁、新營、柳營與六甲等區,探討其在活動中所運用的公私協力模式,以及地方產業活動的運作型態及其 發展因素。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並就訪談內容進行資料分析,以歸納台南好米文化觀光季的發展現況與公私協力運作模式。本研究發現:台南好米文化觀光季舉辦的四個區,研究發現發展之困境(1)市府無法提供足夠的誘因使人民參與:市府可能經費不足或活動規劃不當,造成社區或局面參與不足(2)市府資源分配不均:主辦場地變動不依承諾(3)活動規劃缺乏新意:無法帶來持續 的人潮(4)民間業者整合不易:業者因地域關係,造成理念或意見不合。而在研究建議方面(1)對公部門治理面向的建議:公部門宜作為民間的領航者、改變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公部門輔導業者採平行公私協力模式發展(2)私部門治理面向的建議:鼓勵私部門參與公眾事務促進共同治理、以社區總體營造精神引導業者投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透過合作關係促成鄉鎮合作機制,以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雲林縣公立國民小學總務主任的工作壓力知覺感受現況及總務主任在學校賦予的行政工作與肩負對學生教學的任務,這樣的雙重壓力之下,如何能做到調適、減緩其工作壓力。 本研究以雲林縣公立國民小學總務主任為研究對象,合計20人,進行深度訪談,研究工具為「公務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雲林縣公立國民小學總務主任為例」訪談問卷。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受訪者總務主任工作壓力知覺感受來源依序為專業知能(專業法規)、工作負荷、內在衝突、上級壓力、人際關 係。 二、受訪者總務主任在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上依序為尋求支援、自我調適、解決問題、理性思考,至於逃避延宕層 面,受訪者總務主任都表示不會使用此種方法來因應工作壓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出本研究結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供教育有關單位及人員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嘉義市中小學國教輔導團執行人權教育政策: 以Edwards Ⅲ政策執行力理論分析 摘 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民教育階段之中小學國教輔導團在人權教育政策執行與推動上的現況與困難。以嘉義市人權輔導團之國中團與國小團為例,本研究引用Edwards Ⅲ的政策執行力模式,從人權教育政策執行的四個重要變數,包括溝通、資源、執行者意向及機關結構等進行分析。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件分析、訪談等。期能反思人權教育政策執行的實務是否有改善的空間,並希望對未來人權教育的推動有所助益。 本研究的結果歸納如下: 一、嘉義市人權輔導團在垂直對上溝通、團內平行溝通及垂直下達學校溝通部分,接收及傳達政令管道暢通,惟國中小團需有更多整合,且推廣至學校教師部分仍待加強。 二、嘉義市人權輔導團人力配置尚稱合理充足,輔導員掌握資訊的能力與表現均受肯定。然經費設備不足、權威部分因其未具強制性,影響人權教育之落實。 三、嘉義市人權輔導團受不同執行者之意向影響。教育部、市政府相關主管人員、校長、專任輔導員等都擔負了不同的關鍵角色。 四、嘉義市人權輔導團大致上皆能遵循既定計畫,達成組織之目標與功能,其組織運作之彈性普遍受肯定,唯推展方式仍有待檢討與精進。 關鍵字:人權教育、國教輔導團、政策執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採用倡導聯盟架構觀點對樂生療養院拆遷個案進行研究,主要是探討倡議聯盟其成員共同政策信仰的形成過程、各倡議聯盟所採用策略與策略性工具、政策掮客的調解過程、政府的最高決策如何產生以及最高決策產生後對整個政策次級系統的回饋影響。主要目的在於希望能藉由樂生拆遷案爭議來探討倡導聯盟架構裡,倡議聯盟的組成核心-倡議聯盟成員共同政策信仰的形成過程,以彌補倡導聯盟架構在這個面向上的不足以及檢證倡導聯盟架構裡對於台灣政策變遷過程的解釋性,並期望能藉由分析樂生個案來提供政府制訂政策時避免衝突的政策建議,以降低日後政策執行階段時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減少無謂的社會成本浪費。 研究發現,首先,在政策信仰方面,倡議聯盟對核心政策信仰的共識很少改變,不同聯盟的各自信奉核心政策信仰上不容易妥協,但在較具體且次要的議題上,政策行動者確實可能模仿他們的對手,並從而改變自己的行動與的特定政策立場與策略工具。其次,在策略工具上,在樂生拆遷爭議裡,最重要的策略工具便是街頭抗爭,支持拆遷與反對拆遷雙方均以此為主要的策略工具,同時,研究發現倡議聯盟時常會模仿對手的策略工具,目的是抵銷掉對手策略工具的影響。第三,在政策掮客面向上,本研究發現樂生保留自救會確實發揮倡導聯盟架構所強調的功能。第四,在政府最高決策面向上,在樂生個案中,可以觀察到政府有特定的政策信仰,並逕自決定530決議的許多內容,但是卻無法觀察到支持拆遷與反對拆遷兩倡議聯盟之間的協商妥協過程。第五,在回饋面向上,政府最高決策確實改變反對方政策信仰的內涵,使得他們提出土方回填、遷移機廠、重建樂生之三點訴求。最後,本研究亦發現樂生議題的興衰與2007年的民進黨總統初選高度連結,這使得樂生議題的曝光率急速增加,因而從地方性議題一躍成為全國性議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半總統制是第三波民主化後,新興國家多數採用的憲政體制,我國也趕上這波風潮。半總統制的行政權中的二元行政,更是這種憲政體制的精髓所在,我國主政者視台灣為「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我國的情況亦在學界有一區分,即Shugart & Carey所提出之「總統國會制」(president-parliamentary)。本文探討我國2000-2008首次政黨輪替後,陳水扁主政時期的少數政府,依二元行政的邏輯討論總統與總理權力競逐模式。其中以總理(行政院長)自主性高低與總統關係作為主要分析架構,在我國憲政制度設計的情況下,總統權力均高於總理,二元行政在隱含隸屬關係的情形下,權力競逐模式是傾向於總統。每一任行政院長的決策有不同的風格,但是在大方向來說,陳水扁總統依舊主導了每一任行政院長任內的重大決策,並且在權力競逐中居於核心人物。在少數政府時期我國「總統國會制」運作情況是總統與行政權與國會多數對抗,總統居於領導地位,這些都是我國半總統制吻合「總統國會制」發展的表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社會福利公私協力議題近來備受重視,效法新右派主張,走民營化發展路線的福利輸送模式備受批評。因此學者認為,傳統儒家文化的特殊性,或許為西方模式在台灣能否順利推行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即循著此論點,從文化差異的角度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藉由訪談東西方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社福機構,希望能夠了解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公私部門的協力運作,並透過Hofstede所提出的文化維度理論、以及呂朝賢所建立的公私協力互動模型,觀察文化差異對社會福利領域公私協力的影響。 研究發現,東西方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社福機構,在文化與協力模式方面差異不大。由於受到我國法規制度設計與服務性質的影響,導致西方宗教背景的機構逐漸褪去西方文化的特徵,組織文化發展與東方宗教背景的機構逐漸趨同。與政府部門的協力互動上,則因公私雙方於合約簽訂之初,即將服務的各項規範與補助規定詳載於合約中,所以平時互動程度不高,僅在定期會議上有交流互動。除此之外,本研究還發現組織資源的多寡,對於公私雙方於資源面向的互動也會造成影響。東方宗教背景的社福機構在台灣因信徒人數眾多,以及具有行善布施以累積福報的價值觀,所以資源上較西方團體豐富,對於政府部門資源依賴的程度較低,與政府部門於資源面向的互動也相對不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農業發展條例」自民國89年1月26日公布施行,因應農業經營型態之變革,將過去所謂管「人」和管「地」同時並行的農地政策,轉變為僅管「地」的農地,即管地又管人以自耕農從事農業活動為主的「農地農有,農地農用」政策,調整為「管地不管人」之農地政策,因此開放農地自由買賣,任何自然人都可以購買、贈與或繼承農地。 原舊有「管地又管人」,在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後改為「管地不管人」,但是「農地要農用」,然96年該條例再修正為農地移轉無任何限制後,只要繳納稅賦即可移轉農地,無須農地農用,即「不管地,也不管人」;原農地管理已不能有效管制,又因移轉無任何限制,為一些農地違規使用者得以解套,使農地管理問題更加嚴重;另由於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和有條件的興建農舍及農業設施,造成農地利用型態上產生一些負面的外部成本,也帶來很多問題與社會諸多的批評,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農地農用管制政策的失控。 本研究將以「臺南市」為研究範圍,透過質化方式蒐集各方資料及探究農業發展條例修正之政策理念,期瞭解實施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後,對於地方基層機關執行「農舍興建」、「農業設施容許同意」及「農地農用證明核發稅賦優惠」等「農地農用政策」管制工具措施來探討為何導致管制失控的原因,以探討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後管制失靈情形,並藉由管制者與被管制者間深度訪談了解分析管制失靈原因及為管制革新之研議,其所獲致之結論建議如下: 一、建立完善國土利用規劃制度,訂定嚴格規範予以保護 二、確實審查興建農舍之農民資格,建立監督管理機制 三、應於農地移轉後列管登記,如違規使用則予以處罰,並嚴格執行 四、政府應規劃適當獎勵與懲罰,以利達成管制成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國家認同是個人對國家所存在的一種歸屬感及心理認同,它對一個國家的安 全及存續是很重要的,根據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的研究理論,一般認為子女藉由認同或模仿父母等方式,學習到屬於自己的國家認同,本文想瞭解現階段嘉義市國三學生的國家認同是如何?子女的國家認同是否受父母影響,也想瞭解國家認同是否受個人背景變項與政治社會化途徑的影響,因此以嘉義市國三學生為研究對象,藉由問卷調查研究法,探討個人背景變項、政治社會化途徑與國家認同態度、國家認同思考模式的相關差異情形。 本研究將調查所得資料依百分比、次數分配、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考驗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嘉義市國三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依序為同儕、學校老師、父母、大眾傳播媒體。 二、嘉義市國三學生認同以台灣為範圍的中華民國、認同台灣制度,但在國家符號的認知、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上並沒有明顯傾向。 三、嘉義市國三學生對於國家認同思考模式略偏向自由主義式的思考。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三學生在政治社會化上,除政黨偏好外,其餘皆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三學生在國家認同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性別、族群與日常生活常用語言是影響國家認同態度的重要變項。 六、性別、不同族群與日常生活常用語言的國三學生在國家認同思考模式上有顯著差異。 七、政治社會化程度愈佳,在國家認同態度上表現愈明顯且傾向台灣,而在國家 認同思考模式上也愈明顯且傾向自由主義式。 八、收看新聞時間長短及收看不同電視新聞台的學生,在國家認同態度及國家認同思考模式上目前無顯著差異,但學生最常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獲取政治知識及國家觀念。 九、嘉義市國三學生國家認同思考模式與統獨立場、國家符號的認知、文化認同、 制度認同及整體國家認同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 十、不同背景變項與政治社會化途徑對整體國家認同態度具有聯合預測力,其中 以同儕因素最具預測力。 十一、不同背景變項與政治社會化途徑對國家認同思考模式具有聯合預測力,其 中以家庭因素最具預測力。 【關鍵字】國三學生、政治社會化途徑、國家認同態度、國家認同思考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