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54.149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欲討論台灣獨立音樂場景中,音樂節作為一種獨立音樂DIY實踐的現象,以2010年創辦的「巨獸搖滾音樂祭」為主要個案。藉由探究「巨獸搖滾音樂祭」的舉辦過程、參與者類型,以及所處當前台灣音樂節場景發展脈絡,分析「巨獸搖滾音樂祭」主辦者音地大帝的音樂節DIY實作,其背後代表的獨立音樂社群文化型態、特質及場景意義。   「巨獸搖滾音樂祭」的DIY實作,係由具有獨特個人行事風格的音地大帝,透過選定都會地區的場地,專業無償協力的樂團圈友人和志工,以及善用網路社群媒體的共同作用下,方能成功舉辦「巨獸搖滾音樂祭」。音地大帝整合角色固然重要,倘若缺少整個獨立音樂社群的相助,「巨獸搖滾音樂祭」的DIY實作亦無法成事。   而「巨獸搖滾音樂祭」的參與者,因為活動現場的樂團人數明顯多過純樂迷觀眾,加上後者也幾乎是熟面孔的情況下,整體氣氛偏向自家人同樂會。除此之外,「巨獸搖滾音樂祭」接納樂風各異或者團齡不一的樂團登台演出,並且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額給新團及高中生樂團。音地大帝與台北樂團圈的緊密連結,形塑出「巨獸搖滾音樂祭」與樂團更為對等的權力關係。   「巨獸搖滾音樂祭」大抵揉合「春天吶喊」及「野台開唱」的音樂節元素,一方面回應普遍迎合市場需求的場景趨勢,另一方面也制訂明確可依循的遊戲規則。「巨獸搖滾音樂祭」的DIY,標誌出舉辦音樂節門檻已大幅降低。大體上,「巨獸搖滾音樂祭」尚處於發展階段,各方面都還有待可改善及彈性調整的空間,並且亟需探求能自負盈虧的出路。面對競爭越益激烈的音樂節市場,「巨獸」秉持實踐自身的目標和定位繼續前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公民意識抬頭的年代,訊息傳播管道不再只限於傳統大眾傳播工具,報紙地方新聞版面不僅縮小,連帶影響了報導地方事務的新聞,報業衰退對公民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影響因而受到關注。 本研究發現,紙本報紙仍是有閱報習慣的人主要訊息源,且透過文字描述比畫面更能感動讀者,地方新聞報導有助於地方民主發展。數位化使得大量多元觀點有助社會及民主發展,報業對社會與民主的影響已轉向電子報,報社應積極擬定數位發展策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自1980年代後,過往侍從主義關係網絡中受國家機器扶植的企業逐漸成為財團;地方派系也因政治轉型、恩庇侍從關係的消逝而開始構築新的利益聯盟或與全國性財團結盟。從大型財團到地方派系轉型後的利益聯盟,逐漸滲入政治決策與法律制定,藉以操弄土地利益。國家、建商、財團乃至親成長的學者共構成為鼓吹發展的成長聯盟,共同將許多城市帶向變更土地地目獲利的方向,而在國家治理與經濟政策上,則朝新自由主義路徑發展。強調公私合夥以及經濟積累的都市更新論述也在此脈絡下進入政治議程。 作為成長聯盟的權力菁英所建構的都市更新想像,以經濟積累為核心,以營建業繁榮帶動經濟成長作為公共利益,因此催生的新自由主義思維的《都市更新條例》,由多數地主決議即能申請計劃,過程中缺乏實質退場機制,而不願參與更新的地主更有遭到實施者代拆或公權力強拆的可能。權力菁英本著土地與住宅商品化的發展主義思維看待程序不正義產生的個案,如文林苑事件,即傾向認為拆遷造成的權利損失可藉由金錢補償,處理上盡量不使個案變成通案以免影響其他都更案的進行。 自政治經濟角度看待新聞媒體,主流/商業性新聞媒體作為企業,本質上即追求經濟積累,因此報導過程涉及商業性考量,並且與政商菁英關係密切。自新聞生產社會學角度看待新聞媒體,新聞工作者為求短時間有效採集有價值的新聞而佈下的新聞網絡,將接觸權力菁英化作策略性儀式;而長期與特定視角的菁英接觸、甚至互惠的過程,亦可能影響並內化成為記者的書寫角度。自個人經驗與實作層面觀察,新聞工作者擁有高等教育程度,或者來自於中產階級家庭,或者經常與中產階級消息來源接觸,因此可能以中產階級的價值思維作為「恆久價值」,這般情形亦可能是影響其採訪書寫的重要因素。是故,主流/商業性新聞媒體傾向複製權力菁英論述、維持社會秩序,使得上述權力菁英在新聞媒體的中介下成為城市發展議題的主要界定者。 本研究觀察到,媒體被期待為多元意見表述的公共領域,因此雖然利益上與親成長菁英趨同,但誠如成長機器論指出,媒體仍會關注與報導環境議題,只是立場上更支持能夠促進本地發展的投資;媒體也會在意規劃是否「合理」,因為不合理的規劃將不利於長期的發展。因此新聞媒體並不會拒斥讓利益相左的團體發言,甚至在輿論高度關注的時刻,這些群體的聲音在報導中亦占據一定的篇幅。 但是,在新聞媒體的發展主義意識形態作用下,多元觀點之間可能僅是各自表述,或者看似對特定命題有交集,實際上卻因為所使用的概念未能釐清、對相同命題與議題理解迥異,使得所有討論一次次無效。所謂無效,即是指讀者無法從中看見對話與辯證,不同消息來源各說各話的結果,只能使讀者信者恆信。 在都市更新政策法令與文林苑事件的相關報導中,能見到部分媒體未持續追蹤或者釐清辯證,背後反映的即是媒體價值作用,使其對於爭議可能因不理解而不敏感,又或者是有意識地忽略,致使讓多元觀點乍現後,又逐漸將議題的界定權交還給權力菁英。這般情形並不利於多元觀點的交流與辯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食品安全成為國內近年來重要的風險溝通議題。由於新聞媒體在風險新新聞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以電視新聞報導為分析對象,採用內容分析、框架分析與符號學分析,探討新聞如何再現2013年食用油事件。研究項目包括食用油新聞消息來源為何?報導議題取向為何?較常使用哪些框架進行新聞事件再現?在感官主義與商業競爭下,是否為了吸引閱聽人目光,致力於食安新聞感官化? 透過內容分析與符號學分析,本研究發現,在國內電視報導食用油新聞中,「政府機構/官員」為主要的消息來源;「提出澄清與呼籲」與「不肖商人」為新聞工作者最使用的新聞議題框架;此外,媒體擅長以「衝突化」的感官手法,凸顯事件中雙方對立情形。   本研究結果建議,新聞工作者應加強專家學者與非營利組織等消息來源之間的互動關係,給予閱聽人更多風險參考資訊;新聞議題也應該提升至制度探討等面向,才能回應國內食品安全的根本性問題;此外,即便感官主義能夠讓食安問題簡易化,但新聞記者必須適當使用,否則容易扭曲事實真相,加深民眾對食安事件的恐慌與憤怒。 關鍵字:食用油事件、電視新聞、感官主義、風險新聞、食品安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失智人口逐年增加,老人失智的問題值得關注。失智症「不可逆」的特性,導致照顧失智患者的負擔,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重,「失智症照顧者」的議題值得關心。本研究於是以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為對象,探討家屬支持團體的社會支持對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意義。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於2014年 7月至11月之間,共訪談8位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的患者家屬。結果發現,就資訊性支持來看,多半家屬在患者罹病前,對失智症一無所知,透過參與家屬支持團體,家屬能夠獲得更多失智症相關資訊與照護技巧;家屬支持團體也提供家屬心靈喘息的港口,讓家屬彼此分享照護心情、互吐苦水;照顧失智者最辛苦的地方,並非患者記憶力退化或失去自理生活能力,反而是患者因失智症所產生的精神行為,才是令家屬最頭痛的地方;然而,這些煩惱唯有同樣為「局內人」的失智症患者家屬才能「同理」,家屬支持團體讓這群「局內人」得以齊聚一堂,相互鼓勵、扶持與分享,給予失智症患者家屬「社會網絡性的社會支持」。 本研究也發現,社會支持中的「實質性支持」與「自尊性支持」,在本研究所觀察的家屬支持團體中並不明顯。就「實質性支持」而言,參與本研究的家屬,多屬經濟水平中上,無迫切的經濟支持需求;此外,失智病人家屬在家屬支持團體中所感受的「自尊性支持」不多,可能是本研究受訪者多半認為照顧生病父母是「天經地義」之事,以致於容易忽略他人給予的讚美與鼓勵,或是謙虛地不好意思接受他人的表揚。 本研究也觀察的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後期的「Line」群組,發現Line讓患者家屬自由分享家中失智者的生活情況、參與家屬支持團體的感想,甚至是照顧失智患者時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等,該群組討論主題並無限制,成員可隨時拋出議題,共同討論相應之道與互相取暖、激勵彼此,參與此群組的家屬人數相當踴躍,顯示「即時性的社會支持」對家屬而言,需求性相當高;本研究也針對家屬支持團體成立新科技平台(Line群組)作為溝通工具提出相關規劃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從臺灣棉條使用者的主體經驗出發,回顧臺灣社會對棉條的感覺結構歷程,探討網路社群在臺灣棉條推廣扮演的角色,觀察棉條使用者們如何在網路社群中跟其他虛擬姊妹淘互動,形成特有的棉條文化。 首先,回歸女性主體詮釋,從棉條愛用者的身體經驗出發,進而建構棉條的月經文化和主體經驗。在不鼓勵女孩認識自己身體的臺灣社會,月經向來是被藏在衣櫃裡的話題,很少被提出來主動討論,但使用棉條帶來的行動自由,讓愛用者們想將這樣嶄新的身體經驗分享給更多女孩,開始站出來詮釋自己的身體經驗,將月經話題搬上檯面,除了現實生活圈的親友推廣,更透過網路社群與其他「虛擬姊妹淘」宣揚小棉條兒的好處。 「數位化妝間」催生臺灣棉條社會的發展,原本在社會中零散的粉紅勢力,加入虛擬社群的相互支持感後,透過網路凝聚的集結性,造成霸權話語鬆動的潛在力量,除了推動臺灣棉條進入消費市場期,更透過網路大鳴大放新的陰性價值觀,鼓勵不敢嘗試棉條的女性突破心中的高牆,重新思考父權體制下被保護的身體,啟蒙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認識。愛用者們出現特有的迷活動,從消費到推廣,還衍伸出不同的文本產製,歡樂的「衣櫃派對」在數位化妝間悄悄展開,女孩參與共享的同時,也在觀看自己的身體,在過程中完成自己的主體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春吶作為老字號的音樂祭,或許是台灣許多獨立樂團的起點。春吶音樂祭背 後原本只是單純的一場音樂聚會,最終卻發展成數萬人朝聖的音樂嘉年華;然而 在 2006 年「春浪」加入了春節墾丁商機的競爭之下,各種模仿、盜用、偷學春 吶名字的活動陸續冒出,到最後讓大部分的人都混淆。在媒體不斷的渲染下,春 天吶喊成了毒梟、性的場域,春節的商機讓許多不屬於春吶的活動全都進駐墾丁, 人潮也不斷地湧入。但春吶在媒體論述中,卻成了所有活動的負面消息的箭靶, 當主流媒體開始報導春吶時,幾乎是以藥物濫用、性愛建構出春吶的形象,然而 主流媒體的錯誤報導傳遞給除了參與過、了解春吶的樂迷以外的多數閱聽人,也 對搖滾次文化再度裹上一層汙名化的棉襖。 本研究透過蒐集四大報的春吶相關報導,包括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 及蘋果日報,從 1995 年到 2014 年的春吶音樂祭相關論述,,進一步用文本分析 解釋主流媒體之論述觀點所建構的春吶形象,並以台大 PTT 實業坊及臉書春吶 粉絲團作為網路田野觀察場域,以及研究者參與春吶的經驗為輔,試圖解析閱聽 人對於春吶報導的解讀差異。 研究發現,搖滾樂迷與一般閱聽人在接收媒體的過程中,主、被動的接收資 訊及主動的資訊蒐集能力,成了區辨一般閱聽人及搖滾樂迷的基本門檻,而對次 文化資本的掌握能力也相對的影響閱聽人對春吶想像的認知落差。在搖滾次文化 中的閱聽人,即樂迷、表演者等,對春吶想像的建構有著高度的權力;相反的, 多數的閱聽人只能倚靠主流媒體所提供的錯誤訊息來建構他們想像中的春吶。而 這些閱聽人對於媒體訊息的分析能力也成了區分次文化中,圈內人與圈外人的關 鍵差異,在春吶次文化場景中,圈內人形成一種「新部落」,傳達了一種「社群 感」,使圈內人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也反映出他們對春吶的情感連結與內部凝聚 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