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8.129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歷史分析法、個案研究法、訪談法進行研究,旨在瞭解國外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在臺灣的發展歷史、運作模式;歸納整理國外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在醫療、教育、社福慈善、人權等領域的發展歷史與服務宗旨;探討國外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對於臺灣現代化的貢獻與影響,並以天主教臺南教區之「伯利恆文教基金會」為個案進行研究。 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1、 在臺灣物資匱乏的年代裡,傳教士向國外尋求金援與資源;臺灣經濟得以自足後,這些國外宗教非營利組織向臺灣社會募款或採公私協力模式以維持運作。 2、 神職人員犧牲奉獻的真實事蹟,能打動不同族群與宗教人士齊心支持慈善事業。 3、 國外宗教型非營利組織對於臺灣在醫療、教育文化、社福慈善、人權思想的現代化具有重要的貢獻。 4、 國外宗教型非營利組織,不僅只是以出世精神,提供入世的慈善服務,更致力貫徹普世價值「人權、自由、平等、民主、博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2008 年底至2009年初爆發緬甸羅興亞難民事件,大批羅興亞難民遭到泰國軍方虐待,並將難民的船棄置於海上,任由他們在海上自生自滅,造成數百人死亡或失蹤。羅興亞族因為信奉伊斯蘭教,在佛教徒為主的緬甸,政府與佛教積極分子認為羅興亞人並不屬於他們的史少數民族之一,並以暴力方式迫害羅興亞人,幾乎每年都有大批的羅興亞人乘船偷渡,他們企圖逃往到泰國、孟加拉、印尼和馬來西亞,大批的羅興亞人逃往周邊國家,糧食爭奪、疾病、飲水衛生等問題讓這些羅興亞人成了到處漂泊的海上難民,這也變成了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議題。 羅興亞人具備了難民、無國籍者、經濟移民的身分,因為緬甸政府不承認羅興亞人的公民身分,因而導致數千名羅興亞穆斯林難民正受困在安達曼海上,但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國拒絕讓他們進入領海,他們只能在公海到處漂流。因為國際法中對難民的庇護定義缺乏強制性的規範,國際社會也僅能從道德層面呼籲吸光國家重視羅興亞人的權益,透過國家間彼此互相幫忙,解決此一問題,避免再發生更嚴重的人道危機。希望藉此論文探討羅興亞民族與緬甸之關係,由相關議題檢視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的政策,試圖解決羅興亞人所引發的難民問題並提出相關心得與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根據衛生福利部截至2015年6月底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者共有114萬5000多人,約占總人口數的4.88%,且有逐年增加之趨勢。此問題若不加以重視,不僅造成國家未來可預見的財政負擔,民眾也因為照顧家中的身心障礙者而身心俱疲,且由於身心障礙者在經濟安全上往往不能獲得保障,因此更需要政府提供一個更有制度的立法保障。 本文依我國現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之相關立法體系而論,首先從身心障礙人口現況與鑑定系統、權益保障之相關立法,說明與比較其修法歷程與變革,又檢視與身心障礙者最相關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兩大補助,即「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及「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費用補助」,評析現行規範之問題,略提出發現與建議,期能對身心障礙者經濟安全之未來規劃有所助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上海合作組織自2001年成立迄今,隨著成員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各國對於油氣資源的供應與需求亦日趨增長;此外,由於成員國間突出的能源結構供需互補性,亦促使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所進行的合作逐步開展,而於2006年由俄羅斯率先提出之「能源俱樂部」多邊能源安全機制倡議,則屬上合組織內部多邊經貿合作框架下的重點項目。 然而,歷經多年,此「能源俱樂部」概念猶尚未具體落實與制度化。因此,藉由回顧過去15年上合組織主要成員國─俄羅斯、中國與哈薩克之間的能源合作可發現,權力競合的因素,使得雙邊能源合作之進程並非一路順遂,更遑論多邊能源機制能如期開展;再者,隨著雙邊能源合作進程之深化,若「能源俱樂部」猶呈現滯後之態勢時,探討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地區認同則成為探究此一問題的核心因素。 因而,本論文試圖先藉由地緣政治中權力之視角來剖析成員國間的能源戰略,找出影響雙邊能源合作進程的制約性與推動性因素;進而,透過社會建構主義中認同之視角,力圖解釋地區認同對於上合組織區域整合,以及多邊合作發展進程與戰略走向具有更深層、更關鍵的影響作用。最終,以釐清「能源俱樂部」倡議進程遲緩與深化之現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農業政策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農業政策如未適時改善,未來可能將面對危機,故需要持續改善並檢討政策。   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的稻米政策於整體上仍有改善空間,例如保價收購的政策;而台灣可以效法日本政府的施政模式,將經費用彈性、效率的使用;並以土地集中化、技術集約化來降低人力成本為目標來進行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現有主要廉政機關包括檢察機關(含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法務部廉政署及法務部調查局,其中法務部廉政署於2011年7月20日正式成立,是超越過去檢察機關、法務部調查局和政風機構形成的肅貪鐵三角,加入功能完整的廉政署後,將構成新的廉政金字塔體系。主政者多次強調政府戮力肅貪防弊工作的決心,因而廉政署成立時即確立「降低貪瀆犯罪率」、「提升貪瀆定罪率」及「保障人權」為三大目標,據以規劃與推動如何執行新的廉政政策,以喚起全民反貪意識與內化廉潔的社會價值,促進社會誠信與政府廉能。 法務部廉政署成立迄今5年多來,為兼具反貪、防貪及肅貪三大功能的專責廉政機構,相關的廉政政策推動,以反貪與防貪為主、肅貪為輔的工作主軸,而廉政署目前的反貪策略,所扮演的角色、功能及未來工作之挑戰,是否能有效的獲得人民的支持、信任與符合民眾的期待,係本研究聚焦的重點。 法務部呼應主政者及民眾對於廉政目標之殷切期盼,並順應世界的潮流,除檢討目前檢察、調查及政風體系推動廉政的不足之外,更參考國際組織的廉政倡議及《聯合國反腐敗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簡稱UNCAC)精神,從治標、治本著手整治貪腐,重新建立新的廉政體系,這樣更確立了廉政署的角色與定位。 另外,本研究藉由引介Paul A.Pross針對Graham Allison闡揚政策社群(policy community)的概念及學者宋學文「(3+1)i決策模型」來說明廉政政策決策過程,並將政策社群之四單元就理論面與互動面作其政策過程之分析,來研究廉政署反貪策略現況、未來發展與挑戰,並探討現行廉政署的運作機制及設置之功能性、必要性與區隔性,進而提出有效的防制貪瀆犯罪之目標與策略。 最後透過本研究,提出符合當代價值的廉政署未來思考方向及具體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全球環境遽變,影響國家安全的層面日益複雜,建立全民國防共識為確保國家安全之保障。我國自2005年2月2日公布《全民國防教育法》,學校方面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增進學生國家安全知識,確保國家安全。然而,本研究欲瞭解當代高中生具備的國家安全認知及接受全民國防教育的學習態度為何?特編製「高中生國家安全認知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三鶯地區公立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計200份,獲取有效問卷計178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及動差結構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發現: 一、學生對國家安全構念有相當程度之認知,尤以貼近人民生活的社會安全與經濟安全方面,具高度認知。 二、學生的國家安全認知主要來自「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且學生對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可預測其國家安全認知程度;學習態度愈重視者,其國家安全認知愈高。 本研究提出13項建言,供未來推行全民國防教育工作者及相關研究者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核算2013年對台灣前五大貿易國家中,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會員國身份者,貿易總額高達3,192億美元,占台灣貿易總額55%,總出口比重65.2%,總進口比重達到44.5%。台灣對RCEP會員國之間的經貿往來關係之高、互賴之深,自不在話下。 RCEP看似由東協主導,中國在其背後支援,才是主要的力量。中國在國際政治與經濟上,對台灣所施加的結構性限制,並沒有因為台灣政府的兩岸交流增溫而鬆懈。台灣如何在複雜的國際關係中,善用美、中兩股勢力相互較勁的情境下,搭建兩岸友好關係,化解中國阻力為助力,尋求台灣參與區域經貿整合的契機,將嚴正考驗著政府構思經濟戰略的智慧與牽動台灣產業未來競爭生存的迫切關鍵。 本論文以「層次分析」作為研究途徑,分國際層次與國內層次論述。以新自由制度主義為援引,並輔以霸權穩定論,就美中區域經濟競合、兩岸關係與台灣產業發展、政府支援對策等方向。探討台灣在此政治與經濟嚴峻交迫夾擊下:有無機會或途徑得以加入RCEP?在積極尋求加入RCEP的過程中,又存在著哪些國際層面或兩岸關係的挑戰?台灣若能加入RCEP,哪些產業將能受惠?哪些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台灣企業對此機會與挑戰的認知為何?有何因應的策略與想法?又期待政府提供哪些資源與協助?初探台灣參與RCEP的機會與挑戰,得提早知悉應對,避免台灣在國際區域整合趨勢下,致使經濟發展遭受邊緣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國權力在東亞的崛起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這股趨勢下,美、日、中之間在東亞地區權力結構的變化,以及亞太權力結構轉移對亞太區域國家行為的影響,本文試圖經由東海釣魚台爭端案例,來分析中國崛起與亞太區域各國間的結構及競合關係,並以結構現實主義及霸權穩定論作為本研究的理論主要架構。 中國的崛起是後冷戰時期,國際情勢最明顯觀察的變化之一,伴隨著經濟的崛起,其軍事及外交對該東亞區域甚至全球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從中國經濟改革後,在國際上討論中大致上是探討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影響,另外就是對國際政治結構可能的改變,而「霸權穩定理論」一直是國際關係學者研究國際衝突與合作或國際秩序重要的理論之一,歷經近40年時間,國際政治經濟學也逐漸演化擴及到政治與安全的領域,本文非以傳統IPE國際金融、國際貨幣、經貿角度探討,而是以國際政治經濟學演化後的國際安全概念針對霸權及結構加以論述。 本文以結構現實主義觀點為理論基礎並運用「霸權穩定理論」中IPE演化後國際安全概念的主要論述,以國家為基本分析單位觀察亞太區域國際體系結構,擬透過文獻回顧、內容分析法、歷史比較法等適當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國軍事、經濟、外交發展,再進行中國崛起對現有亞太區域國際秩序的影響分析與探討與中國崛起對美國霸權之威脅,同時也以日、中釣魚台爭端為例,檢驗結構現實主義中,因國際結構關係制約,分析當前亞太區域國際秩序發展有關霸權穩定之趨勢,美中關係未來在此區域的互動發展,仍受兩國所構成的國際結構的互相制約,最後對台灣在亞太區域政策上希望能提供不同的實務見解與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的研究問題為:印度流亡藏人的自我認同及此認同的形塑如何影響認同政治的發展。首先筆者將整理目前學界對離散與認同政治理論之相關論述,其次針對流亡西藏的歷史脈絡與現況進行討論,再以筆者於達蘭薩拉的訪談與田野工作為基礎,呈現出藏人離散的生活樣貌,並嘗試分析流亡藏人的認同及其參與政治行動之關聯。「離散」為一個群體因故被迫離開故鄉而長期生活於異地,但對故鄉仍保有集體記憶與獨特的認同感,並渴望能夠返回故鄉。「認同政治」的核心圍繞在「我是誰?」此一命題,個人或群體為了求取認同,往往會將目標的追求付諸於政治活動中,因此,認同政治即為了達成身份認同而參與政治行動。鑲嵌於印度社會中的藏人離散社群,個人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殊異,相較於出生於西藏境外的流亡藏人後代,自西藏逃至印度的流亡藏人在自我定位時較不易產生混淆,整體而言,流亡藏人在離散經驗中以區隔我他建立起身為藏人的自我認同,並以此認同做為參與政治活動的基礎,對自我認同的強化則為參與政治活動的產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