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36.174

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企業管理階層操縱會計數字的行為不勝枚舉,已嚴重打擊投資大眾對企業「盈餘品質」的信賴程度,突顯出公司缺乏專業的監督機制,將會讓管理階層有動機從事不法舞弊行為,故「公司治理」與盈餘品質之關係值得被探討。再者,企業盈餘容易受「景氣循環」的轉變而產生波動,可能會提升管理階層操弄盈餘可能性,導致盈餘品質受到影響,故本研究亦將景氣循環與盈餘品質之關係納入探討。此外,由於上市公司所處產業不盡相同,本研究將高科技與非高科技產業之公司治理、景氣循環與盈餘品質關係是否存在差異一併探討。   本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橫跨十一個年度為2000-2010年。主旨在探討公司治理、景氣循環與盈餘品質之關係,實證結果如下: 一、公司治理對盈餘品質具有顯著影響: 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對盈餘品質呈正向顯著影響,但產業分為高科技產業及非高科技產業,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對非高科技產業之盈餘品質呈無顯著影響;法人機構持股比例對盈餘品質呈負向顯著影響,顯示法人機構持股比例愈高時,公司管理階層較會操弄盈餘,盈餘品質較差。 二、景氣循環對盈餘品質具有顯著影響: 景氣循環對盈餘品質具有負向顯著影響,顯示景氣愈好,公司管理階層愈有動機操弄盈餘,盈餘品質較差;但產業分為高科技產業及非高科技產業,景氣循環對非高科技產業之盈餘品質呈無顯著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從社會網絡觀點出發,探討非營利組織如何運用Facebook粉絲頁進行關係管理,研究對象為南部兩家規模、服務區域相近的財團法人醫院,透過質性研究文獻整理、半結構性訪談、線上觀察及Facebook精準行銷數據次級資料,彙整醫院經營粉絲頁動機、背景,探究其管理困境,歸納分析粉絲頁關係發展動態過程與成功因素後,進一步解釋粉絲頁與組織關係資本間的關係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醫院經營粉絲頁背景、動機與醫療價值有關,主要功能以塗鴉牆揭露訊息為主。醫院希望與臉書用戶、內外部顧客溝通組織理念、傳播健康資訊、協調關係和諧及成為意見領袖口碑活動平台,粉絲則視其為資訊平台。 二、醫院內部對社群網站重要性知覺不夠,粉絲頁缺乏與組織使命連結,無策略性評估與規劃,導致訊息來源不夠多元、管理者工作負擔大、社群知識管理不佳及績效目標不明確等現象。 三、好圖、短文容易覆誦、串連,經過設計的訊息會引起共鳴、對話,議題設定可發揮鋪梗效果,訊息越符合粉絲的定位越有利社群關係承諾與發展,當過度宣傳、吹捧,粉絲會出現約定被違背、變質,失去信任而導致關係疏離。 四、管理者扮演醫院與粉絲頁結構洞的橋,粉絲頁服務知覺等同於對管理者服務知覺,管理者回應影響粉絲口碑傳遞,但對正向支持粉絲的回饋往往被忽略。 五、粉絲頁關係資本產生分兩階段,初期關係獲取來自粉絲對組織或組織代理人(管理者)善意及對內容信任,關係建立後,粉絲基於對粉絲頁好感、認同與信賴進行口碑活動與公民行為,因此粉絲頁關係資本來自內容而非人際網絡,且粉絲會透過多重管道檢驗醫院服務,而視兩者為各自獨立,粉絲頁關係資本不易轉化為醫院社會資本。 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非營利組織、Facebook、粉絲頁、關係管理、關係資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過去的研究忽略了調節焦點對於沉溺的影響。本研究透過三個實驗來探索調節焦點對於沉溺選擇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效果。實驗一,將受測者操弄成促進焦點以及預防焦點,研究結果發現預防焦點的人相對於促進焦點的人選擇較多的沉溺活動。實驗二,不只透過有別於實驗一的調節焦點操弄方法,更將沉溺活動的選擇更改為沉溺食物的選擇。此外,還加入了自我控制這個中介變數。結果顯示,實驗二再次確認實驗一的結果,也證明自我控制的中介效果。實驗三將延伸實驗二的步驟,但是將自我控制的衡量改為操弄的方式來檢測中介效果。實驗三結果顯示調節焦點與自我控制之間有交互作用,而且也再次加以確認實驗二的中介效果。在低自我控制情況當中,成對比較顯示預防焦點的人比起促進焦點的人有更多的沉溺選擇;在高自我控制情況當中,兩者並沒有顯著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歐美地區,企業實行重組策略相當常見,其中撤資活動在十年前也開始盛行,許多文獻也分別針對撤資活動的三種策略討論其對股價報酬的影響,但國外文獻多以資產出售(Sell-offs)以及資產分割(Spin-offs)策略為研究主軸,權益分割(Equity Crave-outs)相較之下,相關文獻較缺乏。國內,自2002年實施企業併購法後,陸續有學者針對三項策略做研究,且依台灣對於分割種類的區分,以權益分割為多數。 因此本研究以2002年至2012年2月期間,國內上市公司為樣本,探討上市公司宣告權益分割時對於其股價報酬之影響,以及進一步討論公司特性與異常報酬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主要發現: 1.在上市公司宣告權益分割時,其股價產生正向之異常報酬。 2.台灣上市公司中,電子產業相較於非電子產業,對於股價異常報酬的影響較大,且呈現正向關係。 3.上市公司在分割移轉之每股土地增值準備額會與股價異常報酬有著顯著正向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