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4.171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旨在藉由讀報教育實施品格教育課程的歷程,瞭解在教學現場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可行的教學策略,並探討實施品格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教師在參與品格教育行動研究的省思與成長。 研究者以任教班級之22位國小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歷經18週以品格核心價值「誠實」、「負責」、「尊重」、「孝順」、「關懷」與「感恩」為主題的品格教育。藉由教師的教學、觀察、省思記錄,學生的學習單、檢核表,學生與家長的回饋單等資料,輔以學生行為檢核表前後測來進行分析。歸納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國語日報》的內容涵蓋各個學習領域,擷取各版面適當的素材作為推動品格教育的媒介,可藉此彌補「道德」融入各科學習領域之後所可能被忽略之疑慮。而在課程規劃上可針對報紙多樣化版面的特性,搭配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運用「閱讀與討論」、「自我反省」、「生活實踐」的教學模式設計,增進學生之學習興趣。 二、教師以《國語日報》進行品格教育課程時,在面臨到讀報素材內容蘊含多樣品格核心價值與素材來源的不確定因素,以及教師引導討論技巧不佳等問題,透過教師不斷地反省與修正可逐漸改善;當遇到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時,只要教師有心推行,將能獲得解決。 三、學生在接受讀報教學的品格教育課程後,在品格行為上均有正向的表現。而透過提供《國語日報》親職教育文章分享,帶動父母自我省思與成長,促進家長共同參與品格教育,因此,家長、學生均對本品格教育課程抱持正面的支持與回饋。 四、在行動研究的實施歷程中,研究者不僅改善了班級管理問題,亦透過家長的參與增進對學生的瞭解,並藉由進行課程設計的機會,增進與同儕教師在教學上的交流,促進研究者的專業成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探討不同先備知識、閱讀能力的國小五年級學童在閱讀應用閱讀理解理論修改的數學文本後,其閱讀理解表現。 實驗一以275名國小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依先備知識測驗與閱讀能力測驗結果分為高先備知識/高閱讀能力、高先備知識/低閱讀能力、低先備知識/高閱讀能力、低先備知識/低閱讀能力等四種,隨機分成兩組,分別閱讀傳統文本以及實驗文本,探討在整體閱讀理解、文本表徵及情境模式等三方面的閱讀理解表現情形是否有差異。實驗一採2(文章結構) × 2(先備知識) × 2(閱讀能力)三因子獨立樣本研究設計,在閱讀文本後採立即施以閱讀理解成就測驗,研究結果發現學童的先備知識與閱讀能力會影響閱讀表現,高先備知識者表現優於低先備知識者,高閱讀能力者表現優於低閱讀能力者,且先備知識與閱讀能力兩者無交互作用;在文章結構方面,文章具連貫性與否並不會影響閱讀表現。 在實驗二,研究者進一步修改「概念架構圖」中概念階層的編排,並使用更明確的「人稱代名詞」用語,讓文本內容更為通順,語意更清楚,再將修改後的實驗文本進行2(文章結構) × 2(先備知識) 二因子獨立樣本研究設計,以另一批五年級學童(樣本不同於實驗一)為研究對象,欲了解先備知識與文章結構等兩變項對讀者整體閱讀理解、文本表徵及情境模式等三方面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 結果發現,先備知識無論在整體閱讀理解、文本表徵、情境模式等表現都有顯著差異,也就是高先備知識者在整體閱讀理解、文本表徵、情境模式等三方面表現優於低先備知識者,這與實驗一研究結果呼應,代表實驗一與實驗二的學生皆可由本研究先備知識測驗工具測出讀者的差異性。在文章結構方面,閱讀實驗文本讀者在整體閱讀理解及文本表徵表現優於閱讀傳統文本讀者,表示讀者閱讀文本時,「概念架構圖」及「明確的人稱代名詞」可能是影響閱讀理解表現的重要因素,也顯示有良好的概念架構圖與明確的人稱代名詞,可能有助讀者閱讀文本時的閱讀理解表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