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91.153

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學位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參與教育部國民教育署辦理適性輔導計畫,教保服務人員在主題活動課程上的成長與改變,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幼兒園參與教育部國教署推動的幼兒園適性教保輔導計畫之輔導歷程。 二、瞭解教保服務人員如何透過學習區活動之進行,發展幼兒自主學習課程。 三、瞭解幼兒園參與輔導計畫後,教保服務人員在專業自主性成長改變之情形。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並以回溯的方式來記錄整個主題活動課程之輔導歷程。將整個歷程之文件資料有10次輔導心得報告、教學紀實、會議檢討紀錄、成果分享資料再佐以訪談紀錄等進行資料三角檢核驗證與分析歸納,提出研究結論如下: 一、教保服務人員由被動型態轉變為主動型態,主動積極規劃主題活動內容及主動規劃幼兒學習評量。 二、建立具體、系統化且完整的自編教案設計,擺脫傳統讀寫算課程,不受坊間教材制約。 三、教保服務人員瞭解學習區之功能性,將主題教學課程內容落實於學習區活動中,提升學習區規劃能力。 四、主題活動課程中紀錄幼兒的學習反應,發現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是可提升幼兒在課程中自主能力的展現。 五、幼兒透過主題活動課程,發現問題,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勇於表現自己展現自信。 六、建立學習型組織,運用同儕力量,增強教保服務人員自我信心及專業態度,提升教保專業成長。 最後依據上述的發現,由整個輔導歷程、教保服務人員專業成長之心路歷程及課程規劃與班級經營上,將點點滴滴的經驗提出供給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在未來從事幼教領域的夥伴作為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在幼兒園之適用現況,不同背景變項教保人員在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之差異,不同背景變項幼兒園在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的差異情形,以及探討分布式領導運用於幼兒園之現況。主要採用調查研究法及訪談法兩者並行,以「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評估量表」及「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訪談大綱」等工具進行研究。 研究對象以台灣地區公、私立幼兒園現職教保人員,隨機抽取500位研究,工具為「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評估量表」,量化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多重比較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質性研究以園長及教保人員進行深度訪談,藉以分析分布式領導在幼兒園領導時可以應用的策略及啟示。研究結果討論如下: 一、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實踐為中上程度。 二、幼兒園不同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職務的教保人員在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部分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地區、經營屬性、規模、歷史、園長性別、園長學歷之幼兒園在幼兒園園長分布式領導部分有顯著差異。 最後依據結論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幼兒園園長、及後續研究者進行相關研究參考,期有俾於幼兒園教育之進步與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音樂活動對幼幼班幼兒的正向情緒及人際互動之影響。研究問題為:一、了解音樂活動對幼幼班2-3歲幼兒是否具有正向情緒之影響?二、了解音樂活動對幼幼班2-3歲幼兒是否具有人際互動之影響? 研究教學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課程進行前的基準線行為表現觀察;第二階段為情緒的調適期,人際互動的陌生期;第三階段為情緒的適應期,人際互動的信任期;第四階段為情緒的成長期;人際互動的相親相愛期,共實施十六週之研究課程,每週一次課程,每次三十分鐘。教學課程設計內容有:帶領進入教室歌、歡迎歌、點名歌、字母歌、音樂故事、音樂活動、舒緩活動、 再見歌,共8個活動項目,依據研究樣本之身心發展原理,運用指導教授之研究課程架構為主。 本研究採用質性為主量化為輔,資料蒐集以參與觀察及訪談為主,質性資料蒐集之工具有教保老師訪談記錄表,量化的資料為團體音樂活動課程觀察記錄表、團體音樂活動課程回饋單等工具。研究結果如下: 一、 幼兒在正向情緒方面皆有提升,且社會效度之統計結果亦支持本研究,故幼兒藉由音樂活動課程後在情緒方面發展之表現,為正向且有效的課程。 二、 透過音樂活動課程的歌唱、故事、遊戲、舒緩等活動,提升幼兒在人際互動上發展之表現,故音樂活動對人際互動發展有正向的影響。 關鍵詞:團體音樂活動、正向情緒、人際互動、幼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透過團體音樂育療課程中的各種活動及音樂元素,促進特殊需求幼兒的學習動機,進而提升幼兒的情緒表達及溝通能力的發展。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團體音樂育療課程活動對重度腦性麻痺幼兒發展的適切性 。二、探討團體音樂育療課程對發展重度腦性麻痺幼兒正向情緒表達之影響。三、探討團體音樂育療課程對發展重度腦性麻痺幼兒正向溝通能力之影響。四、探討團體音樂育療中音樂元素的介入對發展重度腦性麻痺幼兒正向情緒表達及溝通能力之影響。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及量化數據客觀的分析,採取參與觀察的方式蒐集資料,並以一位就讀於大台中市地區早療機構中5足歲的參與者為立意取樣之個案,研究教學前入班觀察五次個案之狀況做為研究基礎,進行為期30週,每週一次,每次30分鐘的教學課程。歸納分析資料後獲得之研究結果證明團體音樂育療課程之適切性,不僅能影響重度腦性麻痺幼兒能力的發展、還能夠提昇個案之正向情緒的穩定度及溝通能力表現,課程中對比的音樂元素亦能增進重度腦性麻痺幼兒情緒的調節力及溝通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灣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推展特色學校之現況與推動情形,以及對學生的影響及其相關性。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國民小學之教育人員為母群體,包括校長、主任/組長、教師、行政人員,進行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504份問卷,回收有效樣本364份,回收率達72.22%。使用自編之「國民小學推展特色學校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經專家效度評估及預試分析後,根據項目分析及因素分析的結果,建立正式問卷;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LSD多重比較法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國民小學推展特色學校之現況,以「學習領域」表現最好。 二、整體題項中,以「學校開設學生社團發展學校特色」得分最高。 三、背景變項以「現任職務」、「服務年資」、「學校地區」、「學校規模」、「學校特色來源」在推展特色學校的表現達到顯著差異。 (一)在國民小學推展特色學校的「整體」表現上,以「校長」職務優於「主任/組長」與「教師」職務;學校規模以學校班級數「12班以下」高於「49班以上」的學校。 (二)在「資源運用」面向中,以「5年以內」的服務年資的教育人員高於「11-20年」與「21年以上」服務年資的教育人員在推展特色學校的表現;其次,「北部」地區的國民小學在推展特色學校的表現高於「中部」及「南部」地區的國民小學。 (三)學校的特色來源在「計畫團隊」、「公共資源」、「課程資源」、「資源運用」、「學習領域」、「領導管理」、「課程模式」、「支持參與」及「校園營造」及「整體量表」面向中達到顯著差異,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學校在推展特色學校的表現,優於其他以「校園建築」、「校方營造的主題」、「學生社團」為特色的學校;其次,以「社區特色產物」為特色的學校在推展特色學校的表現,也優於「校方營造的主題」為特色的學校。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研究者針對縣市教育局、教育推動者及後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實施校外教學之現況、教保服務人員對校外教學的考量因素、校外教學的學習成效,以及校外教學的考量因素與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全臺教保服務人員為母群體,採隨機分層抽樣,共發出694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10份。採用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與薛費法多重比較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發現,首先,幼兒園校外教學的地點以配合主題採教師群組共同決定,實施頻率以一學期一次為最多,活動時間以半天為主,並以遊覽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教師、導覽人員與學生操作體驗導向的三種校外教學實施方式為主,並且六成有家長、志工的協同參與,在校外教學活動的性質主要選擇以「社教機構的學習活動」,「戶外環境教育活動」為次之。 其次,教保服務人員對校外教學的整體考量因素達重視程度,其中以「幼兒」層面最為重視;在校外教學的整體學習成效達同意程度,其中最認同「認知」層面的提升;不同背景變項「身分」、「擔任職務」、「園所屬性」在校外教學的考量因素達顯著差異;不同背景變項「身分」、「服務年資」、「園所區域」在校外教學的學習成效達顯著差異;校外教學的考量因素與學習成效兩者之間呈現正向顯著關係。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保服務人員、幼兒園與相關機關單位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校外教學、考量因素、學習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宗旨在於探究幼兒園教師使用臉書進行親師溝通的方式與其對此溝通方式的看法,以瞭解臉書運用於親師溝通上的適切性與優缺點。因此,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方式,訪談九位使用過臉書進行親師溝通一學年以上之經驗的幼兒園教師,其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臉書因社交功能的即時性與方便性,符合大多使用者的需求,同時也能解決親師因上班時間不定或過於忙碌,以致雙方無法進行有效溝通之問題,進而促成親師使用臉書進行親師溝通的意願。 二、 使用臉書來進行親師溝通,不僅讓幼兒園教師和家長能夠即時掌握到對方與孩子日常活動之動態,同時也能使雙方即時互動與回饋。 三、 臉書能是親師溝通中的一種方式,但不能是親師溝通之唯一管道,若欲使用臉書進行親師溝通,先以建立親師間的信任與默契為優先,而當面溝通、電話訪談和紙本聯絡,依然是幼兒園教師習慣使用的溝通方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家長親職參與與家庭生活滿意度之相關,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幼兒園家長在親職參與與家庭生活滿意度之現況與差異。以自編「幼兒園家長親職參與與家庭生活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於2015年4月隨機抽取臺中市公私立幼兒園家長580人,回收有效問卷469份。所得資料採描述性統計、相依樣本變異數、單因子變異數、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經歸納本研究分析之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目前幼兒園家長親職參與度偏向高參與度,其中以「休閒娛樂與陪伴」構面為最高。 二、目前幼兒園家長的家庭生活滿意度偏向中滿意度,其中以「家庭休閒」構面最高。 三、不同背景變項家長親職參與度,在學校所在區域、身份、年齡、教育程度、每週工作時間、家庭結構與家庭平均月收入達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家長家庭生活滿意度,在學校所在區域、身分、教育程度、家庭結構與家庭平均月收入達顯著差異。 五、幼兒園家長之親職參與程度和家庭生活滿意度間呈正相關。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幼兒父母、幼兒園、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期望對幼兒與家庭有所助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幼兒園運用福祿貝爾教學課程實施的情形及教師對福祿貝爾教學之看法,並探究在不同背景變項之下,教師在課程實施的差異,並省思福祿貝爾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及解決之道;調查的內容包括教育理念及思想、恩物教學與遊戲、教具應用與操作等。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調查問卷與個別訪談為研究工具,蒐集研究資料,作為分析與討論問題的依據。本調查研究針對台灣地區10 所福祿貝爾幼兒園之教師進行調查為研究對象,共計發出104份問卷,回收之有效問卷有95份,問卷資料利用SPSS18.0軟體分析平均數、標準差、卡方檢定分析調查結果。其後,從表達參與訪談意願的受試教師中,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6位教師進行半結構式的個別訪談,探討教師對福祿貝爾教學課程實施經驗、想法與意見,並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獲致四點結論如下: 一、在恩物教學的教育理念與思想層面以幼兒教育觀、幼兒影響性評價是最好的;恩物教學與遊戲的層面以創造性評價是最高的;恩物應用與操作的層面以操作性實施評價也是甚佳。 二、教師認為福祿貝爾恩物教學幼兒是適用性。恩物理念與思想中生命若沒連續性發展會妨礙幼兒的潛在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性格轉變;恩物教學與遊戲能刺激幼兒大腦神經發展,啟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恩物應用與操作能培養幼兒一雙穩定的手,創造思考能力、空間轉移辨識能力、增進審美觀念。 三、福祿貝爾恩物在教育理念與思想的層面發現不同年齡、班級、職務、學歷、任教不同學校及有參加過研習課程的教師都有不同的想法;在恩物教學與遊戲的層面發現不同的年齡、職務、參加過研習、師資培訓證書課程的教師都有不同見解;在教具應用與認知層面發現不同的年資、不同職務的教師也有不同看法。 四、福祿貝爾恩物教學所遭遇困難包括心靈發展層面、運用性層面、規律性層面;上述困難之回應策略包括進修相關的課程、閱讀福祿貝爾遊戲的指引書及相關證照培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