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2.87

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摘要 人類在學習過程中80%~90%是經由視覺獲取,但視障者是由殘餘的感官知覺做為主要的學習工具;利用雙手的觸摸體驗判斷所接觸的事物,利用聽覺分辨週遭的環境與空間。本研究以輔助科技提升視障盲童肢體律動之經驗。 首先透過觀察與訪談,了解視障盲者學習上的困難,盲童在學習肢體律動課程時,除聽從老師所發號的指令,老師也必需在旁指導,教學時間相對提高。透過設計發想搭配科技,建構出系統雛型並進行測試。氣流輔助肢體律動器材,運用固定點方式出氣搭配音樂節奏,引導盲童肢體動作,拓展視障盲童的學習環境。研究結論如下: 一、盲童對於氣流的噴氣感到興趣,並可經由出氣的方位隨之擺動肢體,達到律動的效果。 二、盲童在情緒上能夠接受透過氣流的律動引導,會和同儕分享過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品質機能展開是一個系統性設計方法,本身具有多項優點。本研究探討品質機能展開與多項設計方法之後,以品質機能展開為主要架構,修改局部項目,整合各設計方法之優點,建構一個整合式的設計方法,並以簡報器為案例進行實際演練。 研究結果顯示,經由各種設計方法所獲得的項目,有其特點及優點,且在某些程度上具有重複性及侷限性。其中操作分析,能夠發現使用者本身已經習慣的操作行為,並記錄其優劣缺失;而訪談法可以獲得使用者對現有產品的意見及改良點;機能模型及機能分析則能夠有效的地找到使用者的潛在需求;而劇本法分析能夠針對顧客需求項目修改、確認及擴大解答及構想,是相當有效用的驗證工具。 在設計作業中進行多種設計分析方法,能產生二種效果,其一為聚焦重複的項目、其二為獲得擴散的潛在項目。因此本研究認為設計作業應以品質機能展開為核心,局部的採用操作分析、訪談法、機能分析、機能模型及魚骨圖等分析法,完整的取得顧客需求項目及設計項目;再經過劇本法的驗證,及KJ法、Kano’s Model及AHP三種分析法才能深入的獲得項目之特性;最後採用腦力激盪的手法,融合全部的資料,最後制定出設計項目的目標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使用產品操作介面的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操作介面的簡易化與人性化與否,往往影響使用者的滿意觀感。因此要如何設計讓使用者可輕易記住,並使用介面以減少學習時的狀況及錯誤的情形、都是關係使用效率的重要議題。儘管產品使用上之問題探討,並非如商業行為般的競爭激烈,但因涉及市場競爭力而顯得格外重要。本研究旨在透過相關使用性介面分析與討論,降低電子性產品使用上的問題,作為評估產品開發設計之參考。 本研究以簡報器–電子產品為例,透過HDT中的使用性評價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 for usability evaluation)以及使用性工程作為主要研究方法,並依照研究者設計的樣本界定分析階段、實驗驗證分析階段以及實驗結果分析階段,進行三階段的實驗測試與分析。 透過實驗的進行與分析後,本研究總結如下: 1. 若是介面在認知上有誤差,難以完成操作程序,並會對簡報器使用上感到灰心,本研究透過使用性評價任務分析,針對認知介面、操作介面以及配置,有效的提供簡報器在使用性設計具體的優缺點。 2. 運用使用性評價任務分析,加上使用性評估方法,建立多數產品開發設計模式的次序,研究者針對開發設計模式的次序,提出改善後的設計案。 3. 根據研究顯示,HDT的方法與運用統計分析,同時提出一套系統化的產品開發設計,經由改善後的實驗,確實達到良好的操作,此系統化的產品開發設計有助於產品設計師進行簡報器設計的準則。 期望能藉者此研究結果,能為工業設計研究領域中,對於多數產品進行產品設計開發,提供有利的觀點與參考的依據。 關鍵字:HDT(Human design technology)、使用性評價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 for usability evaluation)、使用性工程、簡報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