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00.42

大專體育學術專刊/Archiv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Sports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停刊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主要欲了解運動教育模式與傳統體育教學對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影響差異。研究對象以雲林縣斗六市梅林國民小學91學年度六年級學生44人為研究對象,計分成運動教育模式組為23人,傳統體育教學組為21人。教學內容以足球為主。本研究計8週,每週3節(每節40分),共24節。於教學前後分別進行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測量,最後分析結果如下:一、在自我概念上: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能力與成就、人格特質以及自我價值與信念等方面達顯著差異。二、在人際關係上:實驗組與控制組在與別人相處、喜愛友伴、是否為友伴喜愛等方面達顯著差異。三、在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方面達到顯著性相關。四、國小階段不同性別與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方面上無顯著的差異。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體育教學反省札記的內容取向、層次和態度及反省與師生互動行為之關係。以國小教師1名及所教學生33名為研究對象,拍攝其八節體育課實況,並使用體育教學反省札記的內容分析法及RIAS系統觀察法分析相關研究資料,研究結果如下:一、反省札記內容取向以「自身」反省為主,其次依序是「教學」、「政策制度」、「學生」、「學校環境」和「教師」等。在交互分析結果後反省札記內容以「自身-虛心」、「政策制度-批判心」篇數最多,「自身-實際行動」、「政治制度-批判層次」次之。二、反省的層次以「描述反省」最多,其次是「實際行動」層次,再則是「批判反省」和「技術反省」層次。三、教師反省的態度以「虛心」為主,其次是「專心」,再則是「負責心」和「批判心」。四、反省期間,師生行為所佔的比例接近4:5,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反思教學方式,師生互動行為比率最高是教師的講述,其次是學生的活動,接著是學生的回答。反省使教師行為隨反省次數的增多而減少;而學生行為隨教師反省次數增多而增多。五、反省期間,教師以口語表達為主;學生以非口語表達為主,反省使教師的口語行為增加;非口語行為減少;且學生口語行為有增加的趨勢;非口語行為減少。六、反省使教師正向回饋多於負向回饋;學生正向的回饋遠高於負向回饋。

  • 期刊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國小實習教師在實習前期體育教學的反省情形,進而探討其教學反省層次、類型、內容、態度和影響教學反省的因素,以作為修改職前教育課程之參考,期能培育更多具有解決問題能力及批判能力的教師。因此,以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九二級體育學系畢業之四十位國小實習教師為對象,使用修正過的吳和堂國中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問卷,蒐集其背景變項(性別、公自費別、入學方式和教學反省訓練),實習學校背景變項(實習學校地區、實習學校大小、實習年級、實習班級學生人數、實習過的科目、同校實習教師的人數、輔導方式和重要影響者)與實習教師反省變項(反省層次、反省類型、反省態度和反省內容)之相關資料,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分析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之。其研究結果如下:一、反省層次方面:實習教師在教學層次的排序,理想上是「實際行動層次」(3.03)為第一,「描述層次」(1.70)為最後,但實際上卻是「技術理想層次」(3.14)居冠,「批判層次」(2.02)殿後。可見,實習教師在反省層次的理想上和實際上之排序是有差異的(W=.800)。二、反省類型方面:反省類型在理想上主要採用「為行動而反省」(2.83)和「行動中反省與行動後反省兩者並用」(2.57)二類型,在實際的反省類型則是以「行動中反省」(3.00)和「行動後反省」(2.93)。三、反省態度方面:國小實習教師的教學反省態度普遍良好(3.76),不因其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四、反省內容方面:國小實習教師在反省教學、學生、教師、班級管理、學校環境與反省自己等反省內容有令人相當滿意的程度(3.79)。五、影響教學反省因素方面:在輔導方式上最常使用的是「教學後輔導教師給予回饋」(3.90),但最不常用使用「小組討論」(2.03)的方式進行輔導。在重要影響者上,「實習輔導教師」(7.49)是最具影響力的重要影響者,其次是「學生」(5.76)。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究教學中教師回饋行為所依循的線索來源,來瞭解國小體育專家教師回饋行為的內在思考與決定。研究對象是一位國小體育專家教師,教學內容包含原地運球及移動性運球兩個動作技能,共六節課。教學過程全程錄音錄影,透過刺激回憶訪談方式,重播教學事件的錄影帶,導引出教師在教學中的回饋線索與做決定的歷程,並以開放式問題釐清教師回答的明確度,之後將刺激回憶訪談的逐字稿經由不斷比較(constant comparison)的方式,依據教師回饋決定知覺線索分類系統之類目予以歸納與分類,最後以階層概念圖呈現出專家教師回饋決定所依賴之線索及其階層關係。研究結論如下:專家教師回饋線索來源主要是來自學生行為線索,其次是教師行為線索,其中,學生行為線索又可分為身體特質、技能表現與不當行為等三個次線索,而教師行為線索也可分為認知說明與教學策略二個次線索。建議未來可探討在不同的回饋線索之下,所形成的教師回饋行為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本研究之發現亦可作為師資培育機構在課程設計與師資培育之參考。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創造性舞蹈教學對兒童時期的影響。本研究對象是以兒童期(6-12歲)學齡期兒童對於創造性舞蹈教學所觀察、探索與想像而引發出自由性的肢體表達與創造性的影響。兒童可以經由這樣的創意表達機會,並能擁有一個快樂創作的學習啓蒙經驗。基於以上的理念,本文發現到影響現今舞蹈教學的因素是專業師資的問題,其次是教學方法與教材提供。其實創造性舞蹈課程是可以十分廣泛而靈活的,每一種教學的方式與課程設計都有其特色,國內普遍著重於舞蹈作品教學的課程,許多長期從事兒童創作舞蹈工作者,開出許多的教材可供給教師參考使用。本研究採文獻探討兒童創造性舞蹈的意義、功能、方法與教學實例,以期對有志從事創造性舞蹈教學上有所助益。

  • 期刊

理解式教學法(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簡稱TGFU)為當今體育教學研究的一股新潮流,目前世界各國運動教育學領域之學者專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探討及研究。本文目的主要藉由文獻探討方法探究理解式教學法研究背景之起源發展、理論架構以及其相關研究發現。(一)起源發展:源自於英國Loughborough大學,其幾位學者Thorpe、Bunker與Almond等發覺,以運動技能為基礎的傳統教學,使學習者對課程產生無趣感,並且也讓教學者失去成就感,而改以透過遊戲比賽方式發展認知、情意取向的理解式教學於是產生。(二)理論架構:係反思傳統從技能學習奠基以「由下而上」形式,逐層學習組合分段技能為基礎之教學,而改強調從簡化遊戲比賽以「由上而下」之形式切入如戰術所需技能之思考理解成為其基本理論架構。(三)研究發現:藉由理解式教學與傳統技能取向教學之比較研究文獻發現,兩教學法於認知、情意與技能方面之比較,大部分呈現無顯著差異,僅部分文獻中呈現「理解式教學」優於傳統教學法,但部分研究中加入比賽表現之變項,於比賽表現之部分類目則顯示出「理解式教學」較傳統教學法佳。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實習教師對體育科教學計畫的認知、內容與歷程,影響實習教師進行體育科教學計畫的因素,以及對教學計畫實施時的反應及因應之道。本研究對象為一位國小實習教師,依照所授之排球低手傳球項目進行教學計畫,並依此進行教學。研究方法採參與觀察、半結構訪談、文件蒐集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並以內容分析法分析所蒐集之文字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實習教師對於教學計畫的認知,主要是受到師資培育與自身經驗的影響,而其制定教學計畫的依據,則是師資培育時期所受專業訓練、自身知識與經驗以及參考書籍等。影響到實習教師教學計畫的因素包含學生起點行為、學生因素、教師本身因素與其他相關因素等。

  • 期刊

受認知心理學的影響,許多研究者視教學為一種複雜且包含問題解決及作決定的認知過程,因此近年來教育研究紛紛轉向教師思考、教師知識與教師知覺的相關研究。教學研究的新趨勢也漸漸影響到體育教學研究上,研究者開始探討教師的教學內容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重要性。本文目的欲藉由文獻回顧的方式,整理國內外1988-2002年教學內容知識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個具體的方向以供後續研究與師資培育機構參考。經過文獻分析歸納之後所得結論如下:(一)研究對象:主要以實習、職前與初任的體育教師等的生手教師;亦有專家與生手教師之間的比較,了解其知識結構上的不同。(二)研究範圍:大致將研究範圍分為內容知識與教學內容知識,再由各個不同的向度來加以探討。(三)研究方法與工具:其研究方法多半偏向質性研究居多。研究方法有參與觀察、訪談、概念構圖法、開放式問卷等方法。(四)研究結果:教學內容知識是需要透過特定的學科知識訓練,才能提升教師之教學表現,顯示教學內容知識對於教師思考、決策與教師教學效能有正面的影響。

  • 期刊

本文說明體育教學利用網際網路之可行性;將過去籃球教學內容搭配競賽比賽並結合網際網路之應用來規劃體育課程,改變以往傳統籃球教學方式,期望能在體育教學上能有所突破。文中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體育選修籃球課為例,在課程裡學生除了參與比賽競技外,同時也將計時、記錄及資料統計等工作,融入教學內容中,課程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學習及團隊精神;另課程中也將比賽競技之記錄透過網際網路建置於虛擬之籃球教室,以達到隨時學習、隨時應用之教學目標。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比較三種不同教學法(傳統教學法、網路教學法、傳統加網路教學法)對羽球知識及動作技能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中的「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講解、示範、糾正、師生回饋的指導方式進行教學;「網路教學法」是通過網際網路教學影帶放映,學生觀看自學方式進行學習;「傳統加網路教學法」是以教師指導並配合網際網路進行教學。參與研究對象為60位本校二專女生,依前測成績高低平均分成三組,各組以不同教學法進行六週教學,最後再施以後測來了解各組學習成就之差異。羽球知識測驗以試卷測驗,測驗成績採用共變數統計分析以了解各組變異情形;羽球動作技能學習成就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統計方法考驗各組差異情形,再以t考驗進行事後比較。並以半結構式訪談了解學生對教學方式的學習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一、羽球知識學習成就中,三種教學法並無顯著差異。二、羽球動作技能學習成就中,「傳統教學法」及「傳統加網路教學法」優於「網路教學法」。三、學生較認同以「傳統教學法」或「傳統加網路教學法」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此結果說明羽球知識學習可以各種教學法進行學習;但羽球動作技能學習則以「傳統教學加網路教學」之學習成就較佳。由本研究結果得知,網路教學可能因研究時間限制而影響羽球動作技能學習成就,但在實際教學中同時採用傳統教學及網路教學,有助於羽球知識及動作技能學習成就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