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220.114

大專體育學術專刊/Archiv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Sports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停刊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性別與年齡、運動員經歷以及帶隊經驗之角力教練在教練行為上的差異。研究以12所高中之角力教練為參與者,其中六所為男性教練,六所為女性教練;並以教練行為描述系統(Coaching Beahavior Assessment System)為研究工具,利用有系統的觀察方式,紀錄教練於訓練運動員時的教練行為。經t-test分析顯示:(1)男性教練比女性教練有較多的「處罰」、「懲罰性技術指導」以及「組織性行為」等行為;女性教練則比男性教練有較多的「增強」、「發生過失時的鼓勵行為」、「持續性控制」、「一般性鼓勵」以及「一般性互動」等行為;(2)女性比男性角力教練皆有較多的「反應」與「自發」等行為;(3)男性比女性角力教練傾向於處罰性的行為,女性則比男性教練傾向於支持性行為。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學校八人制拔河運動選手知覺其教練領導行為之差異。以參加九十年第二屆全國體委杯拔河運動錦標賽國中、高中的男女選手共406名為研究對象,並以中文版之「運動領導量表」為研究工其進行調查,資料蒐集後,以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薛費氏法(Scheffe's method)等統計方法處理,結果發現:一、中等學校拔河選手知覺其教練領導行為,「性別」變項在訓練與指導、民主、專制、關懷行為等層面有顯著差異。二、中等學校拔河選手知覺其教練領導行為,「不同等級學校」變項在訓練與指導、獎勵行為等層面有顯著差異。三、中等學校拔河選手知覺其教練領導行為,「不同訓練次數」、「每次不同訓練時間」變項在訓練與指導、獎勵行為、關懷行為等層面有顯著差異。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暸解大學校院桌球選手團隊衝突及滿意度之現況、差異比較及典型相關。研究對象為227名臺灣地區大學校院桌球選手,並以自編之「大學校院桌球隊團隊內部運作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根據調查所蒐集之資料,經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One-way MANOVA Analysis)及典型相關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等統計方法處理,結果發現:(一)『認知與價值觀』的差異是造成團隊衝突的主要原因;其次,『妥協』方式為大學校院桌球選手在面對衝突時最主要的處理方式;而在滿意度方面,選手對於『團隊內部』的滿意度最高。(二)不同組別、性別、年齡的選手,其衝突發生原因有顯著差異存在。其次,不同性別、入隊時間、與教練相處年數、學校類別及訓練頻率的選手,其衝突處理方式有顯著差異存在。此外,不同組別、性別、教練相處年數、學校類別的選手,其滿意度亦有顯著差異存在。(三)團隊衝突發生原因及衝突處理方式對於滿意度均可有效解釋,其分別解釋力為10.7%及19.5%。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崑山科技大學學生選修桌球課的動機及修課滿意度,並暸解不同背景學生選課動機和修課滿意度的差異,研究對象為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選修桌球課的學生,共534人,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崑山科技大學學生選修桌球項目之動機與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一、崑山科技大學學生選修桌球課動機因素重要性排序依次為:(一)「個人興趣」因素;(二)「教師」因素;(三)「上課氣氛」因素;(四)「同儕」因素;(五)「學分」因素。二、崑山科技大學學生選修桌球課的滿意度排序依次為:(一)「教學」因素;(二)「人際關係」因素;(三)「自我實現」因素;(四)「學校行政」因素;(五)「場地器材」因素。三、不同性別、年齡、學制、球齡、運動代表隊經驗之學生在選課動機的「個人興趣」、「同儕」、「教師」三方面分別呈現顯著差異。四、不同性別、年齡、學制、球齡、運動代表隊經驗之學生,在修課滿意度之「自我實現」、「人際關係」、「教學」、「場地器材」、「學校行政」五方面分別呈現顯著差異。

  • 期刊

The aim of the studies was to evaluate the degrees of satisfac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with respect to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n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ed discrepancies in terms of different schools, graders, and gender. It was conducted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Questionnaire on Degrees of Satisfaction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designed specifically as a research instrument, among the students in five junior high schools located in separate districts of Taipei County on March 13-22, 2002, including total 817 effective samples. The study used various statistical analyses including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a posteriori comparisons of the Scheffe' method and will provide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upon the results. A. The total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P.E. learn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is 3.67. The highest degree is ”Peer relationship”; the lowest degree is ”Facility and place” B. Three factors of male is much higher than female (p < .05); these three factors are ”The effect of learning”, ”scoring assess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 C.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and ”Facility and place” among different school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classes. But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scoring assessment” and ”Peer relationship”. That means,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about the quality of PE teaching an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n big schools or in small schools; but it really makes differences about scoring assessment” in different schools. D.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raders. (p > .05).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we provide relative suggestions.

  • 期刊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了解中國技術學院學生對體育課興趣選組項教學滿意度情況。以「大專生體育課興趣選組項教學滿意度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本校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體育課興趣選項之學生,經隨機抽樣之有效問卷,共248名受試者。以描述統計處理各項平均數、標準差;以獨立樣本t考驗分別分析不同性別、不同學制學生之滿意度差異;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年級、不同科系、不同組別之滿意度差異情況。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本調查量表經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共抽取出五個因素:1.教師教學、2.學習效果、3.教學行政、4.活動空間、5.場地器材。二、本校男、女學生對體育課興趣選項教學滿意度方面:男、女生在「場地器材」、「教師教學」二項因素上之滿意度差異,達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於女生。三、不同年級學生滿意度差異方面:只有「教師教學」因素上達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結果,五專五年級學生高於五專三年級。四、不同選組學生之滿意度差異方面:在「教師教學」、「教學行政」、「活動空間」、「場地器材」因素上,組間達顯著差異。五、不同科系學生之滿意度差異方面:在「活動空間」因素上,組間達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建築科學生滿意度顯著低於企管科、財稅科、會計科、資管科。

  • 期刊

本研究之目的為:比較明新技術學院學生個人因素(性別、年級、必修與選修)之不同,在選修體育課時考量因素之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為分層隨機抽樣,本校日間部大學二年級男、女生,共計471名、大學三年級(二技一)男、女生,共計269名。研究方法:採用自編因素量表調查問卷,經資料分析與處理,得到如下結果:(一)本校學生選修體育課時考量因素排序為:運動場地器材、教師專業能力、體育教學行政、體育課獲得效果、同儕互動及自我需求考量。(二)在性別、年級、必修、選修與否等變項,對選修體育課考量各因素,有不同重要程度認知之差異。本研究建議:持續追蹤探討學生對體育課之需求與教學滿意情形,本校女學生與日俱增,體育課程考慮女學生之需求。

  • 期刊

本研究旨在了解本校普通體育課學生在上體育課後,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教學行政的滿意狀況,以作為教學與行政改進的依據。本研究以「崇右企專體育課滿意度量表」(葉麗琴,民91)為研究工具,本量表共分為六個因素,其分量表名稱與Cronbach α為:體育教學效果為.935;場地與器材為.943;教師專業能力為.939;同學關係為.935;身體發展為.890;體育教學行政為.873,本量表具有63.03%的解釋變異量。本研究之受試學生共有50班,有效受試學生人數為2229人,男生371人、女生1858人。以t考驗比較不同學制、性別對體育課滿意度的差異情形;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科別、年級對體育課滿意度的差異情形。不同學制的受試學生在身體發展、場地與器材、教學效果及體育教學行政四部分有顯著差異,即二專學生在這四個因素的滿意度均高於五專部的同學。而在不同性別的受試者在各滿意度的因素有顯著差異,即男生均較女生感到滿意。而在不同科別、年級對體育課滿意度的差異情形各因素在組間均達顯著差異。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及提出建議。

  • 期刊

The scheme i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viewpoints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aw”. The following are three main conclusions: 1.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Law”, 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make a law abou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2.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iscussed in the 7th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in July, 1994, ”Physical Education Law” was decided to be the basis of develop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3. Mak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aw” or ”Physical Education Law” can make it possible to shape goo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environment , students' fitness as well as health, adv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orm students' sport habits, cultivate excellent sport talents and create sound and healthy students.

  • 期刊

為瞭解我國各大專院校體育行政組織變革後之現況,研究者以我國大學、學院及專科學校(不包含體育及軍、警事學校)為研究對象,郵寄附回郵之「大專院校體育行政組織暨非體育科系課程教學實施調查問卷」予各校之體育室(組)主任(組長)共150封,回收共122封,有效樣本118封。研究結果與「新大學法公布施行後我國大學院校體育行政組織及課程實施之研究」(1997)及「中華民國體育統計」(2000)比較後發現,大專院校體育室為學校一級行政組織學校數雖增加,但依大學法實施之學校數仍不足一半。各類型學校學生與體育教師人數比有很大差異。各校的體育教師學歷碩、博士所占比率大幅增加,且超過半數。體育選項前十名項目除體適能班、有氧舞蹈班擠進外,其餘大致相同。籌劃設立體育相關系院所的學校有25所之多,其中又以休閒運動備受歡迎。研究者認為滿足體育人的求知慾,體育相關的碩、博士班應再增加。體育人應加強學術研究,提升體育的價值和對全民健康的作用,以取得決策者的認同,提升體育行政組織的定位。體育課程教學漸朝向健康、休閒方面發展,融入生活之中,這也是體育的最終目的,其往後發展實值得追蹤,也期待健康體適能的觀念可以很快傳播全體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