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79.60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

  • OpenAccess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非洲菊以組織培養方式繁殖為得到大量種苗之最佳方法。頭狀花序及花梗為初期培養的好材料,器官再生之葉柄及葉片可以作為大量繁殖之培植體。懸浮培養可以誘導體胚再生,大量得到種苗。秋水仙素倍加染色體可以得到4倍體,具有大花、瓶插壽命長之優點。胚珠培養可以得到單倍體,倍加染色體後,可以得到同質2倍體,作為育種材料。

  • 期刊
  • OpenAccess

分子定型(molecular typing)是利用蛋白質或DNA等生物分子,對生物進行鑑定與分型的過程,在人體基因組的親緣鑑定及病原體控制之領域尤其重要,相同的技術亦可應用在作物之定型。DNA分子標誌的種類眾多,其中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為臺灣目前作物分子標誌的主流技術, 植物個體間的SSR長度多型性來自重複單位的數目差異,PCR增幅的產物長度差異相當細微,採用毛細管電泳儀器可提升電泳之解析度並確認SSR之重複數目,毛細管電泳之應用包括品種鑑定與輔助育種等,使用範圍廣並且可搭配通用引子以降低成本,同時增進效率,達成自動化與高通量的目標。

  • 期刊
  • OpenAccess

利用農業機械去除農田表面土壤汙染,應用表土搬移法搭配植生復育法,減少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質濃度,作業後土壤放射性濃度除去率為75%,作業後汙染值低於水稻耕種限制的上限值,表土除去後重新插秧2品種水稻,收穫後之糙米放射性物質濃度為20 Bq/kg,低於日本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值。應用噴灑土壤固化劑方法並配合油壓鏟斗挖掘機,可減少土壤粉塵楊起,整治後降低率為82%。作業效率及安全性大幅提高,相當適合大面積作業。利用土壤反轉犁耕方式,將具放射性物質之埋設於土壤中,以降低土壤輻射量,整治效果達68%,可有效降低輻射量。

  • 期刊
  • OpenAccess

倍體化是作物育種的重要方法及研究方向,其主要包括單倍體化(haploidization)和多倍體化(polyploidization)。單倍體植株經染色體加倍處理後獲得的個體基因型呈高度純台,較傳統育種需經多代自交才能獲得純系可縮短育種的年限,通過花藥、小袍子及胚珠為培植體培養育成的各類作物品種己應用在商業生產上。另多倍體在表現型上有巨大型效應,生理特性上也有可利用的優良性狀,透過化學藥劑和自體本身誘導產生多倍體,選育可利用的優良遺傳資源為另一個植物育種的一個重要途徑。

  • 期刊
  • OpenAccess

亞麻籽具有豐富保健物質,國內亞麻籽進口量有逐年增加趨勢,由於含有毒性潛在物質~氰甙化合物,當亞麻籽經由咀嚼過程中或體內腸道菌群存在,均與β-萄糖苦臨產生水解作用,釋放氧化氫(Hydro gen Cyanide),會增加食用者中毒之風險。本文就亞麻籽氰甙成分含量、亞麻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去毒處理方法介紹,讓國人對亞麻氰甙化合物去毒方式有進一步的了解,降低氰化氫中毒風險。

  • 期刊
  • OpenAccess

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稱大閘蟹、上海蟹、河蟹等,業者原本自中國進口成蟹供國人食用。2006年9~10月間,7批由中國輸入的大閘蟹檢出致癌禁藥-硝基呋喃,使得大閘蟹於2007~2011年停止進口。民間業者轉而引進蟹苗進行本土性的養殖,2011年養殖面積已達233公頃。臺灣雖然不是大閘蟹的原生地,但臺灣的緯度(22°N至25.2°N)座落在適合大閘蟹繁殖的範圍(22.6°N至40°N)。而且,臺灣有2個同為絨螯蟹屬的螃蟹,日本絨螯蟹(E. japonica)及臺灣絨螯蟹(E. formosa),成蟹也有生殖洄游的行為,尤其是日本絨螯蟹的繁殖季節與大閘蟹同樣為秋冬季。顯示臺灣的氣候條件及地理環境可能足以提供大閘蟹建立野生族群所需。而且,大閘蟹在中國及韓國均有危害水稻幼嫩部位的紀錄,顯示大閘蟹對於水稻生產有潛在的風險。當中國盛行的「稻蟹共生」養殖體系在臺灣落腳,大閘蟹得以直接進到農業環境體系,是否會影響到農業的生產,需要事先進行評估,以免再重蹈褔壽螺養殖的覆轍。

  • 期刊
  • OpenAccess

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南亞地區平均溫度上升3~4度並伴隨降雨增加,對小麥生產造成嚴重影響,除了溫度變化不利於小麥生產外,降雨量及降雨日數增加亦是使播種初期或剛萌芽小麥生育受挫的原因,甚至造成種子或幼苗死亡,嚴重影響產量。在小麥各生育期中,幼苗二葉期遭遇淹水易導致根、莖、葉鮮重、乾重累積速度及葉長伸長減緩,導致植株生長勢變差:小麥莖伸長期或開花期濕害則導致種子千粒重下降,若自莖伸長期至收穫期持續遭遇濕害,則產量顯著降低,並有葉色黃化、植株鮮乾重、粒重、莖乾重、氣孔導度、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等現象,而在耐淹水小麥品種上,則具有較佳根長密度,使其水分吸收效率、光合作用速率及產量皆高於感性品種。

  • 期刊
  • OpenAccess

土壤樣品的採集係土壤分析最重要的步驟之一,但由於土壤具有非均質特性,其自然變異(母質、土壤發育等)及外來因素(耕作制度、施肥等)引發之變異,故採樣稍一不慎,極易導致無意義的分析結果。土壤的健康就如同人一樣,是由很多內在因子綜合表現所組合,每個人的體質並不相同,而每一塊地土壤品質和養分供應生產力也不相同。對土地也需要因地制宜,適地、適作,要了解所耕種地的土壤特性,則有賴於土壤的健康診斷和作物的營養診斷,可藉由土壤檢測和植體分析,準確的了解土壤和植體的實際營養狀況及得到適量的肥料用量。土壤檢測數值能正確的了解土壤中有效養分含量有多少?該土壤本身供應養分的能力如何?另,藉由植體分析可知作物在採樣時的營養狀況,及所施用的肥料被作物吸收利用情形。但單一由土壤檢測或植體分析結果,往往無法很準確的推算出適量的肥料用量,想得到準確的肥料推薦量,必需同時由土壤檢測和植體分析的診斷結果,相互配合來推算。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次專題討論的主角是begomoviruses他們是具有單股環狀的DNA的病毒,許多begomovirus具有DNA A及DNA B,或僅有DNA A。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the predominant tomato-infecting begomoviruses in Taiwan這份研究報告累積1998年至2009年偵測感染番茄的begomoviruses,分析這類病毒在臺灣時間序列上的變化,共偵測到四種病毒,分別是Tomato leaf curl Hsinchu virus (ToLCHsV)、Ageratum yellow vein HuaIien virus (AYVHuV)、Tomato leaf curl Taiwan virus (ToLCTWV)、Tomato yellow leaf curl Thailand virus (TYLCTHV),ToLCHsV在2000年發現,AYVHuV在2003年發現,AYVHuV-Hsi被認為是一個新的病毒strain,比較AYVHuV-Hsi與其他病毒的序列,推測AYVHuV-Hsi是ToLCTWV與AYVHuV-Hua重組的recombinant。ToLCTWV序列分析結果可分作3個strains,ToLCTWV strain A為全島分布、ToLCTWV strain B分布在東台灣、ToLCTWV strain C分布在西台灣。此研究中調查臺灣主要感染番茄的begomoviruses是ToLCTWV及TYLCTHV,2005 年,TYLCTHV單獨感染番茄的比率占所有受測樣本約1 %,至2007年為29%、到了2008~2009為51%;而番茄受To LCTWV感染的比率從2005年為99%,到2007年為29%、2008~2009為8%;受TYLCTHV及ToLCTWV複合感染的比率在2007年為42%、2008~2009年為41%。由此可得知在臺灣主要感染番茄的begomoviruses從過去主要為ToLCTWV,到後來主要為TYLCTHV或TYLCTHV及ToLCTWV複合感染。作者發展ToLCTWV及TYLCTHV的infectious clones作接種測試,接種ToLCTWV infectious clone的番茄與菸草全數出現病徵,單獨接種TYLCTHV DNA A infectious clone或同時接種TYLCTHV DNA A及TYLCTHVDNA B infectious clone的番茄與菸草也全數出現病徵。為了測試接種病毒infectious clones感染番茄產生病徵後的傳染力,以粉蟲傳播法和機械接種法實驗,實驗結果呈現粉蟲可傳播ToLCTWV、TYLCTHV DNA A加上DNAB、與只有TYLCTHV DNA A的infectious constructs到健康的番茄上,機械接種實驗中,同時含有DNA A加上DNA B的TYLCTHV可被機械傳播至番茄與菸草植株,但只含TYLCTHV的DNA A、還有ToLCTWV無法機械傳播至番茄與菸草上。

  • 期刊
  • OpenAccess

日本小麥栽培面積約21萬公頃,栽培面積以北海道最多,約12萬ha,70%以上是旱作,都府縣的栽培模式則為水稻與小麥輪作、作為水田的裏作、或是水田轉作小麥,90%以上是以水田種小麥。日本國產小麥的性質大部分為中筋粉,主要作日本麵用,日本麵用的原料70%是國產,中華麵及麵包用的麵粉,各僅1%是國產,因此近年加強麵包用及中華麵用品種的育種及栽培。九州小麥的產量與品質分歧度很大,主因是降雨量多,濕害較嚴重,氣溫高天氣變動大,易發生病蟲害、雜草害、倒伏等現象,因此利用埋暗渠,開畦溝、作水溝等排水措施,配合追肥、踏壓、培土作業,提升產量。近年來,因消費者對地產地消及食品安全性的意識抬高,販賣的小麥成品也標明特定的品種與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