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84.29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

  • OpenAccess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原鄉部落有機蔬菜栽培過程中常因缺乏足夠栽培資訊及有機病蟲害防治資材,使有機蔬菜產量及品質不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為提升南投縣仁愛鄉萬豐部落有機蔬菜農民之栽培技術,臺中農改場自2017年進入該部落進行輔導。期間協助農友進行土壤肥力分析及水質檢測,並於栽培田區中設置環境監測儀器,監測栽培環境微氣候變化及病蟲害發生種類,建立有機蔬菜栽培時病蟲害預警機制。此外,另針對夏季有機結球白菜進行栽培技術建立,從品種選擇、綜合有機病蟲害防治及導入微生物製劑-液化澱粉芽孢桿菌Tcba05應用技術等面向,成功建立萬豐部落夏季有機結球白菜栽培管理技術。部落族人在夏季栽培有機結球白菜時,選用具耐熱及耐濕特性之‘4號’結球白菜,可使頂燒症及爛心比例降至5%以下。栽培時應用非農藥防治資材(黃色黏板)降低蟲害數量,搭配液化澱粉芽孢桿菌製劑Tcba05施用,結球白菜每分地產量可提升約20%。未來臺中農改場將持續深耕原鄉,傳遞族人正確有機栽培觀念及技術,使其生產穩定,收益提升,並建立具部落特色之有機產業。

  • 期刊
  • OpenAccess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1世紀全球性的重要議題,隨著全球經濟與物質生活改善,世界各國開始關注如何持續繁榮與進步等相關議題。綠色旅遊(Green Tourism)是繼生態旅遊之後,逐漸受到國人關注的一種旅遊形式,狹義的「綠色旅遊」是指城市居民利用閑暇到農村、山區、漁村等充滿綠色的農漁山村地區度假休閑的一種旅遊活動。由於這種旅遊活動是以富有田園風光的農漁山村地區為場域,所以又被稱為農村旅遊,或鄉村旅遊;廣義的「綠色旅遊」,除了含有「農村旅遊」、「鄉村旅遊」之意外,還包含「農業旅遊」、「生態旅遊」等含義在內。因此,本研究認為一切以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旅遊活動都可以稱為「綠色旅遊」,就在本質內涵而言,「綠色旅遊」與「農村旅遊」、「鄉村旅遊」屬同義字。就本研究而言,農村綠色旅遊內涵及產品開發策略之探討,就是探討鄉村旅遊內涵及產品開發策略。本研究以2009年8月底至2009年10月期間所進行的實證調查所獲得的226份問卷資料為研究對象,研究顯示,鄉村旅遊的目標市場以主要客群年齡層介於20-50歲之間,現有客群著重已婚遊客有小孩的親子遊客為多,潛在客群以未婚族群居多,目標客群以汽車進行一日遊的遊客居多、主要資訊管道以親友介紹、網路、報章雜誌為多,以首次到訪的遊客居多;依據遊客觀點,本研究依重要程度以健康產品、教育產品、文化產品、生態產品等優先順序進行產品開發;使用模糊層級分析結果得知,以觀光農業產品為優先改善重點,其次是文化旅遊產品;根據IPA分析顯示,以農業體驗、教育體驗、文化體驗等三類體驗產品,宜列為鄉村旅遊新產品的未來開發重點。

  • 期刊
  • OpenAccess

伊娜谷香糯米為南投縣仁愛鄉松林部落原住民特有的水稻品種,其在文化傳承、種原維護及農業生態上都有特殊性及重要性,值得珍視與維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配合行政院核定「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投入南投縣仁愛鄉松林部落伊娜谷香糯米之友善環境資材導入及建立其生物多樣性資料。於友善環境資材導入部分,臺中農改場以溶磷菌配合矽資材導入香糯米的栽培,試驗結果顯示友善環境資材導入僅在千粒重與對照有差別,兩者在產量上無顯著差異,而不同友善環境資材間的交感作用及其與環境因子的作用都會對水稻生育帶來不同的影響,因此友善環境資材的投入須審慎評估當地的土壤與氣候環境特性,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用。生物多樣性資料建立部分,本次生態調查共調查到57種458隻次的個體,並發現鄰近森林環境的田區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而水田濕地提供蛙類良好的環境,本次調查所發現數量豐富的澤蛙族群可作為後續評估友善環境栽培的指標物種。綜觀目前友善環境資材導入及生態調查的成果,相關試驗仍應著眼於長期自然生態的維護與農業生產的平衡,臺中農改場亦將持續進行試驗及生態方面的資源投入,期能達到里山倡議維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

  • 期刊
  • OpenAccess

「每一株作物 都能夠體會 阮溫柔的感情 見證阮堅定的意志 耐心等待消失的 可以全部都回來─《水田》,吳志寧」,摘錄溪州子弟吳志寧的歌曲作品。這句話道出農鄉的生態復育不是一條簡單容易的路徑。彰化溪州農鄉的生態復育行動始於2011年農民守護水圳運動抗爭後,成功保住地方的農業灌溉水圳,同為濁水溪的支流「莿仔埤圳」,彰化溪州在地人、農民和一群年輕人進而創建推廣友善農作的種植、組織地區農業文化工作。一晃眼,將近十年過去了。我們持續復育生態,持續深耕並守護濁水溪流域,以「生態平衡」、「友善農業」、「青銀共創」、「農藝復興」為理念,連結農民、青年、學校、社區,逐步發展出例如水田溼地復育計畫、食農教育、老屋空間再造、農村文化體驗旅遊等等,透過社群網絡、透過食物,牽起友善天地人的橋樑。

  • 期刊
  • OpenAccess

多年來的氣候變遷下造成的自然災害對於原住民族部落的發展造成困擾,再加上過去法規在山區土地利用上的種種限制,所幸在國土計畫法的框架下逐漸解套,也突顯了自然資源管理的議題其實需要在地的知識來協助重新理解自然資源使用的方式,因此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就成為產出新的山林治理智慧的重要依據。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從社會資本的觀點來思考在原住民族地區推動友善耕作的前提下,如何運用生態智慧來推動生態旅遊,以「可食地景」的推動模式,進而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